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MMP-9在病毒性脑膜炎诊断中的价值并分析其机制。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35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及30例头痛患者脑脊液中MMP-9的浓度。结果:与病例对照组相比,病毒性脑膜炎组脑脊液MMP-9浓度(ng/ml)显著增高,P<0.001,MMP-9的ROC曲线发现,曲线下面积0.923,95%可信区间(0.867~0.980),灵敏度97.50%,特异度72.50%,P<0.001。结论:脑脊液中MMP-9对病毒性脑膜炎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标签: 病毒性脑膜炎 MMP-9 RO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道闭锁(BA)小鼠肠道通透性变化以及基质金属蛋白-7(MMP-7)对其影响的机制。方法将BALB/c新生幼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NC组)、BA模型组(BA组)、肠道高MMP-7对照组(MNC组)和BA肠道高MMP-7组(MBA组)。采用腹腔注射轮状病毒和anti-Ly6G抗体建立BA纤维化模型;通过向空肠内注射MMP-7纯化蛋白构建肠道高MMP-7环境。完成各项指标检测,多组间比较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细菌易位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BA组和MBA组血清MMP-7水平[(2.28±0.21)、(2.35±0.23) ng/ml]显著高于NC组[(0.48±0.11) ng/ml,t= -29.866、-28.853,P<0.05];MNC组和MBA组的回肠液[(0.71±0.12)、(0.68±0.10) ng/ml]和大便MMP-7水平[(0.48±0.07)、(0.43±0.06) ng/ml],均显著高于NC组[(0.10±0.04) ng/ml,t= -19.273、-21.542,P<0.05;(0.06±0.02) ng/ml,t= -21.118、-23.087,P<0.05]和BA组[(0.08±0.02) ng/ml,t=-20.948、-23.932,P<0.05;(0.05±0.01) ng/ml,t= -22.131、-24.552,P<0.05]。BA组和MBA组的血清FITC-Dextran浓度[(74.58±2.30)、(95.75±5.28)μg/ml]和细菌易位率(43.33%、73.33%),均显著高于NC组[(42.50±2.30)μg/ml,t= -38.172、-35.828,P<0.05;10.00%,χ2=8.523、24.754,P<0.05];MBA组血清FITC-Dextran浓度和细菌易位率高于BA组(t=-14.236,P<0.05;χ2=5.554,P<0.05)。BA组和MBA组肠道上皮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表达均显著低于NC组[蛋白质印记法(Western blot):(0.47±0.13)、(0.45±0.06)倍比1.00倍,t=16.265、33.576,P<0.05;平均吸光度值:0.10±0.01、0.09±0.01比0.21±0.02,t=22.423、20.390,P<0.05]。MBA组E-cadherin表达显著低于NC组和BA组[(0.40±0.09)倍比1.00、(0.95±0.11)倍,t=24.570、15.232,P<0.05;0.07±0.01比0.23±0.05、0.21±0.02,t=12.842、30.444,P<0.05]。结论小肠内注射MMP-7可模拟BA术后肠道高MMP-7环境,肠道MMP-7进一步加重BA小鼠肠道通透性,可能与肠道E-cadherin、Claudin-1蛋白表达下调有关。

  • 标签: 胆道闭锁 基质金属蛋白酶7 肠道通透性 E-钙黏蛋白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源化膜金属蛋白——含有TRAB结构域的蛋白2A(TRABD2A)单克隆抗体对接受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cART)的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者储存库细胞的作用效果,建立基于TRABD2A阻断抗体的全新HIV-1储存库检测方法。方法2021年5—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集研究对象51例。其中健康者2名,接受cART的HIV-1感染者(cART组)41例,未接受cART的HIV-1感染者(no-cART组)8例。采用噬菌体展示库技术构建人源化TRABD2A单克隆抗体,分别处理HIV-1感染者、未接受cART的HIV-1感染者及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CD4+T淋巴细胞,利用荧光素报告系统、单分子免疫阵列检测技术等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病毒含量,同时使用流式细胞术、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链式反应检测处理后细胞的活化和病毒基因表达情况,比较不同处理组之间病毒释放量和表面活化标志CD25、CD69、HLA-DR(人类白细胞DR抗原)表达量的差异。结果接受cART的HIV-1感染者的PBMC经人源化TRABD2A单克隆抗体处理后检测HIV-1产量,未处理组为0(0,440),使用负抗体所释放的病毒量为0(0,39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使用正抗体所释放的病毒量为1 259(0,4 269)和3 142(1 292,5 060),与使用负抗体所释放的病毒量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健康对照者PBMC对感染者PBMC进行倍比稀释,经正抗体处理后病毒释放量等比例下降[未稀释、稀释5、25、125、625倍对应的HIV-1产量分别为4 670(3 339,7 697)、1 860(1 509,4 615)、1 550(1 150,2 680)、602(255,1 441)、2(0,37)]。且TRABD2A单抗处理后的细胞静息状态与未处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处理组与正抗体-1处理组的CD25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3.89±1.31、4.60±1.74,CD69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50±1.27、2.18±0.51,HLA-DR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7.66±3.78、8.79±3.42;P均>0.05),未处理与正抗体-1的病毒群抗原基因(Gag)表达量分别为1和0.82±0.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源化TRABD2A单克隆抗体能够有效阻断TRABD2A的蛋白活性,可在不改变细胞静息状态和全基因组转录水平的情况下,显著促进HIV-1感染者外周血中储存库细胞释放子代病毒,且通过此方式所引起的储存库病毒释放量与储存库细胞数量呈正相关。

