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额叶挫伤通过单双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额叶挫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侧额颞瓣开颅术,观察组运用单侧开颅联合大脑镰切开术,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良好率上,观察组为55%,对照组为35%,治疗后残疾率上,观察组为40%,对照组为50%,治疗后死亡率上,观察组为5%,对照组为15%,p<0.05;在手术时长、手术出血量和住院时长上,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额叶挫伤通过单侧开颅联合大脑镰切开术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减少手术损伤,加快恢复速度。

  • 标签: 双额叶脑挫伤 单侧开颅术,大脑镰切开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对冲性前额叶挫伤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颅脑损伤,其具有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等特点。因患者早期意识障碍较轻,未引起重视,一旦病情恶化,抢救不及时易导致严重后果,因此临床上要密切观察跟踪病情的变化,监测颅内压和定时复查动态头颅CT,掌握好手术指征,及时进行开颅清除坏死组织和去骨瓣减压,挽救患者生命。

  • 标签: 前额叶 对冲性脑挫伤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脑室型颅内压探头在额叶挫伤患者中的监测及后续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就诊于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及解放军第101医院神经外科的85例额叶挫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以脑室型颅内压探头为导向的治疗方案与传统治疗方案的差别。结果根据伤后6个月GOS预后评分判断两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治疗组比较,颅内压导向组保守治疗率明显提高(P<0.05),去骨瓣比例明显下降,侧开颅比例明显下降,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下降(P<0.05)。结论脑室型颅内压探头置入后以颅内压为导向的治疗方案可使额叶挫伤患者获益并降低并发症、最大限度控制损伤、降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双额叶脑挫伤 颅内压 目标导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额叶挫伤是常见颅脑损伤类型之一,其临床表现有一定特殊性,容易出现低钠血症、脑中心疝和精神障碍等并发症。现将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98例额叶挫伤病例报告如下:

  • 标签: 额叶脑挫伤 低钠血症 脑中心疝 精神障碍 并发症
  • 简介:挫裂伤是较为常见的颅脑损伤,其损伤机制复杂,伤后早期病情较轻,但常常突然病情加重,且手术时机不易捕捉,死亡率高,是神经外科的一大难题。

  • 标签: 双额脑挫裂伤 临床特点 治疗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额叶挫裂伤致疝的救治体会。方法对10例额叶挫裂伤致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患者经过及时手术抢救治疗后,恢复良好7例,中度残疾2例,重度残疾1例。结论额叶挫裂伤患者的潜在危险性较大,不应单靠血肿量的多少来判断是否手术,应争取在迟发性疝发生前依据病情变化,及时施行手术减压。

  • 标签: 额叶 脑挫裂伤 脑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导致的额叶挫裂伤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78例我科收治的额叶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康复良好者61例,中度残疾者13例,重度残疾者3例,死亡1例。结论密切观察额叶挫裂伤患者的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动态复查患者头颅CT以了解额叶血肿及脑水肿的变化情况,各项观察指标稳定者保守治疗,如有变化及早手术。

  • 标签: 脑挫裂伤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损伤控制的方案治疗额叶挫裂伤、内血肿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将100例额叶挫裂伤、内血肿病人随机分组,对照组(n=50)仅根据CT及临床表现采用保守或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n=50)根据病情逐步采取保守治疗→放置颅内压脑室型探头→单侧开颅手术入路清除侧血肿→侧开颅手术的手术方案。结果根据伤后6个月GOS预后评分判断两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去骨瓣比例明显下降(P〈0.01),侧开颅比例明显下降(P〈0.01),但保守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损伤控制治疗额叶挫裂伤、内血肿的手术方法由简单手术方案逐级到复杂手术过渡,能明显减少开颅及开颅带来的继发性损伤,减少脑中心疝的发生。

  • 标签: 颅脑损伤 额叶 血肿 损伤控制 颅内压监测 入路 单侧 大脑镰切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额叶挫裂伤致疝的救治体会。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12年12月救治的12例额叶挫裂伤致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11例,保守1例;其中恢复良好8例,中残3例,死亡1例。结论额叶挫裂伤患者的潜在危险性较大,易发生脑中心疝,不易单靠血肿量多少来判断是否手术,治疗过程中多有中间清醒期,如能及时手术减压,可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额叶 脑挫裂伤 脑中心疝 手术
  • 简介:目的总结对冲性额叶挫裂伤的临床特点和救治经验。方法对2001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76例对冲性额叶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39例,保守治疗37例。结果治愈41例,中残14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8例。结论对冲性额叶挫裂伤早期病情多较轻,但变化快,可突然加重,应高度重视,可适当放宽手术指征,积极手术以提高救治成功率。

  • 标签: 对冲伤 额叶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额叶挫裂伤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额叶挫裂伤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5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额叶挫裂伤病情变化快,采用早期密切观察及CT动态监测的保守治疗后根据病情的发作变化及时采用手术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双侧额叶脑挫裂伤 临床治疗
  • 简介:目的讨论额叶挫裂伤的诊疗措施。方法对32例额叶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系统性分析结果。32例额叶挫裂伤患者经治疗后,治愈12例,好转10例,放弃3例,死亡7例。结论额叶挫裂伤病人应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警惕迟发型疝发生,手术指征必须放宽,尽早及时手术。

  • 标签: 双侧额叶 脑挫裂伤 诊治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额叶挫裂伤患者的治疗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额叶挫裂伤患者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临床治疗中,手术治疗11例,保守治疗17例,患者治疗良好17例,残疾8例,死亡3例,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在额叶挫裂伤患者进行治疗中,应当加强其病情观察及生命体征监测,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手段,最大限度的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提高治疗有效率。

  • 标签: 双额叶脑挫裂伤 临床治疗 治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额叶重度挫裂伤并发中央型疝的早期救治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5年收治的90例额叶重度挫裂伤并发中央型疝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本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重度残疾率、中度残疾率、植物生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额叶重度挫裂伤并发中央型疝早期临床征象达到手术治疗指征的患者尽早采取手术治疗不仅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而且还能对患者预后情况起到一定改善作用。

  • 标签: 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 中央型脑疝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额叶挫裂伤合并中央型疝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11例重度额叶挫裂伤合并中央型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本组11例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采用GOS评分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恢复良好4例(36.4%),轻残3例(27.3%),重残2例(18.2%),植物生存1例(9.1%),死亡1例(9.1%)。结论临床医师应加强对额叶重度挫裂伤患者病情的观察,一旦出现中央型疝应迅速采取有效的治疗,严格掌握手术指征,以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双额叶脑挫裂伤 中央型脑疝 外科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额叶挫裂伤及并发脑中心疝的临床特点,手术时机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额叶挫裂伤并发脑中心疝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半年随访,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恢复良好7例,中残7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结论额叶挫裂伤患者应密切观察意识,瞳孔,CT影像学变化,及时的侧开颅减压,以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颅脑损伤 额叶 脑中心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