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移植受术后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以下简称新冠疫苗)的安全。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3月至2019年10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行肝移植术、术后病情稳定并完成新冠疫苗接种疗程的151例受的临床资料。统计接种新冠疫苗后受出现接种部位疼痛,疲惫感,头晕头痛,皮肤瘙痒等的频次。按接种疫苗后有无出现局部及全身反应进行安全对比分析。同时,按照疫苗生产企业是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科兴)还是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生物),将完整接种了同一公司2剂疫苗的受分为北京科兴组和北京生物组;按受年龄是否大于60岁,将其分为≥60岁组与<60岁组,对各组肝移植受术后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的安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研究151例受中,年龄<60岁98例(<60岁组),≥60岁53例(≥60岁组);疫苗接种距离肝移植手术的中位时间为8.44(4.37,12.39)年;血清中位他克莫司浓度为2.5(1.8,3.9)ng/L。完整接种了2剂北京科兴生产的新冠疫苗的有83例(北京科兴组),完整接种了2剂北京生物生产的新冠疫苗有40例(北京生物组)。另有14例受为北京科兴和北京生物疫苗组合完成,4例接种了其他公司灭活疫苗,10例受接种灭活疫苗公司名称不详。本研究151例接种新冠疫苗后,有24例(15.9%)出现了局部及全身反应。其中,接种部位疼痛硬结15例(9.9%),乏力、疲惫感8例(5.2%),轻度头晕头痛2例(1.3%),局部皮疹1例(0.7%),皮肤瘙痒1例(0.7%)。但出现上述情况24例与其他127例受的年龄、性别、疫苗接种距离肝移植手术时间、血清他克莫司浓度和疫苗来源公司等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02、0.752、0.890、0.377、0.582)。北京科兴组83例中有16例(19.3%)出现局部及全身反应,北京生物组40例中有5例(12.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9);<60岁组98例中有17例(17.3%)出现局部及全身反应,≥60岁组53例中有7例(13.2%)出现局部及全身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7)。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对肝移植术后长期生存的受体,在肝功能正常、病情稳定的情况下接种新冠疫苗是安全的;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局部及全身反应以疲惫感、接种部位疼痛为主,且症状轻微。

  • 标签: 肝移植受者 灭活疫苗 安全性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叙述商标合理使用的认定标准展开研究,先阐述了叙述商标合理使用的表现形式,如描述词语的合理使用、地名商标的合理使用、通用名称商标的合理使用,然后又提出了几点建议,主要包括将商标合理使用制度体系化、统一商标叙述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以实现叙述商标合理使用。

  • 标签: 叙述性商标 合理使用 认定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儿童急性过伸脊髓损伤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情况。方法纳入2010年9月至2020年9月间在武汉协和医院、武汉儿童医院收治的因持续或反复过伸脊柱后儿童脊髓损伤病例资料,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残损等级(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 impairment scale,AIS)标准,将患者分为完全脊髓损伤组和不完全脊髓损伤组,回顾分析两组脊髓损伤病例的年龄、损伤后症状及演变、神经损伤情况、影像学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预后及并发症等数据,总结这一类型疾病的特征。结果共有44例儿童发生儿童过伸脊髓损伤,年龄分布在3~10岁,95%的患儿<8岁且为女童。完全脊髓损伤组与不完全脊髓损伤组患儿的发病年龄、舞蹈训练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病特征为持续或者反复过伸脊柱过程中出现腰腿疼痛、下肢无力或感觉异常,随后短时间内症状进行加重至截瘫。相关血液、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全脊柱无骨折及脱位,MR检查显示胸腰段脊髓髓内弥漫水肿高信号影。完全脊髓损伤患儿占比达60%,预后差,后期脊髓萎缩,并发症多。结论10岁以下的儿童在反复过伸脊柱后可发生急性过伸脊髓损伤;完全损伤患儿预后差,并发症多,因此预防这一类型的损伤最为重要。

