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SSTR2在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intestinal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 GINENs)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调阅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病理科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诊断的经内镜下黏膜剥脱术(endoscopic mucosal denudation, ESD)、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内镜下息肉摘除(endoscopic polypectomy, EPC)以及根治术切除的GINENs病例共68例,收集临床病理资料,同时选取正常胃黏膜组织蜡块32个作为对照;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STR2表达。分析SSTR2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68例NENs病例中,SSTR2在高分化NENs中的表达率为69.81%(37/53)高于NECs中的表达33.33%(5/1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87,P=0.010)。SSTR2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NETs分级有相关性(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坏死、神经侵犯和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结论 SSTR2在GINENs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参数具有相关性,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预后指标。

  • 标签: [] SSTR2 消化道 神经内分泌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复合性血管内皮瘤(composite hemangioendothelioma, CHE)是一种少见的中间型血管肿瘤。形态学上,CHE有复杂的结构,由网状、巢状的网状血管内皮瘤样区域和实性片状的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样区域组成,部分还出现梭形细胞血管瘤样、Dabska瘤样及高级别血管肉瘤样区域。免疫表达上,瘤细胞表达CD31、ERG、突触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D2-40灶状阳性,而CD34、嗜铬素粒A、CD56、TFE3、CAMTA1阴性。荧光原位杂交检测WWTR1-CAMTA1未见融合信号。随访时间49个月,复发1次,再次手术后辅以放疗,现无症状生存。伴神经内分泌标志物表达的CHE更易发生于深部软组织,形态学上需与其他中间型血管内皮瘤及神经内分泌肿瘤鉴别,生物学行为更具有侵袭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人内皮祖细胞(EPC)分泌外泌体及外泌体中微小RNA-126(miRNA-126)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2019年出生的1名足月健康新生儿脐带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并培养7 d,其间行形态学观察;取第3代细胞,采用CD31免疫磁珠分选法和双荧光染色法鉴定。将鉴定成功的EPC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黄芪甲苷组和磷酸盐缓冲液(PBS)组。黄芪甲苷组细胞加入终质量浓度100 mg/L的黄芪甲苷培养24 h,PBS组细胞加入等体积的PBS培养24 h。培养结束后收集2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外泌体,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外泌体特征性标志物CD9、CD63和CD81表达,于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EPC外泌体(EPC-Exo)形态,采用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检测EPC-Exo的粒径,采用二辛丁酸法测定EPC-Exo的浓度(样本数为3),采用反转录PCR法测定EPC-Exo中与血管新生相关miRNA-126-3p和miRNA-126-5p的表达(样本数为3)。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1)培养第4天,细胞开始贴壁生长,圆形、梭形、条形等多形态同时出现;继续培养至第7天时,细胞边缘清晰,呈铺路石样排列,中央细胞呈圆形,周边细胞呈梭形。(2)CD31免疫磁珠分选法显示细胞膜染绿色,细胞核染蓝色;双荧光染色法显示细胞呈橙黄色。经以上鉴定,细胞被证实为EPC。(3)培养24 h,2组EPC-Exo的CD9、CD63和CD81表达均呈阳性,证实本实验已成功提取EPC-Exo。(4)培养24 h,2组EPC-Exo均呈圆形膜囊泡,形态无明显差异。(5)培养24 h,黄芪甲苷组中98.7%的EPC-Exo粒径为84.7~143.1 nm,PBS组中98.0%的EPC-Exo粒径为88.7~123.5 nm。(6)培养24 h,黄芪甲苷组EPC-Exo的质量浓度为(310±5)μg/mL,明显高于PBS组的(257±5)μg/mL,t=13.369,P<0.01。(7)培养24 h,黄芪甲苷组EPC-Exo中miRNA-126-3p(t=16.062,P<0.01)和miRNA-126-5p(t=3.252,P<0.05)均明显多于PBS组。结论黄芪甲苷可改善人EPC分泌外泌体的功能,且所分泌的外泌体负载miRNA-126。

