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作为足诊三脉“决生死,处百病”的三大独特要之一和肾经上的主要穴位,太溪被古人称为“回阳九之一”,认为它具有很强的回阳救逆之功。

  • 标签: 老年人 保健法 健身法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近年来医学影像技术广泛应用于针刺太溪脑中枢效应机制的研究。依据相关文献报道可知,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对针刺太溪进行研究主要集中在激活脑区分布、针刺作用机理分析、单与组等方面。太溪作为临床常用腧,单用与配伍应用均有显著疗效。大量研究表明针刺太溪及其相关配穴改善临床疗效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多个脑区的整合与协调实现的。通过阅读文献,分析该领域整体研究趋势,综述相关课题的成果与不足,为后续科研工作提供方向指导。

  • 标签: 针刺 太溪穴 功能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
  • 简介:[目的]观察艾灸神门、太溪对心肾不交型高血压伴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血压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心肾不交型高血压伴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艾灸神门、太溪治疗,每晚睡前施灸,每次每5min,每日每1次,每周灸5次,干预4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sleepquality,PSQI)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情况,并对两组干预前后的血压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SQI总分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比对照组PSQI总分下降程度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干预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神门、太溪有助于改善心肾不交型高血压伴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并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收缩压水平。

  • 标签: 艾灸 高血压 失眠 睡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带脉是所有腧中唯一一个以经脉名称命名的穴位,其命名特殊性从经脉循行来看带脉循行为全身唯一横行经脉,而又无隶属于自身的经脉,且带脉的起止点并不明确,需要固定穴位明确其循行,从功能上来看带脉定位为带脉经气汇聚之处,约束诸脉,位于中焦,为协调先天后天之枢纽,并且与其他脏腑生理功能密不可分,以及带脉与带脉之间的多种生理病理联系可得出带脉以带脉经名称命名的缘由。

  • 标签: 带脉 带脉穴 足少阳胆经 奇经八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艾灸仪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2022年6月-2023年4月选择肩周炎患者100例,分为直接艾灸组合和艾灸仪治疗组,分别用传统直接艾灸治疗和艾灸仪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法的治疗效果及统计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1个疗程后,传统直接艾灸总治疗有效率为76%,艾灸仪总治疗有效率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艾灸治疗的患者满意度为82%,艾灸仪治疗的患者的满意度为92%,结论:艾灸仪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直接艾灸组,艾灸仪治疗的副作用少、患者满意度高,且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无须医护人员监控可定时和自动断电停止工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艾灸仪 曲池 肩贞 臂腧 肩前穴。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太溪、复溜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选择针刺太溪、复溜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选取与病变椎体相对应的双侧颈夹脊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差异不明显。结论针刺太溪、复溜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与针刺局部颈夹脊作用相当,但取少而精,有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灸疗法 太溪 复溜
  • 简介:夜,静静的,像熟睡的婴儿。月亮,圆圆的,像燃烧已尽的火盆,清冷的光洒向大地,人就像被包裹在月光的轻纱里,心凉凉的。

  • 标签: 中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 简介:为了保护我们的眼睛,每天我们都要做眼保健操。第一次听到学校大喇叭里传出一位阿姨的声音:”第二节:挤按蜻蜒。”蜻蜒在哪呢?只见老师两根手指摁在了两只眼睛之间的鼻梁两侧,我也赶快摁在同样的位置。

  • 标签: 眼保健操 眼睛 学校 老师
  • 简介:对十四经中的"风"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发现这些腧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共同特点,它们都具有祛风、散风的作用,常用于治疗与风邪有关的疾病,但又有自己的个性.