  • 标签: 脊髓损伤 儿童 疾病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当代社会发展迅速,人们对于教育也有了新的认识,对于幼儿园阶段提出了“安吉游戏”这一教学理念。什么是“安吉游戏”呢?将游戏的权利还给孩子,让孩子们可以自由、自主地选择做哪项游戏,在游戏中探索、学习、成长,这就是“安吉游戏”的幼教理念。而在新时代的教育教学中,正是需要这样的“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教学。笔者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对“安吉游戏”也做了许多了解和学习,本文即是笔者在学习大量理论知识后,将“安吉游戏”应用于实践教学的项目书策划。

  • 标签: “安吉游戏” 幼儿游戏 项目书策划
  • 作者: 刘湘宁 李霁 陈茹萱 邵池 黄慧 徐凯 张新 王孟昭 徐作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2年第12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病案室,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肺癌并间质肺疾病(LC-ILD)患者的临床特征、转归并调查LC-ILD诊疗相关科室医师对于本病的认知现况。方法回顾分析自2014年至2018年在我院住院接受诊疗、经病理确诊的肺癌患者中并发间质肺疾病的70例LC-ILD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电子问卷在全国29个省级行政区医院内调查LC-ILD诊疗相关科室医师对LC-ILD诊疗的认知现况。结果70例LC-ILD患者中男性52例,年龄(49~84)岁,平均(64.3±7.63)岁,≥60岁共51例。腺癌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绝大部分患者是肺癌和间质肺疾病被同时诊断;化疗是最常用的内科治疗措施。EGFR或ALK的基因突变阳性11例/15.7%。45例/64.3%死亡,其中33例死于肺癌进展。外科手术组17例/24.3%,非外科手术组53例/75.7%:两组在年龄、肺癌的病理类型、驱动基因突变等方面无差异,但外科手术组的肺癌分期早、预后更好(P<0.001)。回收有效问卷1 014份:老年(785份/77.4%)、男性(720份/71%)是LC-ILD的好发人群,腺癌(390份/38.5%)、腺癌或鳞癌(182份/17.9%)、鳞癌(151份/14.9%)是常见的病理类型,大部分认为EGFR或ALK的突变低(646份/63.7%)或几乎无(309份/30.5%),ILD发生早于肺癌(506份/49.9%)或两发生顺序无规律(208份/20.5%);大部分认为要视ILD病情程度来决定是否安排早期LC-ILD患者的外科手术(693份/68.3%),针对肺癌的非手术治疗及针对ILD的治疗措施上分歧很大,ILD和肺癌均进展(542份/53.5%)是主要死因,其次为ILD进展(237份/23.4%)、肺癌进展(226份/22.3%)。结论LC-ILD患者以老年、男性多见,腺癌是常见的病理类型;建议结合ILD的病情程度考量是否外科手术,早期肺癌患者手术切除后预后相对好。

  • 标签: 肺癌 肺疾病,间质性 临床特征 预后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感染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预防措施,从而提高医务人员对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建立安全、科学、合理的输血机制。方法回顾分析济宁医学院附属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发生的81例输血不良反应,分析非感染输血不良反应的科室分布、时间分布、年龄分布、血型及血制品种类分布等。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结果各种血液制品的输注过程中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输血不良反应。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接受输血的患者共24 608人次,发生输血不良反应81例,总发生率为0.33%;发生科室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年龄主要集中在20~<60岁,其中女性发生率为0.23%(56/24 608),男性发生率为0.10%(25/24 608);输血不良反应患者中有输血史54例(66.7%),无输血史27例(33.3%)。4年间2018年、2020年输血不良反应发生较多,共54例,占总数的66.7%;2019年和2021年较少,共27例,占总数的33.3%;不同年份之间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28,P<0.05)。输注血液成分以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0.66%(22/24 608)],其次为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0.31%(43/24 608)]、病毒灭活冰冻血浆[0.31%(16/24 608)],其他血液制品未见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与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病毒灭活冰冻血浆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良反应类型以过敏反应为最多,为58例,其次是非溶血性发热反应8例。结论临床输血作为救治危重症患者一项重要治疗措施,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规范和制度用血,尽最大努力地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发生,使临床输血更安全、科学、合理。

