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G537是从籼稻品种中恢8015经γ射线辐照诱变后代群体中获得的一个雄性不育突变体。本论文以该突变体及其野生型品种中恢8015为材料,比较分析了该突变体的性状表型特征和花粉育性;以该突变体与广亲和粳稻品种02428杂交配置G537/02428F2群体,运用SSR、InDel等分子标记进行基因定位1。结果表明突变体与野生型表型相比表现出株高降低,突变体的穗颈包颈,且穗长加长,叶子色彩加深,还有结实率下降的现象。突变体的花药较为瘦小、没有开裂的现象,从外表上看是黄白色,花药中的花粉不能正常发育,这种不育要属于普通雄性不育型。这个基金在3号染色体的RM3646与RM3204中间,其间距为7Mb。

  • 标签: 水稻 籼稻 雄性不育 突变体 基因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床旁胸部超声多种超声征象确定双腔支气管导管位置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食管及肺部疾病患者60例,全身麻醉诱导后插入左或右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完成后分别由三位麻醉医师通过听诊法、超声法和纤维支气管镜法进行双腔支气管导管的定位。记录并统计听诊法、超声法定位的准确率、定位时间以及听诊法与超声法定位比较的ROC曲线等指标。结果超声法定位的准确性为91.7%,95%可信区间为(0.690-0.966);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为0.828。听诊法的准确性为71.7%,可信区间为(0.515-0.845);AUC为0.680。超声法定位的准确性明显高于听诊法(p<0.0001)。与超声法相比,听诊法耗费的时间明显较长(3.8±1.93minvs5.3±2.48min,p<0.05);结论与听诊法相比,床旁超声辅助支气管导管定位准确率更高,且花费时间更少,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胸部超声 胸科手术麻醉 支气管导管 定位方法
  • 简介:本研究以新颖的极端粗茎水稻材料R404及细茎品种日本晴为亲本杂交构建的F2分离群体(152个单株)为作图群体,对控制水稻茎秆粗、茎壁厚以及穗颈粗3个茎粗度相关性状的QTL进行定位分析。通过QTLIciMapping分子标记作图软件分析,在水稻3、8、11以及12号染色体上分别检测到7个QTLs,其中茎粗和穗颈粗的2个QTLqSDM8.1和qRDM8.1可能为同一基因位点调控,茎粗和茎壁厚的2个QTLqSDM3.1及qSWT3.1也定位在相近的位置,这2个染色体位置可能存在控制茎粗的一因多效的基因。qSWT3.1(15.39%)、qRDM3.1(44.66%)和qSDM8.1(19.16%)在其所控制的相应性状(茎粗,茎壁厚和穗颈部粗)中的贡献率是最大,是主效QTL。除了定位于3号染色体的QTLs外,其他与粗茎性状相关的QTLs均为新发现的QTLs。本研究结果为粗茎QTL的进一步精细定位奠定了基础,也为粗茎QTL应用于水稻抗倒伏品种的培育及种质创新提供重要的基因来源,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水稻 茎粗 穗颈粗 茎壁厚 QTL定位
  • 简介:目的探讨喉癌前哨淋巴结定位和活检技术的可行性及其对颈淋巴结转移癌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1%专利兰(PatentblueVdye),对31例颈淋巴结N0的喉癌患者进行术中前哨淋巴结定位研究,且对术中前哨淋巴结及颈清扫术切除淋巴结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和对比,观察前哨淋巴结对颈淋巴结转移癌的预测值.结果3l例中21例找到前哨淋巴结,成功率67.7%,前哨淋巴结对颈淋巴结转移癌的预测值为95.2%.结论喉癌前哨淋巴结的定位和活检技术切实可行,且前哨淋巴结检测能够准确预测颈淋巴结转移癌的状况.

  • 标签: 喉癌 前哨淋巴结 颈淋巴结清扫术 定位 活检
  • 简介:摘要“翻转课堂式”是对基于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的彻底颠覆,由此将引发教师角色、课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变革。本文从教学的形式出发,就这一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做一探讨,也是我们对小学数学“先学后教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初步定位

  • 标签: 翻转课堂 先学后教小学数学
  • 简介:5R618是高抗叶锈病小麦品系。为了确定该品系所携带的抗叶锈基因,以5R618与感病小麦品种郑州5389杂交获得F1,自交获得F2分离群体以及F2∶3家系,用叶锈菌生理小种THJP对亲本、F2分离群体以及F2∶3家系进行叶锈抗性鉴定,然后进行分子标记分析。结果显示,5R618对生理小种THJP的抗病性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该基因暂命名为Lr5R。经过亲本和抗感池间分子标记筛选以及F2∶3家系的标记检测,Lr5R定位于染色体3DL上,barc71和STS24-16是Lr5R最近的2个标记,遗传距离分别为0.9cM和2.1cM。