  • 标签: 风穴 风门 风池 风府 风市 翳风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肩髃起源、穴位解剖、不同刺法等基础上,结合目前关于肩髃的临床研究,简单归纳总结肩髃的临床应用,进一步拓宽临床诊疗思路。

  • 标签:
  • 简介:摘要气海又名脖胦,主乎人身之气,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其主治真气亏虚、元气不足以及下焦病变。本文主要从古代文献记载以及临床应用案例中阐述气海的功用。

  • 标签: 气海穴 元气 气机 下焦病变
  • 简介:柳子言给姚家踏坟地是苟百都的一顿烂酒后的多嘴惹下的。苟百都使威风,呼啦着漂白褂子,一进门鞋就踢脱了仰在躺倚上说,柳哥,你来钱主儿了,北宽坪的掌柜请你哩!柳子言说,他咋知道我,八十里的路我不去。苟百都一边拔根胸毛吹着一边嘿嘿地笑了:"掌柜不晓得你,苟百都却知道你呢。我带了一头驴子一条绳,你先生是坐驴子还是背绳呀?"驴子在门前土场上烟遮雾罩地打滚;苟百都一扬手,腰间的一盘麻绳嗦地上了梁,再扯下米,陈年尘灰黑雪似的落了柳子言一头。柳子言就这么跟着苟百都走了。

  • 标签: 子言 美穴地 姚家 人说 给你 言在
  • 简介:摘要李志道教授经过50余年临床实践研究,结合解剖学相关知识,发现委中、承山二在针刺深度与传统认识有所不同。其中,委中在刺入0.5~0.8寸,承山在刺入2.0~3.0寸时最易达到循经得气的效果,通过调整针尖方向还可较准确达到气至病所的效果,且针感与相应神经分布区域相吻合。该针感在某些疾病,尤其神经压迫相关症状的治疗中疗效明显,且优于传统教材所述针刺深度。

  • 标签: 穴,委中 穴,承山 针刺疗法
  • 简介:研究"太溪"穴位组织蛋白质特异性,探寻针刺对大鼠"太溪"穴位组织双向电泳图谱的影响。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1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6)和针刺组(n=6)。针刺组每日定时电针双侧"太溪,空白对照组大鼠不予针刺。1周后切取"太溪组织和非经非组织,进行双向电泳,比较分析"太溪和非组织、"太溪组织针刺前后的双向电泳图谱。大鼠"太溪组织与非经非组织存在8个完全差异蛋白点,针刺前后"太溪组织胶图中蛋白点分布发生显著变化,同时可见蛋白点数量由285升至326。说明:"太溪"穴位组织较非穴位组织存在蛋白质差异性,针刺可引起"太溪区组织蛋白质组发生显著变化。

  • 标签: 太溪 原穴 针刺 双向电泳 蛋白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下关出自《灵枢·本输》篇,位于颧弓下缘,下颌骨髁状突前方凹陷处。据《灵枢·经脉》篇所述,三阳之脉皆上于头面,尤面部为阳明经脉所过之处,下关为足阳明经穴位,又是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阳胆经之交会,临床常用以治疗头面部及五官疾病,既可单独应用。也常与其他穴位配伍应用,取方便,针灸皆宜,颇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为系统地分析下关的作用,更好地规范其临床应用。现将有关下关古籍记载及近十年的临床应用概况综述如下。

  • 标签: 临床应用 下关穴 阳明经穴位 下颌骨髁状突 足少阳胆经 足阳明胃经
  • 简介:对于癌症要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但是,由于人们对于癌症的由来和它发生发展的规律缺乏必要的基本知识,因此,对于长期潜伏的早期癌症往往发现不了。一旦自己感到有明显的症状,那已是晚期了。我受祖传“摸查病”的启示,又学习了关于摸“新大郄”能发现早期癌症的现代医学新观点,遵照古今“摸查病”的原

  • 标签: 压痛点 早期癌症 足部反射区 穴位 胰腺癌 敏感区
  • 简介:对“同功”概念及与配伍、处方的关系进行阐述,指出“同功”即主治作用相同的一类腧,“同功”是腧配伍的基本要素,而腧配伍是针灸处方的基础。对今后“同功”的研究思路做一展望。

  • 标签: 同功穴 腧穴配伍 针灸处方 腧穴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