  • 标签: 非感染性输血不良反应 血制品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不同激素分泌类型垂体瘤患者人群分布及临床特征,分析近16年垂体瘤疾病谱变化,指导临床诊疗。方法收集200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首次住院诊疗的4 276例垂体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入院日期、临床诊断、是否手术、术后病理诊断等,对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16年间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的垂体瘤患者共4 276例,其中男性1 871例(占比43.76%),女性2 405例(占比56.24%),平均就诊年龄(44.1±13.9)岁。(2)垂体瘤以无功能瘤(占比60.67%)、泌乳素瘤(16.10%)、生长激素瘤(13.93%)居多,无功能瘤多集中于41~60岁人群,泌乳素瘤、生长激素瘤多集中于21~40岁人群。(3)随时间进展,垂体瘤患者住院例数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高峰出现在2012年,垂体生长激素瘤及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患者占比呈现逐年增加趋势,而无功能瘤患者占比呈现下降趋势。结论垂体无功能瘤、泌乳素瘤、生长激素瘤仍是临床最常见的3种垂体瘤,住院垂体无功能瘤病例占比随时间进展呈现逐步下降趋势。

  • 标签: 垂体瘤 临床特征 激素分泌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干休所高龄老年肺炎患者诊治要点。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50例干休所高龄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影像学特征,同时统计治疗结局。结果:本次研究50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的首发症状为呼吸系统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其余18例患者首发症状为非呼吸系统症状,包括发热、嗜睡、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心动过速等症状。实验室检查显示50例患者中有30例患者存在白细胞计数升高;痰菌培养显示40例患者为阳性。影像学检查显示本组患者中有34例患者存在双侧或单侧点状或斑片状浸润影,且有30例患者的病灶在肺段以下。本组50例患者中痊愈33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98.0%。结论:干休所高龄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首发症状中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影像学检查可见肺部浸润影,为患者提供规范化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 标签: 干休所 高龄患者 肺炎诊疗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海淀区院前急救病例死亡的病种、死亡年龄、死亡原因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进一步提高海淀区院前急救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提取海淀区医学救援中心2019年-2021年的2046例院前死亡病例资料,应用回顾分析方法,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季节、死因等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9年-2021年救治的2046例院前死亡病例中,男性死亡构成比明显高于女性;院前死亡病例年龄以66-85岁为主,81-85岁构成比最高,其次是86-90岁年龄组;四季死亡构成比无明显差异;死因排名前三名的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内分泌代谢疾病。结论 男性死亡构成比明显高于女性,提示应该关注男性的身心健康,对男性人群进行针对的宣传教育,定期体检,早发现,早预防。院前死亡病例年龄81-85岁构成比最高,死因排名循环系统疾病占首位,提示应加强对高年龄老人,特别是合并慢性疾病的老人进行健康管理,宣传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知识,通过健康宣教普及在家发生突发事件时的自救措施等知识。

  • 标签: 院前急救 死亡病例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普外科胃术后出血治疗的回顾临床分析。 方法:选取武汉市新洲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0例普外科胃术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25例。A组使用奥曲肽作为治疗药物,B组在A组的用药基础上使用泮托拉唑。对比两组患者的消化道症状、溃疡愈合状况、不良反应发生状况。  结果:治疗后,B组患者的愈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患者体内的血清炎因子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安全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在进行普外科胃术后出血患者的治疗时,选择奥曲肽以及泮托拉唑应用于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出血创面愈合,并且不会导致患者出现额外的不良反应,在治疗中选择这种用药方式的效果良好。

  • 标签: []  奥曲肽 泮托拉唑 普外科胃术后出血 治疗的回顾性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内科急性腹痛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81例,诊断分析。结果  经过临床诊疗分析后,内科疾病患者有42例,占据51.85%,外科疾病患者有23例,占据28.40%,妇科疾病患者有16例,占据19.75%。治愈率为98.77%(80/81),死亡率为1.23%(1/81)。结论  急诊内科急性腹痛疾病的病因较多,临床上需要根据患者病情,确定患者的病因,进行针对的治疗。

