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患者发生窒息的原因、防范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96例资料完整的颈椎前路减压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患者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9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X线检查示术后4~5月完全骨性融合;术后椎间高度未发生丢失现象,生理曲度良好。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脊髓、血管损伤,无钛板螺钉松动移位、植骨块脱出和颈椎假关节形成。结论颈椎前路减压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目前治疗颈椎病和颈椎骨折脱位比较有效的方法,窒息是手术后发生的危急并发症,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作出有效处理,否则可出现严重后果,做好窒息预防及护理是减少其发生的重要手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突出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根据我科收治的颈椎间盘突出患者96例进行分析讨论,为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以及术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术后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及功能锻炼,为患者康复做有利的基础。结果此组患者经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有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经过治疗和积极的护理均满意出院。结论对于颈椎间盘突出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间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颈椎间盘 植骨内固定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颈髓损伤截瘫病人导致进行性不可逆的病理改变,压迫时间越长,颈髓损伤越严重,是严重的创伤,死亡率高。因此早期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做好术后的护理更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尤为关键。本人对我科1例颈髓损伤截瘫病人行颈椎截瘫前路减压植骨术患者在颈髓损伤截瘫术后,一周内做好局部切口观察及保持颈椎稳定,实施适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呼吸道管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是手术成功病人早日恢复正常肌力,恢复正常的感觉、运动、反射功能,是护士进行术后观察和适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准确及时的观察病情尤为关键所在,并收到了满意效果。

  • 标签: 颈髓损伤 截瘫 观察与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alo-vest复位单纯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l月至2011年12月17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首先在局麻下行Halo-vest固定术,然后逐步撑开,在复位情况下,行前路减压内固定术。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5.4个月。常规X光正侧位片显示骨折脱位均复位,恢复颈椎的正常序列及生理弧度,CT显示植骨融合,未发现内固定断裂及松动。按Frankel分级,显效(降低2级)5例,有效(降低1级)10例,无效2例。结论在Halo-vest复位的基础上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安全有效方法。

  • 标签: 下颈椎 骨折脱位 前路减压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椎体减压加四维植骨在治疗腰椎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完全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2月—2012年02月半椎体减压加四维植骨在治疗腰椎椎体爆裂性骨折伴不完全性瘫痪患者36例,术后以影像学观察伤椎椎管减压效果及植骨融合情况,测量伤椎Cobb角及椎管矢状径;末次随访时按ASIA评分标准进行分级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6例减压均较彻底;术后6个月所有植骨均融合。末次随访伤椎Cobb角减小、椎管矢状径增大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功能按ASIA标准术前11例“D”均恢复至正常“E”;术前18例“C”恢复至“E”15例,恢复至“D”2例,无变化1例;术前7例“B”恢复至“E”4例,恢复至“D”2例,恢复至“C”0例,无变化仍为“B”1例,其中5例不同程度的肛周、括约肌功能障碍2例恢复正常,1例好转,2无变化。好转率94.4%,症愈率83.3%。结论半椎体减压加四维植骨在治疗腰椎椎体爆裂性骨折伴不完全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腰椎爆裂骨折 不完全性瘫痪 前路 植骨融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对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可行性和需要性。方法:将310例颈椎前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55例,制定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心理、体位、咽喉、胃肠道等方面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则进行常规围术期护理。两组患者在颈部不适、咽喉刺激、轴线翻身依从性、腹胀、便秘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在颈部不适、咽喉刺激、腹胀、便秘等发生率,2h轴线翻身依从性及护理工作满意度分别为16.8:33.5,15.5:34.8,7.4:20.6,9:17.4,97.4:72.3,98.92,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在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治病过程,改变传统护理模式,关注患者的舒适感受,使患者在良好的状态下接受治疗,达到身心康复的效果,对当前优质服务的开展,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颈椎 前路手术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前路手术方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治疗期间分别采用椎间植骨内固定、椎间融合器两种方式治疗,并采用JOA评分标准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历时3个月至1年的随访,所有患者的神经功能均获得明显改善,JOA评分结果由术前的(9.12±2.03)分恢复至术后的(15.32±3.15)分,术后半年所有患者的椎间植骨情况均良好融合,不存在钢板断裂、以为等不良现象。结论采用前路手术方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治疗过程中做好术中的彻底减压是治疗的关键。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前路手术 彻底减压 内固定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盆外固定支架在骨盆骨折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近4年来有完整资料的采用骨盆外固定架治疗的21例骨盆骨折患者,研究骨盆外固定架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21例骨盆骨折,及时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后,积极处理并发症,行骨盆骨折外固定手术。必要时行相应的内固定手术。结果21例随访6个月~3年5个月,平均20.4个月。无1例死亡。螺钉松动1例1钉;钉道轻微炎性变2例4钉。术后8~24周骨折均愈合。按Majeed评估标准进行综合评价,优14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5.7%。结论急诊骨盆前环外固定可增加骨盆环的稳定性,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是损伤控制骨科理论的关键性技术。对X线片诊断的单纯耻骨上下支骨折的A型骨折,前路外固定后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达到早期起床活动的目的,可以作为最终的治疗方式。

