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予以替牙期牙齿畸形患儿直矫正技术治疗的矫正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诊治的98例替牙期牙齿畸形患儿为对象进行研究,应用数字双盲法分成观察组(n=49)、参照组(n=49)。参照组应用不锈钢丝矫正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直矫正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矫正效果、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矫正总有效率高达97.96%,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7.76%,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显著较参照组(16.33%)低,P<0.05。结论:予以替牙期牙齿畸形患儿直矫正技术治疗具有理想的效果,可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矫正效果,可在临床全面推广。

  • 标签: 直丝弓矫正技术 替牙期 牙齿畸形 矫正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自锁托槽矫治器和直矫治器在牙齿正畸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诊治的50例牙齿正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研究起止时间在2020年3月-2021年12月,以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成各包含25例的研讨组和参照组,研讨组选用自锁托槽矫治器,参照组选用直矫治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牙周指标。结果:研讨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牙龈退缩指数均高于参照组,研讨组治疗后牙周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值低于参照组,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牙齿正畸的治疗中,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器治疗相比直矫治器总有效率更高,且对牙周的改善效果更好,适合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自锁托槽矫治器 牙齿正畸 直丝弓矫治器 治疗效果 牙周指标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某有轨电车项目受电异常升降现象深入的分析,阐述了继电器触点粘连的原因,并制定了相应的电路改进措施,解决了异常升降的问题。

  • 标签: []有轨电车 升降弓 继电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15研究(CCCG-ALL-2015)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效果及主要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采用CCCG-ALL-2015统一案对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就诊于CCCG-ALL协作组20家医院的7 640例初诊ALL患儿进行分层治疗。根据临床及生物学特征进行危险度分组,并根据诱导治疗第19天、46天微小残留病(MRD)结果调整危险度,不同危险度予以不同强度的化疗,全程无放疗。方案设计2个随机对照研究:费城染色体阳性ALL(Ph+ALL)患儿在化疗基础上随机接受达沙替尼(Ph-D组)或伊马替尼(Ph-I组)治疗;根据维持治疗后期是否加用7个周期的地塞米松和长春新碱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加用,B组为不加用),比较两组生存率差异。总生存率(OS)和无事件生存率(EFS)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组间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因素模型。结果共7 640例患儿入组,男4 521例、女3 119例。7 508例获得完全诱导缓解,诱导缓解率为98.3%。189例Ph+ALL患儿随机研究显示,达沙替尼(Ph-D)5年EFS优于伊马替尼(Ph-I)[60.1%(95%CI 49.8%~72.5%)比39.4%(95%CI 26.9%~57.7%),χ2=5.00,P=0.020]。维持治疗期间是否加用地塞米松和长春新碱随机研究显示,低危患儿A、B两组间EFS和OS差值单侧95%CI上限分别为0.02和0.01,中、高危患儿A、B两组间EFS和OS差值单侧95%CI上限分别为0.05和0.01,小于预设的非劣效边界值0.05。整组患儿随访3.5(2.4,4.8)年,5年OS和EFS分别为90.9%(95%CI 90.2%~91.7%)和80.1%(95%CI 79.0%~81.2%),累积复发率15.3%(95%CI 14.3%~16.3%),单纯中枢神经系统(CNS)累积复发率为1.9%(95%CI 1.6%~2.2%),累及CNS累积复发率为2.7%(95%CI 2.3%~3.1%)。5年治疗相关累积病死率为1.3%(95%CI 1.0%~1.6%)。因素分析发现B-ALL中,年龄≥10岁、男性、初诊白细胞计数≥50×109/L、初诊时中枢类型为CNS2或CNS3、有BCR-ABL融合基因、KMT2A基因重排、无ETV6-RUNX1融合基因、诱导第19天、第46天MRD>0.01%均为预后不良因素(均P<0.05);T-ALL中有BCR-ABL融合基因、诱导第46天MRD>0.10%为预后不良因素(均P<0.05)。结论无颅脑预防性放疗的CCCG-ALL-2015案远期预后良好,CNS复发率低,治疗相关病死率低,达沙替尼在Ph+ALL中比伊马替尼更有效。维持治疗后期去掉长春新碱和地塞米松并不降低预后。

