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1抗原、e抗原的检测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13例HBV-DNA阳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1抗原、e抗原的。结果S1抗原与HBV-DNA的符合率为69.91%,e抗原与HBV-DNA的符合率为66.37%,S1抗原与e抗原的合计阳性率为75.22%。结论S1抗原、e抗原单独用于评价HBV在体内复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联合使用检出率较高。

  • 标签: 前S1抗原 e抗原 HBV-DNA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与S1抗原结果的相关性。为是否在临床开展S1抗原提供依据。方法乙肝表面抗原采用北京万泰ELISA法试剂盒,乙肝病毒S1抗原采用厦门新创ELISA法试剂盒。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为90例。肝功异常20例,占22.2%。乙肝病毒S1抗原阳性为76例肝功异常16例,占21%。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开展乙肝病毒S1抗原有待进一步验证。

  • 标签: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乙肝病毒前S1抗原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解,为乙肝病毒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并探讨HBVS1抗原在乙肝两对半组合模式中的阳性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抽取我院精神科住院患者46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乙肝病毒S1抗原和乙肝两对半检测,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460例精神病患者血清HBsAg阳性81例(17.61%),其中大三阳27例(5.87%),小三阳41例(8.91%),HBsAg、HBeAg阳性的模式7例(1.52%);大三阳患者中S1抗原阳性21例(77.78%);小三阳患者中,S1抗原阳性30例(73.17%);HBsAg、HBeAg阳性模式的患者中S1抗原阳性5例(71.43%)。三者间S1抗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病患者HBV感染率高于一般人群,对这类患者应给予相应的抗病毒和保肝治疗,同时加强管理、消毒隔离、切断传播途径,避免其它精神病患者和医护人员被感染。

  • 标签: 精神病 乙肝病毒前S1抗原 乙肝两对半
  • 简介:目的:构建一个牛dSl酪蛋白调控序列指导人溶菌酶(hLYZ)基因组序列的杂合基因座。方法:采用本实验室发明的连续3步缺口修复技术。将6个无痕连接的同源臂插入以pBR322为载体的骨架中,构成能进行3次连续基因抓捕的载体,利用Red同源重组系统介导的缺口修复技术,分别抓捕牛aSl酪蛋白3’端调控序列(9kb)、hLYZ基因座序列(5kb)、牛axSl酪蛋白5’端调控序列(20kb),使这3个基因片段自动无痕地连接在基因抓捕载体上,形成牛oLSl酪蛋白一hLYZ杂合基因座。结果:实验经过PCR扩增、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验证和序列测定,验证了hLYZ的基因组序列对牛仪S1酪蛋白编码基因组序列的精确置换。结论:这种修复技术为乳腺生物反应器高效表达大载体的制备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及方法。

  • 标签: 牛αS1酪蛋白 人溶菌酶 杂合基因座 缺口修复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尿路上皮癌胚抗原I(UCAl)mRNA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舌鳞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SYBRGreenII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实验方法.从6种基因中筛选出在40对舌鳞癌组织及配对正常舌组织样本中表达有明显差异的基因UCAl.扩大样本量至93例.检测UCAlmRNA在两者中的表达。应用SPSSl3.0软件包分析UCAlmRNA表达量与舌鳞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UCAlmRNA在93例患者的肿瘤组织中平均表达量为0.7213,在正常舌组织中为0.2756,表达量有显著差异fP〈0.001):UCAlmRNA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舌鳞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UCAlmRNA高表达与舌鳞状细胞癌密切相关.对舌鳞癌的诊断、判断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舌鳞状细胞癌 UCA1 肿瘤分子标志物 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正X系列的两款先头产品X100和X10着实让富士扬眉吐气了一番,其复古、便携结合高画质的特点正好符合当下消费者的胃口,富士在2012年又推出了X系列的两款新品:可换镜头的微单相机X-Pro1以及今天我们的主角X-S1。X-S1相机拥有24-624mm的26倍超大变焦比镜头,覆盖了从广角到超长焦的范围,绝对完全可以满足用户"一机走天下"的需要。在机身外形和操控性上,这款产品完全遵循了专业相机的设计思路。

  • 标签: 普通数码相机 图像传感器 富士 像素 镜头 用户
  • 简介:摘要优拓S.S.D是一种新型非闭合性的抗菌脂质水胶体,是由100%聚酯纤维网涂有水胶体、抗菌剂、3.75%磺胺嘧啶银和凡士林组成,PH值在6-7之间,在吸收伤口渗液后不会和伤口粘着,更换敷料大大减轻疼痛,创造有利于伤口的愈合条件。

