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其口腔微生分布情况。方法:将98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以对照组与实验组区分,每组49例,通过口腔微生检验,对比两组微生构成分布以及口腔常见细菌计数。结果:实验组革兰阴性球菌、革兰阳性杆菌、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计数,奈瑟、韦荣、链球菌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其口腔微生之间存在关联性,临床在治疗时可以应用口腔微生相关指标辅助评估治疗效果,使口腔维持动态平衡,以此减少疾病复发。

  • 标签: 复发性 口腔溃疡 口腔微生物菌群分布 检测
  • 作者: 王文波1 尹晓娟2 张灏3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1-10-15
  • 出处:《健康女性》2020年15期
  • 机构:1招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招远市人民医院 3沂水县姚店子中心卫生院 山东 烟台26540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接受口腔微生检验结果。方法:选择我院收入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以无口腔溃疡的50例作为对照组,开展两组口腔微生检测,对比韦荣氏、萘瑟氏、链球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韦荣氏、萘瑟氏、链球菌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复发性口腔溃疡 口腔微生物 菌群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进行口腔微生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接收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计60例为实验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均进行口腔微生检验,对比分析其检验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奈瑟氏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革兰氏阴性球菌、链球菌、韦荣氏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与正常人群存在显著差异,可结合临床检验结果合理用药,以维持其口腔内环境的平衡。

  • 标签: 复发性口腔溃疡 口腔微生物菌群检验 平衡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对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进行 口腔微生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 2018 年 1 月至 2018 年 6 月接收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计 60 例为实验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 60 例为对照组,均进行 口腔微生检验,对比分析其检验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奈瑟氏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0.05 ,革兰氏阴性球菌、链球菌、韦荣氏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与正常人群存在显著差异,可结合临床检验结果合理用药,以维持其口腔内环境的平衡。

  • 标签: 复发性口腔溃疡 口腔微生物菌群检验 平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癜风患者肠道微生特点,分析肠道变化与白癜风发病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2017年4-12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收集30例白癜风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粪便标本,通过Roche/45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其16S rRNA V3区进行定性分析;用宏基因组学对5例白癜风患者粪便及5例健康对照者粪便进行分析,明确其潜在调控通路。结果与健康对照比较,白癜风患者粪便中细菌物种相似,但白癜风患者肠道微生多样性富集明显减少(P<0.05);在门水平上,变形杆菌和梭杆菌丰度明显降低;在属水平上,7个种属(拟杆菌、大肠杆菌志贺、罗氏囊、相炭疽杆菌、梭杆菌、柔膜细菌-RF9、普氏-7)丰度明显降低(P<0.05),4个种属(瘤胃球菌-1、瘤胃球菌科UCG、毛螺科、链球菌)明显增加(P<0.05);链球菌属及相炭疽杆菌在白癜风患者表达差异尤为明显,前者增加10.8倍,后者减少6.517倍。通过构建一个基于11个白癜风相关属的肠道微生的随机森林模型,显示该判别模型在ROC中AUC为0.89;宏基因组分析显示,白癜风相关菌群失调主要与免疫相关通路(如WNT通路、Notch通路等)、能量代谢、线粒体功能、氨基酸代谢(如苯丙氨酸代谢)通路相关。结论白癜风患者肠道微生态环境中细菌群落多样性与健康对照存在明显差异,其菌群失调可能参与白癜风的发病发展,补充益生菌可能有益于白癜风治疗。

  • 标签: 白癜风 肠道微生物 16S rDNA 宏基因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检验的有效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25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选择2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参与者口腔微生数量、口腔细菌数量。结果实验组为(4.93±2.41)、为(44.38±5.07)、为(3.38±2.36)、为(45.98±5.32),与对照组比较,临床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链球菌为(7.03±0.88)%、奈瑟氏为(10.36±0.77)%、韦荣氏为(8.06±0.55)%,与对照组相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口腔内部的微生改变和复发性口腔溃疡疾病的发生存在紧密联系,因而在治疗期间需对患者口腔内部的微生改变给予高度重视,以不断提高疗效。

