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美国外交是美国史的一个重要部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50年代,美国外交在美国史学研究中占有显著地位。美国外交研究在经历了1980年代以来的衰落之后,在过去10多年时间里,经历了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转变。本文全面、系统地介绍美国外交研究最近30年来的进展,并对其主要学术思潮和研究方法、主要作者及其学术观点进行系统性梳理,以方便国内学者和读者更详尽地了解这门学科的国际学术前沿。

  • 标签: 美国外交史 意识形态 文化转向 跨国转向 文献述评
  • 简介:从整体发展来看,早期可谓是美国外交的“奠基”时期。在这一时期,开国先辈形成了处理外交事务的基本理念,这些理念对对后世美国政府制订和执行对外政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美国早期外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国内学术界关注美国早期外交的学者却是屈指可数,研究成果自然是寥寥无几。如果我们忽视了对美国早期外交研究,很难讲我们能够对内战之后不同时期的外交有着更为深入的理解。

  • 标签: 美国早期外交 重要性 特征 研究展望
  • 简介:对中华民国外交研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外、海峡两岸学术交流的日益增进和大量新史料的公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无论是对事实的梳理还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都有明显改观,外交研究在客观性、科学性、严谨性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随着新的研究领域的开拓、学术视野的进一步扩大,未来的民国外交研究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

  • 标签: 中华民国外交史 近代中外关系
  • 简介:外交》(DiplomaticHistory)是美国对外关系史学家协会(theSocietyforHistoriansofAmericanForeignRelations)创办的刊物。学会成立于1967年,是美国唯一一个以研究美国外交和对外关系为中心的学术机构。1977年创刊的(《外交》也因此成为研究美国外交、对外关系以及国家安全的学术阵地。

  • 标签: 美国外交史 简介 对外关系 学术机构 国家安全 史学家
  • 简介:面对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国家形势,在国民政府的邀请与鼓励之下,外交研究领域巨擘蒋廷黻出任驻苏大使。然而,实任驻苏大使的经历对于蒋廷黻而言则是一段不愉快的外交体验。究其原因,既有自身外交经验的欠缺,亦有国内国际局势的掣肘。蒋廷黻从事外交是当时国民政府学人从政的一个缩影,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同时代知识分子的政治生涯。

  • 标签: 蒋廷黻 外交史研究 外交家 学人外交
  • 简介:活跃在19、20世纪之交的美国传奇式人物戴维·J.希尔集多种身份于一身,而他最为后人记取的是他在国际关系学科领域的开创性成就。他所著的《欧洲外交》三卷,是欧美学界的第一部国际关系史通史著作,极大地推动了19、20世纪之交欧美国际关系学科的兴起。该著作既清晰描绘了1800多年间欧洲政治的宏观轨迹,又生动展示了欧洲国际关系进程的丰富画面。它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对历史主线的精当把握、对历史偶然因素的深刻揭示、对文献资料的广泛挖掘以及清新活泼的写作手法。这些特点使该著作成为国际关系史学的不朽经典。

  • 标签: 戴维·J.希尔 欧洲外交史 国际关系学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4-18
  • 简介:  接着蒋廷黻在评论《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清季外交料》和《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三类史料时,    (二)史料与外交书的编撰  蒋廷黻将史的编撰分为四类,蒋氏自己在编纂外交料时就是如此而为的

  • 标签: 史料学 外交史料 学理论
  • 简介:在中国外交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以重大外交事件作为研究主线,带领学生总结各阶段中国外交的发展逻辑和规律,从而使学生掌握研究对外政策的基本方法,为将来在中国外交、国际领域工作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

  • 标签: 中国外交史 国际政治专业 教学方法 高校 教学内容
  • 简介: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外交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重点,也是考查的注意点。就其知识内容言,与时事政治和国家大政方针紧密相连;就其学科能力言,较能体现历史学科的诸项能力要求。因而,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对中国近现代外交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的阐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与经验积累看,应抓住四个重点疑难问题的阐释与解读。一是中国近代外交的开端。

  • 标签: 中国历史 近代外交史 中学 历史教学 备课参考 教学重点
  • 简介:材料新、观点新、蕴意新———评《中国当代外交》陈文波哲学社会科学“八五”国家规划重点课题、由谢益显教授主编的《中国当代外交》(1949———1995),在结项时,笔者忝为鉴定组副组长,曾有幸先睹为快;现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正式出版后,再次阅读,感到该...