  • 标签: 外泌体 新生血管化,生理性 内皮祖细胞 黄芪甲苷 微小RNA-126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高表达和低表达肝细胞肝癌(HCC)中的差异表达基因表达谱,为HCC的分子机制研究及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肿瘤基因图谱计划(TCGA)公共数据库获得368例包含完整临床信息的HCC转录组数据,根据组织AFP mRNA表达四分位数将样本分为AFP高表达组和AFP低表达组,每组各92例。应用R软件中的DEseq2包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应用ClusterProfiler包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应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关键基因。采用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方法,通过R软件GSVA包对特征基因进行富集评分,根据得分定义特征基因集表达情况。利用RNAseq数据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进行独立数据集验证和组织验证。结果TCGA数据分析显示,AFP高表达与HCC低分化、患者人种有关(均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共获得1 38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931个基因在AFP高表达组织中表达上调,451个基因表达下调。GO功能分析显示,AFP高表达组织中高表达的基因主要与附属肢体发育、肢体发育、骨架系统发育等过程有关,而低表达基因则与异源物代谢、类固醇代谢、细胞对异生物刺激反应等代谢相关过程有关。KEGG通路分析显示,AFP高表达组织中高表达的基因主要参与原发性免疫缺陷、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而低表达基因主要与视黄醇代谢、化学致癌作用、类固醇激素的生物合成等通路相关。鉴定出1个预后相关特征基因集,该基因集包括AURKB、TTK、CENPA、UBE2C、HJURP、KIF15,其高表达与HCC患者的无复发生存和总生存有关,且特征基因集富集分数与AFP表达呈正相关(r=0.475,P<0.001)。RNAseq数据验证结果与TCGA数据分析结果基本一致。RT-qPCR检测结果显示,特征基因集中AURKB、KIF15和UBE2C在AFP高表达HCC组织中显著高表达,其表达虽然与HCC患者的无病生存、总生存无关,但AFP低表达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曲线和总生存曲线均在AFP高表达组患者之上。结论AFP高表达和AFP低表达HCC在基因表达谱上存在较大差异。筛选出的特征基因集可能协同AFP共同促进HCC的发生发展,其对解释不同水平AFP HCC的作用机制有一定作用,并为HCC的预后判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 标签: 甲胎蛋白 肝细胞肝癌 差异分析 预后特征基因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激素的合成、分泌和生物活性异常会引起内分泌代谢疾病,人体的分泌的激素可达到上百种,而其中很多的激素都会对骨的发育代谢产生相应的影响。也正是因为如此,内分泌代谢疾病常常会引发骨质疏松等疾病。而且其症状和病因会因为其代谢疾病的不同而引发不同的症状,并且所引发的症状也不易被发现,原因就是其症状常常会因为原发病的症状过于明显而不被发现,医学上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将会对内分泌代谢疾病和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的探讨。

  • 标签: 内分泌代谢疾病 骨质疏松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肠道菌群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微生物群落,位于人体胃肠道生态系统中,作为人体内一个隐藏的内分泌器官,肠道菌群失调不仅影响各种肠道疾病,还会导致代谢异常的发生,例如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内分泌疾病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其中肠道菌群与糖尿病的研究最多,被广泛关注,而对于其他内分泌疾病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还认识不足。从内分泌各腺体角度总结和讨论当前的发现,以阐明肠道菌群在内分泌疾病发展中的作用及潜在的机制,可能会为疾病的治疗策略提供新的见解。

  • 标签: 肠道菌群 甲状腺 下丘脑及垂体 性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索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与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 120例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为试验对象,选择抓阄随机化分组,各 60例,分别选择综合治疗、综合治疗联合护理干预。结果 :ODI评分 (32.17±2.43)分、 VAS评分 (1.43±0.56)分均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综合治疗联合护理干预用于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效果显著。

