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应用国产封堵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ASD)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22例ASD患者均为继发孔型,男性5例,女性17例,年龄3~67岁,体重11~65kg,缺损直径8~32mm,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例,多孔ASD2例,轻度肺动脉压升高6例,均经股静脉途径应用国产封堵封堵术,术后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22例患者均成功封堵。术后即刻完全封堵19例,3例有少量残余分流,随访分流消失,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国产封堵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房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封堵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应用国产封堵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Amp一|atzer法对182例PDA患者经不同介入途径分别进行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术中术后测肺动脉压力,以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术后24~48h封堵结果、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并随访1~12月并发症发生情况。对合并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者同时进行介入治疗。结果:本组患者封堵成功178例(97.8%),其中经常规途径封堵143例(80.3%),经建立动静轨道途经封堵22例(12.4%),经单静脉途径封堵13例(7.3%)。术中封堵术15min后残余少量分流4例,微量分流12例。与术前比较,所有封堵成功患者术后平均肺动脉压明显降低[mPAP,(32.3±15.7)mmHg比(21.1±9.9)mmHg,P〈0.05]。术后24~48h复查心脏彩超示1例存在微量分流,LVEDd明显减小[(50.8±8.9)mm比(47.2±7.1)mm,P〈0.053。随访1~12(4.2±1.5)月无残余分流、死亡病例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国产封堵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安全、有效,近中期疗效确切。

  • 标签: 动脉导管未闭 导管插入术 封堵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膜部室间隔缺损(室缺)的导管封堵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3例患者查体胸骨左缘第3-4助间隙可闻及Ⅲ-Ⅳ级收缩期杂音,心脏彩超证实为膜部室缺。左心室造影测量室缺直径2~13(平均4.9)㎜,室缺上缘距主动脉瓣下缘1~4(平均3)㎜,12例合并有膜部室间隔膨出瘤,1例为室缺修补术后残余分流,2例合并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根据室缺形态选用Judkins右冠状动脉导管或改良猪尾巴导管和Terumo超滑导丝,通过室缺口建立轨道,23例均采用国产膜部室缺封堵进行封堵。结果23例介入治疗成功,1例有少量残余分流,半年后复查心脏彩超,残余分流自行消失,均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12个月,23例患者心脏彩超证实左房左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结论膜部室缺封堵术是一项操作安全,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国产封堵价格适中,适合我国国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国产封堵器 膜部室间隔缺损
  • 简介:目的评估国产封堵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atrialseptaldefect,ASD)和动脉导管未闭(patentductusarterious,PDA)的疗效.方法病例分为PDA组20例和ASD组16例.分别采用PDA及ASD封堵(深圳先健产品)进行介入治疗.结果全部病人成功置入封堵,无即时并发症出现.PDA组有1例术后发生封堵口移位,需外科手术取出.其余病例术后追踪无残余分流、溶血、降主动脉狭窄等并发症.ASD组术后3个月时,彩超显示有少量残余分流2例.6个月后,2例残余分流消失,无心律失常、栓塞及心房穿孔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国产封堵封堵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术后追踪疗效满意.