  • 标签: 小麦抗叶锈病基因 遗传分析 分子标记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下颌骨定位导板在腓骨瓣游离移植修复单侧下颌骨缺损中定位髁突位置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南京市口腔医院应用下颌骨定位导板进行下颌骨节段性截骨后腓骨游离移植修复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22~65岁。下颌骨成釉细胞瘤4例,下颌骨中央性癌2例,下颌牙龈鳞癌4例;Brown Ⅰ类缺损7例,Brown Ⅱ类缺损3例。术前计算机模拟手术方案,3D打印数字化导板,术中应用数字化导板精确重建下颌骨,术后评估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利用图像融合技术评估残余下颌骨位置与手术设计中对应位置的偏差情况,并通过锥形束CT对比手术前后双侧颞下颌关节间隙的改变来评估髁突位置变化。结果手术导板在术中均能顺利就位,腓骨瓣均存活,手术时间(482.56±59.83)min。1例患者术后即出现轻度张口受限,张口度2.5 cm,其余患者未出现钛板外露、术创感染、颞下颌关节区疼痛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面容对称,咬合关系良好。术后图像融合显示术后残余下颌骨位置与术前对应位置相比平均偏差为(-0.69 ± 2.28)mm。锥形束CT结果显示,术后双侧颞下颌关节上间隙、前间隙、后间隙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髁突位置较术前无明显改变。结论下颌骨定位导板辅助游离腓骨修复下颌骨节段性缺损能有效定位残余下颌骨及髁突位置。

  • 标签: 下颌损伤 重建外科手术 下颌骨缺损 定位导板 下颌骨修复重建 腓骨
  • 简介:近来在大肠杆菌中新发现的Era蛋白(E.coliras-likeprotein)是一类新的GTP结合蛋白,研究表明Era蛋白参与调节细胞分裂、细胞周期以及部分细胞代谢过程。植物中相关研究报道尚少,推测ERG蛋白可能定位在线粒体,并且与种子的正常发育相关。本实验通过构建植物表达载体初步观察了ERG437蛋白在拟南芥悬浮细胞中的定位情况,同时利用CoxⅣ蛋白初步观察到绝大部分ERG437蛋白定位于线粒体。

  • 标签: ERA蛋白 ERG基因 细胞周期 悬浮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自主研发的专用软件系统设计制作数字化头颈部放疗口腔定位支架,评价其与传统放疗口腔定位支架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21年7至12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修复科就诊的鼻咽癌放疗术前行口腔检查的患者30例,年龄20~71岁,男性15例,女性15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3组,对照组(不戴用放疗口腔定位支架)、传统支架组(戴用传统放疗口腔定位支架)、数字化支架组(戴用数字化放疗口腔定位支架),每组各10例。计算两种定位支架的制作耗时,分别于初戴和放疗结束时由患者对支架戴用舒适度进行视觉模拟评分,并于放疗结束后统计分析放疗靶区和周围健康组织的受照剂量。结果数字化放疗口腔定位支架的制作耗时[(209±7)min]显著短于传统放疗口腔定位支架[(490±10)min](t=69.85,P<0.001)。数字化支架组支架戴用舒适度评分[初戴和放疗结束时分别为5(3,6)和4(3,5)分]显著优于传统支架组[初戴和放疗结束时分别为7(3,7)和7(3,7)分](U=22.00,P=0.033;U=20.50,P=0.023)。3组患者放疗靶区总受照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4,P=0.404),传统支架组和数字化支架组患者舌[分别为(36.74±5.45)和(35.96±4.98)Gy]和下颌骨[分别为(35.46±4.19)和(35.34±3.98)Gy]的受照剂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舌:(41.49±4.46)Gy;下颌骨:(39.32±3.52)Gy](P<0.05)。结论鼻咽癌头颈部放疗口腔定位支架可显著降低患者舌和下颌骨的受照剂量,数字化放疗口腔定位支架比传统支架的制作耗时更短,患者戴用舒适度更佳。

