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13例患者服用柳氮磺胺吡啶其中致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与美沙拉嗪对比,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药物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结果柳氮磺胺吡啶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头晕,恶心,胆红素上升等不良反应。结论柳氮磺胺吡啶中起到药理作用的是5—氨基水杨酸,而其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是载体分子磺胺吡啶,临床中可以用美沙拉嗪替换或者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合理用药。

  • 标签: 柳氮磺胺吡啶 不良反应 SASP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柳氮磺吡啶药用研究。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口服后少部分在胃肠道吸收,通过胆汁可重新进入肠道(肠-肝循环)。未被吸收的部分被回肠末段和结肠的细菌分解为5-氨基水杨酸与磺胺吡啶,残留部分自粪便排出。磺胺吡啶及其代谢产物也可出现于母乳中。

  • 标签:
  • 简介:摘要:从氨基醇和2,6-吡啶二酸类衍生物出发,我们进一步合成了一系列手性吡啶咪唑类配体。手性双咪唑啉配体的结构变化可以简单地通过调整1,2-氨基醇及其衍生物以及相应的胺来实现。进一步拓展了手性咪唑类配体分子库。

  • 标签:
  • 简介:标题抗静电剂分子式为CX3(CH2)qOp(CH2)rSO2OP+R4;其中X=卤素或H,卤素与氢的摩尔比≥0.90;P=0或1;q和r=0—7,q+r〈8P≠0时r〉0;R=C1—8烃基,磺碳酸盐CX3(CH2)qOpL(CH2)rSO2O^-M+,M=Li或Na;x,p,q和r同上,锛基化合物(R)4PZ,Z=卤素和烷基。制备方法举例如下:将过氟丁基磺酸锂与8.43g四丁基磷溴化物混合于25mlMCl水溶液中,搅拌加热至85℃,制得3.8g上述抗静电剂。

  • 标签: 抗静电剂 制备方法 磺酸盐 四丁基 分子式 卤素
  • 简介:为探究甲哌齈对棉花表皮蜡质沉积及光合生理的影响,以‘新陆早55号’棉花为试材,将甲哌齈按有效成分0、4.5、7.5、10.5和15.0g/hm2的剂量分别喷施于叶面,于施药后1、4、7和12d分别测定棉花叶片的光合速率和表皮蜡质含量及12d内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结果表明:于叶面喷施甲哌齈后,棉花叶片光合速率、表皮蜡质含量及SPAD值与甲哌齈浓度、处理时间之间存在一定的依赖性。4.5与7.5g/hm2的甲哌齈处理可提高棉花光合速率并且持续期较长;SPAD值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及甲哌齈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表明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随之增加及叶色加深;4.5g/hm2甲哌齈处理更利于棉花叶片表皮蜡质的沉积。蜡质、光合速率、SPAD值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光合速率与蜡质、SPAD值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蜡质的沉积及叶绿素含量增加有利于棉花叶片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增强抗逆性。

  • 标签: 甲哌鎓 棉花 蜡质 光合速率 SPAD值
  • 简介:本实验主要对吡啶生产哌啶工艺的条件(吡啶浓度、pH值、电流密度和反应时间等)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当吡啶浓度为60-67%、电流密度为0.4080mA/m2、pH值为12.7、反应时间为2.5h,转化率达到最大为64%.本实验与传统工艺相比较有较强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吡啶 哌啶 生产工艺 电流密度 电馑化 转化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品为口服广谱第三代头孢菌素,是头孢泊的前体药物。其抗菌作用特点是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作用较强,优于第一代和第二代。目的讨论头孢泊酯临床应用。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根据个人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头孢泊酯临床应用于由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包括肺炎链球菌)、淋球菌、卡他莫拉菌、克雷白杆菌属、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肠杆菌属、流感嗜血杆菌等引起的、对本品敏感的轻、中度感染。

  • 标签: 头孢泊肟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头孢甲为第三代半合成的头孢菌素类广谱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而达到杀菌作用。体外实验表明,本品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作用。目的讨论头孢甲药用心得。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本品适用于头孢甲敏感的链球菌属(肠球菌除外)、肺炎链球菌、消化球菌属、消化链球菌属、大肠杆菌、柠檬酸杆菌属、克雷白菌属、肠杆菌属、沙雷菌属、变形菌属、流感嗜血杆菌、拟杆菌属等引起的感染症。

