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患者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4
/ 2

剖宫产患者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

1刘贵菊,2王玉宇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西安  710068

摘要 目的:分析剖宫产患者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2月—2023年 4月收治的72例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术后发生压力性损伤产妇纳入观察组,未发生压力性损伤产妇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手术时间、局部潮湿情况及麻醉方式,分析影响剖宫产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中的72例产妇,术后发生压力性损伤8例,占比11.11%。经分析显示,剖宫产术后发生压力性损伤与年龄、BMI无关,但可能与手术时间、局部潮湿情况和麻醉方式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738、12.378、5.827,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2 h、局部潮湿和全麻是导致剖宫产患者术后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OR>1,P<0.05)。结论:剖宫产患者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较高,手术时间≥2 h、局部潮湿和全麻是导致剖宫产患者术后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剖宫产;压力性损伤;影响因素

压力性损伤是病人由于长期压力、剪切力、摩擦力或联合剪切力导致受压部位出现红、肿、热、痛甚至出现破溃坏死,通常位于骨隆突处, 病人体内微环境紊乱、营养状态差、皮肤潮湿、合并症多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压力性损伤[1]。其中,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或医源性压力性损伤是住院病人最常见的压力性损伤类型[2]

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本院 2022年2月—2023年 4月收治的72例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剖宫产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 2022年2月—2023年 4月收治的72例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处于20~39岁,平均年龄 (32.05±6.43) 岁,体重指数 (BMI) 17.3~23.2 kg/m2 ,其中经产妇 40 例,初产妇 32例。经统计学检验年龄、体重指数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产妇均为足月分娩。产前诊断胎心正常。产前皮肤完整,无皮肤疾病,无合并疾病。临床资料完整。

压力性损伤诊断标准:采用美国国家压疮委员会 (NPUAP) 修订的压力性损伤分期标准 (2016 版)[3], 1 期:受压部位压力解除后红斑不退。2期:受压部位真皮及表皮损伤,可见浅表溃疡,皮肤出现破溃、水疱或表皮状溃疡。3期:皮下组织溃疡或坏死,或伴有周围组织损伤。4 期:受损组织可达肌层或骨骼。符合上述任何1 期即可判定为压力性损伤。将发生压力性损伤患者纳入观察组,未发生压力性损伤患者纳入对照组组,记录两组产妇手术时间(≥2 h、<2 h)、局部潮湿情况(是、否)和麻醉方式(全麻、局麻)。

1.3 观察指标

所有产妇均行剖宫产,术后观察患者是否发生压力性损伤。

1.4 资料与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

本研究的72例产妇中,术后发生压力性损伤8例,占比11.11%。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剖宫产术后发生压力性损伤与手术时间、局部潮湿情况和麻醉方式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1。

表1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h)

局部潮湿

麻醉方式

观察组

36

3.27±3.72

62

全麻5局麻3

对照组

36

3.62±4.03

40否24

全麻35局麻29

X2/t值

7.738

12.378

5.827

P

0.001

<0.001

0.003

2.2 剖宫产患者术后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多因素分析

将表1比较结果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自变量说明如下:手术时间>2h为“1”,手术时间<2h为“0”,局部潮湿是为“1”,否为“0”,全麻为“1”,局麻为“0”。将剖宫产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压力性损伤作为因变量,发生赋值为“1”,未发生赋值为 “0”,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2 h、局部潮湿、全麻是导致剖宫产术后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OR>1,P<0.05),见表 2。

表2

多因素

β

标准系

WaldX2

P

OR

95%CL

手术时间

2.948

0.738

7.930

0.003

10.023

20.949-35.849

局部潮湿

2.848

0.836

13.949

<0.001

11.003

3.492-45.839

麻醉方式

1.847

0.628

5.003

0.009

7.029

1.849-35.930

 3 讨论

剖宫产不是通过阴道分娩,而是在麻醉情况下切开产妇的腹壁及子宫壁,从子宫中取出胎儿及胎儿附属物,然后将子宫壁及腹壁各层组织逐一缝合的一种手术[4]。选择剖宫产分娩,是在产科医生确定没有办法阴道分娩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因为剖宫产分娩对产妇而言,均可能存在手术切口感染、产后出血、损伤脏器、住院时间延长、胎儿损伤、新生儿湿肺等风险。当胎儿过大或胎位不正时;母亲骨盆畸形或过小;母亲患有严重的妊娠期合并症或并发症;或者母亲是高龄产妇,而且是第一次生产;母亲长生殖器疱疹,胎儿经过阴道时,有将病毒传染给胎儿的危险;这些情况需要进行剖宫产。除此之外,在试产的最后一刻发生的突发事件,比如:子宫颈口扩张不全、产程异常 (难产)、头盆不称;在分娩过程中,胎心率严重异常,胎儿出现缺氧,短时间内无法通过阴道顺利分娩,需要立即结束分娩,这时也需要马上实施剖宫产。剖宫产术作为阴道分娩的补救措施,对改善母婴结局、确保母婴安全起到一定的作用,是产科分娩方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

压力性损伤在剖宫产术后并发症中较为常见,且已成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本研究72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11.11%,严重影响患者术后身体恢复,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生儿吸吮母乳状况。因此,积极探寻剖宫产患者术后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以为临床防治提供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剖宫产患者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较高,手术时间≥2 h、局部潮湿和全麻是导致剖宫产患者术后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 何园,易洋,曾华娇,等. 压力性损伤指南的质量评价及内容分析[J]. 全科护理,2023,21(13):1825-1829.

[2] 杨龙飞,齐敬晗,刘佳琳,等. 压力性损伤预防和治疗循证指南的意见总结[J]. 护理研究,2022,36(6):1008-1015.

[3] 褚万立,郝岱峰. 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2016年压力性损伤的定义和分期解读[J].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8,13(1):64-68.

[4]白雪,杨艳,夏春玲. 国际ERAS协会剖宫产术后加速康复护理指南解读[J]. 护理研究,2020,34(9):1493-1496.

[5] 张媛,范莉,刘晓燕,等. 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前次剖宫产后阴道分娩指南简介[J]. 现代妇产科进展,2020,29(7):553-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