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癫痫伴智力低下患儿接受左乙拉西坦治疗与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5月我院收诊的86例癫痫伴智力低下患儿做随机分组研究,A、B组各43例,均接受左乙拉西坦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接受常规护理,B组开展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B组干预后总有效率、智力评分的提高较A组均更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癫痫伴智力低下患儿在左乙拉西坦治疗期间配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升用药效果,促进患儿智力发育,值得推荐。

  • 标签: 小儿癫痫 智力低下 左乙拉西坦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住院药房片剂剂量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据此制定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方法:调查分析住院药房中影响摆操作的相关因素及问题,规范摆操作,加强实施管理。结果:通过对住院药房中的工作进行分析后明确了影响片剂剂量摆操作的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结论:为了保障用药的安全性,需规范摆的正确操作,加强控制质量的力度,不断进行总结分析,改进优化摆流程。

  • 标签: 住院药房 片剂单剂量 摆药工作 解决对策
  • 简介:摘要:目前的抗血管生成药物主要有阿帕替尼、贝伐单抗、雷莫卢单抗、恩度及其它多靶点酪氨酸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s)等。甲磺酸阿帕替尼(apatinib, YN968D1)系小分子TKI,能高选择性地作用于VEGFR-2,与其酪氨酸激酶ATP结合致其激活失败,从而阻断下游信号传导,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阿帕替尼于2014年10月17日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CFDA)批准上市,用于晚期恶性肿瘤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三线及以上治疗,有较好的生存获益,患者耐受性及依从性良好。除恶性肿瘤外,阿帕替尼在肺癌、乳腺癌、肝细胞癌等肿瘤中也有相对不错的疗效。现将阿帕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系统性分析,更好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晚期乳腺癌患者采取替吉奥治疗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晚期乳腺癌疾病的50例老年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本次研究的时间段为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随后遵循简单随机化原则将这50例患者分为卡培他滨组与替吉奥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卡培他滨组患者采取卡培他滨药物进行治疗,而对替吉奥组患者采取替吉奥进行治疗,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疾病总控制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疾病总控制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方面,替吉奥组与卡培他滨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替吉奥单药 老年 晚期乳腺癌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舍曲林结合丁螺环酮与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价值体会。方法:我院2019年11月至2021年04月接诊抑郁症患者取样8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舍曲林治疗)和实验组(丁螺环酮+舍曲林治疗),43例/组,比较HAMD评分、不良反应率。结果:用药前,两组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2周,实验组HAMD(17.35±3.41)分,用药4周(14.15±3.13)分,用药8周(10.33±3.01)分,皆低于常规组,P<0.05。 同时,实验组不良反应率11.63%(5/43)略低于13.95%(6/43)的常规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抑郁症治疗中,与单用舍曲林相比,联用舍曲林与丁螺环酮不仅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还可显著缓解患者抑郁症状,值得借鉴。

  • 标签: 用药效果 治疗方案 价值体会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缬沙坦(Val)和Val+苯磺酸氨氯地平(AML)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介于2018年6月-2020年8月间,共计高血压患者131例。以随机法为准,A组66例采取Val+AML治疗,B组65例采取Val单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A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B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为高血压患者采取Val+AML治疗能够改善治疗效果,且安全效益较高。

