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地震纹理属性与地震相和储层特征密切相关,广泛地应用在地震资料的解释中。传统的地震纹理属性基于后数据提取,受叠加作用的影响,易造成地层特征信息的损失,不利于复杂储层的描述。本文提出纹理属性,其不仅可以精细地刻画不同反射点波形的横向连续性,也能体现AVO、各向异性和介质的均质性。基于纹理属性丰富的地层特征表达能力,结合SOM聚类算法,形成了利用数据进行地震相分析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中国某工区宽方位地震资料,通过对比证实了纹理属性描述地层横向变化的优越性,并能揭示各向异性特征及非均质性特征,基于纹理的分类结果能有效区分不同的地震反射模式,为地震相分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标签: 叠前纹理属性 储层特征 地震相分析 聚类分析 灰度共生矩阵
  • 简介:在这篇论文中,我们推荐一种名为广义主分量分析(GPCA)的多变量统计方法,该方法在减少有意义变量数量的同时,计算描述几组变量之间关系的分量并且也分别描述每一组变量的分量。GPCA适用于(根据一个真实地震数据集)等方位角数据体的联合地层反演之后得到的三个弹性参数(纵、横波阻抗和密度)。从GPCA提取的分量是在储层时窗描述地震特征的新的属性。这些新属性用来提取初始参数并在地质上用一种监控模式识别算法进行解释。新属性显得比(适用于相同数据)从一种主分量分析(PCA)提取的多种常规属性更为切合。第一,这些新属性能容易地显示出与几组变量的关系,因此在物理上能作解释。其二,根据更严格限制属性数量这一种手段,更好地提取这三个弹性参数。最后,利用从GPCA提取的属性,使所作的地质解释更可靠和更贴近实际。

  • 标签: 数据体 叠前 弹性参数 地震解释 地质解释 地震数据
  • 简介:介绍了一种识别超薄层的新方法。其将Widess模型扩展为偏移距模型,充分利用资料远、近偏移距之间的最大瞬时属性差,拾取出比常规方法拾取的厚度薄得多的超薄层厚度。模型研究显示,远、近偏移距之间的属性差异能够突破Widess模型地震分辨率的限制来识别薄层,从而提高了用资料检测薄层的能力。

  • 标签: Widess模型 薄层识别 地震分辨率 叠前资料
  • 简介:地震沿层处理是面向目标地层设计的专门处理方式,通过沿层动校正形成共中心点(CMP)道集,通过沿层叠时间偏移形成共成像点(CIP)道集,通过沿层反射波追踪形成共反射点(CRP)道集,结合其他功能,构成沿层处理技术系列。沿层处理的本质是把反射波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与传统时空域地震处理相比,能更精细地表现反射波的自然特征,从而为利用信息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 标签: AVO AVA反演 沿层处理 保持振幅
  • 简介:摘要:针对目标区地震资料品质差,不利于整体评价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局部重新处理;针对不同的复杂地质情况,探索相应的新技术、新方法改善资料质量,不仅为此次整体评价项目服务,也为今后辽河油田类似的地震资料重新处理工作提供借鉴的方法、技术手段。

  • 标签: 叠前时间偏移 叠前深度偏移 振幅频率补偿
  • 简介:本文介绍了自主研发软件“STseis成像系统”偏移速度分析技术,包括叠前偏移剩余曲率分析技术和叠前偏移速度扫描技术。这些偏移速度分析技术与STseis成像系统中相关的时间偏移和深度偏移模块相配套,可以为时间偏移和深度偏移提供更精确的成像速度。

  • 标签: 自主研发 剩余曲率 速度扫描 成像系统 偏移速度
  • 简介:随着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的发展,时间偏移越来越普及,并成为一个普通的地震资料处理流程。传统的时间偏移公式都是基于水平层状模型的假设推导而来,在速度横向变化剧烈的介质中不能够达到理想的聚焦效果。本文基于李代数积分方程以及拟微分算子等理论介绍了非对称走时公式,计算公式中由于包含有速度横向导数项,在横向速度变化大的介质中,也能有较高的聚焦效果,而且也为走时计算提供了精确的相对振幅保持权系数。本文从非对称走时概念出发,分析非对称走时原理,通过实例介绍其应用,使之能更好的为石油勘探事业服务。

  • 标签: 叠前偏移 非对称走时 偏移算法
  • 简介:弹性波阻抗反演(EI)已经逐渐成为当前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内地震反演研究的主流。在简要讨论EI的基本原理基础上,介绍了基于模型的EI反演方法和EI的工作内容,以实例分别介绍当前国外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中应用EI技术对油气储层进行岩性识别和流体预测的应用效果,概述了EI技术的发展前景并对我国EI的研究与应用提出建议。