  • 标签: 计算机辅助设计 支架 放射疗法 放射疗法,调强适形 辐射剂量 软件
  • 简介:目的:基于光学定位跟踪系统和最小二乘误差算法建立数字化(牙合)架实验平台,评价其重复测量精度.方法:将位于牙尖交错位的一副上下颌牙列模型安装于半可调机械(牙合)架,在上颌中切牙唇侧,两侧磨牙颊侧各粘贴一个Mark球.用光学定位跟踪系统获取开闭口、前伸、左右侧方运动时3个定位球球心的实时空间坐标值.用牙颌模型三维扫描仪获取位于牙尖交错位的上下颌牙列及Mark球的三维数据,软件拟合Mark球球心点.基于最小二乘误差配准算法开发运动仿真算法,将两种来源的球心坐标实时配准,驱动牙列仿真上述咬合运动.获取开闭口运动终点一个定位球心的XYZ坐标值,重复10次,用单因素方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基于光学定位跟踪技术和最小二乘误差配准算法,建立了一种机械(牙合)架咬合运动的数字化仿真方法,半可调机械(牙合)架多次开闭口运动终点各球心坐标重复测量误差为(0.5247±0.2399)mm.结论:用光学运动跟踪技术可快速、相对准确地获取机械(牙合)架引导的牙列模型三维运动轨迹.用最小二乘误差配准算法,可实现基于轨迹点的咬合运动计算机模拟.

  • 标签: 牙(牙合)架 计算机模拟 最小二乘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MRI研究再定位垫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同类型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复位疗效。方法纳入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轻度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患者26例,男性5例,女性21例,年龄(20.8±5.8)岁。使用再定位垫治疗3~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关节弹响、开口型和关节疼痛程度的变化,通过MRI比较治疗前后关节盘位置、盘-髁角度及髁突骨量的变化。治疗前后的盘-髁角度进行配对t检验,关节盘位置的变化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分析,其他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结果经再定位垫治疗后关节弹响、开口型异常、关节疼痛症状和关节盘移位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35/36)、14/18、7/9和95%(36/38)。MRI图像分析显示治疗前后的关节盘位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关节盘位置依次是关节盘前移位[48%(25/52)]、关节盘位置正常[27%(14/52)]和前外侧移位[17%(9/52)];治疗后关节盘位置是关节盘位置正常[75%(39/52)]和关节盘前移位[17%(9/52)],关节盘前内侧移位者治疗后未见明显改变。再定位垫治疗后盘-髁角度(3.94°±10.12°)显著小于治疗前(36.09°±19.02°)(t=9.23,P<0.001)。治疗后46%(12/26)的患者出现髁突新骨生成,髁突高度有所恢复。结论再定位垫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和前外侧移位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使符合适应证的大部分患者盘-髁关系恢复正常。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磁共振成像 再定位垫 可复性关节盘移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Sina的增强现实技术在椎管肿瘤手术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20例椎管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随机分为Sina定位组(10例)和传统体表解剖定位组(10例),两组术前均定位肿瘤的体表投影。Sina定位组采用基于Sina的增强现实技术,传统体表解剖定位组仅参考体表解剖标记。应用术中C型臂分别验证两组的定位结果,并与MRI显示的肿瘤实际位置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定位误差、总定位用时和C型臂投照次数。结果Sina定位组的总定位用时[(12.5±3.0)min]较传统体表解剖定位组[(9.3±1.7)min]长,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3,P=0.009)。Sina定位组的定位误差[(2.98±0.92)cm]明显小于传统体表解剖定位组[(4.39±1.87)cm](t=-2.131,P=0.047),且Sina定位组的C型臂投照次数[(1.3±0.5)次]亦少于传统体表解剖定位组[(2.2±0.8)次](t=-3.077,P=0.006)。结论采用基于Sina的增强现实技术进行椎管肿瘤定位安全、精准。然而,Sina的定位准确性仍需更多的临床实践进一步明确。

  • 标签: 脊椎肿瘤 神经外科手术 增强现实 Sina应用程序 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血在肺小结节术前CT引导下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间肺内小结节采用自体血CT引导下经皮穿刺辅助定位的患者共30例,定位结节36枚,术前24 h内完成定位后进行手术,统计分析定位效果、并发症、病理资料及手术方案等相关资料。结果CT显示结节直径4~17 mm,平均(9.22±3.51)mm。病灶与胸膜垂直距离0~20 mm,平均(6.97±5.73)mm。穿刺胸膜进针点与病灶间距离1~36 mm,平均(10.97±7.70)mm。定位成功率93.3%。从确定穿刺路径至定位完成平均操作时间为(13.38±6.09)min。穿刺后出现中等量气胸1例、少量气胸1例、少量血气胸1例、少量血胸1例,肺内血肿形成2例,均未予以特殊处理,总体并发症发生率20%。36枚结节中手术方式采用楔形切除26例(72.2%),肺段切除5例(13.9%),肺叶切除5例(13.9%)。病理结果诊断为恶性结节28例,良性结节8例。结论自体血用于外周胸膜下肺小结节术前CT引导定位安全有效,副作用小,是一种理想的定位材料。

