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V-Set免疫球蛋白蛋白2(VSIG2)对人胰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具体机制。方法质粒转染构建VSIG2敲低和过表达细胞系,分为sh-VSIG2#1/sh-VSIG2#2组和oe-VSIG2组,并分别以sh-NC和Vector组作为对照。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验证转染效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平板克隆测定胰腺癌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检测侵袭及迁移能力。KEGG对VSIG2相关基因进行通路富集分析,Western blot检测通路关键指标的表达量。以VSIG2过表达细胞系进行功能回复,Western blot检测通路指标表达量变化。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CCK-8结果显示,sh-VSIG2#1比sh-VSIG2#2组72 h吸光度值低于sh-NC组(1.122±0.056比0.997±0.063比1.561±0.072,t=8.876、8.994,P<0.05);oe-VSIG2组72 h吸光度值高于Vector组(2.103±0.102比1.604±0.089,t=12.215,P<0.01)。平板克隆结果显示敲低组细胞集落数减少,而过表达组细胞集落数增多。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显示,sh-VSIG2#1比sh-VSIG2#2组单位视野穿过细胞数少于sh-NC组[(103.9±19.3)个比(110.2±20.7)个比(202.6±18.6)个,t=6.236、6.331,P<0.01);oe-VSIG2组穿过细胞数多于Vector组[(397.3±10.6)个比(214.1±15.4)个,t=7.024,P<0.01]。而侵袭实验结果显示,sh-VSIG2#1/sh-VSIG2#2组单位视野穿过细胞数少于sh-NC组[(87.9±12.5)个比(90.6±8.6)个比(203.4±11.2)个,t=7.869,P<0.01];oe-VSIG2组穿过细胞数多于Vector组[(345.7±10.6)个比(210.4±9.4)个,t=6.004,P<0.05]。划痕实验显示敲低组细胞迁移能力减弱,而过表达组迁移能力增强。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参与VSIG2促癌过程。回复实验中加用雷帕霉素(Rapamycin,50 nmol/L)可逆转胰腺癌恶性表型。过表达VSIG2后mTOR通路激活增加,同时加用雷帕霉素(Rapamycin,50 nmol/L)后mTOR通路被抑制。结论VSIG2激活mTOR信号通路促进胰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

  • 标签: 胰腺癌 增殖 侵袭 迁移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 简介:目的:SARA/SBD是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负性调节因子。原核表达、纯化反式激活蛋白(TAT)蛋白转导(PTD)的TATPTD-SARA/SBD融合蛋白,并鉴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将TATPTD-SARA/SBD基因克隆入带His标签的原核表达载体pET-44a(+)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Ni2+-NTA亲和层析柱纯化后,SDS-PAGE和Western印迹鉴定目的蛋白;用人腹膜间皮细胞系(HPMC),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其穿膜能力,及与TGF-β1信号通路中Smad2因子的共定位情况。结果:用基因工程方法表达和纯化了TATPTD-SARA/SBD融合蛋白,目的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0%左右,且以可溶形式表达,经Ni2+-NTA纯化后,所获蛋白纯度高于95%(HPLC归一法);功能学实验结果显示该蛋白能穿过胞膜,主要定位于胞核,且与Smad2因子具有核内共定位。结论:表达了TATPTD-SARA/SBD融合蛋白,该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

  • 标签: 蛋白转导域 SARA/SBD融合蛋白 原核表达 纯化 生物学活性
  • 简介:Glia.2008Jul9.Four-and-a-half-LIMprotein2(FHL2)isamemberofFHLproteinfamily,whichplaysacrucialroleinregulatinggeneexpression,cellsurvival,andmigration.Althoughitsfunctioninoncogenesisappearstobetumortype-specific,itsrolesin

