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高精度取样秤在烧结矿取样分析系统中直接提供在线计量数据。该计量数据是直接作为分析烧结矿强度、衡量烧结矿物理性能及其组成力度的主要实时参数,因此高精度取样秤计量数据的稳定性显得至关重要。

  • 标签: 取样分析 计量数据 稳定性
  • 简介:摘要对于矿产勘探工作来讲,针对矿石开展的化学取样以及分析工作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内容。只有利用化学措施开展取样工作,才能够明确矿石的品质以及成分和它们的比例大小,进而我们才能够明确它的加工以及开发技术等,便于我们开展后续的矿产开采以及选取工作。

  • 标签: 矿石 化学取样 化学分析
  • 简介:情绪研究的难题在于其具有动态变化性、情境依存性和个体差异性三大特征,这亟需研究者在对情绪及其相关变量测查时做特别的考量,而传统的情绪研究方法在这些方面存在欠缺。在这种情况下,体验取样法在情绪研究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它可以在一定时间跨度内对情绪事件进行即时、连续、重复地测量,降低了潜在记忆偏差和个人偏好的影响;其次,它把情绪事件置于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增强了研究的生态效度;另外,它丰富庞大的数据采集量能够从多水平、多角度、多变量分析个体情绪的整个变化过程。随着情绪研究的不断深入,体验取样法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

  • 标签: 体验取样法 情绪 情绪研究 研究方法
  • 简介:为尝试解决目前油库立式罐内成品油平均标准密度难以准确计量这一难题,探讨使用每米取样器配合高精度定点密度计的新方法进行准确计量平均标准密度的可靠性。采用现场比对法和相关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来验证定点密度计这一关键测量设备的准确性以及每米高度加权平均法测量罐内油品平均标准密度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提高对罐内油品平均标准密度的准确性,是一次改进平均密度准确测量方法的实践。

  • 标签: 定点密度计 每米取样器 平均标准密度计量
  • 简介:摘要室内土工试验对于土层勘察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试验结果的科学性提升,是室内的土工试验的重要目标。在室内土工试验的过程中,试验的结果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取样扰动到试验操作,分析其对室内土工试验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取样扰动 试验操作 室内土工试验 影响 分析
  • 简介:摘要根据本人多年从事建筑材料检测的工作经验,在日新月异发展的建筑业,工程质量问题已经成为项目的整体焦点,首先见证取样和送检工作是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必要环节,也是尤为重要,以下是几点看法,可供建筑同行朋友参考。

  • 标签: 建筑工程 材料检测 机制看法
  • 简介:华北油田采油四厂对泉古线、务古线等管输原油含水测定采取1小时1取样,连续4个小样混合成一综合样,综合样含水率作为取样4小时内所输原油的平均含水值。由于输送原油含水波动大,取样间隔时间长,所取油样代表性不强,这不仅容易造成原油交接纠纷,而且无法为工程、地质技术人员分析产量提供精确平稳数据,不利于油田健康发展。因此,引进了在线多功能全自动连续取样仪,以提高原油计量精度。

  • 标签: 连续取样 原油含水率 华北油田 油样 计量精度 人员分析
  • 简介:采用间隔多次微量取样玻璃体液的方法,研究人死后眼玻璃体液离子浓度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上选择死亡时间明确的尸体,于死后间隔固定的时间双眼交替微量提取玻璃体液,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采集样本中[K^+]、[Na^+]、[Cl^-]、[Ca^2+]、[P^2+]、[Mg^2+]的浓度,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的结果为:人死后眼玻璃体液中[K^+]浓度随时间延长而升高,浓度变化与时间呈正相关系;[Na^+]、[Cl^-]、[Ca^2+]、[P^2+]、[Mg^2+]的浓度与PMI的变化关系不明显。人死后玻璃体液中[K^+]的变化与时间呈强相关性,这个结论可用于人死后死亡时间的研究和推测。

  • 标签: 法医病理学 死亡时间 玻璃体液 微量重复取样 离子浓度
  • 简介:摘要在火电厂生产运行中,凝汽器是实现朗肯循环最基本的设备,凝汽器真空度是汽轮机性能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其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轮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因此,凝汽器真空取样测量的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凝汽器 真空 取样装置 管路积水。
  • 简介:紫云英属于异花授粉植物,品种内个体基因型杂合,品种鉴定难度大。本研究以紫云英闽紫系列3个审定品种为材料,采用SSR标记进行取样策略对3个品种鉴别能力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固定4对引物组合,从5~50进行梯度取样时,品种内的扩增位点总数、观测等位基因数趋于增多,但有效等位基因数、Shanon信息指数、遗传多样性指数增大到最大值后趋于下降,其中取样量为30时总体样品出现最大值;随着样品量的增加,品种间Nei氏遗传距离以及分子方差分析的品种间期望变异系数比例值(PhiPT)均呈减少趋势,但PhiPT值的置信度在增大;(2)固定品种的样品容量为30和50,再加入2对能扩增出在品种间形成频率差异的标记位点的SSR引物对,基于这6对SSR引物可以将参试的3个紫云英品种有效的区分,品种间期望变异系数比例值(PhiPT)提高且差异的置信度为极显著。主成分分析进一步表明:3个参试品种30个样品与50个样品的散布状况基本一致。对紫云英取样策略的研究表明:为提高对参试品种的鉴别能力,样品取样量以30株为宜,即达到较佳鉴别效果又降低分析成本。

