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昨天接到你的信,知道了你对前几篇《旅法笔记》的看法,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不过这一点几乎是可以肯定的,就是我在法国所看到的一切,几乎都是闭着眼在看——用心去读。卡尔维诺曾说,人有两种想象过程,一种始于词语,达到视觉形象;再一种始于视觉形象,达到语言表现。我觉得我是始于词语,达到语言表现。全部想象力和思想都纠缠在词语上。而且这里的词语绝对指的是汉语,尽管我有时也不得不用英语进行阅读

  • 标签: 诘问 中国传统 “面子” 忠孝 词语 “脸”
  • 简介:如何解释少女援交现象已成为青年工作者的普遍焦虑。主流论述多从保护主义的角度出发,视参与援交活动的少女是道德败坏的受害者,而网络的流行则是助长歪风的共谋,要解决少女援交问题,务必从执法和监管入手。其实,以上视角并无助于解决问题,为此,我们在提出有关网络、身体与性、伦理主体的诘问基础上,寻找对此现象的深度解释和对此问题解决的正确思路。

  • 标签: 少女援交 援助交际 受害者情结 伦理主体
  • 简介:具有疑问功能的“有没有”问句从表层来看属形式单一的正反问句,但是其自身的疑问功能具有复杂性和阶段性的特点.根据发话人已知信息的多少或疑惑程度的不同,将“有没有”疑问句分为三种句式:询问句、测度句、反诘句.通过分析发现,“有没有”测度句既有询问的功能,即发话人有疑惑需要听话人给予解答;也有反诘的功能,即发话人实施请求或指令的祈使性行为.但表达测度语气的“有没有”问句则不同于询问与反诘句,主要是外部形式和内部功能的不同,表现为搭配成分的不同、语义所指的不同、回答方式的不同等.

  • 标签: “有没有” 测度 询问 反诘
  • 简介:古人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今人说:婚姻不仅仅是誓言与契约,更是责任与义务。这仅仅是美好的希望与祝福吗?

  • 标签: 美好 祝福 父母 呼唤 古人 希望
  • 简介:在城市文化批评和研究快速走向“学科化”的今天,研究者亟待突破对城市文化进行共时分析的符号学层面,在广泛吸收城市本体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加入历史学的维度,从而为立体地想象、还原、解读一座城市的文化样式与文化生态提供可能性。

  • 标签: 城市文化 文化批评 共时分析 本体研究 文化生态 学科化
  • 简介:所谓的“5+2=0”,是一种主要针对当前学校德育实效性偏低的归因性言论,具体而言就是认为学生即使在学校受到五天的正面道德教育,但是周末两天回到家,受社会和家庭的消极负面影响,所有的学校道德教育成果将被完全抵消,学生的道德水准不能得到丝毫的提高,学校的德育实效性不但是低下,甚至可以说是完全没有。从本质上可以说,“5+2=0”言论的出现,就是德育悲观主义的一种表现.但这种德育悲观主义既不是对德育内容的悲观.也不是对德育目标的悲观.更不同于“取消学校德育论”,而是特指对德育大环境的悲观。

  • 标签: 德育实效性 悲观主义 学校道德 道德教育 负面影响 教育成果
  • 简介:<正>在刑法理论中,对危害结果的研究一直没有引起理论界的特别关注。这种局面的出现并非因为其存在理论价值上的先天不足,而是因为在刑法理论演进过程中,危害结果范畴在认定犯罪成立这一实践功能上发生的变化。在古代刑法中,"法律之责

  • 标签: 危害概念 反诘澄清 梳理反诘
  • 简介:菲利普·索莱尔斯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一直是活跃在法国文坛上的中心人物,并对法语文学不断进行着独有的思考和探索。其创作风格深受中国文化影响,作品中出现了大量对汉字、中国古典诗歌和道家文化的借用。如果说这些中国元素在索莱尔斯早期作品中尚流于形式化并略显突兀,而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索莱尔斯书写中,有关中国的参照与文本的关联更加紧密,愈发与作品融为一体,浑然天成,真正建立起了东方与西方的对话。通过汲取中国文化的精髓,索莱尔斯大胆挑战法语写作的极限,创新自己的文学创作。

  • 标签: 索莱尔斯 汉字 中国古典诗 歌道家思想
  • 简介:基于时代变动的中外儒学研究,恰如一面镜子,照透了诸多研究者身后的“理论预设”。第一,儒学虽与原始神道同源,但终究与玄学和宗教,流为二事,自觉长成东方式的知识体系;它也不会因为被标举成某种“国学”,就越发显得尊严别致。第二,政治史决定儒学史。缘饰吏事,多是中国士绅的世纪噩梦。儒学政治化实难负儒学现代化之重任。第三,经济文化学崛起后,东亚儒学遂成宠物。但生成于农业母体的儒学,在市场经济主流下的命运归宿,才是真挑战。总之,以儒学为道具,学界虽屡有新见,但与儒学何干!