  • 标签: 反演 弹性波阻抗 AVO 岩性识别 流体预测
  • 简介:准噶尔盆地腹部莫索湾地区侏罗系目的层由于埋藏深、储层薄,砂泥岩波阻抗差异小,使用常规的后波阻抗反演很难得到满意的储层预测效果。而由于该区地表为沙漠。使得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较低,在道集上很难看到AVO异常响应特征,使AVO油气检测技术的应用受到限制。通过对不同角度道集的叠加得到地震资料,再进行井震对比分析,发现能够反映地层流体的变化情况,可以用来进行油气检测。利用多个角度叠加数据体进行同时反演得到的泊松比等弹性参数资料,与已知井油气显示情况符合程度高。该方法结合了地震资料信息丰富和叠加资料信噪比高的优点,为沙漠区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反演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思路。

  • 标签: 岩性油气藏 油气检测 AVO 角度叠加 同时反演
  • 简介:基于数学检波器和等时叠加原理,实现了复杂地表的单程波动方程地震正演模拟。该方法采用虚拟的数学检波器接收地下反射地震信号,可灵活地将接收点布置在地表的任何地方,从而满足地表起伏的要求。此外,根据等时叠加原理,该方法采用单程波动方程进行波场延拓和成像,计算简单、快速。通过复杂正断层的数值模拟,得到了高信噪比的共炮地震记录;采用适用于起伏地形的深度偏移方法对该共炮记录进行了深度偏移,实现了地震波的偏移归位。从而证明了本文提出的适用于起伏地表的单程波动方程地震正演方法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 标签: 数学检波器 等时叠加原理 地震叠前正演 起伏地形 单程波动方程
  • 简介:在复杂地表条件的区域,地震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是一项极大的挑战。虽然可以通过静校正来消除起伏地表的影响,然而当地表高程以及近地表速度剧烈变化时,简单的垂直时移对地震波场造成的畸变会严重降低偏移成像的质量。基于射线的偏移方法可以直接在起伏地表面进行波场的延拓成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针对复杂地表条件下的高斯波束深度偏移进行研究,对倾斜叠加公式进行修改,使之包含地表高程以及速度的信息,通过直接在复杂地表面进行平面波的合成,得到了一种具有更高成像精度的改进方法。首先简单介绍常规高斯波束偏移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流程,并以此为基础,给出复杂地表条件下高斯波束偏移原有的实现方法以及本文的改进方法,最后通过模型和实际资料的试算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 标签: 复杂地表 局部平面波 高斯波束偏移
  • 简介:地震资料的保幅性是反演和储层预测的重要前提。为了研究处理方法的保幅性,以球面扩散补偿、偏移距规则化处理及偏移后的道集切除等处理环节为例,从不同方面深入研究了它们对保幅性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这些处理环节的保幅性,再以实际资料为例,对比了处理、后的地震剖面和道集变化,并进一步重点研究了目标层位AVO振幅曲线变化及其对弹性参数计算结果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处理方法的保幅性十分必要,球面扩散补偿、偏移距规则化处理以及偏移后的道集切除方式对地震资料的保幅性及AVO反演均具有重要的影响。

  • 标签: 球面扩散补偿 偏移距规则化 道集切除 保幅性 叠前反演
  • 作者: 卞智淮 陈新元 陈昕 李强 陈群林 张钰 倪国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创伤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康复科,福州 350007,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福州 350005,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福州 350005,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福州 350005,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襄阳市中心医院影像科,襄阳 441021,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北京 100084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反映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短期股骨内侧软骨变化的MRI纹理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0例接受ACL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3例;年龄23~43岁[(32.1±5.4)岁]。术前及术后1,4,12,24,48周对患者进行评估:(1)通过患侧膝关节MRI图像采集参数,将股骨内侧软骨感兴趣区域(ROI)划分为ROI1(半月板角软骨)、ROI2(半月板体部软骨)、ROI3(半月板后角软骨),并提取纹理特征参数进行筛选和分析,得到反映软骨变化敏感的纹理特征参数;(2)采用ELISA法检测尿Ⅱ型胶原羧基末端肽(uCTX-Ⅱ)浓度水平。在上述各时相点,比较纹理特征参数的差异,得到反映软骨变化最敏感的纹理特征参数;比较uCTX-Ⅱ浓度水平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判断反映软骨变化最敏感的纹理特征参数与uCTX-Ⅱ浓度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经过筛选和分析,ROI3的灰度不均匀度水平方向(Horzl_GlevNonU)和直方图偏斜度(Skewness)为反映软骨变化敏感的纹理特征参数。术前及术后1,4,12,24,48周ROI3的Horzl_GlevNonU与Skewnes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I3的Horzl_GlevNonU与Skewness随着时间延长逐渐递增,且ROI3的Horzl_GlevNonU增幅比Skewness增幅更大。术后4周与12周ROI3的Horzl_GlevNon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相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周与48周ROI3的Skewne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相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选择ROI3的Horzl_GlevNonU作为反映软骨变化最敏感的纹理特征参数。术前及术后1,4,12,24,48周uCTX-Ⅱ的浓度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术前及术后1,4,12,24,48周ROI3的Horzl_GlevNonU与uCTX-Ⅱ浓度水平呈正相关(r=0.554,0.596,0.550,0.632,0.756,0.514,P<0.05或0.01)。结论ROI3的Horzl_GlevNonU是反映ACL重建术后股骨内侧早期软骨变化最敏感纹理特征参数,并且与uCTX-Ⅱ浓度水平呈正相关。