  • 标签: 优拓S.S.D 褥疮 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本文对PLC课程中基本指令的教学进行探讨,从基础课程及相关知识、基本指令入门关键知识点、基本指令学习的经验、PLC实训等方面介绍了自己的几点体会。

  • 标签: 基础课程指令入门指令讲解经验PLC实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病毒S1抗原(Pre-S1Ag)与HBV血清标志物(HBVM)同步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确诊的380例乙肝病例空腹抽血,采用ELISA法及HAMILTN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同步检测Pre-S1Ag与HBVM(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结果统计显示PreS1Ag的检出率HBsAg、HBeAg、HBcAb阳性组(78.8%)明显高于HBsAg、HBeAb、HBcAb阳性组(41.6%),差异有显著性(χ2=21.04,P<0.01);HBsAg、HBeAg阳性组PreS1Ag阳性率(79.3%)明显高于HBsAg、HBcAb阳性组(25.3%),提示HBeAg阳性组中PreS1Ag阳性率明显高于HBeAg阴组,差异有显著性(χ2=21.49,P<0.01);提示PreS1Ag是一个与HBeAg同时存在的较好指标。结论S1抗原与病毒复制有关,与HBeAg具有一致性;与HBVM同步检测,可减少和避免HBeAg系统发生变异所致的假阴性对临床的误导。

  • 标签: 乙肝病毒前S1抗原 HBV血清标志物 同步检测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应用PCR-SSP法对吉林省汉族人群人血小板同种抗原系统(HPA)1~6进行基因及其多态性分布特征研究。方法:用DNA试剂盒提取外周血标本中DNA,通过特异性引物(PCR—SSP)扩增HPA等位基因。检测200名HPAl~6抗原系统共12个抗原的基因分型。结果:200名无偿献血并无血缘关系的吉林省汉族人群HPA基因频率为:HPA-1a0.9900、Ib0.0100;2a0.9300、2b0.0700;3a0.5575、3b0.4425;4a1.0000、4b0.0000;5a0.9900、5b0.0100;6a0.9875、6b0.0125。结论:吉林地区血小板志愿捐献者HPAl~6抗原系统的基因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定律,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同类资料相比显示出种族和地域性差异,由此建立起了吉林地区已知HPA基因型的血小板捐献者资料库。

  • 标签: PCR-SSP法 人血小板同种抗原 基因频率
  • 简介:摘要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梗(亦称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是指病变仅累及心室壁的内层,不到心室壁厚度的一半。作为心肌梗死的特殊临床类型,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方面也有一定的特殊性,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急性非S-T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特点总结如下。

  • 标签: 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梗 护理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Sinceancienttimes,asoneofthesymbolsofuglyanddirty,prostitutesareinvariablylivingintheblackmarginsofsociety.Facingprostitutes’miseries,peoplealwayscannotunderstandtheiremotions,mentalitiesanddesires,ortreatsthemasequals,particularlyaswomen.ProstitutesareaspecialgroupintheoppressedwomeninWesternsocieties.MargaretandNanaaretwotypicalimagesoftheminthehistoryofwesternliterature.Withtearsandlives,theydeducetheirmiserablelifestoriessimilarly.

  • 标签: Margaret Nana Tragedies
  • 简介:正如读者看到的那样,这一期我们的封面是关于汽车4S店的变局。我们的结论很直接简单:4S店的4个"S"会被拆散,会少一个S或者少二个S。为什么呢?随着城市土地价格上涨,4S店占地面积会变得越来越小,老板们开不起综合性的4S店,就会想着瘦身,不可能再单独包含着“维修功能”,于是,一个“S”就出局了,接着,另外一个S,也出局了。我们喜欢小S,但我们会拆散“4S”。

  • 标签: 汽车4S店 价格上涨 城市土地 占地面积 老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3例RhD阴性产妇所育的RhD阳性新生儿因D抗原遮蔽造成假阴性现象,进一步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测及分析。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检测新生儿及其母亲、父亲血型抗原、抗体。结果:新生儿血型分别为O,CcDEe、B,CCDEe、A,CcDEe;其母亲分别为O,ccdee、B,ccdee、AB,ccdee;其父亲分别为:O,CcDEe、O,CCDEe、A,CcDEe;新生儿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分别为:3+、3+、3+。对新生儿进行RhD血型检测时,试管法观察结果未见凝集,易误判为RhD阴性。结论:通过血型血清学检测该3例患儿RhD抗原为阳性,并由Rh系统IgG抗D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为新生儿得到及时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

  • 标签: 血型RhD 新生儿溶血 遮蔽现象 假阴性 鉴定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