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尚书》佶屈聱牙,号为难读,兼有今古文、真伪之辨,自汉、晋以来聚讼纷纭,唐纂《正义》,本孔传为说,传习近千年,逮清儒始判定为伪传,至有讳称某传而不名者,故虽有清经学昌明,校理《尚书》及於孔传者亦仅浦镗、卢文招、阮元等寥寥数家而已。

  • 标签: 《尚书》 校读 释文 史记
  • 简介:尽管最可信的商代文献《尚书·盘庚》篇中出现了十个“德”字,但多数学者都认为“德”字乃至德观念应当是周代新创,并对周代的“德”观念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商代的甲骨文中的“值”即为“德”字前身,符合汉字的演进规律,其内涵与周代的“德”字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殷商时代就已经存在着“德”观念,《盘庚》篇十“德”的主要意蕴尚处在其原始义——行为的阶段,并包含了王德、臣德和民德三个层次,而周代的更为理性“德”是对殷代的“德”观念进行扬弃的结果。

  • 标签: 《尚书·盘庚》 德观念 行为
  • 简介:研究隋代三省制度,除由《隋书·百官志下》所载隋代三省机构、职掌等制度性规定所见框架以外,考出隋代三省长官人送及任免时间,据此探究隋代中枢行政在运作上的变迁,封於深人了解隋代三省制度应当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 标签: 隋代 省长 补考 尚书 制度
  • 简介:近日,搁笔七载的余华新作《第七天》问世。顿时,新作遭遇了毁誉参半、两极分化的批评。网络读者指责新作语言苍白、思想无力,缺乏文学性;但学院派学者却从新作的主题、语言、思想等角度肯定了作品。对此批评现状,笔者以冷静的态度、客观的立场细读作品,分别从多重主题的丰富表达、对人生苦难与生死的深层理解、对语言、细节的精心设置以及呈圆心辐射状的叙事方式和出神入化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等多方面来评价作品,认为新作的确不失为一部最能代表余华全部风格的小说。

  • 标签: 余华 《第七天》 超越 苦难与生死 高尚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