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PDPN)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对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武汉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3例PDPN患者,按DELLON术式行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术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测,术后随访0.5~1年。术前及术后0.5年均行肌电图检查及VAS疼痛评分,并对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PDPN患者行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后0.5年,肌电图检查所松解神经,显示所检测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NCV)较术前明显增快(P<0.05)。术后VAS评分(4.6±1.8)分,较术前(8.3±2.6)明显减低(P<0.05)。结论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对PDPN有良好治疗效果,术中电生理监测可有效避免医源性神经损伤。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作为明确诊断及评价手术疗效的客观依据。

  • 标签: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显微减压术 神经电生理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治疗上肢透析相关周围神经病(DRPN)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12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5例上肢DRPN患者的临床资料。15例患者共22侧患肢,其中对2侧患肢行单纯正中神经减压术,对20侧患肢行正中神经联合尺神经减压术。出院后对所有患者行门诊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复查肌电图,询问患者患肢麻木、疼痛症状及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以评估手术疗效。结果15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术后6处(6/42)切口出现愈合不良,经保守治疗后好转。15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2.0±4.5)个月(6.0~20.0个月)。肌电图复查结果显示,正中神经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46.3±3.1)m/s]和动作电位波幅[(9.2±1.6)mV]均较术前增加[分别为(37.5±1.8)m/s、(7.7±1.1)mV,均P<0.05],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47.7±2.8)m/s]和动作电位波幅[(10.1±1.9)mV]也均较术前增加[分别为(37.8±2.4)m/s、(7.7±1.6)mV,均P<0.05]。尺神经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45.0±3.6)m/s]和动作电位波幅[(9.2±2.1)mV]均较术前增加[分别为(36.4±2.9)m/s、(6.9±1.2)mV,均P<0.05],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45.8±3.2)m/s]和动作电位波幅[(8.6±2.5)mV]也均较术前增加[分别为(40.1±1.6)m/s、(6.2±1.3)mV,均P<0.05]。至末次随访,15例患者22侧(22/22)患肢的疼痛症状均得到缓解,16侧(16/22)患肢的麻木症状得到缓解,18侧(18/18)患肢的运动功能障碍得到缓解。结论初步推测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是治疗上肢DRPN的有效方法;同时术前明确诊断和术中神经彻底减压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 标签: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透析 减压术,外科 正中神经 尺神经
  • 简介:摘要1例70岁女性患者在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开始服用利伐沙班(10 mg、1次/d)、盐酸胺碘酮(200 mg、3次/d,8 d后减量为200 mg、2次/d)、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30 mg、1次/d)。治疗5 d后患者出现双腿无力,症状逐渐加重,15 d后发展为四肢无力,双臂上举受限,双手不能持物,双腿不能持久站立。肌电图检查示周围神经损伤。经辅助检查排除肿瘤、代谢、免疫和炎症等原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后,考虑为胺碘酮所致周围神经病变。停用胺碘酮,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6、甲钴胺口服和硫辛酸注射液静脉滴注,10 d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 标签: 胺碘酮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 简介:【 摘要 】周围神经损伤 ( PNS )是 由各种原因引起 的 受该神经支配的区域出现感觉、运动和营养障碍 的临床常见损伤 。周围神经损伤后 , 雪旺细胞( SCs )分泌多种营养因子及细胞活性成分 , 这些营养因子维持神经元活性 , 引导轴突生长,促进神经再生。本文试就 SCs 分泌的各种神经营养因子在神经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做一总结, 以期 为临床上治疗 PNS 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神经营养因子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 雪旺细胞
  • 简介:摘要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大暴发尽管在我国已经被控制,但仍在全世界暴发和流行,死亡人数仍在不断增加。绝大多数的COVID-19确实是以肺部不同程度损伤为主,也是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但是各个临床学科都在关注本系统是否有重要的受损现象。神经内科同行更关注COVID-19是否直接或间接地累及神经系统。从我国8万多个病例看,所报道的资料中,真正并发神经系统受损的客观证据不多。而欧美自COVID-19大流行以来,报道了一些合并周围神经受累病例,值得同行们关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周围神经损伤诊断中应用肌电图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选入的40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肌电图进行检查诊断,并以手术结果作为对照,观察肌电图检测定位周围神经损伤的范围,分析肌电图诊断的准确率。结果:损伤类型包括全臂丛损伤、正中神经损伤、尺神经损伤、桡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与胫神经损伤等,与手术结果对比,完全吻合率为80%,吻合率为95%。结论: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应用肌电图诊断,诊断准确率较高,可对损伤类型进行定位,可为手术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周围神经损伤 肌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累及感觉神经,还可以累及运动神经、自主神经,临床表现为感觉障碍、疼痛、难治性溃疡甚至并发坏死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糖尿病神经病变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周围神经超声检查可以反映外周神经病变的形态学特征,作为肌电图的有力补充,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对神经超声在不同髓鞘病变和轴索病变的改变特点以及在鉴别诊断的价值进行介绍,以期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 标签: 周围神经病 神经超声 神经电生理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部位周围神经鞘瘤的CT、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09例不同部位的周围神经鞘瘤,总结病灶的位置及走行、形态、大小,及其CT、MRI影像学特征。结果109例患者病灶位于四肢34例,颈部21例,胸壁17例,腹膜后15例,胃壁10例,其他少见部位12例,共113个病灶。病灶以椭圆形为主(82/113),类圆形次之(27/113),边界清楚、光滑。四肢、颈部及胸壁病灶(67/75)多沿神经方向走行。四肢病灶MRI多表现为典型脂肪分离、神经出入和靶征。颈部、胸壁病灶以典型CT、MRI表现为主:均匀或欠均匀低密度/等信号,T2WI像呈靶征,增强后表现为中心逐渐强化的靶征。腹膜后、盆腔病灶则以不典型CT、MRI表现为主:多房囊状或厚壁囊状不均匀密度/信号,增强后呈多房囊状延迟强化;胃壁病灶CT多表现为均匀等密度,增强后明显延迟强化。结论不同部位的周围神经鞘瘤有相似的影像学表现,但是每个部位肿瘤根据所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不同表现有所差异,认识其CT、MRI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