  • 标签: 内分泌失调 骨质疏松症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内分泌综合治疗老年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 2017 年 8 月至 2019 年 8 月本院收治的老年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 80 例,随机分为内分泌综合治疗组( n=40)和常规性西医治疗组( n=40),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骨密度、疼痛程度、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三角区、股骨颈、股骨大转子骨密度均升高,且内分泌综合治疗组高于常规性西医治疗组( P< 0.05);两组 VAS 评分均降低,且内分泌综合治疗组低于常规性西医治疗组( P< 0.05);内分泌综合治疗组治疗优良率为 90.0%( 36/40),常规性西医治疗组为 70.0%( 28/40),内分泌综合治疗组高于常规性西医治疗组( P< 0.05);内分泌综合治疗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性西医治疗组( P< 0.05)。结论 内分泌综合治疗老年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效果优于常规性西医治疗,更能有效提升患者的三角区、股骨颈、股骨大转子骨密度,缓解患者疼痛,提升患者治疗的优良率,缩短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住 院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内分泌综合治疗 老年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分泌综合治疗老年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80例老年内分泌不平衡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内分泌综合治疗组(n=40)和一般性西医治疗组(n=40),对骨密度、疼痛程度、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三角肌、股骨、股骨的转子骨密度均有所提高,内分泌综合治疗组高于传统的西医治疗组(P < 0.05)。两组VAS分数均有所降低,内分泌综合治疗组低于一般性西医治疗组(P < 0.05)。内分泌综合治疗组治疗优秀率为90.0%(36/40),一般性西医治疗组为70.0%(28/40),内分泌综合治疗组高于一般性西医治疗组(P < 0.05);内分泌综合治疗组患者症状消失的时间和住院时间都比通常的西医治疗组(P < 0.05)短得多。结论内分泌综合治疗老年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效果优于传统的西医治疗,有效提高患者三角肌、股骨、股骨的骨密度,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治疗的优良率,缩短患者症状消失的时间、住院时间,对临床推广有价值。

  • 标签: 内分泌综合治疗 老年 内分泌失调性 骨质疏松症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分泌综合治疗老年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 2018 年 8月至 2019年 8月 本 院收治的老年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 80例,随机分为内分泌综合治疗组( n=40)和常规性西医治疗组( n=40),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骨密度、疼痛程度、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三角区、股骨颈、股骨大转子骨密度均升高,且内分泌综合治疗组高于常规性西医治疗组( P< 0.05);两组 VAS评分均降低,且内分泌综合治疗组低于常规性西医治疗组( P< 0.05);内分泌综合治疗组治疗优良率为 90.0%( 36/40),常规性西医治疗组为 70.0%( 28/40),内分泌综合治疗组高于常规性西医治疗组( P< 0.05);内分泌综合治疗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性西医治疗组( P< 0.05)。结论:内分泌综合治疗老年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效果优于常规性西医治疗,更能有效提升患者的三角区、股骨颈、股骨大转子骨密度,缓解患者疼痛,提升患者治疗的优良率,缩短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内分泌综合治疗 老年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索内分泌性低钾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 47例内分泌性低钾血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在 47例内分泌性低钾血症换种中,经过补钾治疗后,内分泌性低钾血症基本好转。结论:对于这些内分泌性低钾血症患者给予补钾治疗后,研究表明,只有了解患者的病因,才能够从根本上治愈患者。因此,研究内分泌性低钾血症 47例临床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内分泌性 低钾 血症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产后护理干预对产妇乳汁分泌的效果分析。方法:本文选择近期我院244例产妇,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进而对比两组产妇乳汁分泌情况。结果:通过研究能够发现,实验组产妇1d内乳汁分泌率、母乳喂养率明显更高;实验组患者乳房胀痛率更低。结论:针对性产后护理对于乳汁分泌产生积极促进作用,有助于新生儿健康成长。

  • 标签: 产后护理 乳汁分泌 护理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种逐渐被广泛关注的异质性恶性肿瘤,随着对该疾病认识的不断加深以及医疗诊治技术的不断提高,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在治疗上不断进步。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成像技术、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及新辅助治疗的应用,手术切除率不断提高,新的治疗方法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生物治疗等的综合实施,给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带来新的活力,使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上有了巨大进展。本文主要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上的新进展。

  • 标签: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多学科治疗 手术治疗 综合治疗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对 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方法 选择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2 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的阴道炎患者 118 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检验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 结果 经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本组患者所涉及的阴道炎类型包括:淋菌性阴道炎、真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等。真菌性阴道炎患者所占比例最高( P < 0.05 ),其次为细菌性阴道炎,淋菌性阴道炎患者所占比例最少( P < 0.05 )。不同类型阴道炎患者的分泌物性状检验存在明显差异( P < 0.05 )。 结论 阴道炎症状的存在,对女性患者造成严重身心损害,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可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阴道炎 常规检验 临床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