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1
/ 2

分析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应用效果

郭倩

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  甘肃省平凉市  744000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在我院各科室治疗的189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95例,观察组94例。对于药品不良反应控制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管理,观察组采用药师开展药学服务方式管理,统计两组患者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用药治疗的患者,应尽量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开展药学服务干预措施可做为临床优质路径,能明显降低患者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临床医务人员可借鉴及推广。

【关键词】临床药师;药学服务;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1],一般指医师针对患者病情开具处方药物,患者遵医嘱用药,且服药方法、药量均正确,在用药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如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后遗反应等。发生原因与药物本身性质、患者用药依从性和用药常识等有关[2]。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病情康复,增加医患纠纷,降低医院就诊质量,严重者可威胁患者生命,故采取有效措施干预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次对我院收治的189例各科室患者治疗病例作为研究目标,实施临床药学服务干预,结果显著,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各科室治疗患者189例病例,并按治疗顺序分为对照组(95例)和观察组(94例),选取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性别、年龄分别为:男性47例,女性48例/男性47例,女性47例;中位年龄(55.56±2.25)岁/中位年龄(54.50±2.71)岁。所有患者精神意识均良好且同意本次试验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被诊断为先天性疾病、资料不全、中途退出者。本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监督执行。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相似(P>0.05),试验可行。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管理,包括医生开具处方,告知服用方法及药量,解答患者提出问题。

观察组采用临床药学服务:①建立药历:药师与患者初次接触时建立药历,按要求详细记录患者资料并不断完善,书写要规范,上面要有家属及本人签字,具有法律效力,保障双方权益,药历要妥善保存。②药学咨询和监护:患者在取药时药师应指导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等,解答患者问题。开展药学期间药师应不断学习知识,提高临床用药水平,院外定期回访,了解患者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处理方案,提高用药安全。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满意度。不良反应包括休克反应、中毒反应、过敏反应。治疗满意度应用我院自制调查表,共五项内容,每项内容满分20分,总分100分,对患者就医情况进行调查评分,评分内容包括专业服务、治疗效果、服务态度、医院环境、科室服务。评分越高代表治疗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根据观察指标统计相关数据,分别使用均数(Mean Value)加减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士s)和例(n)、百分率(%)来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将有效数据输入到SPSS22.0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进行T值和X²检验,当P值<0.05时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满意度对比n% )/(士s)

组别

例数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治疗满意度评分/分

不良反应发生例数

不良反应率

观察组

94

6

6.38%

90.62±2.33

对照组

95

18

18.94%

76.25±2.11

T/

-

-

6.7282

44.4509

P

-

-

0.0094

0.0000

3讨论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3]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药品不良反应是指正确服用处方药而产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诸多研究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原因错综复杂,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伤害,严重时威胁生命[4-5]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干预,可有效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和医院医疗质量。本次研究笔者通过传统方式管理和药学服务干预管理来评估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满意度。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6.38%)明显低于对照组(18.94)(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为: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目的是确保用药合理且安全,药师把正确的用药方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知识普及给患者,可明显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最大程度的降低不良反应情况发生;不断完善、学习、提升,提升药师岗位人员专业知识与时俱进,综合素质精益求精,保障患者最大化用药安全、有效。

综上所述,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不合理用药问题发生,确保用药安全,提高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彭晶.分析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应用效果[J].健康之友,2021(6):271.

[2]刘冬妍.分析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7):82-83.

[3]张智.药学服务对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9):182-183.

[4]赵静.医院药事管理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价值与作用分析[J].药店周刊,2022,31(4):175-178.

[5]徐艳,吕娟.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应用效果分析[J].健康之家,2022(8):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