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原文小儿惊风证候,须明急慢惊由,急因实热泻凉求,慢是虚寒温补,急因风寒食积,慢因久病绸缪[1],更有慢脾治难疏,回阳便认妙手。

  • 标签: 中医儿科 小儿惊风 实热泻
  • 简介:急救以抢救生命和降低伤残率为目的,主张迅速到达患者发病现场,实施综合急救措施,快速进行救治工作。对患者进行院急救对提高危急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医急救由来已久,随着近年来我国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中医诊疗技术逐渐应用于院急救,取得了良好成效。对近年来应用于院急救的中医诊疗技术进行总结,展望中医诊疗技术在院急救中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院前急救 中医急救 中医诊疗技术 应用前景
  • 简介:摘要: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有着较好的疗效,能够有效延缓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本文概要总结目前中医药对胃癌病变的病因病机、实验室研究、临床治疗等方面研究现状,并提出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胃癌的临床防治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胃癌前病变 慢性萎缩性胃炎 肠上皮化生 中医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针灸在的院急救中的应用;方法这些患者都在入院之前接受中医针灸,观看急诊救治的效果;结果经过医院急救之后,60例患者中,总体有效的达到58例,有效率达到97.6%;结论在院急救中使用中医针灸的救治方式,能够显著提高急救效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促进患者康复的速度,提高选择以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行院急诊救治的患者为研究的范本,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中医针灸 院前急救 应用研究
  • 简介:电视台的中医养生节目越办越热闹,“七天打通任督二脉”越吵越凶,归真堂上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12年,中医药领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一边被骂是伪科学,一边又被视为基层医疗改革的杀手锏,其本来面目渐渐模糊。

  • 标签: 中医养生 眼光 院士 专访 医药领域 医疗改革
  • 简介:摘要中医基于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思想治疗胃癌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具有一定优势。目前临床一般分为肝胃气滞证、肝胃郁热证、脾胃虚弱证(含脾胃虚寒证)、脾胃湿热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血证6种证型论治,对不同证型PLGC患者确立相应治法,运用中药方剂治疗,可改善患者胃黏膜病理状态、胃镜表现和临床症状,达到逆转癌病变状态的目的,降低胃癌发病率。今后还需完善PLGC中医诊疗共识意见,重点对疗效明显的中药复方或单体开展研究,并增加临床研究随访次数,评估远期疗效。

  • 标签: 癌前状态 胃癌前病变 中医药疗法 辨证论治 研究进展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对眩晕患者院采用中医护理的价值,并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60例患者,均是来自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眩晕患者。将所有接受研究的患者以字母划分方式可以细化为相同人数的两组,A组(常规护理)与B组(中医护理),A组患者按照流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B组患者在A组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合并中医护理方式。并将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后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在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方式后,B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相较于A组较高,B组病人有效率相比A组病人较高,组间数据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眩晕 院前急救 中医护理 疗效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院急救构成了现代急救医疗体系很重要一环,在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权益及降低医疗纠纷方面作用巨大。对此,本研究介绍了院急救中包括急救医务人员技术掌握不扎实、日常保养不到位、工作责任心不强等在内的医疗纠纷成因,并分别针对成因进行针对性防范,以为减少和避免院急救医疗纠纷提供相关经验,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促使急救工作有效开展。

  • 标签: 院前急救 急救技术 日常保养 责任心
  • 简介:摘要 目的进行探索中国中医疗法在院急救中的应用研究价值和效果。方法;选择120例急诊患者。根据急诊患者的实际情况,在常规院急救的基础上进行中药治疗,并对急救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20例患者无死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得到有效治疗。经院急救后,抽搐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中毒患者为 9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 94%。结论: 对于急诊患者,院抢救工作过程中可以实施中医临床治疗,可在短时间内挽救患者进行生命,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少,疗效确切,有利于促进患者心理疾病转归,值得我们进一步发展推广使用。

  • 标签: 院前急救 中医急救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进行探索中国中医疗法在院急救中的应用研究价值和效果。方法;选择120例急诊患者。根据急诊患者的实际情况,在常规院急救的基础上进行中药治疗,并对急救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20例患者无死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得到有效治疗。经院急救后,抽搐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中毒患者为 9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 94%。结论: 对于急诊患者,院抢救工作过程中可以实施中医临床治疗,可在短时间内挽救患者进行生命,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少,疗效确切,有利于促进患者心理疾病转归,值得我们进一步发展推广使用。