  • 标签: 人免疫缺陷病毒 潜伏 抗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人体机能中,丝氨酸蛋白抑制剂能够对炎症、血液凝结、纤溶以及肿瘤等进行抑制,在致病性微生物浸染过程中,主动防御效果显著,同时在丝氨酸蛋白水解平衡调节当中,具有神经保护效果。对于该类型的蛋白超家族成员来说,在遗传性结构与异常分泌中,容易发生许多疾病。因此,在临床治疗当中,必须要加强生物学特性与结构、功能关系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丝氨酸蛋白抑制剂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提出在小分子质量与高活性新型丝氨酸蛋白抑制剂的发展,可以更好的了解丝氨酸蛋白以质的作用机理。

  • 标签: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功能 结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文路遥 马新 彭慧芳 姜宏卫 史晓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 洛阳 471003,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中心 河南省遗传罕见病医学重点实验室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洛阳分中心, 洛阳 471003
  • 简介:摘要现报道1例幼年起病的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ELANE)基因突变相关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CN)的诊治过程。患者男性,24岁,表现为反复发热伴口腔黏膜溃疡,腹泻,中性粒细胞1.04×109/L。予痰热清静脉滴注20 ml/次、1次/d,联合口服阿奇霉素500 mg/次、1次/d,治疗7 d,患者体温维持在36.5 ℃左右。基因检测报告显示ELANE基因杂合突变,对其父母亦进行了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母亲ELANE基因存在相同突变,父亲正常,最终诊断CN。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皮下注射2 μg·kg-1·d-1,3 d后患者中性粒细胞升至2.79×109/L,口腔溃疡愈合,未再腹泻。CN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率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分享该病例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率。

  • 标签: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基因突变 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口腔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泛素结合-9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Ubc9基因的质粒对胃癌SGC7901细胞株进行瞬时转染,将实验对象分为:正常胃癌细胞A组(Normal组),脂质体B组(Lipo-2000组),空载质粒C组(NC-shRNA组),及目的质粒D组(Ubc9-shRNA组)。采用qRT-PCR检测各组mRNA水平,Western-blot检测各组Ubc9、α-SMA、Bcl-2蛋白表达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与凋亡结果。结果:1.与各组比较,Ubc9-shRNA组转染后细胞凋亡增加(P < 0.05);2.Ubc9-shRNA组能显著的抑制胃癌SGC7901中Ubc9基因的表达(P < 0.05);3.Ubc9-shRNA组明显抑制SGC7901细胞中Ubc9、α-SMA、Bcl-2蛋白表达(P < 0.05)。结论:Ubc9能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 标签: 胃癌 泛素结合酶-9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泛素结合-9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Ubc9基因的质粒对胃癌SGC7901细胞株进行瞬时转染,将实验对象分为:正常胃癌细胞A组(Normal组),脂质体B组(Lipo-2000组),空载质粒C组(NC-shRNA组),及目的质粒D组(Ubc9-shRNA组)。采用qRT-PCR检测各组mRNA水平,Western-blot检测各组Ubc9、α-SMA、Bcl-2蛋白表达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与凋亡结果。结果:1.与各组比较,Ubc9-shRNA组转染后细胞凋亡增加(P < 0.05);2.Ubc9-shRNA组能显著的抑制胃癌SGC7901中Ubc9基因的表达(P < 0.05);3.Ubc9-shRNA组明显抑制SGC7901细胞中Ubc9、α-SMA、Bcl-2蛋白表达(P < 0.05)。结论:Ubc9能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 标签: 胃癌 泛素结合酶-9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前蛋白转化枯草溶菌素9(PCSK9)治疗动脉硬化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入选就诊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及病房的颈动脉硬化患者150例,对入选患者按1:1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使用Evolocumab(瑞百安)420mg每月皮下注射一次,对照组使用空白对照皮下注射。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PSV、EDV、R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硬化患者应用PCSK9抑制剂治疗,有效改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动脉硬化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血脂代谢异常在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公认。脂 蛋白基因及其编码的脂蛋白在脂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脂蛋白脂酶 血脂代谢 冠心病 分析进展
  • 简介:【摘要】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A2(Lp-PLA2)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已成为一个新型血管炎症生物标志物,并对动脉粥样硬化有促动作用。它与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关系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也存在一定争议。本文将从 Lp-PLA2的结构、作用机制、与传统炎症因子的比较、与心血管疾病及其他疾病的相关性等方面做一综述。