  • 标签: 复发性口腔溃疡 口腔微生物菌群 检验 有效性
  • 作者: 裴佳宾 杨雨媛 周心童 胡格 王雪涵 郭勇 米凯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0年第10期
  • 机构: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102206 ,北京城市学院生物医药学部 100094 ,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 100101 ,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存济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北京 101408
  • 简介:摘要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结核是世界公共卫生问题。人体的微生参与人类健康和疾病。微生在结核病中的临床重要性研究才刚刚起步,本综述介绍了微生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建立、病程发展和抗生素治疗的相关研究,研究表明:(1)微生影响分枝杆菌感染的建立;(2)幽门螺杆菌共同感染改变感染的易感性和活动性肺结核的进展;(3)微生通过调控宿主的营养、代谢和免疫状况影响结核病的进程;(4)接受过抗生素治疗的结核患者再感染的易感性增加,可能由于T淋巴细胞表位对共性肠道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消耗,抗生素的影响对患者是长期的;(5)儿童结核病的发生与年龄相关,许多因素,如合并感染和疫苗接种会增加风险。深入研究微生组与结核病相互关系可为防痨工作提供新的视角。

  • 标签: 微生物菌群 结核病 儿童
  • 简介:摘要:酸奶作为一种受欢迎的乳制品,微生对其品质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微生对酸奶发酵过程的影响,并围绕着的种类、数量和活性等方面展开讨论。通过对不同的介绍,阐明了它们在酸奶发酵中所起的作用,包括产生酸味、改善口感、增加营养价值等。同时,本文还分析了外界因素对的影响,如温度、pH值等,以及如何优化发酵条件来控制的生长和活性,从而提高酸奶的品质和稳定性。最后,本文总结了微生对酸奶发酵过程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意义。

  • 标签: 酸奶,微生物菌群,发酵过程,品质,优化条件
  • 简介:摘要人体微生与机体免疫及肿瘤发生关系密切。本文对口腔与头颈肿瘤的关系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系统阐述人体口腔相关通过细胞侵袭、诱发炎症、免疫逃避、诱导DNA突变等机制的致癌过程,以期通过口腔微生的检测达到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预防、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

  • 标签: 微生物菌群 头颈部肿瘤 癌,鳞状细胞 口腔肿瘤 喉肿瘤
  • 简介:摘 要:本文针对人体皮肤微生进行研究,探讨具体的研究方法以及关键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内容,希望可以更好地了解微生以及人体皮肤健康之间存在的关联性。

  • 标签: 人体微生物菌群 菌群多样性 基因检测 皮肤健康
  • 简介:摘要:牙种植的医疗修复方式已经发展了将近20年时间,因此种植义齿在临床的运用十分广泛。口腔微生是影响种植体周边炎症的主要原由,同时也是造成种植成功率偏低的主要因素之一,种植体边缘的炎症和感染和口腔中存在的微生关系十分密切,当细菌、微生活跃在种植体周围时,长期依附的微生转变而形成斑,会导致感染、炎症情况的加重,口腔微生的增长和依附会导致牙种植的治疗成功率大大降低,由此可见,口腔微生与牙种植的关系十分密切,本文对细菌依附在种植体表面的影响作出具体的分析。