  • 标签: 院前急救 中医急救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眩晕院急救中实施中医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例眩晕院急救患者,实验组100例采取中医护理+常规护理,对照组100例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比对照组,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更高,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结论:眩晕院急救中实施中医护理,护理效果理想。

  • 标签: 中医护理 眩晕 院前急救 应用效果
  • 简介:胃癌病变属于胃的癌状态,是由胃炎转变为胃癌的一个渐变的过程。治未病思想是祖国医学当中的一种相当于现代预防医学的思想,常用于指导胃癌病变的临床诊疗,为减少胃癌发病率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主要从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包括既病早治、已病防传)、初瘥防复等三个方面来论述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胃癌病变的预防、治疗中的运用。

  • 标签: 治未病 胃癌前病变 防治
  • 作者: 徐红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11-06
  • 出处:《中国保健营销》2020 年第 26 卷 8 月(中旬刊)
  • 机构:滨州市中医医院,药学部  山东滨州 256600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中医药应用在老年性痴呆状态(MCI)治疗中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探究中医药对轻度认知损害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MCI80例纳入本次研究之中,按照患者在本院治疗的时间顺序纳入分组之中,常规组40例接受安慰剂治疗,治疗组40例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之上中医药治疗,对常规组和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展开分析。结果:治疗组在本次研究之中患者MoCA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结果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MCI接受中医药治疗,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有助于提升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MCI 安慰剂 疗效 中医药
  • 简介:据《西安晚报》报道西安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全面启动,到2013年底,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多种中医药诊疗手段综合使用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西安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启动后,将鼓励名老中医在基层开设中医诊所,鼓励有条件的药品零售企业在基层开办中医坐堂医诊所。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本机构医师总数的比例不低于20%;开展基层中医师带徒工作;开展临床类别医师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中医药服务 西安市 药品零售企业 服务能力 乡镇卫生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四诊对院对症急救的作用。方法运用中医四诊的望、闻、问、切方法快速判断威胁病人生命的最为危急、严重的病症,为采取初步诊查、处置措施提供依据。结果中医四诊能快速、正确判断病人的主病、主症,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现代诊查方法确切检查或直接展开急救,让急危重症病人得到及时诊治,效果满意。结论中医四诊方法在院急救中正确和灵活应用,可进一步提高院对症急救的效率和准确性。

  • 标签: 中医四诊 院前急救 应用
  • 简介:丹东市中医院非常重视急诊救护工作,从1992年起组建起“丹东市救护站”(简科“120”),积极开展院抢救任务,使院救护工作有了长足发展。13年来,共出车40361次,院急救20515人次,行现场心肺复苏238例,出动火灾、煤气泄漏、集体食物中毒、吸毒现场等重大突发事件及灾害事件的抢救84场次;同110协同救护“三无”病人(无家属、无单位、无钱)178人次;

  • 标签: 院前急救工作 丹东市 中医院 现场心肺复苏 救护工作 集体食物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急性葡萄膜炎患者中医体质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中医眼科专科就诊并经体质评分判定为病理体质的患者196例,应用中华生存质量量表进行生存质量评分。采用t检验及线性回归分析中医体质与生存质量评分各领域的相关性。结果:196例患者中单纯体质者147例,复合体质者49例。经广义线性回归分析,患者的不同体质类型及体质评分与中华生存质量量表评分有显著相关性,进一步分析发现体质评分与中华生存质量量表评分中的形、情有显著相关性(均P<0.05),与神无显著相关。经线性回归分析,不同类型中医体质中,气虚、痰湿、血瘀、阳虚、阴虚体质与中华生存质量量表中的形有显著相关性(均P<0.05);气郁体质与情有显著相关性(P=0.001);而湿热体质与形和情均有显著相关性(均P<0.001)。结论:急性葡萄膜炎患者的不同中医体质与中医生存质量密切相关,且对形的影响最大。

  • 标签: 急性前葡萄膜炎 中医体质 中医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