  • 标签: 蛋白质 神经胶质瘤 临床分析 诊断方法 病因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hronic non-atrophic gastritis,CNG)患儿胃组织及胃液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样受体pyrin结构蛋白6(NLR family,pyrin domain containing6,NLRP6)的表达,并分析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对NLRP6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就诊的CNG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根据病理学诊断、内镜下胃黏膜损伤程度及Hp感染情况分为4组:轻度CNG组Hp阴性;中重度CNG组Hp阴性;轻度CNG组Hp阳性;中重度CNG组Hp阳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e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4组胃组织及胃液中NLRP6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4组胃组织中NLRP6的表达,并分析在儿童CNG中表达的意义。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中重度CNG组中Hp阳性率62.96%(34/54)高于轻度CNG组37.04%(2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2,P<0.001)。在同等Hp条件下,轻度CNG组中NLRP6表达[Hp阴性轻度CNG:胃组织(653.73±37.71) ng/L、胃液(471.75±38.47) ng/L;Hp阳性轻度CNG:胃组织(616.69±43.33) ng/L、胃液(445.29±36.39) ng/L]高于中重度CNG组[Hp阴性中重度CNG:胃组织(623.82±52.99) ng/L、胃液(446.48±47.49) ng/L;Hp阳性中重度CNG:胃组织(580.43±62.75) ng/L、胃液(406.88±51.85)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p阴性轻度与中重度CNG比较:胃组织P=0.035,胃液P=0.046;Hp阳性轻度与中重度CNG比较:胃组织P=0.010,胃液P=0.002);同等程度胃黏膜损伤中,Hp阴性组NLRP6表达[Hp阴性轻度CNG:胃组织(653.73±37.71) ng/L,胃液(471.75±38.47) ng/L;Hp阴性中重度CNG:胃组织(623.82±52.99) ng/L,胃液(446.48±47.49) ng/L高于阳性组(Hp阳性轻度CNG:胃组织(616.69±43.33) ng/L,胃液(445.29±36.39) ng/L;Hp阳性中重度CNG:胃组织(580.43±62.75) ng/L,胃液(406.88±51.85)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轻度CNGHp阴性与阳性比较:胃组织P=0.005,胃液P=0.023;中重度CNG阴性与阳性相比:胃组织P=0.004,胃液P=0.003)。结论在同等Hp条件下,胃黏膜损伤程度越重,NLRP6越低;在同等黏膜损伤程度的情况下,Hp阴性组的NLRP6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p阳性组。提示NLRP6在慢性胃炎中起到抑制炎症的作用,维持上皮细胞的完整性,且Hp能够抑制NLRP6的表达。

  • 标签: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儿童 幽门螺杆菌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 pyrin结构域蛋白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WW结合蛋白2(WBP2)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2015年6月到2018年6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集正常脑胶质和脑胶质瘤组织59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脑胶质和胶质瘤组织中WBP2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WBP2短发卡RNA(shRNA)和对照shRNA慢病毒感染U251脑胶质瘤细胞株,建立WBP2沉默和对照细胞株,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试剂盒和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染色分析两组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Transwell分析两组细胞的迁移能力;采用异种移植瘤模型分析两组细胞在体内的增殖能力。采用乳酸试剂盒分析两组细胞乳酸分泌。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糖酵解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和乳酸脱氢酶(LDH)的表达。采用t检验。结果与正常脑胶质细胞(54.31±5.69)比较,脑胶质瘤组织中WBP2蛋白表达水平(169.57±10.69)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12,P<0.01)。与对照组细胞(1.59±0.26)比较,实验组细胞72 h增殖能力(1.05±0.15)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5,P<0.05)。与对照组细胞EdU染色率[(67.25±6.98)%]比较,实验组EdU染色率[(19.33±4.89)%]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4,P<0.05)。实验组细胞迁移数量[(64.32±8.91)个]较对照组[(21.38±11.20)个]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4,P<0.01)。实验组细胞培养上清乳酸[(68.54±6.87) μmol/L]含量较对照组[(100.85±9.51) μmol/L]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9,P<0.05)。结论WBP2蛋白在脑胶质瘤组织中呈高表达,参与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可调节肿瘤细胞糖酵解。

  • 标签: 脑胶质瘤 增殖 迁移 糖酵解
  • 简介:针对积分中值定理的两种叙述方式和证明阐述了个人的观点,同时探讨了用积分中值定理求证被积函数与自然数有关的定积分的极限的误区及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 标签: 积分中值定理 应用 证明 误区 解决方法
  • 作者: 李悦 毛华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2年第16期
  • 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感染免疫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14,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感染免疫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14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免疫科,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Nod样受体家族pyrin结构蛋白12(NLRP12)作为发现较晚的Nod样受体家族成员,是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之一,识别多种病原体并启动下游免疫应答,参与多项机体炎症反应的调控,与自身炎症性疾病的发生、进展相关。现从其结构、功能及NLRP12相关自身炎症性疾病等方面对NLRP12进行综述,探讨NLRP12在自身炎症中的作用机制,为认识、探索、治疗NLRP12相关自身炎症疾病提供新思路。