  • 标签: 急性腹痛 急诊内科 诊断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食管癌经调强放疗(IMRT)后发生放射肺损伤(RILI)的影响因素。方法 入组88例食管癌患者行IMRT后分析RILI与临床特征、治疗计划相关参数的相关。结果 入组患者1年总生存率为95.4%;其中17 例(19.32%) 发生有症状的RILI,均为2级以上的反应。患者KPS评分、肺部感染与否、激素应用情况与RILI的发生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0.05)。放疗计划中GTV、V5 、V15 、V20、肺D mean 、PTV左右径长度与RILI发生也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KPS评分、肺部感染、GTV、V5 、V15 、V20及肺Dmean是RILI发生相关的影响因素,多指标联合应用可预防RILI发生。

  • 标签: 食管癌 调强放疗 放射性肺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乳房自体脂肪注射术后不同阶段的超声图像特点,探索超声作为术后影像学评价手段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2015年10月至2021年9月进行乳房自体脂肪注射患者的超声影像学资料。根据图像观察手术后不同时间乳房各层次结构(皮肤层、皮下脂肪层、腺体层、乳房后间隙、胸壁肌肉层)是否清晰,有无异常回声,并记录异常回声所在位置、大小、形态、有无钙化及血流信号。结果共纳入61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0~41岁。单次单侧乳房的脂肪注射量为70~300 ml,其中251~300 ml 15例,200~250 ml 36例,小于200 ml 10例。61例患者术后共进行了125次超声检查,每例患者进行了1~4次复查,复查距手术的时间间隔为1~47个月。连续观察术后患者的超声图像,变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乳房后间隙形成的脂肪带初期呈中等回声带,缺少条索状纹理,随着时间推移,其内逐渐形成较多且清晰的强回声间隔;其二,在乳房皮下脂肪层、腺体层及乳房后间隙均可见局灶脂肪坏死,初期呈边界不清晰的不规则无回声区,随着时间推移其边缘回声渐增强,形成边界清楚的圆形或卵圆形无回声区。结论超声可作为乳房自体脂肪注射术后管理的一项有效且必要的手段,能为临床医生准确判断手术效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乳房 乳房整形 自体脂肪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不同妊娠时期烧伤患者的临床结局,探讨妊娠期烧伤的合理处理方案。方法采用回顾观察研究方法。2010年6月—2020年6月,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收治21例和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收治1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妊娠烧伤患者。根据烧伤时的孕期,将35例患者分为妊娠早期组[18例,年龄(26±4)岁,孕期8(4,11)周]、妊娠中期组[10例,年龄(26±3)岁,孕期21(14,27)周]、妊娠晚期组[7例,年龄(30±5)岁,孕期32(29,35)周]。患者均接受液体复苏、抗感染、创面处理及多学科综合救治等治疗。统计3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烧伤并发症、孕妇结局、胎儿结局、分娩方式、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在治疗过程中,妊娠早期组、妊娠中期组、妊娠晚期组分别有4、4、2例患者出现创面感染,有1、3、2例患者出现休克症状,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晚期组中有1例患者在清创术后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3组孕妇最终均存活,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早期组、妊娠中期组、妊娠晚期组分别有9、8、6例患者的胎儿存活,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胎儿死产、足月产情况均相近(P>0.05);3组患者的胎儿流产和早产情况均差异明显(P<0.05或P<0.01),且妊娠早期组患者的胎儿流产最多、早产最少。3组患者中胎儿存活患者的分娩方式、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早、中、晚期烧伤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液体复苏、抗感染、创面处理及多学科综合救治等治疗后,可获得较高的孕妇及胎儿存活率。

