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工体的建立和运行,使政工团队变得更加团结、高效、强大,使思想文化工作更加贴近员工群众、贴近中心工作、贴近基层实践。这个体系既是国有企业中对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的延伸和发展,又是国有企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基础与保障。

  • 标签: 企业政工体系 企业管理 企业文化 企业战略
  • 简介:所谓体系,是指若干有关事物或者某些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长期性等特点。构建服务职工体,是指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充分履行工会职能,整合各类资源,采取各项措施,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服务职工的载体,构建起的结构合理、程序严密、运作科学、

  • 标签: 体系 职工 服务 工会职能 结构合理 系统性
  • 简介:近年来,福建省德化县各级工会切实加强职工服务中心(站)建设,推进了工会维权帮扶服务的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一、做法与成效1.党政重视,推进工会维权帮扶网络不断延伸。县委、县政府重视支持工会维权帮扶网络建设,成立职工维权工作委员会,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制度,县编委增设县职工服务中心机构、核定事业编制2名,县政府无偿拨给县职工服务中心近300平方米办公用房,县财政每年划拨困难职工帮扶专项资金10万元。

  • 标签: 建工会 三方会议 工会组织 事业编制 服务中心 劳动关系
  • 简介:农村改革以来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标志是政治权威衰退而经济权威上升、农业劳动力者大量减少而务工人员迅速增加、民间权威人物从老年人转向年轻人、家族的影响日渐衰落而新兴组织和政府的影响逐渐增强。所有这些变化都肇始于农村的产业分化和相应的劳动分工,新产业的出现导致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使农村的收入分配出现了新的格局,也使很多农村劳动力获得了新的就业机会从而得以独立于家庭或家族。很多农村家庭因收入的变化而发生了地位升降。农村专业化促生了很多新型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从而替代了传统的家族。

  • 标签: 产业和职业分化 农村阶层 农村社会结构 农村社会管理
  • 简介:摘要通过发现常规体检中的异常心电图,说明心电图检查的重要性。

  • 标签: 体检 心电图
  • 简介: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这一提法涉及公检法三机关在刑事诉讼及刑事案件办理中的职能及相互关系,是中央对相关问题的一种全新表述,需要有关各界认真领会、正确理解与执行。

  • 标签: 公检法 审判 分工 诉讼制度改革 案件办理 刑事诉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职工中体检中血脂的检验结果,了解影响职工血脂异常的相关原因,以便针对性地制定相关健康对策,有效预防疾病。方法以我院500例职工为研究对象,在空腹条件下,抽取上臂静脉血,用离心机分离血清后,采用自动化分析仪对职工TC(总胆固醇)、TG(三酰甘油)、LDL(低密度脂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等进行检测,并观察和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所有500名职工中,有152例检测出高血症,占总数的30.4%,男性职工血脂异常率为34.7%,女性职工血脂异常率为24.4%;从年龄段看,血脂体检异常职工中,年龄30岁以下组的异常率最低为12.9%,45-50岁之间年龄段职工的体检异常率最高,为45.8%,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性别的职工血脂异常检验结果差异显著,年龄段不同,出现血脂异常的概率也有显著差异,其中45-50岁之间最容易出现血脂异常,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员工进行针对性健康指导,提高职工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职工体检 血脂检验 结果分析
  • 简介:改革开放三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的矛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体制改革、城乡差距等问题凸显。马克思的分工理论为我们分析社会这个有机体和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与问题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视角和合理的途径。

  • 标签: 分工理论 社会主义建设 问题 视角 途径
  • 简介:一、左脑言语中枢之发明人类认识到人的意识源于脑时,就开始寻找发源的处所。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将意识指定在脑室内,把脑的精神活动分为感觉、想象、幻想、认识、估计、注意、记忆等功能,至今在哲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仍在沿用其概念。公无前300年,