  • 标签: Nod样受体家族含pyrin结构域蛋白12 核因子κB 自身炎症性疾病 家族性寒冷自身炎症综合征2型
  • 简介: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信号转导与LIM矿化蛋白-1(LIMmineralizationprotein-1,LMP-1)基因转录的关系。方法将卵巢切除5个月后小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7d成骨诱导后,用10μmol/L的ICI-182,780(ICI)和/或100nmol/L17β-雌二醇(17β-E2)处理24h,通过RT—PCR法扩增LMP-1的mRNA,测定扩增条带的吸光度值,并与β-aetin的吸光度值相比,比值来表示产物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ICI处理组LMP-1的mRNA表达明显低于17β-E2处理组(P〈0.01)。结论雌激素刺激问充质于细胞LMP-1的mRNA表达是雌激素受体依赖性的。

  • 标签: 小鼠 间质干细胞 受体 雌激素 LIM矿化蛋白-1
  • 简介:针对蛋白鞣剂的鞣革性能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鞣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酸PH值2.5,液比0.5,鞣剂用量1.5%-2.0%(Cr2O3计)鞣制时间10小时。该鞣剂与胶原作用缓和,渗透性好,有优良的隐匿作用及收缩毛孔的能力,成革色浅,粒面平细,有较高的湿热稳定性,能满足鞣革的要求。

  • 标签: 含铬蛋白鞣剂 鞣制 应用 皮革 鞣制液比 PH值
  • 简介:在导数的定义f’(x)=lim△x→0f(x+△x)-f(x)/△x我们第一次接触了lim△x→0这一符号,也是教材中第一次正式提出“limit”,即“极限”的概念.极限是高等数学微积分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核心概念之一,而在中学数学中,也有很多重要的概念、方法与极限有关,其“逼近”的思想渗透了数学的每一个角落.

  • 标签: 高等数学 中学数学 思想渗透 微积分 极限 概念
  • 简介:目的评价牛乳腺生物反应器表达的重组人乳蛋白乳粉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方法选用100只清洁级刚断乳(出生后20-23d)SD大鼠(雌、雄各半),按性别、体质量随机分为5组:重组人乳蛋白乳粉组、普通乳粉组、酪蛋白乳粉组、牛乳铁蛋白乳粉组、重组人乳铁蛋白乳粉组,分别喂饲相应饲料28d,观察大鼠的进食量、体质量,测定血常规、血生化情况,试验末期处死动物,称量脏器重量并对脏器进行病理学检查,计算蛋白功效比和校正蛋白功效比,对氨基酸评分。结果重组人乳铁蛋白乳粉雄性动物组总体蛋白功效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重组人乳铁蛋白乳粉组雄性和其他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雌性动物重组人乳铁蛋白乳粉组和其他对照组蛋白功效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乳铁蛋白乳粉的蛋白功效和其他组相比并无较大区别,氨基酸评分结果显示苯丙氨酸和酪氨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与普通乳粉一样。

  • 标签: 重组人乳铁蛋白 重组 人乳铁蛋白 乳粉 蛋白质 功效评价
  • 简介:西南低温热液改造矿床成矿包括扬子地块西南缘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域;东与华南褶皱系毗邻,西到云南三江地区,南至中越边境,北与四川接壤,地域广阔、矿种齐全,类型之多、规模之大、组合之复杂堪称世界低温热液改造矿床成矿之最。最使人瞩目的就是这一地孕育着一批大型和超大型汞、锑、砷、铅、锌等有色多金属矿床,金、银、铂、钯贵金属矿床(矿化),铊、镉、锗、硒、碲分散元素矿床和水晶、重晶石、萤石等非金属矿床。