  • 标签: 儒学 儒学政治化 经济文化学 知识分子
  • 简介:作为当代官场小说的代表人物,杨少衡在近作《风口浪尖》中的表现有目共睹。这部长篇小说与周梅森的《人民的名义》、丁捷的《追问》等作品一道,构成了当下反腐题材文学再出发的重要成就之一,其影响不容忽视。而在反腐叙事的脉络之中,杨少衡最新的短篇故事《雷霆大发》亦堪称一段至为精彩的官场插曲。小说的开口极小,聚焦于下属江聪明只求常务副市长蒋至洲在文件上再加批一个“蒋”字。

  • 标签: 杨少衡 忏悔 官场小说 反腐题材 常务副市长 代表人物
  • 简介:2012年2月18日,日本青年艺术家群展"七问"在华氏画廊开幕了。展厅里呈现的是日野之彦、金子富之、青木京太郎、宫崎勇次郎、大岛梢、指江昌克、山本(?)基七位艺术家的作品。日野之彦画笔下的人物脸部表情夸张,尤其是惊恐的眼神,如同天真的孩子诧异地注视着经济高速运转的世界。虽然我们有各种不适应,但是又无法逃离。这正是现实生活的写照,本该熟悉的世界变得遥远又陌生。

  • 标签: 日本青年 脸部表情 江昌 现实生活
  • 简介:唐纳德·巴塞尔姆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后现代主义作家之一,其前卫的实验性创作手法丰富了小说形式和内容,也使其意义晦涩难懂。通过运用认知图式、叙述视角、文类经验等叙事策略的分析,短篇小说《玻璃山》多层次意义得以体现,展现了美国后现代语境下生存的困境,引发人们对生存意义的思考。

  • 标签: 巴塞尔姆 《玻璃山》 叙事策略
  • 简介:欧洲人权法院认为,对质诘问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被告人的防御权以实现公正审判,其基本内涵为刑事被告人在程序中应享有面对面地、全方位地挑战及质问不利证人的适当机会。如果符合义务规则、归责规则、防御规则和补强规则的例外,证人在审判外的证言也可不经法庭质问而被作为裁判的事实依据。欧洲人权法院的观点对我国进一步完善符合国际公约的质问规则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 标签: 欧洲人权法院 对质诘问权 内涵 容许例外
  • 简介:美国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摘取了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在颁奖词中高度评价他“在现代贸易模式上所作的分析工作和对经济活动的定位”方面所作的杰出贡献。在国际经济学界,他创立的“新国际贸易理论”以及倡导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学说早已为人周知。

  • 标签: 自由主义 克鲁格曼 经济思潮 美国 保罗 国际贸易理论
  • 简介:前一段时间诸多媒体报道,江苏启东汇龙中学高中学生江成博在学校的升旗仪式上,没有按照老师所审定的讲话内容进行演讲,而是在这个严肃而庄重的场合大肆地抨击当今教育体制的弊端,此事一时掀起轩然大波,在网络上炒得沸沸扬扬,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升旗仪式是一件极其严肃、庄重的教育活动,是对全体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机会,而江成博此举和中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影响恶劣,不能原谅。

  • 标签: 教育体制 事件 高中学生 升旗仪式 多媒体报道 价值观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方法是开肩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办法没有现成的模式,应因人而异·驾驭疗法的能力靠的是勤奋和积累。·治学方法与治学目的、治学态度密切相连,彼此不可分割·成功取决于意愿、方法和行动三大要素

  • 标签: 治学目的 治学方法 金钥匙 疗法 驾驭
  • 简介:关于“方法论”之讨论,乃当下中国法学界一大热门话题。但究竟何谓方法论,其具体内容是什么,却并无定论。

  • 标签: 法学方法论 “方法论” 法学界
  • 简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以往那种教师认真讲、学生认真听的课堂教学方式已不复存在了,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已成为现在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掌握数学方法

  • 标签: 课堂教学方式 课程改革 动手操作 学习数学 合作交流 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