  • 标签: 缬沙坦单药 苯磺酸氨氯地平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与胺碘酮单独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于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纳入研究,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成A、B两组。予以A组胺碘酮治疗,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多巴丝肼片与联合卡左双多巴控释片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66例帕金森病患者,双盲法划入组与联合组(n=33)。组使用多巴丝肼片治疗,联合组使用多巴丝肼片与左双多巴控释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的疗效。结果:组患者用药后的病情改善率是81.82%,联合组的病情改善率是96.97%,联合组的病情改善率相对较高(p<0.05)。结论:多巴丝肼片与卡左双多巴控释片联合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较好,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多巴丝肼片 卡左双多巴控释片 帕金森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法对降低医院药房口服药品剂量摆机调剂差错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观察组进行PDCA循环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取药等待时长、调剂时长、药品盘点时长和调剂错误率。结果:观察组等待时长、调剂时长、药品盘点时长均短于对照组,调剂错误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医院药房 口服药品单剂量摆药机 调剂差错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骨密度变化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的211例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收集年龄、性别、人体质量指数、用药年数、有无肝硬化以及目前骨密度水平(利用双能X线检测,取腰椎L1~4与左侧股骨为观察部位)等相关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211例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用药时长患者血清钙、磷及肾功能水平差异;利用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骨密度水平相关影响因素,将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获得导致患者骨密度水平降低的独立影响因素,检验水准取α= 0.05。结果21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年龄(42.36±11.10)岁、用药(2.52±1.94)年、人体质量指数(23.95±3.11)、男女比例2.25/1、肝硬化发生率35.5%、两个观察部位(腰椎L1~4与左侧股骨)低骨量的发生率分别为24.6%与29.4%。不同恩替卡韦经治时长(≥3年和< 3年)患者血清钙、磷及肾功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骨密度的因素分别为年龄、用药年数、性别、有无肝硬化(腰椎L1~4部位)和年龄、用药年数、性别(左侧股骨部位)。纳入多因素分析后进入两个模型的变量分别为年龄(腰椎L1~4部位:OR = 2.225,左股骨OR = 1.660)、性别(腰椎L1~4部位:OR = 3.048,左股骨OR = 2.496)、用药年数(腰椎L1~4部位:OR = 1.387,左侧股骨OR = 1.276)。结论年龄、性别、用药年数是影响长期应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骨密度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每增加10岁,两个观察部位发生低骨量的风险分别是原先的2.225倍和1.660倍;女性相比于男性,两个观察部位发生低骨量的风险分别为3.048倍和2.496倍;用药年数每增加1年,两个观察部位发生低骨量的风险分别是原先的1.387倍和1.276倍。年龄越大、用药时间越长的女性患者是发生骨密度降低的高危人群。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抗病毒治疗 骨密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通常处于高凝状态且存在消化道出血,若同时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则在药物及介入治疗方面存在诸多矛盾,通常预后较差,目前尚无公认的最佳治疗方案。该文报道1例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院内发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交界性心律及低血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于右冠状动脉病变行血栓抽吸及球囊扩张。术后予替格瑞洛90 mg(2次/d)抗血小板治疗,随访14个月无心绞痛发作,未出现便血加重。

  • 标签: 结肠炎,溃疡性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与多西他赛治疗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多西他赛治疗,观察组应用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对比两组的疾病控制率、肺功能。结果 两组在临床疗效的对比上有差异,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在肺功能指标的对比上有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治疗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有效控制病情,且能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安罗替尼 多西他赛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疾病控制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与单用恩替卡韦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9年8月至2020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者安全是一个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2017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第三个全球患者安全挑战:无伤害,呼吁在未来5年内将所有国家严重的、可避免的药物相关伤害减少50%,并制定了用药安全战略行动框架。2019年6月,WHO发布了《高风险情况下的用药安全》、《多重用药时的用药安全》和《医疗照护过渡期的用药安全》等3份技术报告,以促进各国尽早采取有效的规划和行动,解决用药安全领域的问题。2021年4月,WHO召开了"无伤害"网络会议,强调实现"无伤害"目标的艰巨性和长期性。2021年5月,WHO发布《2021—2030全球患者安全行动计划》,该计划将用药安全作为第三个战略目标中最重要的任务,并针对这项任务提出了4个方面的行动:政府行动、医疗保健机构行动、利益相关者行动和WHO行动。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18年4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患者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着力推进患者用药安全工作。第三个全球患者安全挑战目标的实现,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

  • 标签: 患者安全 患者伤害 世界卫生组织
  • 简介:摘要:中药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随,数千年的发展之下,让其不仅是患病时才需的良药,它更为频繁地出现在人们中,充当绿色养生领域的领头羊,这种新型生活方式为更多人而选择。从中药材种植到中药材交易是现中药材的流通过程,但是余留下了大量的废药渣,如今大多数处理废药渣都以填埋、燃烧为主要方式,重新利用废药渣,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实现城市现代化发展。

  • 标签: 中药,利用率,绿色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