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盆前外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病人共计50例,通过电脑随机选取方式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为25例,对照组实施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实施骨盆前外固定术治疗,比较术后恢复情况各项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恢复情况各项指标(拔除引流管时间、骨痂形成时间以及肿胀消退时间)观察组均较短,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骨盆前外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利于患者病情康复,且安全性较高,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骨盆前外固定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以我院收治的30例采用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5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15例给予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护理。结果:观察组在掌倾角、尺偏角恢复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我院对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的骨折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方案,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T形钢板 内固定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 疗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人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及临床预后效果。方法:以2021年01月至2023年01月为研究起止时间,选取此时段院内治疗的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0例进行分析,对其随机分组,35例/组。对比组:选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研究组:选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对不同治疗下的骨折痊愈时间、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骨折痊愈时间短于对比组,且髋关节功能较高(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比组,但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而言,为老年患者选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可改善髋关节功能,加快骨折痊愈,且并发症发生较少,适合普及。

  • 标签: PFNA内固定术 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髋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采用PFNA和InterTAN治疗的实际疗效。方法 纳入本院2018年01月-2020年01月收治诊断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60例老年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治疗组采用InterTAN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6、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后12个月临床疗效、相关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在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大于对照组83.33%(P>0.05);并发症比较,治疗组发生率为 13.33%低于对照组16.67%(P>0.05);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对照组低于治疗组(P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不稳定性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InterTAN钉 老年患者
  • 作者: 李志颖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2-15
  • 出处:《中华急诊医学》2019年12月
  • 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     邮编:5301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药疹患者治疗中,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IvIg)联合静脉注射治疗的疗效。方法:我院住院患者中,有多人出现重症药疹,其中60例患者同意配合研究,患者均系2015年6月-2019年6月入院。将患者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单纯治疗,观察组加用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局。结果:观察组血压上升、心率加快例数少于对照组,两组副作用总发生率分别为3.33%、26.67%,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无患者发生恶心症状,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恶心情况(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时间更短,退烧更快,药疹消退时间提前(P<0.05)。结论:在重症药疹患者治疗中,采用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联合静脉注射方式,有效缩短患者皮疹消退时间,快速退烧,加快患者恢复且副作用小。

  • 标签: 重症药疹 免疫球蛋白 糖皮质激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重症药疹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对其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所抽取的48例重症药疹患者为我院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施行常规护理的24例患者设为参考组;采取综合护理的24例患者设为实验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焦虑、抑郁评分中护理后实验组较低(P<0.05)。依从性中实验组较高(P<0.05)。护理满意度中实验组较高(P<0.05)。结论:重症药疹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可获得凸显的效果,可对患者的负面情绪予以缓解,提升其依从性,促进治疗效果,患者对该护理效果较为满意。由此可见,此种方法值得推广于临床。

  • 标签: 综合护理 重症药疹 心理状态 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疾病诊疗过程中存在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是相对的,也是相互并存的,面对人类生命和医学的复杂,医者们应不断探索和创新,全面了解患者信息、采用多种诊断方法、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加强多学科协作、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和教育,完善反馈机制,提高疾病诊疗过程中的确定性,降低其不确定性

  • 标签: 诊疗过程 确定性 不确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研究在PICC维护贴的固定当中使用等号式固定法的效果以及具体的应用情况。方法:本次研究主要是针对2019年1月到9月在我院肿瘤住院部PICC进行导管维护的患者一共选择了3065名,根据患者使用的固定方法进行分组处理,其中使用传统方法需要固定PICC患者一共613名,将其作为对照组,使用创新固定的方法一共2452名,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出现皮肤损伤,松脱等情况以及舒适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医用黏胶出现皮肤损伤,贴膜松脱以及感觉舒适的情况都是明显超过对照组的,差异明显,P

