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黄金贵先生认为“望洋”是“表示眼目的一种长相、病相”,即医籍中所谓的“戴眼”。“望洋”原作“望阳”,本指“望着高处”,与“仰视”同义。因为人们不知道“阳”是“高”的意思,牵强附会地把“阳”改成“洋”或者“羊”,于是就成了一个使人迷惑的词了。

  • 标签: 望洋 望阳 仰视
  • 简介:<正>出现在明代中叶的甘肃西秦腔(又称琴腔、甘肃调、甘肃腔、西腔、西皮调、陇西梆子腔、甘肃梆子腔等),本是我国最早形成板腔体【两句腔】结构雏型的戏曲腔调,而且早在嘉靖元年(1522)以前,就以皮影演唱形式传入故都北京和河北西部诸地,而后由此又流向全国。不仅促成京师和河北涿州等地影戏的问世,也对初创时期的梆子腔、皮黄腔以及花部诸腔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重要作用和影响。但由于清代诸多著本对其记述过于简约,加上缺少曲谱与音响佐证,其名称又同后来出现的秦腔(亦称秦声、乱弹腔、梆子腔、西安乱弹、

  • 标签: 西秦腔 西安乱弹 板腔体 西皮调 同州梆子 琴腔
  • 简介:依据甲骨文字形体,“巳”为“祀”的初文,结合文献例证、考古发现以及民间祭祀习俗分析,“祀”本义当为神祀.

  • 标签: 本义 因形求义
  • 简介:徽剧晋京二百余年,近年来有关报刊均有报导介绍,京剧的前身是徽剧,戏剧界早有共识,惟徽剧缘起的地域似有分歧,或说兴起于“安庆”一带,或说源于江西,也有说徽州是其最早的发祥地。而徽剧兴起的时间,一般人皆以为是清初,不过也有异议,认为明代万历后已形成气候。笔者以为,无论何种说法,皆应以史料佐证为主。

  • 标签: 徽剧 徽州 京剧 青阳腔 戏剧 安庆
  • 简介:1993年,拙作《叭真说》对叭真建立景龙国提出过若干质疑,本文就是对叭真这位傣族古代兴盛时期的历史人物作继续探究,在概述泰国、老挝、缅甸涉及叭真的种种传说记载及其研究情况之后,着重就叭真族属问题的争议作进一步探讨。一、邻国有关叭真的传说记载和研究...

  • 标签: 傣族 克木人 西双版纳 拉瓦 孟高棉语族 中南半岛
  • 简介: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说:"从以上种种引证及论述可以看到,无论是灵竹扫坛,还是摇竹扫除妖氛,抑或是扯竹扫敌,其基本动作都是拂、扫,或类似于拂、扫的摇,所扫除的都是冥冥中不可见的邪恶之物。笔者认为,演出场所是从祭

  • 标签: 竹竿子 演出 竹崇拜 青竹 竹子 祭礼
  • 简介:有关岳飞"黄龙痛饮"一语的出处,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记载可能是黄元振追述岳飞遗事的《杂记》,但文中却将黄龙府与燕京混为一谈,这一疑点长期以来未能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本文认为,由于南宋人普遍以为黄龙府是女真人的巢穴之所在,"黄龙痛饮"一语不过是岳飞激励士气的豪言壮语;而黄元振笔下的故事可能是他为"黄龙痛饮"杜撰的一个出典,由于他误以为黄龙府就是指燕京,所以在他笔下,岳飞的部将也犯了这个错误。

  • 标签: 黄龙痛饮 黄龙府 女真人 元振 金朝 岳珂
  • 简介:本文从命题与语气的对立统一出发,在介绍吸收日本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对语气的语法范畴进行全面考察.特别是从对把日语作为外语学习的人有更强实用意义的对语气载体的分类角度,对表达语气的各种语法形式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

  • 标签: 语气 日语 对立统一 最新成果 语法范畴 分类角度
  • 简介:和合神这一奇妙的神像,流行于日本江户时代文化文政年间繁荣的江户都市。当时的人们称呼这类美术作品为“Wagojin”。或者根据画中的题记称其为万事吉兆图。在江户市井.和合神作为象征“夫妇和合”和“子孙繁荣”的神仙而大受欢迎。

  • 标签: 和合 时代文化 美术作品 江户 繁荣
  • 简介:土族是一个具有光辉历史的民族,但是她的族源问题至今尚未定论。这个任务的解决,不能不是民族工作者和历史工作者的责任。为要考查其族源,不能不首先考查一下目前的人口分布及其过去的状况。土族目前有十二万四千余人(1980年底),主要聚居在湟水之北和祁连山之阳的山谷地带及其毗邻地区。互助有

  • 标签: 族源 蒙古人 鲜卑人 西宁府 阻卜 秦边纪略
  • 简介:在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著录的作家中,仅录其字号而缺其名者共70人,其中55人的名讳已陆续得到补,现又得8位作家之名与其及相关信息:洪鲁轩、陆云九、高幼瞻、王执斋、金筤伯、何范之的名讳分别为子彬、璈、孝敭、笏、震、世模,段伯猷、朱昆采两人的名讳最有可能分别为世理、仕璨。他们多为府州县学诸生,独何世模(范之)因处在晚清废科举之时,凭借扬州何园家族实力,留学海外,最后成为中国现代金融业的先驱。福建建宁王笏(执斋)之子王光宇传承朱仕琇一系古文文脉,光绪《重纂邵武府志》专立其传,府志本传与民国《建宁县志》著录其诗文集多种,按刘声木的著述思路可以增补一家加以著录。刘声木以湖北英山的金筤伯为安徽歙县进士金式玉之子,显然失;将朱昆采和朱仕璨作为两人,列为两个条目,其准确性也值得怀疑。