  • 标签: 紫云英 品种 取样策略 SSR分析 异花授粉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现代信息技术逐渐应用于各个行业,不断的推动着各个行业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在此过程中受益匪浅,通过信息技术在见证取样检测中的不断创新和应用,不断的促进了见证取样检测的发展。因此,如何将信息技术更加合理的应用于在建筑工程见证取样检测中,并发挥一定的优势,这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本文主要分析我国目前在建筑工程见证取样检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探究信息技术对其的影响作用,从而促进见证取样检测的健康发展。

  • 标签: 信息技术 建筑工程 见证取样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对重症监护室(ICU)严重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与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住ICU脓毒症患者78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32例)和严重脓毒症组(46例),均于入院24h测定并比较两组的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并评估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结果严重脓毒症组的APACHEⅡ评分、血清CRP、WBC以及PCT水平均显著高于脓毒症组(P<0.05);存活组的APACHEⅡ评分、血清CRP、WBC以及PCT水平均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CT对严重脓毒症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7.48%、81.25%.结论检测血清PCT对于ICU严重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及临床预后预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关键词降钙素原;脓毒症;ICU;诊断;临床预后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327-01

  • 标签:
  • 简介:作品取样系统是Meisels等人基于对标准化测试批判的基础上,于20世纪90年代初制定并至今发挥重要作用的儿童学习与发展评价系统。在其发展与运用中经历并引领了评价方式由注重测试性到注重真实性,由注重单一的评价工具到注重评价的系统化建设、信息化运用的转变。本研究探讨分析了其发展历程、结构特点、在美国早期教育中的运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价。据此,建议我国学前教育评价应注重真实性评价、评价的系统化建设与信息化运用。

  • 标签: 作品取样系统 美国早期教育 评价
  • 简介: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孙继朝、刘景涛研究员团队在地质调查项目资助下,成功自主研制系列取样器与配套装置,并解决痕量组分采集技术难题,发展高效实用的现场调查技术及离线萃取技术,快速准确地查明了重点地区地下水污染状况;通过高分辨率遥感解译调查土地利用类型与污染源分布;

  • 标签: 采集技术 水污染调查 取样分析 现代化 全流程 中国地质科学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肾损伤患者外周血降钙素原(PCT)、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变化,探讨其与急性肾损伤患者的关系。方法入选急性肾损伤患者38例,应用酶联荧光分析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患儿外周血PCT、和CD4+CD25+Treg细胞水平(CD4+CD25+Treg占CD4+T细胞百分比,并与30例正常对照健康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治疗前PCT水平、CD4+CD25+Treg细胞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CT水平、CD4+CD25+Treg细胞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CD4+CD25+Treg在急性肾损伤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降钙素原 调节性T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对重症监护室(ICU)严重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与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住ICU脓毒症患者78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32例)和严重脓毒症组(46例),均于入院24h测定并比较两组的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并评估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结果严重脓毒症组的APACHEⅡ评分、血清CRP、WBC以及PCT水平均显著高于脓毒症组(P<0.05);存活组的APACHEⅡ评分、血清CRP、WBC以及PCT水平均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CT对严重脓毒症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7.48%、81.25%.结论检测血清PCT对于ICU严重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及临床预后预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关键词降钙素原;脓毒症;ICU;诊断;临床预后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327-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尿酸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测定200例脑梗死患者和200名非脑梗死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尿酸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并分析其与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同型半胱氨酸、尿酸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非脑梗死对照组(p<0.01)。脑梗死不同临床分型组间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尿酸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中重型组明显高于轻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r=0.224,p=0.001)、尿酸(r=0.209,p=0.003)和纤维蛋白原含量(r=0.189,p=0.007)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尿酸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与脑梗死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尿酸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脑梗死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尿酸 纤维蛋白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后神经功能及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脑梗塞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8,采用抗血小板制剂及活血药物进行常规治疗)和治疗组(n=48,常规治疗上给予丁苯酞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4d、21d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Barthel指数)评分及CRP、LP(a)和Fib水平变化。结果治疗14d、21d后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CRP、LP(a)和Fib水平改善幅度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丁苯酞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减少CRP、LP(a)和Fib水平表达。

  • 标签: 丁苯酞注射液急性脑梗塞神经保护C反应蛋白 脂蛋白(a)和纤维蛋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