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1例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经皮冠状动脉支架安置术后患者的护理观察,探讨PTCA+支架安置术后有效的护理方案,以提高成功率。方法对行PTCA+支架安置术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的监测,指导体位、活动和饮食,加强基础护理,强调并发症的观察,重视心理护理和康复期的护理。结果经精心护理后康复出院。结论通过各种有效护理措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避免了不良并发症,减轻术后不适,增强患者信心,减轻了恐惧,对促进患者的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PTCA+支架安置术 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早期体位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 2016年 5月到 2018年 2月的 70例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心脏疾病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给予一般护理,早期体位护理组开展早期体位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满意度;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住院时间、心脏疾病患者术后生命体征稳定的时间;护理前后收缩压、呼吸和心率;术后穿刺部位出血和失眠发生率。结果:早期体位护理组满意度、收缩压、呼吸和心率、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住院时间、心脏疾病患者术后生命体征稳定的时间、术后穿刺部位出血和失眠发生率对比常规护理组有优势, P< 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心脏疾病患者实施早期体位护理服务效果确切。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早期体位护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是近三十年来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技术之一,其相应的护理技术在过去近十年里有着明显的改进。本文以穿刺股动脉途径为重点综述国外PTCA术后留置动脉鞘管的护理进展:动脉外鞘管拔除责任者、拔除时间、拔管后局部压迫方法等内容,旨在提升PTCA术后护理质量。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动脉鞘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中应用健康教育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2组,即常规组与干预组,各32例。常规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组给予健康教育路径护理,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率为93.8%,相较于常规组患者的71.9%,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常规组患者,2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施行健康教育路径护理,可以有效增加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可在临床中全面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健康教育路径
  • 简介:目的评估老年患者PTCA术前的心理问题,探讨其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总结我科2000年1月—2002年11月286例行PTCA治疗的老年患者的相关资料,将老年患者PTCA术前心理分为紧张恐惧、焦虑、抑部3种类型进行分析,并实施相应预防护理。结果术前有紧张恐惧心理56例,焦虑172例,抑郁32例。紧张恐惧最多见于心肌梗死患者。结论老年患者PTCA术前多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心理反应,针对患者不同心理状态进行心理健康指导,解除心理障碍,对手术治疗的顺利实施及术后早日康复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护理措施 预防 心理问题 老年人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术前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和/或支架术后肌钙蛋白Ⅰ的变化,预后意义和相关因素,并探讨相应内皮素的变化以及和心肌缺血损伤的关系.方法监测34例行择期PTCA和/或支架术且术前肌钙蛋白Ⅰ和肌酸激酶(CK-MB)正常的患者术后6,12,18,24h肌钙蛋白Ⅰ和CK-MB;术前,术后即刻,6h,24h的内皮素水平.观察6~10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结果35.30%行择期PTCA和/或支架术且术前肌钙蛋Ⅰ和CK-MB正常的病例术后肌钙蛋白Ⅰ升高.6~10个月随访中术后肌钙蛋白Ⅰ升高组和肌钙蛋白Ⅰ正常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无显著性差异,但肌钙蛋白Ⅰ升高组中再发心肌缺血均出现在肌钙蛋白Ⅰ峰值大于该组平均峰值者.多元逻辑回归分析示球囊扩张总时间和不稳定性心绞痛与PTCA和/或支架术后肌钙蛋白Ⅰ升高有关.术后即刻血浆内皮素升高,术后6h升高更明显,术后24h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PTCA和/或支架术后肌钙蛋白Ⅰ升高并不少见.术后肌钙蛋白Ⅰ升高和中期随访中心脏事件发生无明显关系,术后肌钙蛋白Ⅰ较大幅度升高和住院期间再发心肌缺血有关.球囊扩张总时间较长或不稳定性心绞痛易出现PTCA和/或支架术后肌钙蛋Ⅰ升高.PTCA和/或支架术后内皮素普遍升高,术后24h应预防冠脉痉挛.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支架术 肌钙蛋白I PTCA 内皮素 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的护理。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58例进行分析讨论,均给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形成术,为此组患者最好充分的术前准工作包括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术后的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采取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干预。结果此组患者经有效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有2例,经治疗和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采取有效的围手术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加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术前、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2月-2010年10月收治的无手术禁忌症的急诊行PTCA加支架植入术治疗的130例AMI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128例患者顺利完成PTCA加支架植入术,并痊愈出院;1例术后死于心脏破裂,1例死于急性左心衰竭。结论:积极的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后严密监护,积极的护理干预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急诊PTCA加支架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护理
  • 简介:支架血栓形成(stentthrombosis,ST)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e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在金属裸支架(bare-metalstents,BMS)的时代,其发生率为1.2%。随着高压球囊及强效抗血小板药物的广泛应用,其发生率降低至0.7%。尽管其发生率低,但是后果很严重,病死率高达20%-25%。在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stents,DES)的时代,DES没有增加ST的发生率。2006年WCC/ESC的会议上Camenzind等公布的荟萃研究显示,4年的随访中第一代DES增加死亡和Q波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支架内血栓形成 抗血小板药物 药物洗脱支架 Q波心肌梗死 严重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复杂性冠状动脉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5例冠心病患者施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病变血管共58支,B型病变49处,C型病变13处,慢性完全闭塞病变4处,共置入支架64只。置入左前降支27只,左回旋支13只,右冠状动脉24只。DeNovo支架置入44只,Suboptimal支架置入15只,Bail-out支架置入3只,再狭窄病变支架置入2只。结果术后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疗效满意,支架置入成功率为98.4%。术前病变平均直径狭窄(86.5±7.8)%,术后残余直径狭窄(5.1士10.3)%。住院期间无亚急性支架血栓形成。1例出现假性动脉瘤,1例在术中及术后出现三次心室颤动,4例患者术后心绞痛复发,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发现了3个支架节段血管有再狭窄。结论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性治疗技术,其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治疗 老年患者 复杂冠状动脉病变 血管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肱动脉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5例经肱动脉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45例病例均成功行支架植入术,术中、术后为发生并发症。结论完善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是经肱动脉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冠状动脉 肱动脉脉 支架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成形术患者术后出现再狭窄的原因并提供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冠状动脉成形术患者90例,分别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再狭窄出现原因并提供护理对策。结果:导致患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出现再狭窄的原因主要为吸烟(χ2=22.334,P

  • 标签: 冠状动脉成形术 再狭窄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冠心病患者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60例接受PTCA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  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冠心病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