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复杂消化道重复畸形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2001年12月至2010年10月作者收治复杂消化道重复畸形4例,男3例,女1例,平均年龄1.25岁(3个月至3岁),4例均出现消化道出血及贫血,经影像学检查均于胸部或腹部发现肿物,其中1例分别于胸、腹部发现囊性肿物,3例发现胸椎畸形。3例于术前确诊,1例于术中确诊。结果4例均经手术切除病变治愈,随访期间均发育正常,无异常症状。结论复杂消化道重复畸形临床表现不一,但经细致检查和分析,术前可获初步诊断。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应采取个体化手术方案。对解剖关系不清者术中造影有帮助,对一次手术难以达到根治目的者分期手术更安全。

  • 标签: 胃肠道/畸形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后路截骨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本实验选取了96例在2009年9月份到2011年5月份在我科室进行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把所有患者打乱分为48例实验组(脊柱后路截骨内固定理组)和48例对照组(经椎弓根截骨组),后进行统计及比较各组患者的矫正度、矫正丢失、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矫正度、矫正丢失、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脊柱后路截骨内固定方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好,建议在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中广泛使用。

  • 标签: 脊柱后路截骨内固定 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 临床效果 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脊柱后凸畸形伴髋关节病变的患者行全髋置换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本院2006年一月至2011年十月42例全髋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脊柱后凸畸形伴髋关节病变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总结。结果42例患者术后未发生髋关节脱位,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正确有效的术前指导,术后护理,、安排患者舒适体位,恢复期的功能锻炼是护理的关键,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及病人的康复。

  • 标签: 全髋置换术 强直性脊柱炎 护理
  • 简介:目的报道一种新的经前路矫正少儿脊柱结核所致严重后凸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运用前路后凸顶椎前移的方法治疗少儿脊柱结核伴后凸畸形5例,对比术前、术后影像学检查,了解矫形效果。结果5名患儿随访6~24个月,平均14.2个月;术前脊髓神经症状在术后一段时间均完全消失,无医源性脊髓神经并发症发生。后凸角度﹙Cobb角﹚由术前32~55°平均42.2°,改善为术后5~26°平均12.8°;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植骨融合。初期治疗效果较满意。结论前路后凸顶椎前移法是矫正少儿脊柱结核所致非僵硬严重后凸畸形可选择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脊柱结核 后凸畸形 顶椎前移
  • 简介:背景: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纳米人工骨具有独特的生物特性,模仿天然骨的成分及结构特征,可为细胞提供与天然骨相类似的微环境.目的:观察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纳米人工骨与同种异体骨植骨在成人特发性脊柱畸形矫正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9例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资料,分别采用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纳米人工骨移植36例,同种异体骨移植33例,植骨后第3,6个月拍摄脊柱全长正侧位片,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与结论:69例患者畸形明显矫正,3,6个月的影像学观测两组均可见骨小梁生长.植骨后6个月,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纳米人工骨组明显融合33例,同种异体骨组26例.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纳米人工骨组早期融合率高于同种异体骨组(P〈0.05).提示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手术中,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纳米人工骨是比较理想的骨移植材料,在融合效果方面优于同种异体骨.

  • 标签: 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弯 纳米人工骨 植骨 骨形态发生蛋白2 矫形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前路病灶清除术、椎体间植骨、前路内固定方式对患有结核性脊柱畸形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92例结核性脊柱畸形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后路组和前路组。后路组采用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方法进行治疗;前路组采用前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前路组脊柱畸形的抗扭转效果明显优于后路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后路组;手术时间短于后路组;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后路组;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的人数少于后路组。结论应用前路病灶清除术、椎体间植骨、前路内固定方式对患有结核性脊柱畸形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前路病灶清除术 椎体间植骨 前路内固定 结核性脊柱畸形
  • 简介:先天性外中耳畸形的发生是胚胎发育期受多种因素(环境因素如药物、病毒感染、化学物质及遗传因素如家族遗传病史)的影响,从而导致耳廓形成不完全、缺失等。根据外观形态表现对先天性外中耳畸形分度,I度:耳廓的大部分解剖结构存在,但轮廓较正常侧小;II度:耳廓的多数解剖结构消失或无法辨认,残留的结构尚存部分耳垂,形态各异,但大多数外观呈现花生状、

  • 标签: 畸形(Abnormalities) 外耳(Ear External) 中耳(Ear Middle)
  • 简介:摘要目的除腰5横突肥大并趋向骶骨化在临床上多见外,腰3横突过长属次多见者(其他腰椎横突则少有过长者)。目的讨论椎骨附件畸形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症状轻者可采用封闭疗法、理疗及药物外敷等措施。非手术疗法无效者,可采取手术方式将过长的横突部分切除,或采用周围软组织松解术。

  • 标签: 椎骨附件畸形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脊柱MRI检查在脊柱外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60例脊柱外伤患者的影像检查资料。结果椎体骨折20例,附件骨折7例,椎间盘损伤14例,软组织损伤11例,脊髓损伤8例。结论全脊柱MRI检查对脊柱外伤的诊断和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全脊柱MRI检查 脊柱外伤 脊髓损伤
  • 简介:1总则1.1《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由青岛大学主办的全国性学术刊物,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为中国自动化学会系统复杂性专业委员会会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1.2本刊秉承科教兴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主要发表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在不同领域的最新理论及应用研究成果,也适当刊登综述与评论、学术动态等文章。

  • 标签: 复杂性科学 复杂系统 中国自动化学会 投稿 中文核心期刊 科技核心期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用MRI全脊柱扫描及其后重建技术诊断脊柱侧弯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选取25例脊柱侧弯患者使用GE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进行全脊柱扫描,对接颈、胸、腰各段脊柱扫描后进行后处理并分析其现象,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通过对多位患者扫描得出,15例患者属于椎体及附件发育不良、6例属于Chiari畸形、3例属于中央管扩大或脊髓空洞、1例是脊髓纵裂。结论MRI全脊柱扫描的应用,提高了各种脊柱侧弯畸形诊断的直观性和准确性,对下一步的治疗具有实际意义应用价值。

  • 标签: 脊柱畸形MRI全脊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先天性耳畸形可涉及外耳(耳廓)、中耳和内耳,可单独发生或联合出现,是耳科常见的出生缺陷,本期讨论的重点是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源于第、鳃弓及第鳃沟发育不良,临床主要表现为耳廓畸形影响容貌;外耳道狭窄或闭锁、中耳及听骨链发育不良或畸形引起传导性聋影响听觉及言语发育。部分患者是综合征的表现之一,

  • 标签: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 先天性耳畸形 发育不良 耳廓畸形 外耳道狭窄 单独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