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文化革命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党在文革时期出现失误的原因、表现和经验教训,将会是中考考查的重点。考查形式灵活多样,选择题、材料题都有可能在命题中出现。

  • 标签: 文化 社会主义建设 选择题
  • 简介:张老师:您好!我曾看过这样一段话:“文化革命”开始不久,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批斗。他拿着《宪法》愤怒地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是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个会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

  • 标签: “文化大革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国家主席 《宪法》 人身权利 宪法保障
  • 简介:[中考预测]新中国60多年的历程是在不断探索中前进的.有成功也有失败。文化革命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失误.对党在文革时期出现的失误原因、表现和经验教训,将会是中考考查的重点。考查的题型灵活多样,选择题、材料题都有可能在命题中出现。

  • 标签: 文化 社会主义建设 新中国 选择题 中考
  • 简介:上海浙江中路137弄1号,在解放前曾有个“富川商号”,主要业务是采购上海商品运往四川销售。50多年前,中共设在上海的地下经济机构——华益公司,最先就在这里开张。公司的“老板”,是共产竞员肖林和他的妻子王敏卿。

  • 标签: 商号 中共 国统区 经济机构 “老板” 上海
  • 简介:(上)我这个走资派许多人提起文化革命好像一场恶梦,更多的人把这场恶梦归之于江张姚王四个人的阴谋。的确,这也有点像恶梦,像见鬼,全世界还不曾有一个国家(哪怕是嗜杀的暴君统治的)自己动手毁坏国家,杀害大臣,关闭政府如同儿戏;但是,这不是梦。

  • 标签: 文化大革命 国民党 毛主席 共产党 资本主义 反革命
  • 简介:血性是"四有军人"要求的重要内容,是革命文化的一种重要体现。中国革命军人的血性既是中华优秀武德文化传承基础上的时代升华,更是由革命文化之沃土养育。革命的理想和信念是塑造革命军人血性的统领,敢打必胜的革命精神赋予了革命军人血性的鲜明特征。革命军人血性的提出,首次从政治心理层面丰富了军队文化革命文化的宝库。

  • 标签: 血性 革命文化 理想信念
  • 简介:八年抗战期间,国统区电影机构共生产"抗战电影"百余部,其中故事片有20余部,这些影片充分践行了"电影抗战"的时代使命,并呈现出一些颇为独特的美学症候。

  • 标签: 抗战电影 国统区 述论 抗战期间 电影机构 故事片
  • 简介:<正>抗战胜利后的江苏国统区经济,基础残破,百废待兴,虽然由于山河恢复、经济接收,曾经出现过重振经济的有利条件,某些实业部门也有过局部的恢复和发展;但是,国民党当局挑起的全面内战,又把江苏国统区的经济推向危机的深渊。总的说来,战后江苏国统区的经济,始终处在衰落和危机之中。到江苏全境解放的前夕,随着国民党政权在这一地区军事防御和政治统治的崩溃,江苏国统区的经济也濒临崩溃。本文拟根据历史档案资料,对战后江苏国统区经济在不同阶段的状况,作简要的论述。

  • 标签: 江苏省 县政府 有利条件 江苏地区 危机 省政府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7-10
  • 简介:二鲁迅的精神影响和熏陶了国统区的进步作家的思想和创作,国统区作家继承和发扬了鲁迅的现实主义写作传统和暴露、讽刺艺术手法,国统区作家继承了鲁迅的对民众启蒙教育的个性解放思想

  • 标签: 中的鲁迅 国统区文学 文学中的
  • 简介:关于斯诺的延安之行,世人最熟知的莫过于《西行漫记》。他在延安拍摄电影之事,鲜有人提及。笔者在多年中国电影历史史料搜集与梳理中,发现两份关于在国统区播映斯诺在延安拍摄电影的史料。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早用电影向苏区以外的世界,直观地宣传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区和中共领袖们风采的记载。恰逢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百年潮》举办“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征文活动,根据上述史料撰写此文,与关注中共党史和中国电影史的人们一起分享。

  • 标签: 中国电影史 国统区 苏区 斯诺 中国共产党领导 放映
  • 简介:法国大革命之所以“大”,在于其民众参与的广泛性。但一贯静止的、被动的民众为何突然爆发出狂热的政治参与热情,并使这种革命热情最终沉淀于法兰西民族的政治文化惰性之中,传统马克思主义者、修正学派、托克维尔及相关学者、心态史学派、新文化史学派等均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本文分别对这五种观点进行了梳理。

  • 标签: 法国大革命 大众革命文化 起源
  • 简介: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现已成为当代西方文化研究(CulturalStudies)的一个主导理论。葛氏有关“贱民”、“民族——大众文化”的观点,以及关于“市民社会”、“公众空间”和知识分子作用的观点,在当代西方人文学术界频繁出现。尤其在第三世界文化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中,文化霸权理论构成了爱德华·萨伊德(EdwardSaid)、伽亚特丽·斯皮娃克(GayatriSpivak)和斯图尔特·霍尔(StuartHall)等人论述的基本理论预设。文化研究作为90年代西方人文学术界的一个重要潮流,其主要诉求是超越西方文化与学术的框架,介入与参预世俗与全球性的社会与文化转型。葛兰西思想为这一潮流注入

