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探讨医源性压力损伤容易发生的原因,针对源压力损伤因素提出针对防治方法,采取正确、合适的护理措施。 对医源性压力损伤原因及防治、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并将其在实际护理工作中进行应用,根据应用的效果、不断改进。 正确评估医源性压力损伤的危险因素,综合正确运用防治护理措施,可以降低医源性压力损伤的发生,降低患者的痛苦。

  • 标签: 医源性压力性损伤 易发因素 防治
  • 简介:由于心理压力大导致腹痛、腹泻、便秘.是目前发病率非常高的一种肠道疾病.已占肠道疾病的30%左右。这种肠道疾病在医学上被称肠激综合征。因为人体的肠道非常敏感.当人的精神长期处在压力的状态下时.人体内脏感觉神经会出现失常,以致肠道的功能发生紊乱。

  • 标签: 心理压力 肠易激综合征 人的精神 疾病 发病率 人体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提出有效的防治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就诊的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55例,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损伤原因,有针对的提出防治措施。结果医源性胆道损伤原因主要有病理改变、解剖变异、术中操作等。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后,初次修复优良率为78.18%(33/55),二次修复优良率为50%(6/12),三次修复优良率为33.3%(2/6),修复整体优良率为92.7%(51/55)。结论对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在明确病因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措施治疗,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操作,才能在根本上降低医源性胆道损伤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医源性胆道损伤 损伤原因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及分析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常见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医源性胆道损伤41例进行分析,在损伤部位和分类,损伤原因,术中诊断及时处理,预后及预防给予总结。结果医源性胆道损伤可见于各种胆道手术和胃大部切除术、肝切除术等非胆道手术,其中以胆囊切除手术最为常见。结论术前正确选择病例、术中规范操作、果断处置异常情况可有效预防胆道损伤。及时发现胆道损伤,采用合适的治疗措施是保证良好预后的关键。

  • 标签: 医源性 胆道损伤 原因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以及防治策略。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40例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对40例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进行随访,其中出院后肝胆系统症状和胆道影像学检查均无异常现象的为34例(85.00%);偶尔出现胆管炎症状,但采用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的为5例(12.50%);出院后胆道出现反复感染,手术后出现黄疸、肝功能损伤,进行2次手术的为1例(2.50%)。结论强化施术者的责任心、提高施术者的手术能力是预防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关键,对出现的胆道损伤现象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能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医源性胆道损伤 原因 防治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991年8月~2009年8月12例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妇科9例;外科(肿瘤外科和普通外科)3例。子宫切除损伤4例;剖宫产术3例;宫颈癌淋巴清扫2例;腹腔肿瘤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1例;直肠癌手术2例。膀胱输尿管再植术9例;患侧肾切2例;线结松解术1例。结论熟练掌握局部解剖关系,制定防止输尿管损伤预案,早期诊断及时处理,避免更严重后果的发生。

  • 标签: 输尿管 损伤 医源性
  • 简介:春季是人们出门旅游的好时节。然而在途中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坐车、乘船还是乘飞机,稍不注意很容易引发疾病。因此,在旅途中做好以下疾病的防治,对确保旅游愉快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引发疾病 旅游 防治 春季 乘飞机
  • 简介:当前正值夏季,尤其7、8月份,天气炎热,多雨潮湿,利于蚊虫、细菌的滋生,由于疾病传播媒介猖獗、堆积饲料霉变、热应激等因素出现,往往造成猪只发生疾病或免疫力低下,严重影响猪只生产性能,给养猪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造成夏季猪只疫病的因素多样,很难做出明确诊断,为此本文就导致夏季猪只疾病的因素做一总结,浅谈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愿与广大同行分享经验。