  • 标签: 儿童 白血病 随机对照试验 多中心研究
  • 简介:摘要:叶风选机已经广泛应用于卷烟厂制丝线上,该设备可以将物料中的结团物(结块、水洗球、团等)及大部分梗签有效地分离出来,从而提高叶的纯净度[1]。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发现,叶风选机除杂斗中梳辊和送辊上粘附了很多湿团、焦片及梗签,如果长时间不进行清理,风选效果就会大幅降低,因此就需要人工定期进行清理。由于除杂斗中空间有限,清理保养时很不方便,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梳辊和送辊来解决这个问题。

  • 标签: 梗签 梳丝辊 送丝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麦克劳林·贝内特·特雷维斯(MBT)直矫正治疗对上颌第一磨牙龈沟液中骨膜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嘉兴市中医医院2021年2-9月治疗的错颌畸形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年龄分为A组(年龄范围13~18岁)、B组(年龄范围30~35岁)各45例,患者均给予MBT直矫正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A组患者分为100 g力组(A1组)22例和150 g力组(A2组)23例,B组分为100 g力组(B1组)22例和150 g力组(B2组)23例。观察年龄对龈沟液中骨膜蛋白含量及咬合力的影响,结合施力后牙齿咬合力的改变及颌骨密度、高度的变化,评价龈沟液中骨膜蛋白对不同矫形力施加过程中的拮抗作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骨膜蛋白、咬合力分别为(1 249.38±89.29)pmol/L、(1 038.37±79.54)N,均明显高于B组的(831.54±76.38)pmol/L、(921.45±81.36)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86、6.89,均P < 0.05)。治疗1个月、3个月,A2组咬合力、颌骨密度、颌骨高度改善程度均优于A1组(t=2.92、6.39、0.64、1.30、1.07、2.48,均P < 0.05)。治疗7 d、14 d后,B1和B2组患者骨膜蛋白含量均升高,B2组高于B1组(t=0.59、1.89,均P < 0.05);治疗1个月时,B1和B2组咬合力、颌骨密度、颌骨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3个月后,B2组改善程度均优于B1组(t=0.27、4.02、3.07、1.52、0.06、1.57,均P < 0.05)。治疗过程中出现牙齿松动3例、牙髓反应2例、黏膜溃疡1例、继发龋齿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89%。结论MBT直矫正技术治疗牙齿畸形患者效果好,安全性高,上颌第一磨牙龈沟液中骨膜蛋白及咬合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矫正力可诱导骨膜蛋白表达的增强和活化,能改善牙周伤口愈合和再生,提高患者的咬合力、颌骨密度和高度。

  • 标签: 口腔疾病 牙颌面畸形 磨牙 错颌畸形 矫正装置 正畸矫正器 龈沟液 骨膜蛋白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帕金森病患者采用丁苯酞联合肼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文共纳入100例来自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等分两组,接受肼治疗的患者分在参照组,接受丁苯酞联合肼治疗患者分在研究组,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49(98.00%)VS参照组40(80.00%);治疗后HADM评分对比:研究组(9.25±2.30)VS 参照组(14.29±2.58);治疗后MBI评分:研究组(74.31±8.81)VS 参照组(60.35±9.74);两组数据对比P<0.05。两组治疗前HADM评分、MB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针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采用丁苯酞联合肼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治疗有效率较高,同时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能力均有显著提升,临床应用效果理想,存在广泛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帕金森病 丁苯酞 多巴丝肼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介绍CR300AF标准动车组升后受电无法保持的故障,从受电控制电路、供应压缩空气工作原理,分析寻找故障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有效的措施,确保动车组正常运用安全。

  • 标签: []动车组 受电弓 故障处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拉克索联合肼片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8月至2021年10月南阳南石医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39例。B组采用肼片治疗,A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普拉克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统一帕金森病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过氧化氢酶(CAT)、总谷胱甘肽(T-GSH)、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总有效率(94.87%,37/39)高于B组(79.49%,31/39),P<0.05;治疗后,A组MOCA、MMSE评分高于B组(P<0.05);治疗后,A组日常活动、运动功能及情绪评分低于B组(P<0.05);治疗后,A组CAT、T-GSH水平高于B组(P<0.05);治疗后,A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69%,3/39)与B组(10.26%,4/39)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拉克索联合肼片应用于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疗中,可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氧化应激,促进认知功能和睡眠质量提高,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较好。

