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护理干预促进瘫痪肌力尽快恢复。方法坚持口服抗甲状腺药物,定期检测各项功能指标。结果大多数病人能有效控制麻痹再次发生。讨论肌力麻痹症状与甲状腺激素有一定关系。

  • 标签: 周期性麻痹 诱因
  • 简介:摘要目的对以周期麻痹为首诊的甲亢患者的诊治总结,提高对甲亢性周期麻痹的认识。方法分析20例以周期麻痹为首发表现的甲亢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0例均有四肢软瘫和低钾血症,FT3、FT4均高于正常。结论本病青壮年男性多见,易漏诊甲亢,补钾可迅速改善症状。治疗甲亢是控制复发的关键。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钾性周期麻痹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30例低钾血症周期患者予及时的补钾处理,同时做好用药注意事项及护理、严密的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结论对低钾性周期麻痹的综合护理可促进病人康复,提高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 标签: 低钾性 周期性麻痹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亢周期麻痹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其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32例甲亢性周期麻痹的临床资料。结果男女比例161;32例甲亢周期麻痹均有不同程度发作双上下肢及躯干软瘫,以下肢瘫痪更为常见,同时伴血钾降低,FT3、FT4高于正常,TSH降低。结论甲亢性周期麻痹以年轻男性多发,补钾治疗可迅速改善症状,坚持抗甲亢治疗是控制甲亢性周期麻痹复发的关键。

  • 标签: 甲亢 周期性麻痹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钾性周期瘫痪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35例低钾性周期瘫痪的临床资料。口服及静脉补钾为主要治疗措施。转归痊愈35例。结论低钾性周期瘫痪病因复杂多样,认识原发性及继发性低钾性周期瘫痪的临床特征,对诊断、治疗意义重大。

  • 标签: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低钾血症
  • 简介:摘要甲亢性周期麻痹(TPP)是甲亢患者常见的神经肌肉合并症,好发于甲状腺毒症的亚洲男子。造成低血钾症和肌肉无力的原因是钾离子突然的细胞内移,而非机体内钾的不足。甲亢性周期麻痹的遗传易感性并不完全清楚,本文简单介绍了TPP的发病特点,探讨了TPP与其可能相关的易感基因。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周期性麻痹 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亢以周期麻痹为主要症状病例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9年6月一20011年2月收治的22例甲亢以周期麻痹为主要症状的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对甲亢以周期麻痹为主要症状患者进行静脉补钾,用药后2~24h,症状缓解;6例不能坚持服用抗甲亢药,甲亢反复发作,周期麻痹复发;4例以周期麻痹为初发临床症状.误诊2例均为入院检查后确诊。结论应加强对甲亢性周期麻痹的认识,认真体检,提高诊断率;静脉补钾是对症治疗,抗甲亢治疗是防止周期麻痹的根本措施。

  • 标签: 甲亢 周期性麻痹 临床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低钾型周期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甲亢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分析8例低钾型周期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血钾均低于正常,甲亢指标高于正常,给予补钾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疗效满意。结论以低钾型周期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甲亢,临床特点突出,结合甲状腺功能检查,可减少漏诊和误诊。补钾治疗可迅速改善症状,控制甲亢是防止周期麻痹反复出现的关键。

  • 标签: 低钾型 周期性麻痹 首发症状 甲亢
  • 简介:目的探讨低钾型周期麻痹猝死案例的法医学鉴定要点。方法对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2004~2010年间受理的16例低钾型周期麻痹猝死案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6例案例中以20—39岁男性多见,平均年龄(35.12+8.54)岁;血清钾平均水平(2.29±0.60)mmol/L。结论低钾型周期麻痹猝死案例缺乏特异性组织病理学改变,法医学检案中应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评定。

  • 标签: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 法医病理学 猝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甲亢合并低钾周期麻痹患者治疗依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甲亢合并低钾周期麻痹住院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患者出院1年后防护知识评分、治疗依从评分与复发率情况。结果治疗出院1年后,试验组患者的防护知识评分及治疗依从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甲亢合并低钾周期麻痹患者采取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和减少甲亢合并低钾周期麻痹复发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病人依从 护理干预
  • 简介:企业的周期放缓是难以避免的,即便公司“固若金汤”,也难逃增长缓慢的命运。真正的挑战在于,当企业遭遇周期发展瓶颈时,该如何应对?我们都见过风头正劲的公司突然遭遇瓶颈的案例。

  • 标签: 周期性发展 增长缓慢 企业 公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甲亢合并低钾周期麻痹患者治疗依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甲亢合并低钾周期麻痹住院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患者出院1年后防护知识评分、治疗依从评分与复发率情况。结果治疗出院1年后,试验组患者的防护知识评分及治疗依从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甲亢合并低钾周期麻痹患者采取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和减少甲亢合并低钾周期麻痹复发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病人依从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学好有丝分裂也是学习减数分裂的基础。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变化规律是一个难点,很多教师运用建立模型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掌握有丝分裂的规律,取得良好的效果。笔者也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以有丝分裂的周期为主线教学,可以让学生站在一个全局的角度重新认识有丝分裂。本文就阐述了运用周期规律,破解有丝分裂难点的相关内容。

  • 标签: 有丝分裂 周期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柳叶刀》(Lancet)杂志5月31日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了CLOTS3研究结果,该结果指出,在卒中后卧床患者中,周期充气加压(IPC)可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风险,并且有可能改善生存率。

  • 标签: 周期性充气加压 卧床患者 卒中后 风险 DVT 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眼肌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5例(35只眼)经常规眼科检查,眼肌检查及实验室生化检查后,确诊为糖尿病眼肌麻痹进行分析。结果35只眼均单眼发病。受累神经以动眼神经麻痹多见,为25例,其次外展神经麻痹11例,滑车神经麻痹6例。复合神经(Ⅲ+Ⅳ对脑神经)麻痹4例。结论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并发眼肌麻痹。糖尿病微循环病变是导致神经缺血缺氧以致变性的病理基础。

  • 标签: 糖尿病 眼肌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痹痴呆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麻痹痴呆患者7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针对不同的痴呆症状患者采取相关的护理措施,心理护理、安全方面的护理,消毒隔离护理措施。结果此组麻痹痴呆患者中病情好转出院的患者有6例,其中有1例患者因智能完全受损长期住院,住院期间无院内感染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麻痹痴呆患者实施相关的症状护理,心理护理、安全方面的护理并做好消毒隔离措施,可有降低交叉感染的发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提高。

  • 标签: 麻痹性痴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眼肌麻痹临床特点、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效果,以达到更好的治疗和预防目的。方法对30例患者行眼科常规检查,全身检查包括血糖、血生化、甲状腺功能测定,常规行头颅CT或MRI。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首先积极有效的控制血糖,给予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剂及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患侧颞动脉旁皮下注射。结果患者治疗2-16周后治愈25例,好转5例,无效0例,随访6个月,有2例复发。结论糖尿病微循环病变是导致神经缺血缺氧以致变性的病理基础。经控制血糖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后,眼肌麻痹大多均能治愈,但有少数患者在治愈后复发。

  • 标签: 糖尿病并发症 眼肌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针结合中药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48例病程不等的周围面神经麻痹患者同时给予针灸和中药汤剂治疗。疗程1—2周。结果治愈44例,占92%,好转4例,占7%。结论针药并用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疗效确切,值得在基层推广。笔者在门诊应用针灸结合中药汤剂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4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中医疗法 针灸和中药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