  • 标签: 疾病传播 养猪业 热应激 免疫力低下 生产性能 后备母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剖宫产患者术后压力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2月—2023年 4月收治的72例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术后发生压力损伤产妇纳入观察组,未发生压力损伤产妇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手术时间、局部潮湿情况及麻醉方式,分析影响剖宫产患者发生压力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中的72例产妇,术后发生压力损伤8例,占比11.11%。经分析显示,剖宫产术后发生压力损伤与年龄、BMI无关,但可能与手术时间、局部潮湿情况和麻醉方式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738、12.378、5.827,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2 h、局部潮湿和全麻是导致剖宫产患者术后发生压力损伤的危险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OR>1,P<0.05)。结论:剖宫产患者术后压力损伤发生率较高,手术时间≥2 h、局部潮湿和全麻是导致剖宫产患者术后发生压力损伤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剖宫产 压力性损伤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癌症晚期患者压力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住院的10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所有入选患者均需要制定完整的资料登记表,在患者入院后2 h以内进行首次压力损伤危险评估以评估其皮肤情况。对患者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压疮危险评估表(Braden评分表)、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情况进行测定与评估。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各因素压力损伤的相关。结果100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出现压力损伤,院内获得压力损伤的发生率为(5.00%);其中男性患者3例(60.00%),女性患者2例(40.00%);年龄范围38~89岁;其中有1例(20.00%)患者为1期压力损伤,3例(60.00%)患者中为2期压力损伤,1例(20.00%)患者为不可分期损伤;不同年龄、Braden评分、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KFS量表评分的患者发生压力损伤的情况比较(χ2=7.916、34.657、5.432、18.034、38.922,均P<0.05);低血清白蛋白水平、低血红蛋白水平、年龄≥70岁、KPS评分≤30分、Braden评分≤16分癌症患者压力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高血清白蛋白水平、高血红蛋白水平、年龄<70岁、KPS评分>30分、Braden评分>16分癌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34、5.432、7.916、38.922、34.657,均P<0.05);将压力损伤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作为自变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低血清白蛋白水平、低血红蛋白水平、年龄≥70岁、KPS评分≤30分、Braden评分≤16分均是癌症晚期出现压力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KFS评分、Braden评分、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含量均与癌症晚期患者压力损伤的发生情况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均是癌症晚期患者压力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肿瘤 晚期 营养水平 白蛋白 血红蛋白 卡氏功能状态评分 危险因素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用于降低老年糖尿病压力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内选择20例进行本次研究。患者前期均经过饮食、血糖等评估,随后对患者进行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对比干预前后压力损伤的发生率以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结果:干预前患者中有8例发生压力损伤,发生率为40%,干预后患者中有2例发生压力损伤,发生率为1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显著提高,对比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更容易发生压力损伤,进行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压力损伤的发生率,对于改善老年糖尿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压力性损伤 相关因素 护理防治
  • 作者: 高成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08-18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8期
  • 机构: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很多,可见于各种胆道手术和胃大部切除术、肝切除术等非胆道手术,其中以胆囊切除手术最为多见,其发生率大约为0.1%~0.5%,近年来在我国呈上升趋势。胆道损伤发生后如果修复不成功,势必造成多次胆道手术,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痛苦。如何高质量地完成胆道修复手术,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现已成为临床医师的一个重大课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胆管损伤的危险因素一般因素:①认为胆囊切除简单。②基础知识不足,缺乏足够训练。③麻醉不满意,过短、过低、过分靠外的腹直肌切口,过斜、过短、过分偏外的肋缘下切口,暴露不良,肝十二指肠韧带伸张不够,采光照明不佳等等。

  • 标签: 医源性胆管损伤 肝十二指肠韧带 肋缘下切口 预防 危险因素 胆囊切除
  • 简介:术中胆道损伤是胆道良性狭窄和胆瘘的主要原因之一.若处理不当,可导致胆汁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和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现总结我院1997年6月~2001年3月生的9例术中胆道损伤的处理经验.

  • 标签: 医源性胆道损伤 处理 胆道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医源性损伤保留脾脏的处理方式.方法回顾分析11例医源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该11例医源性损伤的患者进行处理时.采用压迫和/或电凝止血者3例,直接缝合止血者3例,自体腹膜加垫缝合修补术5例。11例医源性损伤的患者均成功保住脾脏.无1例因术后出血或脾周脓肿行再次手术。无手术或术后近期死亡病例。结论压迫、电凝、缝合以及自体腹膜加垫缝合等方式在医源性损伤的处理中是安全、可行的,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脾切除。

  • 标签: 脾损伤 医源性 患者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