  • 标签: 周围神经鞘瘤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近年来应用中医药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本文在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药新药临床试验中疗效评价指标和疗效评价方法认真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行业的临床指南、临床研究以及笔者的自身体会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最终可达到有效提高患者综合治疗效果的目的。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药 治疗方案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应用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病变病人8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知情同意自愿原则,40例病人采取西医治疗作为对照组,其余40例病人在采取对照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病人腓总神经与正中神经神经(感觉与运动)传导速度以及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病人的神经传导速度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人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7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疾病病变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治疗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下肢病变最为常见,传统的药物治疗往往效果不佳,而显微神经减压术已经成为糖尿病性下肢周围神经病的首选手术方法。近年来国内部分神经外科中心开展了相关手术,开展了术中电生理监测下的手术治疗有助于临床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 标签: 糖尿病性下肢周围神经病 糖尿病 显微神经减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研究分析足部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预后的影响。方法:在我科2018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即选取10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足部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经病变患者进行足部护理,护理效果较好,有效提升其预后效果。

  • 标签: 糖尿病 足部护理 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舒芬太尼对小鼠周围神经损伤后雪旺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Balb/c小鼠80只,6~8周龄,体重18~22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20):周围神经损伤组(PNI组)、舒芬太尼高剂量组(H组)、舒芬太尼中剂量组(M组)和舒芬太尼低剂量组(L组)。制备单侧坐骨神经离断损伤模型后即刻,H组、M组和L组分别腹腔注射舒芬太尼10、5、2.5 μg/kg,PNI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1次/d,连续3 d。分别于造模后4、8和12周时,测定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分别于2、4、8和12周时,每组随机处死5只小鼠,取损伤侧坐骨神经节段,透射电镜下观察坐骨神经超微结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坐骨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结果与PNI组比较,H组和M组造模后各时点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升高,GFAP表达上调(P<0.05),L组造模后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和GFAP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组比较,H组和M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升高,GFAP表达上调(P<0.05);H组和M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和GFAP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组和M组髓鞘致密、较厚,雪旺细胞增殖不明显;L组和MO组髓鞘疏松、较薄,雪旺细胞增殖明显。结论舒芬太尼促进小鼠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的机制可能与促进雪旺细胞活化有关。

  • 标签: 舒芬太尼 周围神经损伤 许旺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促进周围神经损伤(PNI)后再生和修复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体重为200~220 g的健康雄性SD大鼠64只(武汉大学动物实验中心采购:维通利华),制备大鼠坐骨神经钳夹损伤模型,然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进行电刺激治疗12周,对照组不予治疗;采用坐骨神经电生理、神经行为学和透射电镜等评估电刺激治疗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和功能恢复情况。两独立样本采用t检验。结果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大鼠实验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测定(SFI)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逐渐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实验组大鼠SFI在治疗4、8、12周时分别为-52.73±1.53比-68.43±0.99、-20.77±0.95比-43.57+1.14、-5.92±0.44比-24.68±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周=24.327,t8周=43.340,t12周=68.998,P<0.05);实验组大鼠和MNCV在治疗4、8、12周时分别为(36.43±0.66) m/s比(24.44±0.51) m/s、(48.87±0.27) m/s比(39.38±0.57) m/s、(55.51±0.51) m/s比(44.45±0.36) 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周=40.342,t8周=42.423,t12周=50.249,P<0.05);在治疗1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坐骨神经纤维数量为(20 707.25±227.36) fb/mm2比(19 141.25±173.43) fb/mm2(t=15.489,P<0.01),神经纤维直径为(3.81±0.09) μm比(3.35±0.06) μm(t=12.204,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频电刺激可有效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再生及修复。

  • 标签: 电刺激疗法 周围神经损伤 再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呈现出年轻化特点。作为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慢性并发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由于DPN致残率较高,患者生存质量严重下降。本文就DPN的主要病因做了简单阐述,并总结了DPN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情况,旨在为DPN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和指导,希望有所帮助。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药治疗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