  • 标签: 大脑功能 人类认识 认识自我 分工理论 简史 兴衰
  • 简介:梳理产品内分工、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和产品内分工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研究文献,分析对比国内外学者对产品内分工和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测度方法,为进一步研究产品内分工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产品内分工 制造业 产业结构升级
  • 简介:摘要文章对成都理工大学6个教职工体育协会的建制、经费、场地设施、指导人员以及活动开展状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访谈,发现协会中仍然存在着协会成员固化、成员覆盖面小以及资金不足、场地匮乏等问题,并提出加大宣传力度,狠抓培训、扩大会员人数;扩展资金来源,寻求学校场地人力支持以及多层次创造活动交流平台等建议措施,以促进成都理工大学教职工体育协会的进一步发展。

  • 标签:
  • 简介:“社会分工”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阐述的重要内容,其实质是实现人的解放与自由发展.同时,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也是社会主义中国“以人为本”思想的基本要求.因此,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分工”理论,对建设“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社会分工 以人为本 现实的人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简介:为了在促进革命老区建设上充分发挥作用,云南省老促会领导实行划片分工负责制,将全省分布有革命老区的15个州(市)划分为5个片区,分别由5位原在该片区工作过或比较熟悉该片区情况的副会长各带1位副秘书长联系,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按照务实、热心、和谐的要求,开展老促会相关工作。一是敦促尚未建立老促会组织的州(市)县组建老促会。二是与该片区的州(市)县老促会和有关职能部门联合开展调查研究。三是组织、收集稿件,办好《云南革命老区》,宣传好党的方针政策、老区精神、革命传统,为老区建设奔走呼号。

  • 标签: 分工负责制 老促会 云南省 领导 革命老区 老区建设
  • 简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农村妇女的社会及家庭地位不断提高,但“男主女从”“男主外、女主内”等传统性别观念在农村地区仍然根深蒂固.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显示,近七成的农村妇女对“男人应该以社会为主,女人应该以家庭为主”的说法表示认同,认同率比10年前明显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性别观念出现向传统回归的态势.同时,农村妇女关于性别分工的态度还呈现出明显的群体差异,其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女性、年轻女性和有外出务工经历的女性关于性别分工的态度更加平等和进步,对“男人应该以社会为主,女人应该以家庭为主”的认同比例相对较低.研究表明,受教育年限、年龄、职业、外出务工经历、自我能力评价、区域和母亲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农村妇女关于性别分工的态度具有显著影响.

  • 标签: 农村妇女 性别分工 态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明人删削《文选》李善注和五臣注,并加己意增述而成明代《文选》删述本,删述者(或者是出版者)认识到五臣注与评点的相通之处与可转化性,在此基础上对注和评的职能产生明确的分工意识,落实到版本特征上表现为以版面位置规定职能分工。随着版式的约定俗成,位置反过来表达甚至决定职能,以至于评和注的某些内容很难区分。注释文本和评点文本二者的交集——导读内容及其指南性证明了注与评的共生状态,以及明代《文选》删述本的大众读本的性质。

  • 标签: 明代 文选 删述本 版式
  • 简介: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的双重层面检验了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下中国出口技术结构的演进机理及路径,得出如下结论及启示:中国工业行业1995~2010年间的出口技术结构呈现出不断优化的趋势,其优化动力主要来源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及FDI资本要素的积累与进步。但随着这些要素禀赋条件的变化,中国出口技术结构的演进机制和路径也发生了动态变化:2001年前,物质资本是影响中国出口技术结构的首要要素,但2001年以后,物质资本对出口技术结构的提升效应明显减弱,人力资本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效应更加显著,且呈现出边际贡献动态上升的趋势。因此,加大对人力资本要素培育和创新将会成为中国出口结构优化和经济持续增长的新的驱动力。

  • 标签: 出口技术结构 全球价值链分工 要素禀赋结构 演进机理 人力资本
  • 简介:挖掘由工作体面性导致的一线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幸福感,缺失的深层次原因,为企业推动开展创建实现体面劳动的标杆活动和创造体面的工作条件提供具体的参照标准,对提高一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对企业一线员工体面劳动实现程度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一线员工在就业、权利、民主对话和劳动保护四大指标的实现程度普遍偏低。因此,为提高一线员工体面劳动实现程度,本文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增加就业机会,卖行目标管理,营造体面的工作环境,进行策略性激励,实行头脑风暴,进行分层培训,完善价值观。

  • 标签: 体面劳动 一线员工 就业 权利 民主对话 劳动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