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对强迫症患者反应抑制能力的影响。方法2014年4月到2015年1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60例强迫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氯丙咪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都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对治疗前后的反应抑制能力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96.7%和83.3%,观察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反应抑制能力评分分别为12.34±2.55分和24.25±3.33分,都明显低于治疗前的33.23±4.29分和33.10±3.87分(P<0.05),组间对比差异也明显(P<0.05)。结论针刺能改善强迫症患者的反应抑制能力,提高治疗效果,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针刺 强迫症 氯丙咪嗪 反应抑制能力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云南省高速公路建设规模较大,桥梁与隧道所占比例也比前几年有所提高。经调查显示,我国已建工程中有部分大桥或隧道因为产生碱骨料反应导致开裂、倒塌等严重后果,因此必须尽快研究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措施,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耐久性。本文主要从某条高速公路用不同配比的混凝土出发,进行多项对比试验,最终得出抑制碱骨料反应的优化措施。

  • 标签: 碱骨料 粉煤灰 矿粉 膨胀率 抑制措施
  • 简介:摘要反应抑制停止信号范式(Responseinhibitioninthestop-signalparadigm)所引发的反应抑制最简单最直接,可以准确的衡量人体的反应抑制能力,定位患者的反应抑制中枢。本文总结了反应抑制停止信号范式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探讨人体抑制功能的神经机理及其实验范式的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反应抑制 停止信号范式
  • 简介:背景:体外实验表明,淫羊藿苷可抑制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炎,其抗炎作用在磨损颗粒存在的条件下是否依然有效?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淫羊藿苷对磨损颗粒诱导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方法:①体内实验:将8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钛组和钛+淫羊藿苷组采用钛诱导小鼠颅骨无菌炎症模型,对照组、淫羊藿苷组也进行相同手术过程,但不植入钛,淫羊藿苷组、钛+淫羊藿苷组建模当天灌胃给予淫羊藿苷200mg/(kg·d),对照组、钛组灌胃给予等量的安慰剂,2周后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定量RT-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蛋白或mRNA的表达量。②体外实验:将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分别与核因子кB受体配体、核因子кB受体配体+淫羊藿苷、核因子кB受体配体+钛颗粒及核因子кB受体配体+钛颗粒+淫羊藿苷共培养72h,ELISA检测培养基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水平,RT-PCR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基因mRNA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体内实验:在钛颗粒存在的条件下,口服淫羊藿苷可明显减少颗粒诱导的炎症细胞浸润,使炎性增厚的骨膜变薄,抑制颅骨标本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②体外实验:经钛颗粒刺激后,细胞培养基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质量浓度显著增加,细胞中相应mRNA表达量上调,而经淫羊藿苷干预后这两种炎性因子在蛋白和基因水平的表达量显著下调。结果表明淫羊藿苷在体内外均可显著抑制钛颗粒诱导的炎症反应

  • 标签: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淫羊藿苷 钛颗粒 炎症反应 肿瘤坏死因子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青少年抑郁症首发患者睡眠质量与反应抑制能力的相关性。方法:在我院选取6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30例伴有睡眠障碍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另外30例不存在睡眠障碍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时间: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运用量表评估患者睡眠睡眠质量及反应抑制性,对结果进行统计后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患者PSQI、Y-BOC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睡眠质量与患者反应抑制能力正相关(P<0.05)。结论:青少年抑郁症首发患者睡眠质量与其反应抑制能力呈正相关。

  • 标签: 青少年首发抑郁症 睡眠质量 反应抑制能力 相关性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环已烷氧化反应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副反应及其抑制机制。通过分析副反应产生的原因,结合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进展,本文提出了有效的抑制策略,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效果。研究结果对于提高环已烷氧化反应的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环已烷 氧化反应 副反应
  • 简介:概述文献报道的质子泵抑制剂类药品的不良反应,为该类药品的临床合理使用和不良反应监测提供参考。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压聚乙烯运行过程中,若聚乙烯发生分解反应,将会释放出较多的反应热,导致设备的温度快速上升。这种状况不但会加速其分解,还会引起火灾等安全隐患,给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并且,在设备受损后,会有大量高温乙烯气体从管线中逸出,会形成较强的静电力,使其逸出大气后极有可能发生二次爆炸,其危害远大于一次爆炸。为了能有效地防止这种状况的出现,文章通过对出现的分解反应的成因进行了剖析,并根据制定了一些防治对策,从而达到对分解反应进行合理控制。

  • 标签: 高压聚乙烯 设备 分解 成因 治理
  • 简介:旨在探讨不同刺激重复量对反应抑制后效应的影响。在不同刺激重复量条件下,让被试完成停止信号任务。结果发现,从总体来看,刺激重复量因素上的主效应显著,重复类型因素上主效应不显著;信号抑制条件下不同刺激重复量后无信号试次反应时与总的无信号试次反应时差异不显著;信号反应条件下不同刺激重复量后无信号试次反应时与总的无信号试次反应时差异显著。本研究表明不同刺激重复量条件下的反应抑制后效应是认知控制的执行加工而非自动化的记忆提取。