  • 标签: 等号式固定法 PICC维护 贴膜固定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辅助牵引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07月-2021年08月本院收治的92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研究组(n=46),对照组予以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予以外固定支架辅助牵引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愈合优良率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愈合优良率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辅助牵引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效果理想,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值得推广。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牵引复位内固定 股骨远端骨折 优良率
  • 简介:摘要:本设计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盘板固定结构、金属连接件固定工艺。以电磁炉盘板安装结构为例。该电磁炉盘板的固定结构、固定工艺及电磁炉中,首先制成条状金属片,将条状金属片首尾连接且包裹电磁炉盘板边缘,这样形成金属环体可抱紧电磁炉盘板,金属环体与电磁炉盘板紧固连接,加工安装便捷,不需要在金属环体与电磁炉盘板设置胶黏体将两者粘合或者增加其他分体紧固结构,固定结构稳固,且条状金属片制作时,冲裁简单不会产生废料,节省了成本;而且两个卷曲边或者折边会向金属环体产生一定的夹持力,使金属环体与盘板的结合更加牢固,不易松脱,进而可实现直接上线组装生产,减少物料呆滞,减少存储压力。

  • 标签: 电磁炉 电陶炉 盘板 金属连接件固定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外固定与内固定的具体效果。方法:在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间本院接收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择取46例,遵照双色球法分为A组与B组各计23例并分别为其开展闭合复位外固定固定治疗以及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围绕其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A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手术用时以及术中出血量等数据皆明显少于B组(P<0.05);术后两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桡骨高度、尺偏角、掌倾角等数据皆未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内固定治疗或是运用外固定支架皆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而相比之下外固定治疗方式其术中出血量会较少、且治疗用时也较短,具有一定优势,推荐参考。

  • 标签: 内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外固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lon骨折采用临时骨牵引外固定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在进行实验时,选择实验时间段为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在该时段内将我院中收入的35名Pilon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中采用分期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一期手术时采用临时骨牵引联合外固定下,对患者骨折进行稳定改善患者组织条件,二期手术时对患者的关节面进行精确复位,根据患者的骨折原始畸形和粉碎程度,选择对应的支撑钢板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完成后,研究人员针对患者的个体状况进行评价,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35名患者均得到随访研究人员对患者进行为期13~20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在手术完成后,切口恢复正常状态,无切口感染或复位丢失的问题,患者在接受治疗后,骨折愈合状况良好,愈合时间为10~16周,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4.2周。末次随访中针对患者的优良状况进行评价,发现本次研究中恢复结果:优21名,良12名,差2例。结论:在针对Pilon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手术术作为治疗方式,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通过分析手术的处理方案能够降低二期手术内固定手术时的复位难度,使患者手术后的恢复质量得到提升。

  • 标签: Pilon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 胫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对一例口服卡马西平导致大疱性表皮松懈坏死型重症药疹的护理经验总结,提高对此类重症药疹的认识,为同行提供治疗护理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一例口服卡马西平导致大疱性表皮松懈坏死型重症药疹患者的护理过程,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经过22天的治疗和护理,患者全身皮疹消退,皮肤痂壳脱落,各项血检指标正常,治愈出院。结论 对大疱性表皮松懈坏死型重症药疹患者实施正确的治疗及针对性的护理,可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大疱表皮松解 药疹 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本试验以马铃薯为基本原料,经过榨汁、糊化后再利用糖化酶糖化,再加入蔗糖经乳酸菌发酵,制成了马铃薯发酵饮料。但是由于马铃薯饮料在后期储存阶段会有沉淀,最终影响马铃薯发酵饮料的品质和口感,所以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确定3种稳定剂的种类及添加量。研究结果如下:

  • 标签: 马铃薯 发酵饮料 稳定剂
  • 简介:摘要:随着工业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工业智能应用对计算机存储能力和算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业界相继提出了以分布式技术为基础的集中部署的云计算和以低时延、低能耗为特点的边缘计算。云计算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需要庞大计算量的密集型业务,但是传统的云计算不足以提供低时延、高算力的服务。而移动边缘计算距离移动终端更近,且能够提供更低时延、更高效率的计算能力。云计算和边缘计算为工业互联网提供了匹配不同应用的算力和时延需求。

  • 标签: 算力网络 数字经济 规划建设 部署策略
  • 简介:摘要:钢结构是由钢材组成的结构,是建筑结构的主要类型之一。 钢结构作为一种主流的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厂房、铁路、桥梁、大型场馆和住宅,各种规模的钢结构企业有数万家。通常,钢结构建筑的数量表明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程度。钢结构适用于单层大跨度建筑,也可用于建造多层或高层建筑,用途广泛。由于炼钢技术的提高和奥运会的推动,许多新建工厂普遍采用钢结构形式。因此,有必要对钢结构厂房的稳定性进行研究。

  • 标签: 车间 钢结构 稳定性 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