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两者比较来评价奥平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奥平组40例,女18例,氯平组40例,治疗前经3天清洗期后开始用药,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末分别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分,结果奥平组40例中,显效6例,有效29例,总有效率87.5%;氯平组40例中,显效6例,有效30例,总有效率90.0%。两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及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奥氮平 氯氮平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分裂患者应用氯平治疗对白细胞计数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精神科2014年2月-2016年2月接治的376例精神分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用药前后患者的白细胞计算情况。结果在本组患者中,55例患者用药后白细胞计数受到影响,发生率14.6%;其中,白细胞计数增高47例(12.5%),白细胞计数降低8例(2.1%);单用30例(54.5%),联合用药25例(45.5%),差异不显著,不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于精神疾病患者,长时间应用氯平治疗会对白细胞计数产生影响,因而在用药过程中必须加强白细胞计数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 标签: 氯氮平 精神分裂症 白细胞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奥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86名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奥平治疗,治疗两个月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通过两个月的治疗发现,观察组显效25例,好转13例,无效5例,有效率(显效十好转)为88.37%;对照组显效14例,好转19例,无效10例,有效率76.74%,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兴奋或激惹和失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奥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奥氮平 老年痴呆 治疗 精神行为障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奥平治疗躁狂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医院收治的躁狂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1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碳酸锂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奥平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17%,二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奥平进行躁狂症的临床治疗,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奥氮平 躁狂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艾灸姜片治疗胃脘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胃脘痛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艾灸姜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胃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艾灸姜片治疗胃脘痛具有良好的治疗疗效,不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艾灸 姜片 胃脘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肾病综合征患儿使用芥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在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药物副作用并给予对症护理。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有效减少芥使用时的不良反应,达到满意的效果。

  • 标签: 小儿肾病综合征 氮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失眠患者采用米平与右佐匹克隆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失眠症患者共108例,以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5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右佐匹克隆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米平与右佐匹克隆联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的改善幅度、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睡眠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总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用药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为68.5%;不良反应仅有3例,少于对照组的10例;睡眠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眠患者采用米平与右佐匹克隆联合进行治疗,其效果优于单纯用药,可以进一步改善睡眠状态,缩短用药时间,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失眠 米氮平 右佐匹克隆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柳磺吡啶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观察组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磺吡啶灌肠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复发率,对照组复发率26.67%,观察组复发率10.0%,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柳磺吡啶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柳氮磺吡啶 溃疡性结肠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平治疗精神病性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精神病性障碍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为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方案,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入奥平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病性障碍患者采用奥平进行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低,有利于患者更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奥氮平 精神病性障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奥平治疗躁狂型老年痴呆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32例躁狂型老年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给予奥平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精神行为症状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以及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评分为(30.26±4.27)分,治疗后评分降为(8.32±1.7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为(7.89±1.76)分,治疗后评分为(13.27±2.59)分,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服药后,出现嗜睡2例,锥体外系反映1例,合计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结论奥平治疗躁狂型老年痴呆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精神状态和智力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躁狂型老年痴呆 奥氮平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奥平、利培酮分别合碳酸锂治疗老年期躁狂症的疗效与副反应。方法96例老年期躁狂症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服奥平,另一组服利培酮,治疗6周。结果奥平组临床疗效21例治愈,16例进步,8例有效,3例无效,利培酮组分别为16,6,8和8例。结论奥平是治疗老年期躁狂症安全有效药物。

  • 标签: 老年期 躁狂症 奥氮平 利培酮 碳酸锂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米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口服米平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使用HAMD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使用不良反应量表TFSS评价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HAMD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更好(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TESS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ESS评分明显更好(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在米平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米氮平 脑卒中后抑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丙戊酸钠分别联合奥平与氟哌啶醇治疗急性躁狂发作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奥平联合丙戊酸钠,对照组为氟哌啶醇联合丙戊酸钠,采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BRMS总分在治疗后第一周就有下(p<0.05),随着时间延长,这种下降趋势更为明显,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平组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更耐受。结论奥平联合丙戊酸钠是可有效安全缓解急性躁狂发作,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奥氮平 丙戊酸钠 氟哌啶醇 急性躁狂发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脑卒中合并抑郁患者治疗中联合米平与喹硫平治疗有效性。方法本次所选80例脑卒中合并抑郁患者入我院治疗时间均是2017年8月—2018年8月,依据入院顺序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以后两组MoCA评分都发生显著改善,观察组评分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脑卒中合并抑郁患者治疗中联合米平与喹硫平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值得应用。

  • 标签: 米氮平 喹硫平 脑卒中 抑郁
  • 简介:摘要水质总含量是富营养化状态的一个重要的检测指标,水质检测要求对水质总进行重点的分析。而对于水质总的相关检测方法中,最常用的是紫外分光光度法,但这种方法的实际运用中,常出现出现一些不稳定问题如空白值偏高、样品测定值不准等,测定值往往存在较大的波动。本研究就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总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细致分析,并提出优化方法,以求提高测定值的准确性。

  • 标签: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水质总氮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奥平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试验对象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3例抑郁症患者。患者分组方法密封信封随机分组法。83例患者分为F组和F+A组两个组别。F组单纯以氟西汀治疗;F+A组奥平联合氟西汀治疗。干预8周后观察(1)总有效率;(2)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HAMD量表评分、Spitzer量表总分的差异。结果(1)F+A组相比于F组总有效率更高,χ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2)治疗前两组HAMD量表评分、Spitzer量表总分相似,t检验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F+A组相比于F组HAMD量表评分、Spitzer量表总分改善更显著,t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奥平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抑郁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奥氮平 氟西汀 抑郁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采用利培酮、奥平和氯平这三种非经典抗精神病药治疗对其QTc间期的影响。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所选的时间范围为2014年5月-2015年5月,共纳入120例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9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调查。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组(利培酮,n=30)、B组(奥平,n=30)、C组(氯平,n=30)。随访8周,比较治疗前、第4周、第8周三组QTC、血钾、血镁的差异。结果治疗前后,三组QTc、血钾、血镁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三组QTc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而组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利培酮、奥平和氯平四种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均能不同程度延长QTc间期,但延长效果有限,可适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QTc间期 利培酮 奥氮平 氯氮平
  • 简介:摘要罗伯特?涅是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受过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训练,融合信息加工心理学与建构主义认知学习心理学的思想,形成一套理论体系。涅认为,学习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不是“刺激—反应”的简单联结。因此,他将学习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态度与动作技能。本文归纳涅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分别阐述他在知识的学习、学习策略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教学设计等方面的观点,最后结合教学与实例进一步作出评价。

  • 标签: 加涅 信息加工 认知策略 九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