  • 标签: 烧伤 妊娠 诊断 治疗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机械应力在足底黑素瘤形成中的潜在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4—2021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129例足底黑素瘤的分布位置及临床特征,采用卡方拟合优度检验比较承重区(足趾、足前部、足中部外侧、足跟)与非承重区(足弓)皮损分布的差异,t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足底承重区与非承重区黑素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结果129例足底黑素瘤患者中,男66例(51.2%),女63例(48.8%),发病年龄(60.6 ± 13.1)岁。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足跟(65个病变,1.31个/cm2),其余依次是足前部(31个病变,0.41个/cm2)、足趾底面(15个病变,0.43个/cm2)、足中部外侧(11个病变,0.38个/cm2)、足弓(7个病变,0.16个/cm2)。卡方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承重区较非承重区更易患黑素瘤(χ2 = 66.59,P < 0.001);与足弓部相比,足跟和足前部发病密度更高(χ2值分别为38.29、5.23,P值分别< 0.001、= 0.022)。承重区与非承重区足底黑素瘤患者性别、年龄、职业、左/右足受累、皮损Breslow厚度、溃疡情况、Clark分级、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足底承重区较非承重区更易患黑素瘤,推测机械应力刺激可能与黑素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 标签: 黑色素瘤 机械应力 临床病理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大量输血后患者相关检验指标变化情况,探讨大量输血对患者机体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大量输血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30例,于输血前、输血后1h内进行相关检验指标检测,对比分析输血前后检验结果变化情况。结果:大量输血后患者K+、Ca2+指标显著高于输血前,差异显著(P0.05);大量输血后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及凝血酶原活动度时间(APTT)高于输血前,差异显著(P

  • 标签: 大量输血 检验指标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近5年来发生的临床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探讨,究其原因,针对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从而有效减少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为输血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方法;以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近5年的输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根据上报的输血不良事件找到本院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概况,依据概况找到对应措施。结果:2016年---2021年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输血共31294例,输血不良反应上报200例,发生率为0.64%,均为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其中出现发热反应的患者有7例,发生率为0.02%;出现过敏反应的患者有193例,发生率为0.62%。结论:输血不良反应中过敏反应是最常见的,严格遵守各项输血规章制度,加强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观察,科学合理规范的使用血液,能大大降低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输血  输血不良反应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 HCQ)治疗IgA肾病(IgA nephropathy, IgAN)的疗效与安全。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5月至2020年8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肾活检确诊、应用羟氯喹6个月以上且无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IgAN患者资料,并根据基线尿蛋白/肌酐比值(UPCR)水平、是否联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阻滞剂(RAASi)分组,比较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共纳入121例患者,其中男性45例(37.19%);基线时中位UPCR为0.69(0.45,1.00)g/g,中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93.46(73.14,115.67)ml·min-1·(1.73 m2)-1,中位血清肌酐为80.00(61.00,98.00)μmol/L,血清白蛋白为(44.39±3.36)g/L。羟氯喹治疗后,IgAN患者UPCR和尿红细胞均较基线时显著下降(均P<0.05),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随访期间也明显下降,血清肌酐、eGFR、血清白蛋白、血清尿酸保持稳定。随访6个月时,总缓解率为56.88%,其中部分缓解率为15.60%,完全缓解率为41.28%;随访末期时中位随访280.00(214.00,411.00)d,总缓解率为56.20%,其中部分缓解率为9.92%,完全缓解率为46.28%。组间分析显示,6个月时基线UPCR<1 g/g组和≥1 g/g组的缓解率分别为60.53%(n=76)和48.48%(n=33)(Mann-Whitney U检验,Z=-2.331,P=0.020),随访末期的缓解率分别为57.65%(n=85)和52.78%(n=36)(Mann-Whitney U检验,Z=-1.673,P=0.094);单用羟氯喹组和羟氯喹+RAASi组的6个月缓解率分别为66.67%(n=30)和53.16%(n=79)(Mann-Whitney U检验,Z=1.062,P=0.288),随访末期的缓解率分别为61.29%(n=31)和54.44%(n=90)(Mann-Whitney U检验,Z=0.930,P=0.352)。不良反应上,2例患者eGFR较基线降低超过30%,1例复发,1例视物模糊。结论羟氯喹可用于治疗IgAN患者,安全较好。

  • 标签: 羟氯喹 肾小球肾炎,IgA 治疗结果 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缓解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