  • 标签: 葛兰西 文化霸权理论 市民社会 文化研究 文化革命 资本主义社会
  • 简介:自清末资议局选举后,历届中国政府都试行了现代意义上政治选举,随着选举活动的开展,选举纠纷和选举诉讼也日益增多。选举诉讼因公众参与政治选举而引起,是近代西方政治法律文化冲击传统社会的产物,反映着中国社会政治发展形态和法律文化的变迁。所谓选举诉讼,“乃选举人或候选人确认办理选务人员或其他选举人及候选人有威胁利诱或其他舞弊情事时,或确认当选人资格不符,或所得票数不实,及候选人确认其本人所得票数被计算错误的,于法定期限内向法定机关提出诉讼之谓”。[1]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2]广义上选举诉讼是既包含追究选举违法者责任的刑事诉讼,也包含选举无效和当选无效等事关选举效果的民事诉讼,还可涉及追究行政责任的行政诉讼。狭义上的选举诉讼仅是针对选举效力(选举无效、当选无效等)问题提起的诉讼。本文关注对象是狭义上的选举诉讼,具体而言,是民国后期国统区参照民事诉讼程序审理的选举诉讼的司法体制。

  • 标签: 民事诉讼程序 政治选举 民国后期 国统区 选举诉讼 中国社会
  • 简介:阳翰笙(1902-1993),原名欧阳本义,1924年秋入上海大学,更名欧阳继修;1933年取笔名阳翰笙,四川宜宾高县罗场人。1917年,15岁的阳翰笙走出家门到宜宾、成都、北京、上海求学,得吴玉章、王右木、陈毅等指导走上革命道路,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洪流中,阳翰笙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教官,参与南昌起义,任师党代表、起义军

  • 标签: 国统区纪实 战斗国统区 阳翰笙战斗
  • 简介:1945年3月,在白色恐怖下的西安,诞生了一份大声疾呼民主与进步的文艺刊物———《流火》,这在当时的后方,特别是西北地区的文艺界,产生过一定的影响。1944年春,中共西安地下党员吴柏畅和张禹良去看望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革命民主人士党睛梵先生,当时谈起国内外形势及西安的沉闷气氛,党先生提出想筹办一家书店,但又考虑到经费一时难以筹划。禹良说,不如先办个刊物,冲一下沉闷空气。党先生是老同盟会员,辛亥革命前后办过报刊,他赞成办刊物;柏畅同志也表示支持。考虑到白区的特殊情况,经费采取社会募捐办法,以防敌特注意。在柏畅同志和党先生的领导、支持下,筹办之事就委托禹

  • 标签: 国统区 西安 李敷仁 国民党 “合法斗争” 中共党员
  • 简介:文化革命”是毛泽东的历史悲剧.然而,毛泽东却认为,自己一生办了两件大事,一是把国民党蒋介石赶到台湾去,一是发动了“文化革命”,把“文化革命”放在自己一生事业中非同寻常的重要的地位.毛泽东也知道,由于“文化革命”“打倒一切”、“全面内战”,所以,反对的人多,赞成的人少.但他还是希望人们能够肯定“文化革命”,并且继续不断地开展“文化革命”,以保证我们的红色江山,千秋万代永不变色.今天,我们不妨对“文化革命”,进行一番研究、思考.

  • 标签: 继续不断 领导干部 资产阶级法权 思想领域 红卫兵运动 生活作风
  • 简介:2002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发生了某种耐人寻味的变化:一个叫做雪村的东北痞子形象,被纳入了国家的最高屏幕。雪村的表情和言语是高度痞子化的,但他却被组合进了国家话语的言说系统,在那里为近十亿民众表演"小品",以便把预设的集体娱乐狂欢推向农历新年的高潮。这种利用痞子话语表述国家幸福语义的手法,标志着"反讽"对国家话语的戏剧性渗透,它迫使我们思考反讽在转型意识

  • 标签: 反讽 话语体系 国家主义 国家话语 意识形态 八十年代
  • 简介:摘要虽然霍布斯鲍姆意识到了年轻一代“在一个上一代的规则价值已经不再适用的世界里,”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1914--1991,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为自己摸索“新语言方式”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1914--1991,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进行反抗。但在他的判断中“年轻一代的口号,不过是个人心声、私人感情欲望的公开流露。”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1914--1991,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并且认同青少年的反抗目标并非“政治法律”。实际上这正显示了霍布斯鲍姆对于青年群体进行分析的矛盾之处。一方面他指出在“家庭”的概念中青年人的革命有效性,以及这种文化在历史延续性层面同“传统”脉络的紧密关联。同时也注意到以此为代表的文化革命在资本主义市场的干预下成为这一时期的谋利手段集中体现。也就是说霍布斯鲍姆意识到了问题的复杂性。可是另一方面他的分析又有意无意间地汇入“个人主义”理论共识中。

  • 标签: 霍布斯鲍姆,文化革命,家庭,青少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