  • 标签: 骨盆骨折 外固定架 骨盆前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对飞机座舱盖开关系统中减压器组件的结构及功能原理进行了阐述,分析了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提出了故障原因确定方法并针对不同的故障机理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和手段.

  • 标签: 座舱盖 减压器组件 故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胃肠减压的护理经验,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一句。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62例外科胃肠减压患者,对所

  • 标签: 外科 胃肠减压 护理 效果
  • 简介: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快,人们每天忙於学习、工作和各种应酬,压力也日益增大。长期处於较大的压力下,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造成失眠多梦,肠胃不适,严重的甚至影响生殖系统健康。再加上对自身健康疏於管理,人体内的毒素不能及时排出,日积月累,一些毒素积累所导致的症状也会慢慢显现,如便秘,皮肤粗糙、脸上雀斑增多等。

  • 标签: 排毒 免疫力下降 生活节奏 失眠多梦 肠胃不适 系统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颈椎前路手术后颈部血肿的观察与护理经验,减少护理并发症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方法总结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39例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病和颈椎骨折手术前、后的护理经验,重点观察呼吸道通畅和颈部血肿情况,及时发现颈部血肿,及时处理。结果术后及时发现颈部血肿患者,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和加强呼吸道通畅,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颈椎前路手术复杂,通过护士术前有效的宣教,相关的术前训练,对患者术后进行全面评估,术后严密观察呼吸形态、频率、节律、幅度的变化,及时发现颈部血肿,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

  • 标签: 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护理
  • 简介:摘要颈椎骨折脱位是颈椎骨折中最常见的类型,多见于车祸伤、高处坠落伤等较大暴力所致损伤,常伴有脊髓及神经损伤,可能导致病人死亡及四肢瘫,或残留神经功能损害。颈椎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具有复位良好、减压彻底、固定坚强的优点,利于脊髓功能恢复及早期功能锻炼。

  • 标签: 颈椎 骨折脱位 颈椎前路手术
  • 简介:摘要颈椎前路术后引起呼吸困难及窒息的原因很多,但是当发生呼吸困难及窒息时,如何快速又正确的判断引起窒息的原因非常关键,所以要了解引起窒息的原因,积极做好防御措施,从而避免颈椎前路术后窒息甚至死亡的发生。

  • 标签: 颈椎前路 窒息 抢救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减压临床护理体会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胃肠减压患者护理措施和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一次留置胃管成功210例,一次留置胃管成功率95%。脱落5例,拒绝置管5例。结论胃肠减压应重视心理护理,熟练插管技术操作,细致执行胃肠减压期间的护理措施,明显提高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胃肠减压 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