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天疱疮患者的身心状态,同时对其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将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天疱疮患者30例实施研究,对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同时对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30例天疱疮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都明显的高于国内常模,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一般情况下,天疱疮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差,对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对其治疗效果和预后都具有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天疱疮 心身状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对天疱疮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天疱疮患者56例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参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探究观察组和参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服药依从性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躯体功能和心理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且观察组的服药依从率与复发率均优于参照组。P<0.05,认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天疱疮患者中效果显著,可以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服药依从性的增强,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加以应用。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天疱疮 生命质量
  • 简介:目的:研究对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选择不同时机清痂皮肤护理对皮损愈合的影响。方法:对38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进行自身对照研究,分为对照侧和观察侧。对照侧结痂部位在患者入院时全部进行清痂护理。观察侧清痂时间根据结痂性质决定,黄色腐烂结痂部位在入院后立即清痂护理,褐色硬痂部位在入院后经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3天后再分次清痂护理,观察患者住院治疗14天后身体两侧皮损愈合情况。结果:治疗14天后对照侧皮损愈合有效率为55.26%,观察侧皮损愈合有效率为84.21%,两侧愈合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4,P<0.01)。结论: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3天后对硬痂进行分次清痂皮肤护理,可以缩短皮损愈合时间,提高皮损愈合率。

  • 标签: 寻常型天疱疮 皮肤护理 皮损愈合
  • 简介:副肿瘤性天疱疮(paraneoplasticpemphigus,PNP)是一种少见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以严重疼痛性黏膜糜烂和多形性皮肤损害伴潜在肿瘤为特征[1]。Anhalt等[2]于1990年首次报道了天疱疮合并肿瘤,并认为该病有其本身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副肿瘤性天疱疮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天疱疮,与非霍奇金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Castleman病等有明确相关性[3]。

  • 标签: 副肿瘤性天疱疮 护理 口腔黏膜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5岁,四肢及臀部散在红斑、鳞屑伴瘙痒3月。3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于四肢出现散在红斑,上覆细小鳞屑,皮损边界清楚,伴明显瘙痒,自购皮炎平软膏外用,瘙痒稍缓解,2月前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四肢皮损面积增多,且波及臀部,瘙痒加剧。发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及大小便无异常,夜间瘙痒难眠。

  • 标签: 体癣 寻常型天疱疮
  • 简介:摘要报告1例泛发性良性慢性天疱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龄病人并发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临床特点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大疱性类天疱疮的高龄患者共计4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相应的检查,并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查看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参与本次研究患者共计40例,痊愈患者24例,好转患者14例,恶化患者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结论临床中高龄病人并发大疱性类天疱疮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给予相应的治疗,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工作,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高龄患者 大疱性类天疱疮 临床治疗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氧免疫疗法成功治愈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的治愈的过程。方法对患者采用三氧免疫疗法,记录其治疗结果变化。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完全治愈。结论三氧成功治愈类天疱疮,打破了免疫性皮肤病长期依赖激素的治疗方法,也为将来治疗免疫性疾病,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

  • 标签: 三氧免疫疗法 大疱性类天疱疮
  • 简介:精彩导读我的朋友们,我们在这里都是为了彼此的爱和互助;无论我们的个人处境如何,爱和互助仍然是可能的。如果我们想要去爱和服务别人,那就努力去做,指引就会出现,它会温柔而地支持我们。

  • 标签: 服务别人 互助 亲切
  • 简介: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认识也在不断地加强,同时人们对医生期望值的不断提升,医患冲突也变得时常发生。骨科由于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一系类的并发症,成为医患纠纷最多的科室之一。这其中,除了个别治疗失误之外,大多数并发症是由于治疗的特殊性引起的。患者不了解手术治疗的专业医疗知识,需要医护人员在手术前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在保证手术成功的同时,术后对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及护理。

  • 标签: 骨科护理 感染 深静脉血栓 康复
  • 简介:摘要探讨骨盆骨折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 标签: 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患者门诊输液患者存在的风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旨在为门诊输液肺结核患者存在的风险制定相关的护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于实验组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状况(针头脱落、出血点、身体肿胀、皮疹、针眼淤青、皮疹、呕吐)、药物反应及输液药品用错等情况给予详细的记录,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碘酒消毒、伤口包扎等常规护理。结果结核患者门诊输液患者存在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时间因素、心理因素、病情因素和年龄因素等,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中夜晚输液的比例(32/50)明显高于对照组(16/50),两组患者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6,P=0.03),实验组患者中心理状态差的患者比例(31/50)明显高于对照组(26/50),两组患者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3,P=0.03),实验组患者中急症、重症人群(40/50)明显高于对照组(29/50),两组患者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9,P=0.03),结论护理人员要积极的理解与关心结核病患者,建立好良好的医患关系,按照“引导-合作型”“相互参与型”医患关系模式,为患者制定合理化的护理方案,以此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结核 门诊输液患者 风险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临床探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给予不同护理方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吞咽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结果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对于改善患者吞咽功能,保证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出血 早期吞咽障碍 康复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hoA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58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取其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测定取获的病灶组织标本中RhoA表达阳性率,同时查阅患者病理,分析不同病理因素下胃癌患者RhoA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RhoA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RhoA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主要定位于胞质中,但在癌旁组织中亦有表达;胃癌组织中RhoA表达阳性率与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及分化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oA蛋白在胃癌患者中呈高表达,且表达阳性率与临床病理存在紧密的联系,加强RhoA测定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和参考。

  • 标签: RhoA蛋白 胃癌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8年8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使用抽签法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患者使用一般的临床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使用优化急诊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急救反应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其急救反应时间和住院时间大大缩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实施急诊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情况,缩短急救反应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恢复程度,值得在临床护理服务工作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急诊护理 预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低血糖患者的护理。方法给予上述60名患者一定的护理措施,比较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的FPG、30minPBG、60minPBG、120minPBG、HbA1C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治疗前后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患者合理的护理措施,患者可以更理性的认识和理智的对待该病,有助于临床上合理的控制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意义重大。

  • 标签: Ⅱ型糖尿病 无症状低血糖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