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基层医院药师结合工作实践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效果。 方法 纳入研究病例数量112例,均于2021年6月-2023年6月就诊,均为我院用药治疗患者,分组中,以1:1比例分组,行随机信封抽签划分组别,实验组(临床药学服务),对照组(常规用药指导),分析开展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更高,实验组对药物知识、用法用量、负面作用的认知水平评分更高,实验组患者用药后发生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过敏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实验组用药后的生活质量涵盖心理、生理、社会及情感四个维度评分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基层医院药师结合工作实践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效果显著,有利于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加强患者对药物应用的认知,降低药物应用后的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基层医院药师 工作实践 临床药学服务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医院药师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方法及效果。研究选取了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期间的200例临床用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用药审核与评估、参与临床查房与讨论、患者用药教育与指导以及与医师的沟通与协作等多种药学干预方法,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结果显示,药学干预后,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用药安全性得到提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患者用药满意度提高。同时,药学干预还带来了经济效益的提升,降低了医疗成本。本研究表明,药师的药学干预在改善临床不合理用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提升患者用药安全性和医疗质量。

  • 标签: 医院药师 临床不合理用药 药学干预方法 用药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院现代化进程在21世纪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在不断加快,这对药学专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管药师作为医院药房的核心管理人员,既要有扎实的药学专业知识,又要注意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才能保证药房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本研究通过对现代医院药学专业人员的专业素养的分析,探讨了怎样才能更好地推动药学人员的专业素养的提高和发展,并对主管药师的岗位职责、技能要求、工作环境等进行了详尽的剖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性的理论框架,以期为我国医疗机构的药学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发展以及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 标签: 医院药房 主管药师 岗位工作分析 理论构想
  • 简介:摘要:本文重点对门诊药房药师在基层医院中发挥的沟通作用进行详细综述,旨在能够为促进合理用药,提高临床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 标签: 门诊药房 药师 基层医院 沟通作用
  • 简介:摘要:在当前的医疗环境中,药师在门诊药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负责药物的分发和管理,指导患者教育、公共卫生推广等多个方面。随着医疗领域的快速发展和患者需求的不断增长,门诊药房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增加,尤其在提供药物知识、个性化药物管理、质量控制与评估等方面。因此,本文详细介绍药师在门诊药房中的角色,然后分析医院药师做好门诊药房西药学咨询服务,并提出各种针对性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医院药师 门诊药房 咨询服务
  • 简介:摘要:临床中药学是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临床用药为核心,将传统中医药学与现代药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而中药师临床中药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就临床中药学与中药师的作用进行探讨和分析。

  • 标签: 临床 中药学  中药师
  • 简介:摘要:临床中药学不仅关注中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还致力于研究中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有力的治疗支持。中药师则以其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确保中药材及制剂的质量,为患者提供精准的用药指导和咨询服务,从而保障了中药治疗的科学性和安全性。二者的紧密结合,共同推动了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本文就临床中药学与中药师的作用进行系统分析。

  • 标签: 临床中药学 中药师 中药治疗 用药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在本研究中着重分析了临床药师的日常职责,并探索了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临床药师评估标准体系。方法:本研究通过详细审查相关文献,选用关键绩效指标(KPI)作为评估方法。利用临床药师团队集体讨论的方式来筛选和制定评估指标,旨在建立一个适合使用的、经过优化的临床药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临床药师评价体系是建立在医院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保留了道德、勤奋、体能以及科研和教学等共同评价指标,初步实现了对临床药师日常工作的全面评估。结论:随着临床药学领域的不断发展,临床药师的工作内容和技能水平也在持续进步。

  • 标签: 临床药师 量化评估指标体系 绩效指标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患病率的增加,慢性疾病管理成为医疗领域的重要议题。临床药师作为医疗团队中的一员,其专业角色在慢性疾病管理中显得尤为关键。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药师如何通过药物管理、患者教育和跨学科团队合作,提高慢性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慢性疾病管理的现状和挑战。

  • 标签: 临床药师 慢性疾病管理 药物管理 患者教育 跨学科团队合作。
  • 简介:【摘要】将临床医学与药学融合是当前的新兴学科,旨在培养优秀的临床药师,加强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临床药师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是药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研究在药学发展过程中对临床药师进行培养的价值,本文内容为探讨药学发展中临床药师培养价值,浅议临床药师培养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提升临床药师培养对策。期望能够为药学发展提供参考,推动药学发展人才培育工作。

  • 标签: 药学发展 临床药师 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药师发展中依托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在合理用药方面的作用。方法: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设置前后分别选取880份处方,实施前为对照组,实施后为观察组,根据处方不合理用药事件和用药差错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处方中发生不合理用药事件的占比和用药差错事件发生概率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临床药师人员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促进临床用药的合理性,避免出现差错事件,值得借鉴。

  • 标签: 临床药师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 合理用药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师药学干预模式在中药临床中的合理应用与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中药治疗患者112例,接收的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分组形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数量为两组,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通过针对分组后的病人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对照组56例为常规护理方式,及实验组56例为药师药学干预)。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针对中药治疗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实验结果发现,采用药师药学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方法P<0.05。结论:服用中药治疗患者实施中药师药学服务效果确切,能够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药师药学干预 中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在我院各科室治疗的189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95例,观察组94例。对于药品不良反应控制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管理,观察组采用药师开展药学服务方式管理,统计两组患者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用药治疗的患者,应尽量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开展药学服务干预措施可做为临床优质路径,能明显降低患者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临床医务人员可借鉴及推广。

  • 标签: 临床药师 药学服务 药品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期间药师干预发挥的实际作用。以2019-2021年为研究时段,筛选出医疗机构呼吸科门诊接收的肺炎病患600例,根据病患的临床用药方案的差异性将其划分成2个研究组,其分别是: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组的病患均是300例。其中,对照组病患用药期间没有药师干预,实验组患者用药期间有药师干预,随后需要统计对比2组的住院时间、购买抗菌药物支出、住院成本、等,并且还需要比较2组的抗菌药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住院时间、购买抗菌药物支出、住院成本、选择抗菌药物的种类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其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 在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期间,如果能够得到药师干预,则能够确保患者的临床用药行为更加规范与合理,不但能够降低患者的用药成本、缩减住院时间、控制住院成本,而且还能够尽可能地减少抗菌药的使用种类,预防耐药现象的发生。

  • 标签: 药师干预 临床抗菌药物 应用价值
  • 简介:近年来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发病率显著升高,虽然住院期间死亡率低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但再发梗死率、再住院率及远期死亡率均高于STEMI,已成为临床常见急重症[1]。PCI是NSTE-ACS的重要治疗手段,围术期的抗凝治疗和DAPT是减少术后血栓事件的基石[2]。临床实践中,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呈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对于特殊人群来说,如何平衡血栓和出血风险一直是临床决策中的难题[3]。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PCI术后血小板减少患者的诊疗,进行药学监护,为患者制订个体化用药方案。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药师审核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200例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门诊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用药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药师审核管理模式。比较两组不合理用药发生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药师审核管理模式的应用,可以减少他汀类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可推广使用。

  • 标签: 药师审核 他汀类药物 合理用药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院感染是医疗机构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的康复和生存造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建议医院在护理人员中广泛推广感染护理技能培训,以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 标签: 医院感染,护理技能培训,临床应用,感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