  • 标签: 刺激重复量 反应抑制后效应 认知控制理论 自动化理论
  • 简介:摘要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免疫反应中处于中心环节。它通过不同的方式作用于免疫反应的各个环节,参与并调节免疫反应

  • 标签: MIF 免疫反应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检验硬膜外阻滞下辅助小剂量氯胺酮和咪唑安定对内脏抑制牵拉反应的作用和效果。记录测验数据,根据数据分析该方法是否能对患者起到提高舒适度和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患有急诊硬膜外阻滞下行阑尾的患者,确保患者都已经做过阑尾切除手术,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病患。对观察组采取手术前5分钟给予0.04mgkg-1咪唑安定,0.5mgkg-1氯胺酮的治疗手段;对照组则采取与观察组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观察比较并记录两租对内脏牵拉反应抑制效果,采取VAS对麻醉满意度进行评分,由医师和患者共同进行打分。结果观察组的抑制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更有效。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和咪唑安定作为静脉辅助药品有着高安全性,能够有效抑制内脏牵拉反应

  • 标签: 氯胺酮 硬膜外麻醉 内脏牵拉反应
  • 简介:某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赵刚,根据市场部经理的要求,招聘一名营销助理。经过多轮的筛选,一位在招聘过程中表现突出的李某被选中,并且在最后的面试过程中,赵刚和经理都觉得李某这个人很不错,一定能够胜任营销助理这个职位。没想到,一个月不到,经理向赵刚抱怨,李某是一个只会夸夸其谈、纸上谈兵、不能做实事的人。赵刚很纳闷,是李某自己能力下降,还是招聘出了问题?

  • 标签: 能力 人力资源经理 应聘 市场部经理 民营企业 面试过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反应抑制能力受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纳入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和正常对照各32例,收集其一般人口学数据。采用Stroop色词测验测试两组的反应抑制能力,采用HAMD问卷评估两组的抑郁严重程度。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对两组资料进行对比,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影响老年抑郁症反应抑制能力的因素。结果两组一般人口学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老年抑郁症组的HAMD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11.304,P=0.000)。在Stroop色词测验方面,两组在A卡(单纯颜色)、B卡(字与色同)方面的表现无明显差异(P分别为0.663和0.641),老年抑郁症组完成C卡(字与色不同)的反应用时显著高于对照组(t=4.883,P=0.030)。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家族精神病史、HAMD评分是影响老年抑郁症的反应抑制能力的关键因素(P分别为0.004,0.000和0.003)。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反应抑制能力可能受抑郁情绪的影响,受损更严重。通过对情绪的干预,可以达到改善反应抑制能力的目的。

  • 标签: 反应抑制 抑郁症 HAMD Stroop测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免疫调节是控制恶性肿瘤进展的重要决定因素,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发展使肿瘤治疗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并在不到十年内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率。然而,尽管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具有瞩目的临床益处,它也带来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毒性风险。本文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肾脏不良反应的机制、发病率、病理类型、诊断和治疗策略等进行综述。

  • 标签: 免疫疗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急性肾损伤 急性间质性肾炎
  • 简介:摘要糖皮质激素为维持生命所必需,对人体的生理作用是多方面的,超生理量的糖皮质激素具有抗感染、抗过敏和抑制免疫反应等多种药理作用,常被运用于治疗各类应激反应、免疫性疾病和炎症状态。其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但是不适当的使用或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将已知的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做一总结。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氢气(H2)在缺血再灌注(I/R)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中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失血1 h,复苏2 h制作大鼠压力控制型失血性休克复苏模型来制作I/R诱导的ALI模型。实验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C组)、氢气组(H组)。S、C组大鼠全程吸入60%N2-40%O2混合气,H组复苏全程吸入2%H2-58%N2-40%O2混合气,余同C组。通过血气分析、肺干/湿比(W/D)、苏木精-伊红(HE)染色等评价H2对ALI病理改变及肺功能的影响;采用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肺组织核转录因子(NF)-κBp65的表达评价H2对ALI炎性反应的影响。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SNK检验或者非参数秩和检验(Kruskal Wallis秩和检验)。结果H2可提高I/R大鼠PaO2/FiO2[C组(325±22) mmHg比H组(370±36) mmHg(1 mmHg=0.133 kPa),F=25.285,P<0.05],减轻肺水肿[肺W/D:C组(4.94±0.14)比H组(4.75±0.12),F=8.142,P<0.05],改善肺损伤(HE染色),降低肺损伤评分[C组(7.50±1.07)比H组(4.50±1.07),F=62.515,P<0.05],降低TNF-α[C组(66.58±5.17) pg/ml比H组(55.58±10.06) pg/ml,F=69.229,P<0.05]、IL-6的含量[C组(28.09±2.06) pg/ml比H组(23.50±2.77) pg/ml,F=24.542,P<0.05],抑制MPO活性[C组(1.55±0.14) U/g湿片比H组(1.15±0.18) U/g湿片,F=154.621,P<0.05],及NF-κBp65的表达[NF-κB p65评分:C组(5.16±1.07)比H组(2.30±0.36),F=93.938,P<0.05]。结论吸入2%H2可改善肺功能、降低肺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是H2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抑制I/R诱导的ALI的炎性反应

  • 标签: 氢气 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 缺血再灌注 急性肺损伤 炎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