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测影响因素。方法分别采集200例健康志愿者静脉血和末梢血,行血常规检查;分别对室温下放置10min、2h、12h和24h后静脉血行血常规检查;对血常规检查中主要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末梢血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b)检测值均明显高于静脉血(P<0.05),血小板计数(PLT)明显低于静脉血(P<0.05),白细胞(WBC)分类百分比和静脉血无差异(P>0.05);静脉血WBC、RBC和Hb不同时间检测无统计学差异(P>0.05),PLT较放置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影响因素较多,选取静脉血2h以内进行检查可以降低误差。

  • 标签: 血常规 检测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采集过程血流不畅原因,并提出相应防范措施。方法将2013年1-12月间无偿献血过程血流不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1-12月间本市参加无偿献血公民有31078名,其中有217名献血者采集过程血流不畅,其主要原因有精神因素、穿刺技术、止血带因素、血管过细等。结论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可以减少或避免血流不畅情况发生。

  • 标签: 血液采集 血流不畅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常规检验过程误差原因以及应对措施。方法选择一段时间内入住我院进行检查200例行血常规检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血常规检验过程误差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于采血误差出现原因,主要包括检验方法、采血部位差异、抗凝血迹、放置时间等,本组室温及冰箱保存两种环境下血常规检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验医师应当对影响血常规检查结果有关因素全面掌握,患者检验期间加强质量控制,从而最大限度防止人为因素造成检验误差出现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误差原因 检验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测缺铁性贫血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缺铁性贫血患者92例(A组),地中海贫血患者56例(B组),健康者80例(C组),对所有患者及健康者进行血常规检测,比较三组WBC(白细胞)、血红蛋白(Hb)、MCV(平均红细胞体积)、RDW(红细胞分布宽度)和PLT(血小板计数)。结果三组间WBC水平、PLT水平与Hb无差异性,(P>0.05);A组和B组MCV均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RDW相比无差异性,(P>0.05);A组RDW显著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测简单、易行,MCV、RDW指标对缺铁性贫血疾病具有一定诊断和筛选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常规检测 缺铁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血常规检测对缺铁性贫血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04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A组,选择同期64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作为B组,选择健康者90例作为C组,对三组进行血常规检测,比较白细胞(WBC)、Hb(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PL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结果三组间WBC、PLT及Hb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RDW检测值为(14.9±2.1),显著高于B组和C组(13.4±2.2)和(13.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RDW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MCV分别为(66.1±5.1)和(70.1±4.9),均显著低于C组(89.7±5.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和C组RDW无差异性,(P>0.05)。结论血常规检测MCV和RDW水平,可以诊断、筛选缺铁性贫血疾病。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血常规检测
  • 简介:摘要血常规检验是临床医学检验中最常用、最重要基本内容之一,临床检验中三大常规检验(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之首,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主要依据,而且对其他系统疾病诊断和鉴别也提供许多重要信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人为、生理、病理、环境等因素影响着血常规检验结果,影响临床诊断准确性。

  • 标签: 血常规 检验 结果 因素 影响
  • 简介:摘要变电运行作为电力系统一种工种,其主要是负责变电站值班工作,对变电设备进行管理及维护,监测电力设备运行与健康状态,且按照相应调度指令对变电站内电气设备进行停电或是送电操作。本文主要对变电运作过程出现电气事故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对其安全管理措施,希望对相关从业者有所帮助。

  • 标签: 变电运行 安全管理 故障排除
  • 简介:摘要血常规检验临床诊疗及急救中占重要地位,检验结果治疗疾病提供可靠、有效信息,结果准确性直接影响疗效。检验结果错误对早期疾病诊断有较大影响,甚至引起误诊,对个体健康及生命安全产生很大危害。本文重点分析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几点因素,并总结防范对策。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影响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末梢采血与静脉采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9月来我院接受体检210例人员为研究对象,根据取血部位不同平均分为静脉采血组和末梢采血组,并对其进行血常规检测,分析两组采血方式血常规检测方式。结果静脉血采集组患者RBC、Hb、Hct、MCV、MCHC、WBC等指标均明显高于末梢血采集组,且他们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运用静脉血采集方式进行血常规检测结果可以更加准确地反应出血常规各项指标的改变情况,且其检测精确度较高,值得将静脉血作为血常规检测标本。

  • 标签: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
  • 简介:摘要为了解决组织蜡块处理过程问题,通过工作经验累积及阅读大量相关文献,本文就组织蜡块无法制片或制片困难原因及处理进行综述,以求日后工作中更好地解决问题,制作出优秀常规HE石蜡切片。

  • 标签: 组织蜡块 处理不足 处理过度 解决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方法选取本院进行血常规临床检验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20例,评价分析120例患者血常规检验结果,并对影响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影响因素。结果标本采集、仪器、生理因素以及人为是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主要因素。结论血常规检查结果对于患者疾病诊断以及治疗相当重要,为了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应严格控制具体检测过程,保证采集标本质量,严格控制采集剂量、采血时间,减少不必要的人为因素而导致误差。

  • 标签: 血常规 检验 方法 末梢采血 静脉采血
  • 简介:摘要随着各种医疗技术出现,检验科检验技术层出不穷,但是血液常规作为基础检验方式,仍然是一些疾病诊断不可缺少检验方式。下面就临床血常规检验作一简述。

  • 标签: 临床检验 血常规 检查结果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夜班护士为气管切开患者吸痰完毕拔出吸痰管过程,出现嵌顿无法拔出,患者出现喘憋,心率加快,血氧饱和度下降,即刻通知医生,拔出金属内套管,可见痰液自外套管及吸痰管缝隙溢出,及时清除,加大氧流量,面罩给氧,安抚患者,心率逐渐下降至98次/分,血氧饱和度逐渐回升,此时,吸痰管仍然不能拔出,急请麻醉科、ICU、急诊科医生会诊,均未成功拔出吸痰管,后请耳鼻喉科医生强行将吸痰管拔出,此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未发生明显异常.对此不良事件质控小组利用PDCA管理模式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与讨论,制定了相应改进措施,具体事件汇报如下.关键词气管切开吸痰出现嵌顿不良事件分析与处理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80-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不同采血方法血常规检验中临床应用结果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8月来我院体检100例健康人群作为观察对象,所有人群分别接受手指末梢采血及肘前静脉采血,采用手指末梢采血称为对照组,采用肘前静脉采血称为实验组,分析比较两种采血方式血常规检验结果中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对照组血常规检验结果红细胞、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及血小板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实验组血常规检验结果红细胞、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及血小板等指标(p<0.05),两组间血常规检验中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采血方法血常规检验中临床应用结果差异明显,采用肘前静脉采血检验结果稳定性更好,值得日后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采血 血常规检验 临床应用 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