  • 标签: 堵闭器 房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治疗 封堵口移位
  • 简介:目的分析经导管国产封堵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patentduetusarteriosus,PDA)远期随访资料,评价其远期疗效、安全性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PDA患儿接受国产封堵治疗302例,病例均随访至2006年12月,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PDA最窄处直径在2.0~16(4.1±1.3)mm,其中直径超过12mm10例(3.3%)。成功植入4/6~22/24mm大小的封堵298例(98.6%)。完成了随访244例,随访率为81%,随访时间24~82个月。需要再次接受治疗4例(1.3%),其中接受介入治疗3例(0.9%),包括因残余分流而溶血2例;因封堵移位接受外科治疗1例(0.3%)。1年和5年无事件发生率为98.0%。残余分流率在1d,1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分别为10.4%,3.7%,2.1%,0.8%,0.5%和0。10例巨大PDA应用大型封堵封堵成功。结论应用国产封堵治疗小儿PDA远期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 标签: 心脏导管插入术 动脉导管未闭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国产封堵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1年12月期间应用介入治疗的2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8例,室间隔缺损VSD5例,房间隔缺损ASD13例。结果26例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封堵成功25例,成功率为(96.15%)。一例室间隔缺损行左心室造影示缺损小于3mm,终止介入治疗。,术后随访2月-4年,无严重不良并发症。结论国产封堵用于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安全有效,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国产封堵经皮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评价国产封堵治疗PDA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4月-2013年3月我院应用国产封堵介入治疗PDA患儿42例的疗效、并发症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42例均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无重要并发症发生。结论国产封堵介入治疗PDA安全可靠,疗效优良,是治疗PDA的理想方法。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导管未闭 介入治疗 随访 疗效
  • 简介:变电站引下光缆及电缆与套设在其外侧的保护管之间的封堵一直是困扰电力安全生产的技术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章介绍了目前普遍采用的封堵方法,指出当前方法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设计研制一种封堵装置,即光缆电缆快速封堵。结果表明,该封堵整体密封性能高、寿命长、安装工艺简单、外观美观大方。尤其是加强型光缆电缆快速封堵,结合了伞裙套,增强了绝缘性能,更加安全可靠。

  • 标签: 引下光缆 保护管 封堵 封堵器 伞群套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卒中是心房颤动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报道了1例因心房颤动行经皮心脏射频消融术+左心耳封堵术后发生封堵血栓形成的病例,提示对于左心耳封堵术后服用华法林行抗凝治疗的患者,应强调术后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并及时调整华法林用量,此外还应定期复查经食道心脏超声。

  • 标签: 心房颤动 左心耳封堵 封堵器相关血栓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前国际上使用的主流左心耳封堵为Watchman(美国波士顿科学公司)和ACP(美国雅培公司),但这两种封堵仍有一定的局限性。LAmbre左心耳封堵(中国深圳先健公司)是我国较早自主研发、具有知识产权的左心耳封堵。本文就国产LAmbre左心耳封堵预防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脑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一综述。

  • 标签: 心房颤动 左心耳封堵 脑卒中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经国产封堵治疗后的长期随访结果,重点观察封堵术后对传导系统的影响情况。方法2003年7月至2010年3月共有296例PMVSD患者接受了介入封堵术,对其中108例患者进行随访,包括男45例,女63例,年龄(13.2±9.05)岁,平均缺口大小(8.44±2.73)mm。所有患者均经股静脉途径放置封堵,均采用国产封堵(深圳先健科技公司)。患者术后1、3、6、12个月(其后相隔1年)进行门诊随访,复查心电图、经胸超声心动图、胸片。结果至2010年10月,平均随访(3.66±2.87)年,本研究中介入术后25例发生传导阻滞者,16例发生于介入术后1周内,9例于随访期间延迟发生,其类型包括: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3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9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IRBBB)7例、双束支阻滞3例、Ⅰ°房室传导阻滞(AVB)2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1例;随访期间PR、QT间期、QTd较术前、出院时均缩短(P<0.05),QRS较术前缩短,较出院时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介入术后传导阻滞以束支传导阻滞为主,严重传导阻滞如CAVB经治疗后可恢复至窦性心律,术后房室电传导改善,远期疗效肯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封堵器 治疗后 介入术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室间隔缺损 随访期
  • 简介:摘要目前,国内外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卵圆孔未闭(PFO)与隐源性卒中密切相关。迄今为止已开发出多种类型卵圆孔封堵,同时国际上开展了多个大规模临床研究评估经皮卵圆孔介入封堵在预防卒中方面是否有效。本文将围绕不同类型PFO封堵械设计特点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 标签: 卵圆孔,未闭 封堵术 封堵器
  • 简介:目前市场上需求一种在高压环境下具有真正双截止泄放阀功能的堵漏;针对这一需求,美国威廉森(TDW,TDWilliamson)管道公司推出了该公司受压管道技术的最新成果-STOPPLE波列(STOPPLETrain)封堵系统。

