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3 个结果
  • 简介:《门考拉夫妇立像》,闪绿色粘板岩雕刻,高约142厘米,约创作于公元前2600年,现收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 标签: 名作欣赏 公元前 博物馆 波士顿
  • 简介:《自由女神像》,金属铸造,高46米(加基座为93米),重达225吨。法国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巴托尔迪在巴黎设计并制作,是法国在1886年赠送给美国独立100周年的礼物,现坐落于美国纽约州纽约市附近的自由岛,是美国重要的观光景点及地标。

  • 标签: 名作欣赏 美国纽约州 自由女神像 雕塑家 纽约市 法国
  • 简介:文章要点:中国文学是讲“理”的,推崇“情”与“理”的结合,有的时期则偏重于“理”,主张“文以理为主”,强调作品中思想理念的重要性;欧美文学也十分注重作品的思想深度与哲学高度。而日本古今文学的主流是排斥“理”的,只是描写印象、情绪、感觉、感受,没有西方文学、

  • 标签: 《名作欣赏》 内容 中国文学 “理” 思想理念 思想深度
  • 简介:儿童美术欣赏活动从本质来说是一种高级的场景知觉活动。本研究根据作品主题与所描绘的内容接近现实的程度,选取了高接近现实的印象派著名代表人物、法国画家莫奈的《日出》,中接近现实的表现主义著名代表人物、挪威画家蒙克的《呐喊》以及低接近现实的超现实主义著名代表人物、西班牙画家米罗的《哈里昆的狂欢》三幅名画,让来自宁波市区、郊区、乡村三所幼儿园共84名5-6岁儿童欣赏,同时以TobiiT120眼动仪为研究工具,对被试的欣赏过程进行眼动追踪,结果发现儿童在欣赏绘画作品的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场景效应,越是接近现实的作品越受儿童关注,同时画面上那些位置居中、比例较大,并与周围物体分离较远的物体最早最快被儿童注视;儿童对作品的注视不受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这意味着在设计与实施儿童美术欣赏教育时,教师应突破以往仅从年龄与性别等角度选择作品的惯常思路,提高自身对作品主题、内在内容及空间结构的认识,为儿童选择那些适合他们欣赏的美术名作,并深入细致地引导儿童逐步学会欣赏作品的关键信息和主题结构,从而切实提高儿童的美术欣赏水平。

  • 标签: 美术作品欣赏 场景效应 眼动研究 儿童美术教育
  • 简介: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大卖后,J.K.罗琳赚了近10亿美元的版税,她也因此声名鹊起,成了全世界最知名的“儿童作家”,被众多出版社当成一棵巨大的“摇钱树”,纷纷争着开出天价,希望能购买到罗琳的下一部作品。

  • 标签: 知名作家 J.K.罗琳 “摇钱树” 系列小说 出版社 版税
  • 简介:杨朔(1913—1968)出生于山东省蓬莱县城的一个地主家庭。他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7岁入小学读书,四五年级时已写得一手好文章,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传阅,甚至经常被高年级的学生借去学习。小学毕业后,他又在母校任教将近一年,期间广泛阅读文学经典,并订阅不少期刊来拓展视野。

  • 标签: 著名作家 中国现代 杨朔 文学经典 广泛阅读 山东省
  • 简介:孙犁(1913—2002)出生于河北省安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体弱多病,“智不足商,力不足农”,但酷爱读书。在村子里他借阅《封神演义》《红楼梦》,又喜欢听地方戏曲和大鼓书。在安国县上小学时,他开始阅读“五四”新文学优秀作品,特别是鲁迅和文学研究会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给其影响最大。

  • 标签: 著名作家 孙犁 现当代 “五四”新文学 中国 《封神演义》
  • 简介:本期付印之际,惊闻陈忠实先生因病逝世,享年73岁,谨此沉痛悼念!陈忠实,1942年出生,陕西西安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他的代表作《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被教育部列人"大学生必读"系列。该作是一部渭河平原近现代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小说成功地塑造了白嘉轩、鹿子霖、鹿三、朱先生这些具有深刻历史文化内涵的的典型形象,成功地塑造出黑娃、白孝文、田小娥、鹿兆鹏、鹿兆海、白灵等年轻一代性格各异、追求不同、极具时代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 标签: 作家 中国农村 历史文化内涵 人物形象 渭河平原 陕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