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湿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共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益气活血湿方,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和综合疗效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治愈患者41例,显效21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中治愈患者15例,显效28例,有效23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仅为82.50%。两组间进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症状评分(14.58±7.2),治疗后评分(1.73±2.1)。对照组症状评分(11.41±5.6),治疗后评分(4.21±5.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进行t检验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湿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益气活血利湿方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化痰湿活血法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方法将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治疗12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AI)。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PG、FINS、IAI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化痰湿活血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情况及临床症状。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敏疏糖胶囊
  • 简介:目的观察胆化湿活血方治疗高海拔地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胆化湿活血方加减治疗,对照组予兰索拉唑肠溶片(扬子江药业生产)30mg,每日1次,餐前口服;马来酸曲美布丁胶囊(山西安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0mg,每日3次,餐后口服;两组均治疗1个月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在缓解症状方面较照组明显,但在胃镜改变方面,两组疗效相当。结论中药胆化湿活血方治疗高海拔地区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利胆化湿活血方 胆汁反流性胃炎 高海拔地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清热湿结合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50例,采用西药治疗,实验组患者50例,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湿活血化瘀中药汤剂口服,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发现,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0%与7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此外,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且实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给予清热湿活血化瘀法治疗的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可作为临床优先考虑的治疗方案。

  • 标签: 急性黄疸型 肝炎 活血化瘀 清热利湿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健脾补肾膏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状态的影响,为中医药干预维持性透析患者营养不良提供一种思路。方法 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 组均给予饮食指导,维持性血液透析及基础病治疗规律血透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中药膏方口服 3个月。观察比较 2 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 主要包括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主观综合营养评估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P < 0. 05) ; 主观全面营养评估分级也有明显改善( P < 0. 05) 。结论 健脾湿益肾活血膏方可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营 养不良状态。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营养不良 健脾补肾膏
  • 简介:扶正湿活血复方醇提物中、低剂量组在给药后和停药后培养上清DHBV均明显下降(组间、组内比较均为P<,醇提物中、低剂量组在给药后和停药后培养上清DHBV均明显下降(组间、组内比较均为P<,扶正湿活血复方醇提物高剂量组在给药后第3天时DHBV明显下降(组间、组内比较均为P<

  • 标签: 中鸭 乙型肝炎病毒 利湿活血
  • 简介:98例不同病因致慢性高尿酸(UA)血症,轻度组52例(420μmol/L.≤UA≤600μmol/L),中度组34例(600μmol/L〈UA≤800μmol/L,重度组12例(UA〉800μmol/L)。结肠透析:透析前口服大黄粉及用清水10-20L清洗肠道,至无粪便排出为止。用浓缩透析液按比例配置反复进行结肠透析,透析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约2h,每日1次。

  • 标签: 慢性高尿酸血症 结肠透析 益气活血法 临床研究 透析治疗 清热利湿
  • 简介:以“辨证与辨病、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祛邪与扶正相结合”为指导思想,通过大量临床实践,逐步形成“益气活血湿方案”治疗膜性肾病。开展系列临床和实验研究,验证了其有效性,并对其机制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探索,以期确立中医药在难治性肾病治疗中的地位。

  • 标签: 膜性肾病 益气活血化湿方案 中医药 名老中医经验
  • 简介:目的观察湿降脂熏蒸对湿浊痹阻型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中医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12月~2015年5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门诊的高脂血症患者65例,男性30例,女性35例,年龄30~75岁。随机分为熏蒸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熏蒸组给予湿降脂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1/晚)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疗效。比较两组中医证候和疗效。检测熏蒸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和肌酸激酶水平。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均有所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熏蒸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熏蒸组中医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熏蒸组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的比例为6.25%、15.6%、59.4%、18.75%,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的比例为12.1%、45.5%和42.4%。熏蒸组较对照组总有效率升高(81.2%vs.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熏蒸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肝肾功能指标和肌酸激酶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湿降脂法熏蒸能有效改善血脂水平并缓解患者中医症状,并且未发生不良反应。

  • 标签: 利湿降脂 熏蒸 高脂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疏肝活血湿汤在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5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胃动力药物吗丁啉进行治疗,治疗组则采用疏肝活血湿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法的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结果实验统计数据显示,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2.00%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且治疗组在治疗后的症状积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中的意义(P<0.05)。结论采用疏肝活血湿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显著。

  • 标签: 胆汁反流性胃炎 疏肝活血祛湿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祛痰湿在中医妇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研究起止时间为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7 月,同时选择来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痛经患者 121 例为研究对象,后采取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组为中医治疗组( n=61 例)和常规治疗组( n=60 例),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身体健康改善状况。 结果 : 在治疗效果和疾病复发率的比较方面,相比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 83.33% 和疾病复发率 18.33% ,中医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 96.72% 和疾病复发率 4.92% 更具优势,表明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可比性( P < 0.05 )。 结论: 祛痰湿在中医妇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有利于帮助患者减少疾病复发问题的影响,是促进患者身体健康水平持续提升的优质措施,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祛痰利湿 中医妇科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祛痰湿在中医妇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8年11月时间内收治的46例妇科月经病患者使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祛痰湿组和正常治疗组,两组分别使用祛痰湿中医调经治疗、西药黄体酮胶囊服用两种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祛痰湿组的妇科月经病症患者治疗方法在具体治疗中,其临床治疗效果优于正常治疗组(P<0.05)。结论妇科月经病症患者应用祛痰湿中医调经治疗方式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妇科患者月经病治疗中出现的并发症次数,而且能够有效缩短月经病患者的治疗时间,在极大程度上保障月经病患者能够具有较好的生活幸福感以及日常生活质量。同时,使用祛痰湿中医调经治疗方式的月经病患者具有较高的治疗满意度效果,该种治疗方式对于我国月经病临床治疗起到积极的优化作用,使得祛痰湿中医调经治疗方式适宜在妇科月经病症临床治疗中被广泛推。

  • 标签: 祛痰利湿 中医妇科临床治疗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使用祛痰湿法,并对其产生的作用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随机抽选我院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54名进行研究,抽选时间2019年8月~2020年12月,依据随机法则将其划分成为X组(观察组)与Y组(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27名。X组患者接受祛痰湿治疗方式,Y组患者接受一般治疗方式。将X组与Y组患者治疗工作结束后月经状况、排卵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接受相关治疗工作后,

  • 标签:
  • 简介:肛周湿疹是一种发生在肛门周围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病程长,易反复,认为脾虚湿阻是肛周湿疹的首要病理基础,血瘀风燥是肛周湿疹的主要病理转归,提出清热湿化瘀法是肛周湿疹治疗的基本思路。

  • 标签: 肛周湿疹 脾虚湿阻 血瘀风燥 清热利湿化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