  • 标签: 前交叉韧带损伤 软骨,关节 纹理特征
  • 简介:重点论述了如何运用纹理谱的方法时遥感图像进行纹理分析。通过对不同地物图像进行试验,借助计算机语言实现了各类地物图像的纹理谱特征图的计算显示,并对其进行分析比对,最终达到区分识别各类地物的目的。

  • 标签: 纹理分析 纹理谱 纹理谱特征图
  • 简介:在做地震资料处理时,由于处理人员对复杂构造带的构造形态掌握较少,加之复杂构造带的各种波(如:反射、绕射、回转、断面波等)的相互干涉,使成像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且质量也不高,从而给地震资料的解释也带来很大的困难.对此,本文推出了利用模型研究和反偏移技术相结合改善地震资料处理的方法,即把基于不同模型的反偏移结果与不同参数的叠加剖面相比较,不断对二者进行修正,最终确定合理的构造模型用于指导地震资料的处理和解释工作.目前,该方法在四川南门场地区的实际应用早已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

  • 标签: 地震资料 复杂构造 叠前处理 模型 反偏移技术
  • 简介:摘要针对常规地震处理中后时间偏移不能解决倾角界面的非反射点叠加,以及深度偏移对速度模型的要求太高等问题,应用时间偏移技术,解决了目的层成像问题,为寻找和落实岩性圈闭提供可靠地震资料。

  • 标签: 叠前时间偏移 成像 偏移速度
  • 简介:时间偏移被普遍用于3D地震数据处理。激发点和接收点位置不同的观测系统会影响其成像的效果。本文对正交与斜交(宽、窄排列片)观测系统和正交与面元细分的观测系统进行了分析对比。

  • 标签: 叠前时间偏移 3D地震数据处理 地震勘探 观测系统
  • 简介:作者基于数学检波器和等时叠加原理,实现了复杂地表的单程波动方程地震正演模拟。该方法采用虚拟的数学检波器接收地下的反射地震信号,灵活地将接收点布置在地表的任何地方,从而满足地表起伏的要求。此外,根据等时叠加原理,该方法采用单程波动方程进行波场延拓和成像,计算简单快速。通过复杂正断层的数值模拟,得到了高信噪比的共炮集地震记录,并采用适用于起伏地形的深度偏移方法对该共炮集地震记录进行了深度偏移,较好地实现了地震波的偏移归位,从而证明了这里提出的起伏地表的单程波动方程地震正演方法是正确和有效的。

  • 标签: 数学检波器 等时叠加原理 地震叠前正演 起伏地形 单程波动方程
  • 简介:摘要 实践证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油田部分区块断裂裂缝较发育,并且是高产富集的主要因素之一。三维地震在断裂裂缝识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黄土塬巨厚黄土的影响,导致地震品质不佳,运用后数据体识别断层往往断点不清。这里从选取优势角度道集叠加数据体出发,进一步采用相干技术得到相干体,对于断裂裂缝刻画更加清晰,分辨率更高,为断裂识别提供了进一步的技术支撑。

  • 标签: 优势道集 断裂识别 地震品质分析 相干技术
  • 简介:利用单程波动方程炮道集深度偏移方法,建立了相关深度偏移处理流程;在研究地震资料海量数据管理特点和波场外推算子并行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主从模式动态负载平衡并行算法;研究了大规模地震数据并行计算的断点恢复技术,实现了软件级的断点恢复策略。应用自主研究开发的地震成像软件系统对胜利油田BS6探区160km2的三维实际资料进行的生产性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叠前深度偏移 单程波动方程 负载平衡 并行算法 断点恢复 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