  • 标签: 低温成矿域 低温热液 矿床地球化学 扬子地块 非金属矿床 贵金属矿床
  • 简介:卖出交易费用的投资组合决策理论进行了研究,具有资本结构因子和交易成本的证券组合投资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07.1   [4]卢祖帝赵泉水,考虑完整交易费用的组合证券投资解[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7.5

  • 标签: 交易费用 含交易 投资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鼠双微体基因2(MDM2)和核受体结合SET结构蛋白2(NSD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20年1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03例乳腺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MDM2蛋白以及NSD2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行χ2检验相关性分析。结果MDM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为69.90%(72/103),显著高于配对癌旁组织中表达率10.68%(11/10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083,P<0.01),MDM2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TNM分期、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χ2=5.501、8.724、4.127、5.415,P<0.05)。NSD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为71.85%(74/103),显著高于配对癌旁组织中表达率11.65%(12/10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731,P<0.01),NSD2蛋白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化程度、TNM分期明显相关(χ2= 7.206、5.793、4.99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DM2蛋白以及NSD2蛋白异常高表达可能参与乳腺癌发生发展与转移,检测MDM2以及NSD2有助于判价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判断乳腺癌转移潜能。

  • 标签: 乳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含有Jumonji结构蛋白2D(JMJD2D)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诊断证实的133例胃腺癌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33例胃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中JMJD2D的表达,应用SPSS-22统计软件分析其临床意义及与预后的关系,采用比例风险回归模型(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Cox模型)多因素回归分析JMJD2D蛋白表达及其他病理参数对胃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胃癌组织中JMJD2D的高表达率为75.9%(101/133),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胃组织(高表达率2.3%,3/133,χ2=64.82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组织中JMJD2D高表达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态(χ2=22.163,P<0.01)、肿瘤分化程度(χ2=7.022,P<0.05)、浸润深度(χ2=5.061,P<0.05)、淋巴结转移状态(χ2=14.123,P<0.01)、临床TNM分期(χ2=23.194,P<0.01)显著相关,而与患者性别、肿瘤诊断时年龄、肿瘤部位和大小无相关(χ2=0.072、1.451、2.562、1.383,P值均>0.05)。普兰-迈耶(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JMJD2D高表达的胃癌患者与正常/低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4个月和65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例风险回归模型(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Cox模型)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JMJD2D高表达是胃癌患者独立预后因素[危险比(HR)=2.38,P<0.01]。结论JMJD2D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胃癌进展及患者预后显著相关。

  • 标签: 胃癌 进展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癌大鼠切除组织中LIM激酶-1(LIMK1)和丝切蛋白(Cofili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120只雄性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作前列腺癌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各60只。获取两组大鼠前列腺组织,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并比较两组大鼠切除组织中LIMK1和Cofilin蛋白的表达,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IMK1和Cofilin蛋白诊断前列腺癌的效能。此外,分析前列腺癌大鼠LIMK1和Cofilin蛋白表达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前列腺癌组织LIMK1和Cofilin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5.00%(45/60)、76.67%(46/60),均明显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的21.67%(13/60)、25.00%(15/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4.171,P<0.05)。经ROC曲线分析可得:LIMK1和Cofilin蛋白联合诊断前列腺癌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上述两项蛋白单独检测。TNM分期Ⅲ~Ⅳ期前列腺癌大鼠LIMK1和Cofilin蛋白分别为88.46%(23/26)、92.31%(24/26),均明显高于Ⅰ~Ⅱ期的64.71%(22/34)、64.71%(2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5,P<0.05)。淋巴结转移前列腺癌大鼠LIMK1、Cofilin蛋白表达分别为89.66%(26/29)、96.55%(28/29),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61.29%(19/31)、58.06%(18/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407,P<0.05)。结论前列腺癌大鼠切除组织LIMK1和Cofilin蛋白均存在异常高表达,且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能成为临床有效诊断前列腺癌的潜在标志物。

  • 标签: 前列腺癌 丝切蛋白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将单因素实验作为基础,自变量可分为胶原蛋添加量、蔗糖添加量以及接种量,响应值为评分,在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以及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胶原蛋白水牛乳酸奶制备工艺,最终取得的结果显示,胶原蛋白的添加量为2%时符合最佳工艺条件。

  • 标签: 胶原蛋白 水牛乳 酸奶 工艺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