  • 标签: 帕金森病 普拉克索 多巴丝肼片 临床效果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正畸治疗中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隐或者金属托槽直矫治器的治疗价值。方法:观察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对照组运用金属托槽直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结果:正畸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97.30%、83.78% ,P<0.05;治疗前2组GI、PLI、GBI相比差异小P>0.05,治疗后GI、PLI、GBI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正畸患者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更有利于提升正畸效果,并改善其口腔健康状况。

  • 标签: 正畸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金属托槽直丝弓矫治器 牙周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普拉克索与肼片联用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肼片治疗)和观察组(普拉克索与肼片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以及精神状态、认知功能和帕金森综合征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精神状态、认知功能和帕金森综合征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普拉克索与肼片联用治疗帕金森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情况,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普拉克索 多巴丝肼片 联用治疗 帕金森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木文简单介绍了叶风选的主要工作原理,通过对梳辊、梳辊之间的间距进行了认真分折,经过改造和调整,解决了这些问题,降低了叶风选梗签含率,使得梗签剔除含率降低至5.5%,改善了叶的质量,基本满足了叶风选工艺要求,达到了我厂的质量标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直矫治器在正畸治疗中对疼痛程度及其发作规律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口腔正畸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直矫治器治疗,试验组患者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正畸效果和疼痛程度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正畸效果评价中上中切牙凸距差、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倾角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3d、5d、7d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1d疼痛程度达到高峰,随着时间推移,疼痛缓解较快,治疗后7天疼痛基本消失。对照组患者治疗后3天疼痛达到高峰,随着时间推移,疼痛缓解较慢,直到7天疼痛仍然存在。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直矫治器在正畸治疗中均有良好疗效,相比直矫治器而言,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口腔正畸中疗效更加,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疼痛,并随着时间推移,疼痛程度逐渐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直丝弓矫治器 口腔正畸 疼痛 发作规律
  • 简介:摘要:随着电气化铁路的迅猛发展,网关系中电弧问题日益严重,电弧的产生影响了铁路运营及发展。本文通过对升降过程中网电弧重燃和熄灭条件的分析,提出了相关方法以降低电弧对网的危害。

  • 标签: 电力机车 接触网 受电弓 弓网电弧 改造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剖宫产产妇在采用联合地塞米松干预后硬膜外麻醉寒战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取样本的时间节点从2020年4月开始,2022年4月结束,共抽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对照组患者应用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的方案开展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需要借助联合地塞米松的方案开展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不同干预方案所取得的效果存在一定差异,经过联合地塞米松方案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在寒战消失率、消失时间以及复发率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曲马多 地塞米松 剖宫产 硬膜外麻醉 寒战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状韧带上腰肌前侧阻滞(SA-AQLB)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妇科手术的优化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80例,年龄28~64岁,体重52~78 kg,身高154~166 cm,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0):全身麻醉组(G组)和SA-AQLB联合全身麻醉组(SG组)。SG组麻醉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SA-AQLB,分别注入0.4%罗哌卡因25 ml+地塞米松5 mg。2组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术毕采用舒芬太尼2 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50 ml)行PCIA,背景输注速率2 ml/h,PCA剂量2 ml,锁定时间15 min。于术后1、6、12、24和48 h时记录腹部、盆腔和肩部的疼痛VAS评分,VAS评分>4分时,采用氟比洛芬酯进行补救镇痛。记录术中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和舒芬太尼用量;记录术后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次数和舒芬太尼用量;记录气管拔管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尿潴留、呼吸抑制等的发生情况。结果与G组比较,SG组术中高血压和心动过速的发生率降低,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升高,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减少,气管拔管时间缩短,术后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延长,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次数和舒芬太尼用量减少,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术后各时点腹部、盆腔和肩部的疼痛VAS评分降低,恶心呕吐、尿潴留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降低(P<0.01)。结论相对于单纯全身麻醉而言,SA-AQLB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妇科手术时,可减少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用量,抑制术中应激反应及术后痛敏反应,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 标签: 腰肌 神经传导阻滞 弓状韧带 麻醉,全身 妇科外科手术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小儿腹泻患儿接受消旋卡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在实验时间为2021年2月-2022年2月中,以我院收治的126例小儿腹泻患儿为实验对象,使用随机、单盲法进行分组,其中常规组患儿63例,使用蒙脱石散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63例,使用消旋卡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为98.41%,常规组有效率为8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腹泻患儿使用消旋卡进行治疗,拥有显著的治疗的效果,可以有效地保障患儿的恢复情况,具备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 标签: 临床效果 小儿腹泻 消旋卡多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