  • 标签: 口腔 微生物 牙种植
  • 简介:摘要:肠道与肝癌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肠道数量和种类的改变不仅能对肠道平衡、肠道炎症和黏膜屏障功能起一定的调节作用,还能显著改善肝脏的硬化状况,对肝癌的发生进行预防。本文综述了原发性肝癌患者肠道的研究现状,为原发性肝癌的早期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肠道菌群 微生物环境
  • 简介:摘要:在实验室环境下,被培育的微生数量仅为大自然中细菌总量的1%以上,这极大影响着人类对99%以上未知细菌的了解和使用程度,但研究结果显示,所有“不可培养的微生”是能够被研究和使用的,而没有经过单纯培育的细菌才是对未知细菌的研究重点。细菌的组学研究可以通过各种培育材料和方法长时间的培育,以及通过对细胞基质辅助激光解吸与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MS)和16S核糖体RNA(rRNA)的检测可以通过大规模识别各种细菌,,并对在动物疫病防控过程中使用动物体内产甲烷培养组学技术的可能性作出了研究。而作为一个全新的研究方法,微生产甲烷培养组学技术和其他研究技术间的互补机制也逐渐形成了中国兽医专业微生学研究开发中的新重点,虽然目前该培组学技术仍面临着某些不完善的技术问题。

  • 标签: 培养组学 16S rRNA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群情况的检验结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所处病情的不同阶段作为基本依据,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痊愈组和溃疡组,再选择7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口腔内奈瑟氏、韦荣氏以及链球菌含量进行检测,对比和分析三组口腔检测结果。结果溃疡组的韦荣氏和链球菌含量分别为(8.28±0.76)copies/ml、(7.31±0.88)copies/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94±0.75)copies/ml、(8.16±0.52)copies/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溃疡组和痊愈组的韦荣氏、链球菌以及奈瑟氏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微生的改变是诱发复发性溃疡的一个关键因素,所以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时,应该使口腔微生维持平衡,从而提高疗效。

  • 标签: 微生物菌群 复发性溃疡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牙科合金在口腔中容易发生多种形式的腐蚀,而微生腐蚀是最常见的一种腐蚀方式,主要原因是由于口腔中存在大量的微生,这就形成了一个十分复杂的电解质环境。细菌繁殖新陈代谢会分泌大量的有机酸和无机酸等酸性物质,导致牙科合金修复体表面的PH和介质组成的改变,加快金属的电化学反应过程,使金属表面易腐蚀。牙科合金材料的微生腐蚀涉及材料学、腐蚀学及生物学等领域,是一项跨学科的综合交叉研究,近年来,不少学者针对口腔微生对牙科合金的腐蚀作用做出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 标签: 牙科合金 微生物腐蚀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引发小儿感染性腹泻的相关微生进行检测,分析其菌落的特点,据此掌握致病机制,为更有效的治疗此症提供参考。方法 为保障研究的规范性及合理性,及时观察研究过程并获得 完整的监测 数据,研究对象的选择需要符合纳入条件,且参与研究的医护人员、所用药物及检测 设备等均出自我院,根据纳入标准对研究资料进行筛选,共有 71 例患儿的 资料符合 要求。采集这些患儿的腹泻物标本,对其分离培养,然后检测菌落情况。结果 细菌、病毒在小儿感染性腹泻的微生菌落中占比高达 87.32% ( 62/71 ),其中,志贺占比最高,为 40.32% ( 25/62 ),主要发生于 1-3 岁年龄段;大肠杆菌占比 25.81% ( 16/62 ),主要发生于 3-6 岁年龄段;孤菌类占比 12.90% ( 8/62 ),主要发生于 3 岁以下年龄段;轮状病毒占比 20.97% ( 13/62 ),主要发生于 1 岁以下年龄段。此外,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春季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发病率( p<0.05 )。小儿感染性腹泻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

  • 标签: 小儿 感染性腹泻 微生物 菌群
  • 简介:摘要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因其高复发率、高自杀率,已成为世界性的难题,而其发病机制不清。其核心症状为情绪问题,但常伴有突出的胃肠道反应。目前,被称为"第二大脑"的肠道及其微生,在各种心理疾病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且肠道系统因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肠-脑轴影响宿主的脑行为,甚至心理状态。那么,这种人体的"第二大脑"的是否在抑郁症发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肠-脑轴又是通过很忙样的机制影响行为的情绪和行为的改变。本研究通过对早期抑郁症患者肠道微生分布特点和健康对照肠道微生结构进行分析,为抑郁症的微生组学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微生物菌群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