  • 标签: 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A2,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谱指标、肌钙蛋白(cTnI)、肌红蛋白(MYO)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8月徐州市矿山医院收治的32例AMI患者为A组,选取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为B组,另选取同期在徐州市矿山医院体检的32例健康者为C组,采集受试者血液样本,检测并比较各组心肌谱指标、cTnI、MYO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上述指标对AMI的诊断效能。结果:三组心肌谱指标、cTnI、MYO水平比较存在显著差异,A组>B组>C组(P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酶谱 肌钙蛋白 肌红蛋白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胃癌诊断中使用血清胃蛋白原及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的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2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于我院进行胃部疾病诊治的患者(n=60),其中,胃癌患者20例(A组),胃溃疡患者20例(B组),浅表性胃炎患者20例(C组)。对血清胃蛋白原I(PGI)、胃蛋白原Ⅱ(PGⅡ)、血清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进行监测与比较。结果:三组患者各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GⅠ低于C组(P<0.05),但两组间PGⅡ差异细微(P>0.05),CEA、CA199、CA724均为A组高于C组(P<0.05)。与C组相比,B组PGⅠ、PGⅡ指标更高(P<0.05)。A组PGⅠ、PGⅡ低于B组,CEA、CA199、CA724高于B组(P<0.05)。联合检测准确率高于单独检测(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人胃癌诊断过程中,进行血清胃蛋白原及肿瘤标志物检测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清胃蛋白酶原 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测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健康体检人群中胃蛋白原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在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从我院收治的健康体检人群中随机挑选100例,且根据胃镜病理诊断结果,把诊断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作为观察组(n=50),其余入选健康体检人群纳入到对照组(n=50)。两组均给予胃蛋白原检测,对两组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情况进行观察,且比较胃蛋白原检测和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两组PGⅡ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PGⅠ为(77.40±20.60)ng/ml、PGⅠ/PGⅡ为(3.20±0.70),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胃蛋白原检测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准确率为96.00%,和病理检查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健康体检人群中利用胃蛋白原检测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健康体检人群 胃蛋白酶原 慢性萎缩性胃炎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急性胰腺炎(AP)早期患者的诊断中血清脂肪(LPS)、淀粉(AMY)、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验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2月到2020年2月之间收治的AP早期的患者30例,并将其划分为观察组,选择相同时间的在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受检者30例,划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CRP、LPS、AMY上的不同。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指标的结果上均高于对照组,且均P<0.05;在三者联合检测的结果方面,准确性高于其中任何一项的单独检测,且P<0.05。结论:为急性胰腺炎早期的患者执行LPS、CRP、AMY三者的联合检测,可以有效提升急性胰腺炎早期患者的诊断,相关医护人员也可以按照以上三相指标的检测结果来判断患者的实际严重程度。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早期诊断 血清脂肪酶 淀粉酶 C反应蛋白 联合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以及肌红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确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和健康体检者3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肌红蛋白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cThI、CK-MB、M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不同时间段cThI、CK-MB、Mb也存在显著变化(详见表2),统计学意义得到体现(P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早期检测 肌钙蛋白I(cThI)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肌红蛋白(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