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改进药物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水平。方法结合药物这门药学专业必修课程的特点,确立合理教学思路、开展互动教学、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结果近两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提出了改进药物教学的新体会、新方法。

  • 标签: 药物化学 理论课教学 多媒体 互动
  • 简介:药物是药学、制药工程和药剂等药学类专业学生的专业主干课,其主要内容涉及新药设计、新药研究与开发、阐明药物化学本质和探索药物发挥药效的机制等方面,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从有机化学官能团反应性质、结构简化和共性剖析、共性结构官能团的反应机理等三个方面,结合构效关系和新药发展过程,详细阐述基于有机化学思维、以药物结构为核心的药物教学新模式的体会.

  • 标签: 有机化学 教学模式 药物化学 药物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互动教学法在《药物》课堂中的应用。方法取我院2016级药学专业两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一个班级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课堂模式,另外一个班级为,使用互动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学生对课堂的评分和章节测试成绩。结果观察组学生在课堂的表现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课堂的评分和章节测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课堂引用互动教学法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 标签: 药物化学 互动教学法 课堂表现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为了提高学生对药物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PBL教学法,它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

  • 标签: PBL教学法 药物化学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部分药物对常用临床生物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志愿者52名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选用的药物为利福平和肾上腺素,在不对志愿者有所影响的情况下,给予不同浓度的利福平和肾上腺素,然后进行生物化检查,分析不同浓度的利福平和肾上腺素对各个物质的干扰情况。结果利福平的浓度为0.86μmol/L、1.71μmol/L、3.41μmol/L、6.80μmol/L、13.59μmol/L、27.16μmol/L;0.86μmol/L下无变化,1.71μmol/L出现Cr与TBIL的变化,3.41μmol/L浓度下,均出现变化,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FMN、TBIL的值也相应的升高,呈正比关系,Cr、DBIL随着浓度升高而下降,呈反比关系;肾上腺素的浓度为0.010μmol/L、0.018μmol/L、0.035μmol/L、0.068μmol/L、0.134μmol/L、0.266μmol/L、0.530μmol/L;0.010μmol/L下FMN、Cr、TC产生变化,0.068μmol/L浓度下,均出现变化,随着浓度的升高,FMN升高,呈正比,Cr、TG、HDL-C下降,呈反比,DBIL、TC相互作用,无明显规律。结论部分药物对常用临床生物化检验项目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临床上,通过对患者实施临床生物化检查,能够很好的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数据参考,避免对患者病情的误判。

  • 标签: 部分药物 常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项目 影响
  • 简介:基于信息加工理论的《药物》学案设计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在实践应用中,注重关键性输入经验的应用,最终使学生达到“乐学”“学会”“会学”的目的。

  • 标签: 信息加工理论 关键性输入经验 学案设计 药物化学
  • 简介:为适应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达到21世纪药学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天然药物》课程的教学法也必然发生改革。本文以黄酮类化合物为例,从教材知识文字理解、教师语言文字讲解、微课及慕课强化教学、虚拟仿真软件模拟、梯度实验教学5个教学过程探讨'五位一体'教学法在《天然药物》课程中的应用。结果显示:'五位一体'教学法能够使任课教师站在更高层面上设计教与学的内容,有效解决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科研创新能力。

  • 标签: 五位一体 天然药物化学 黄酮类化合物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速度训练为运动员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分析其生物化特征,有助于我们高中生掌握正确的速度训练方法,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本文首先分析了速度训练的生物化基础,阐述了速度巡林的生物化训练原理。重点从最大负荷法、无氧功法、乳酸能商法三方面出发,对以生物化知识为基础的速度训练方法进行了总结,以期能够提高速度训练的合理性,改善训练效果。

  • 标签: 速度训练 生物化学 乳酸 最大负荷 无氧功
  • 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生物化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生物化检验是医学检验课程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是理论与操作技能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学生扎实的学好理论知识、掌握操作技能,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检验人员。目前,在传统教学中存在很大弊端,例如学校无法跟上医院仪器的更替进行仪器操作的教学;知识内容繁复,学生学习困难度高等。为此,对生物化检验的教学进行以下分析及改革探索。