  • 标签: 头孢甲肟 临床用药
  • 简介:摘要本品为第三代半合成头孢菌素,抗菌谱比头孢呋辛更广,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更强,抗菌谱包括嗜血性流感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杆菌、克雷白产气杆菌属及奇异变形杆菌、奈瑟菌属、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链球菌等。目的讨论头孢噻西药效验。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临床上主要用于各种敏感菌的感染,如呼吸道、耳鼻咽喉、腹腔、胆道、脑膜炎、淋病、泌尿系统感染,败血症等。

  • 标签: 头孢噻肟 西药 效验
  • 简介:头孢泊酯是第三代头孢菌素中第一个口服衍生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很多革兰氏阴、阳性菌有效,且很少见细菌对本品耐药。文献报道本品的合成方法有多种。笔者以国产氨噻头孢为原料经酰化、甲氧基化.酯化和水解4步反应制得。

  • 标签: 头孢泊肟酯 头孢泊肟 抗生素 口服活性头孢
  • 简介:摘要:头孢克是当下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抗生素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半衰期长的特点,仅需少量的药剂便可发挥良好的疗效,但我国的头孢克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均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对此,笔者重点就头孢克的合成工艺作了分析,希望对改善现状有所启示。

  • 标签: 头孢克肟 合成工艺 叔丁基
  • 简介:摘要头孢克是当下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抗生素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半衰期长的特点,仅需少量的药剂便可发挥良好的疗效,但我国的头孢克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均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对此,笔者重点就头孢克的合成工艺作了分析,希望对改善现状有所启示。

  • 标签: 头孢克肟 合成工艺 叔丁基
  • 简介:摘要本品是一种新型第四代头孢菌素,抗菌谱和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明显优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目的讨论头孢吡抗感染应用。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根据个人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本品适用于治疗由对头孢吡敏感的细菌引起的成年人的中、重度感染,包括呼吸系统感染(复杂性和单纯性)。上尿路和下尿路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包括腹膜炎和胆道感染在内的腹腔感染,败血症/菌血症和免疫力低下患者的发热。

  • 标签: 头孢吡肟 抗感染 应用
  • 简介: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叶面喷施乙烯利-甲哌复配剂,能起到改善株型结构、促进同化物分配转运和提高产量的综合效果.具体表现为:1)增加气生根数和根系干重;2)缩短节间长度、增加茎粗,降低株高和穗位高,提高茎粗系数;3)促进灌浆初期同化物向根系分配、灌浆中期在地上部营养器官内积累、灌浆后期向产量器官转运,并有利于玉米提早成熟;4)提高双穗率、增加穗数,减少秃尖、增加行粒数,显著提高玉米单产.上述结果表明,乙烯利-甲哌复配剂能起到防止倒伏、提早成熟的作用,在夏玉米生产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乙烯利 甲哌鎓 复配剂 夏玉米 产量
  • 简介:5 ℃下滴加异辛酸钠6 g(0.036 mol)与乙醇10 ,HPLC归一化法纯度99%以上,在5 ℃下滴加三乙胺4.1 mL(0.029 mol)

  • 标签: 头孢唑肟钠 钠合成
  • 简介:与2(2氨基4噻唑基)2甲氧亚胺乙酰苯并噻唑硫酯(AE活性酯)缩合制得头孢唑酸,第2条是以7氨基3去甲基3头孢烷酸(7ANCA)为原料与氨噻乙酸直接缩合得头孢唑酸再成盐,再与成盐剂反应得头孢唑

  • 标签: 头孢唑肟钠 钠合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头孢甲联与头孢唑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0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入院分别接受同等剂量(2.0g)、同等用法(静脉滴注,1次/12h)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唑钠,治疗组给予头孢甲,疗程均为6~15d,疗程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转氨酶降至正常时间、血及尿淀粉酶降至正常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皮肤发痒等,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大多轻微并为一过性。结论注射用盐酸头孢甲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治疗胆源性胰腺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头孢甲肟 头孢唑肟 胆源性胰腺炎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