  • 标签: 管道 最新成果 公司 市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产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CH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0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2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国产封堵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2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26例患者治疗成功,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3%,1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反应。讨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见,国产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治疗成本低,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国产封堵器 先天性心脏病 安全性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技术和手术理念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使得胸科手术的相关操作趋于微创,这使得支气管镜等诊断性操作在临床中也获得广泛的开展。尤其是单肺通气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而且还能够使得手术视野更加理想,确保了手术的顺利进行。但是传统单肺通气主要采用双腔气管导管,存在一定的手术难度,对术者的操作要求较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限制。支气管封堵具有对患者呼吸道损伤小、操作简单、成功率高、能提供良好的肺萎陷、术中移位易调整等优点,在胸科手术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本研究在综合相关文献内容的基础上,对封堵在胸科手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封堵器 胸科手术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与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介入治疗的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介入组)的临床资料,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30例,房间隔缺损(ASD)15例,室间隔缺损(VSD)15例,并与同期行外科治疗的8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外科组)的临床资料相比较。结果PDA介入组在全麻、住院时间和动脉导管直径等方面明显优于外科组,但其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外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SD介入组在全麻、CPB、输血、住院时间和缺损直径等方面明显优于外科组,但其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外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SD介入组在全麻、CPB、输血、住院时间和缺损直径等方面明显优于外科组,其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外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与外科传统手术治疗相比,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采用全麻的比例小、无需输血和体外循环、恢复快等特点,但其费用较高。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国产封堵介入治疗先心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实施国产封堵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92例,其中有22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有40例房间隔缺损患者,余下均为室间隔缺损,应用胸超声心动图和造影技术进行术前诊断、术中观察及术后的随访.结果92例患者中有90例患者成功安装好国产封堵,成功率为98.2%,术后24小时虽有4例患者有残余分流现象但经一个月的治疗后分流消失,经1年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异常现象.结论采用国产封堵介入治疗先心病具有安全可靠、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操作简单、经济实惠的特点,可在临床大力推广,其中胸超声在手术前诊断中起重要作用,并可监测ASD手术中置入封堵和测定缺损最大直径;造影法则有利于PDA手术和VSD手术中最大直径的测量,以便于选择合适的封堵,二者在国产该手术中均起着关键作用.关键词国产封堵;先心病;胸超声;造影法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effectofusingdomesticoccluderdeviceinthetreatmentofcongenitalheartdisease.January2013to2015Januaryinourhospitalduringtheperiodofimplementationofdomesticoccluderinterventionaltreatmentof92casesofpatientswithcongenitalheartdisease,ofwhich22casesofpatentductusarteriosuspatients,40patientswithatrialseptaldefectpatients,therestareforventricularseptaldefect,applicationinultrasonicechocardiographyandangiographytechniqueforpreoperativediagnosisandintraoperativeobservationandpostoperativefollow-up.Results92patientswithsuccessfulinstallationofgooddomesticoccluderin90casesofpatients,thesuccessratewas98.2%,postoperative24hoursalthough4casesofpatientswithresidualshuntphenomenonbutafteramonthoftreatmentshuntalldisappeared,after1yearoffollow-up,allpatientsdidnotappearabnormalphenomenon.Conclusionthedomesticmadeoccluderinterventionaltreatmentofcongenitalheartdiseaseissafeandreliable,successfuloperationrateishigh,lesscomplications,simple,affordable,topopularizeinclinical,whichtransthoracicechocardiographyinthepreGoperativediagnosisofplayanimportantrole,andmonitoringASDsurgicalplacementofoccluderandthedeterminationofthemaximumdiameterofthedefect;contrasttherulesinfavorofPDAandVSDsurgeryinmaximumdiametermeasurements,inordertofacilitateappropriateoccluderselection,bothinthedomesticoperationplaysakeyrole.Keywordsoccluder;congenitalheartdisease;thoracicultrasound;angiography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564-01

  • 标签:
  • 简介:经心导管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是近年来发展的心脏介入治疗的一项新技术,它具有不开胸,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尤其是Amplatzer封堵法,其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成功率高,是治疗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的首选方法,2002年4月,我院心内科导管室利用Amplatzer封堵成功地治愈了1例患者,现将临床资料及护理中的要点介绍如下。

  • 标签: AMPLATZER封堵器 封堵术 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 护理 并发症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