  • 标签: 肺小结节 自体血 定位
  • 简介:硬度是番茄仅次于风味的品质决定因子。利用来自番茄野生资源S.pennelliiLA0716的渐渗系(IL,introgressionline)群体,采用穿刺法测定完全红熟期番茄的果实硬度。结果表明,番茄果实果肩、中部和果蒂3个部位的硬度极显著正相关。根据渐渗系遗传图谱,对影响果实硬度的位点进行了初步定位,共检测到5个可明显提高番茄果实硬度的QTL(qF-p-1、qF-p-2、qF-p-3、qF-p-4与qF-p-11),分别位于第1、2、3、4和11号染色体上,其中qF-p-4贡献率最大;2个可显著降低果实硬度的QTL(qS-p-4和qS-p-10),分别位于第4和10号染色体上,其中qS-p-10效应最大。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本研究定位的多数QTL与前人在番茄野生种定位的影响硬度的QTL同位,说明番茄硬度在遗传和进化上可能具有一定的保守性。研究结果为番茄硬度QTL的精细定位、克隆及遗传改良奠定了一定基础。

  • 标签: 番茄 渐渗系 果实硬度 QTL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融合磁共振成像(MRI)虚拟导航技术对仅MRI发现的乳腺病变定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21例患者,均行超声及乳腺MRI检查,MRI发现22个超声上未显示的病灶且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评估为4类及以上,在俯卧位下行超声与MRI融合虚拟导航下定位,分别对病灶进行穿刺活检或定位后手术切除,与病理结果相对照,以及MRI术前/后对比,统计病变检出率,并分析此类病变的MRI特征及病理类型。结果22个病灶中共计20个在虚拟导航下完成定位,检出率为91%。术后病理显示18个(90%)为良性病变,2个(10%)为恶性病变。22个病变中,MRI显示20个(91%)为非肿块样强化,仅2个(9%)为肿块型强化。结论超声融合MRI虚拟导航可以有效提高超声隐匿性乳腺病变的检出率,通过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具有实时、便捷等特点,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虚拟导航 乳腺病变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 简介:第一课时 平均数 总体 样本一、问题提出,启发探求1.某班第一小组一次数学测验的成绩如下:86,91,100,72,93,89,90,85,75,95,那么这个小组的数学平均成绩是多少?2.某班一小组参加射击测验的成绩如下:4203,4204,4200,4194,4204,4201,4195,4199,那么这个小组的射击的平均水平怎样?3.某班40名学生一次数学测验中,有2人是53分,3人是68分,2人是72分,2人是81分,3人是82分,6人是83分,8人是84分,7人是85分,3人是86分,1人是87分,3人是94分,那么这个班的数学平均成绩如何?4.成都市2万名考生的一次数学统考成绩如下

  • 标签: 组数据 频率分布直方图 中位数 样本方差 样本容量 样本平均数
  • 简介:解析(1)分三点共线与不共线;(2)进行角度单位换算时,采用60进制;(3)根据余角、补角定义;(4)由角之间的关系可先求出∠COB=28°;(5)注意A,B,C不一定在一条直线上.

  • 标签: 几何 三点共线 单位换算 角定义 解析 直线
  • 简介:介绍人抽了一口烟,然后问道:"姑娘,你对那个男的初步印象如何?"姑娘:"他说话时和你抽烟一样。"介绍人:"自然,潇洒?"姑娘:"不,吞吞吐吐。"

  • 标签: 初步印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米碳示踪剂在婴幼儿乳糜腹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11月1日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42例乳糜腹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4例,女8例;年龄为(26.54±10.25)d;孕期检查发现有腹水者6例,出生后逐渐出现腹水者36例。行手术治疗18例,其中使用纳米碳定位导航4例(纳米碳组),采取传统手术包括单纯剖腹探查及使用亚甲蓝者14例(总称为传统手术组);非手术治疗24例(保守治疗组)。结果纳米碳组4例全部找到乳糜腹淋巴管漏,传统手术组仅1例找到漏点。纳米碳组术后特殊奶粉喂养时间为(8±2)周,较保守治疗组及传统手术组中未发现乳糜漏点的患儿术后特殊奶粉喂养时间(16±4)周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碳组术前、术后禁食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4.60±3.68)d、(5.40±4.56)d和(31.63±9.36)d,均短于传统手术组(19.38±3.60)d、(7.86±2.51)d和(39.82±2.59)d,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纳米碳利用淋巴管自身结构特性,可成功导航定位出乳糜腹淋巴管漏的位置便于进行精准手术治疗,明显缩短了乳糜腹病程和特殊奶粉使用时间。

  • 标签: 乳糜腹 纳米碳 精准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