  • 标签: 生物化学 教学模式 初步探析
  • 简介:摘要当今时期,由于生物型化学工艺在铅检测过程中获取了广泛的应用,而且此项工艺的技术水平亦在持续提升,而其中化学组分铅的毒害作用非常大。以往沿用的检测工艺逐步失去了利用的效能,而当今生物型化学检测工艺的问世亦逐步获取了生化工程界的认同。文章将此作为论述切入点,系统阐释一下铅成分检定中生化工艺的运用。目的在给更为广泛的研究过程赋以基本的参照,一起为铅检定工艺及生化工程技术的进步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 标签: 铅检测 生物化学技术 研究
  • 简介:分析了高职“食品生物化”教学的现状,将微课应用于“食品生物化”教学中,以解决目前教学存在的不足,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微课教学辅助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 标签: 微课 食品生物化学 自主学习 教学设计
  • 简介:摘要目前,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所以实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为了解决传统实验教学在实验时间、实验条件等方面的局限,本文提出了几点关于生物化教学改革的新思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实验,增加探究性实验;为加强实验室安全知识教育,建议构建实验室准入制度、导师制管理模式;针对传统基础实验教学的安排,建议引入科研项目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利用网络虚拟实验辅助教学;同时,为更高效地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建议建立满足现代实验教学需要的实验教学团队。

  • 标签: 生物化学实验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电力工程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生物化主要是研究生物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的学科,是生物学、医学、药学、食品类相关专业本科生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有很强的实验性。生物化实验在生化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化基础理论知识和生化实验技能,同时,能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并为学生今后开展科学研究奠定基础。生物化实验往往过程生动、结果新奇,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涉及的实验操作和方法要求专业性强、精准度高,所以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化学实验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及科学研究能力。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内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生物化实验技能,并充满兴趣和活力地投入实验是当前生物化实验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笔者针对生物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力求构建多层次、开放式、标准化的实验教学体系。

  • 标签: 生物化学 实验课程教改 评价
  • 简介:摘要《生物化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内容是通过测定组织、体液的成分,揭示疾病变化和药物治疗对机体生物化过程和组织、体液成分的影响,以提供疾病诊断、病情监测、药物疗效、预后判断和疾病预防有用的信息。一般课程内容都比较复杂乏味,而且传统的课堂教学效果不太好,以至于学生们往往不喜欢学习这一门课程,更不会很好掌握其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此,《生物化检验》课堂迫切需要改革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让学生高效率地掌握其内容和操作技能,能适应以后的岗位工作。

  • 标签: 生物化学检验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提高
  • 简介:物化是药学类专业本科生的重要基础课程,也是中山大学药学院“三早教育”中实现“早期接触科研”目的的关键课程.为保证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出教学中应实现“三大激活”“三个紧贴”“三项转变”的“教学三个三”理念.

  • 标签: 生物化学 课程教学体系 “教学三个三”理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5例为研究样本,设为鉴别组,另选择同期入院体检的85例健康受检者进行对照研究,设为健康对照组,对两组对象进行生化检验,指标包括血清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量(FPG)、糖耐受均值(OGTT)、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比检验结果。结果健康对照组TG(1.32±0.28)mmol/L、FPG(4.36±1.04)mmol/L、OGTT(5.25±1.65)mmol/L、HbA1c(5.03±0.67)%均处于正常范围内,鉴别组TG(2.40±1.26)mmol/L、FPG(9.10±3.90)mmol/L、OGTT(12.11±2.89)mmol/L、HbA1c(9.12±1.88)%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生化检验方便快捷,可为糖尿病诊断提供定性数据,准确性高,可作为临床筛查糖尿病的首选方法。

  • 标签: 生物化学检验 糖尿病诊断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当前学术界对于天然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有所深入,学者们认识到了诸多药物内所含有的天然药物中的有效成分能起到抗肿瘤的效用。抗肿瘤天然药物的主要成分包含蛋白质类、多糖类、醌类以及萜类等。本文分为5个方面,全面分析了天然抗肿瘤药物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理,旨意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 标签: 天然抗肿瘤药物 有效成分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针对化学药物制剂的处方工艺对化学药物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整合,总结了处方工艺技术的相关内容,研究了工艺探究的基本方式,核心目的是通过对化学药物制剂处方以及工艺技术的探究,完善化学药物制剂的基本方法,满足药物制剂以及处方工艺的高效性。

  • 标签: 化学药物 制剂处方 工艺探究 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