  • 标签: 中国当代 外交史 毛泽东 邓小平 韬光养晦 观点新
  • 简介:经济外交是认识和理解冷战历史的重要研究角度。经济外交与对外经济战略、对外经济关系、私人企业对外交往活动有着较为明显的联系与区别。对外援助是经济外交最重要的表现形式。美国相关解密外交档案的启示作用,一是帮助澄清了经济外交是美国实现冷战目标的最重要工具之一;二是冷战时期美国对第三世界国家实施的经济援助计划,是其遏制苏联大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 标签: 经济外交 冷战史 经济援助 经济制裁
  • 简介: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开始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世人称之为“破冰之旅”。对这次尼克松访华的详情和意义,许多人已是耳熟能详。那么,时隔4年之后,1976年尼克松受毛泽东邀请访华就鲜为人知了。当时,尼克松已经因为“水门事件”辞职,在美国声名狼藉,是一位“很不光彩”的总统,这时候毛泽东为什么还要邀请他访华,其中有何背景和意义?

  • 标签: 中国外交史 尼克松访华 美国总统 “水门事件” 中美关系 毛泽东
  • 简介:在中国,除了天安门、人民大会堂和新华门外,有一个地方.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和高高悬挂着的国徽,让人感到既庄严肃穆又崇高神圣,它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外交部大楼从正面看,那巨型的扇面式建筑,像是一架手风琴,布在“风箱”上的一个个闪着光芒的窗口,密集有序,充满神秘。在这座大楼里,每天都弹奏着一个国家和整个世界之间交往的外交乐章,时而紧张激越,时而惊心动魄,时而柳暗花明,时而又像潺潺流水般和缓动听。

  • 标签: 中国外交史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人民大会堂 五星红旗 外交部
  • 简介:1877年,刚在伦敦设立的中国第一个驻外机构——清政府驻英国公使馆的公使郭嵩焘、副使刘锡鸿,以及使团的随员们,正赶上参加社交季的各项活动。他们用好奇的目光观察着陌生的异域。最令中国官员惊讶的,莫过于宫廷舞会。刘锡鸿则注意到:跳舞会者,男与女面相向,互为携持。男以一手搂女腰,女以一手握男膊,旋舞于中庭。每四、五偶并舞,皆绕庭数匝而后止。女子袒露,男则衣襟整齐。然彼国男子礼服下裤染成肉色,紧贴腿足,远视之若裸其下体者然,殊不雅观也。

  • 标签: 中国外交史 招待会 风波 驻外机构 中国官员 刘锡鸿
  • 简介:进入21世纪,记忆研究成为了美国外交研究新的学术增长点。学者们从决策者的个人记忆、美国社会的集体记忆以及国际层面的记忆三个方面,详细探讨了记忆与美国外交政策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了记忆,尤其是战争记忆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深刻影响。将记忆问题引入美国外交研究扩展了外交家的视野、运用史料的范围和研究方法,为解释美国外交政策的形成过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 标签: 外交史 学术增长点 杜鲁门 对外关系 反战运动 克林顿政府
  • 简介:十分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和近代史所台湾史研究室邀请我参会并提供发言机会。近年台湾史研究成果颇丰,研究中心的最新专著《台湾史稿》和年刊《台湾历史研究》,已成为国史和"一国两制"史研究的重要参考书。今天我从国史、"一国两制"史的角度联系台湾史谈几点感受,与大家交流。不当之处,欢迎指教。

  • 标签: 国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一国两制 台湾史 研究成果 历史研究
  • 简介:在澳门《司法组织纲要法》中规定的'统一司法见解'是一种判例。判例这个法律术语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葡萄牙最早可追溯至十六世纪葡萄牙国王曼努埃一世所颁布的《许可令》中以强制力的司法见解出现。自此判例就一直被采用。到了1822年,由于首部葡萄牙宪法的规定,判例一词在其后一段长时间内消失于葡萄牙法当中,这样,直到1927年判例才重新被采用。1966年《葡萄牙民法典》第2条进一步确立了判例具普遍的约束力,但没想到的是,这个规定却导致了判例的没落。随着1967年《葡萄牙共和国宪法》的生效,具普遍约束力的判例受到是否违宪的质疑,并最终在1993年被宪法法院裁定违宪。自此,判例这个术语便不再在葡萄牙法中被使用。作为解决方法,葡萄牙法把这个重任交给《民事诉讼法典》中的'统一司法见解'制度。澳门现行诉讼法中的相关规定也是以葡萄牙这个制度为蓝本作出。

  • 标签: 判例 统一司法见解 葡萄牙法 对上诉之扩大审判 违宪
  • 简介:关于台湾史研究方面,除了正常的不同见解外,更多了一层"台独"意识的干扰。因此,开展这方面的讨论是十分必要而有意义的。一台湾"历史时期"从什么年代开始?任何国家、地区、民族的历史都可以分为"史前时期"和"历史时期"两大部分。台湾历史同样如此。日据时期,连横编著《台湾通史》,起自隋代,终于台湾各族人民反"割台"斗争。20世纪70年代,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编撰的《台湾史》,起自史前,终于台湾光复后的各项事业。

  • 标签: 台湾史 20世纪70年代 台湾历史 《台湾通史》 史前时期 日据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