  • 标签: 刘声木 《桐城文学渊源考》 作家缺名
  • 简介:本文在笔者以前考证的基础上,又以读书所得新证据对北宋两刘牧的问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考证。并以考证结果为根据,对诸多巳成“事实”进行了商榷,指出。三衙刘牧无任何易学著作存世;朱震等有关“河洛”图书的传承代次,全是瞎说,不可引以为据;“河洛”图书内容出于彭城刘牧著一卷本《易散钩隐图》之后,很可能是其弟子窜入;范谔昌的“象学”并不讲“河洛”图书,以此溯及陈抟之“象学”亦非“河洛”内容,范氏晚于彭城刘牧.并非其师等。最后指出;彭城刘牧讲太极大道,理应在“宋明理学”的研究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

  • 标签: 刘牧 三衙刘牧 彭城刘牧 易散钩隐图 北宋 易学
  • 简介:<正>一1901年《清国留学生会馆第一次报告》中,载明陈独秀于是年10月到达东京,就读于“东京(专门)学校”。陈独秀这次在东京逗留的时间,仅四个月左右,翌年春又返回安庆。1902年9月陈再到东京时,没有继续去“东京(专门)学校”就读,在清国留学生会馆的第二次报告中的题名录上,填写的是“预备入校”字样。按当时赴日留学的情况分析,不可能存三四个月就读完,除非是短期训练班或补习班。中国学生赴日留学,必须经过哪些预备

  • 标签: 陈独秀 中国留学生 早稻田大学 高等师范学校 东京 中国学生
  • 简介:对汉语方言本字的考证有助于研究汉字和词义的变迁。以古今音变规律为主要依据,结合运用音理探究、字形分析、方言佐证、文献佐证等方法,考证河北无极方言口语词的本字问题。

  • 标签: 本字 无极方言 音变 读音层次
  • 简介:<正>关于晋代是否有真书的问题,在书学界、文字学界曾有过不同的意见。并因此而涉及到兰亭集序是否出于王羲之之手的争论。根据出土文物,晋代人写的字,有的是用隶书笔法。例如发现的《三国志》抄本残页便是典型的例子。(图一)但是在另一方面,也有极成熟的真书。1974年,在南昌出土的晋墓中木方上的字,便属于这一类。足

  • 标签: 真书 再考 起源问题 古隶 晋墓 笔法
  • 简介:笔者曾撰《宝伊局铸币及北疆钱制》一文论及宝伊钱局及铸币,现相关问题。咸丰三年(1853年)宝伊局遵旨铸大钱,自1853年11月初6日起宝伊局回收制钱,按户部规定改铸当十大钱,枚重四钱四分,按八十枚(八百元)折银一两搭放兵饷。四年(1854年)正月十五日加铸当五十(枚重八钱),有红、黄铜两种。当百(枚重一两四钱)、当千(未见)、当五百,只见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泉一枚近年出现多枚,真伪多有争议。

  • 标签: 宝伊局 大钱 铸币 咸丰 制钱 真伪
  • 简介:"△"公盨铭例特异,前所未见,文辞古奥,艰涩难读。文章在诸家考释的基础上,对△公盨的句读、语词、句子之缺省成分以及铭文性质提出了新的看法。文章指出,"敷土、隓山、濬川"是大禹治水的三种方法,对此句的理解,必须充分注意大禹的神性。"■(擣)方"指禹平定下土之后,对四方不服势力的征讨。"降民、监德"是两个并列的动宾结构。"康亡不楙"读为"康娱丕懋",义即安乐勤勉。"孝友■明"指四种德行,即孝于父母,友于兄弟,忧恤贫病,明察是非;"■"释■,相当于《周礼·大司徒》"六行"之一的"恤"。"好祀"义即"宜祀"。"复"训安,"克"训肩任。通过对与△字相关字形的全面梳理,释△字为"豳"。盨铭与《尚书》"诰"体相同,可名之曰"豳诰",通篇都是豳公的告诫之辞,是一篇独立的文章,其铸造目的当如中山王方壶所云"明■之于壶而时观焉",亦如史■簋所说"其于之朝夕鉴"。文章对以大禹开篇的原因及"德"的问题也进行了探讨。

  • 标签: 豳公盨 语词考释 铭文性质 豳诰 大禹治水
  • 简介:通过对《夜雨秋灯录》几则本事的辨,我们发现《夜雨秋灯录》的许多故事除本于方志的记载外,还源于《秋灯丛话》《里乘》《耳食录》等其他文言小说作品。对同样的故事题材,宣鼎不是简单的重复抄袭,而是善于合说部之众长,化腐朽为神奇,点化编就为主题、艺术兼关的佳作。对该书本事的进一步考察,为我们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夜雨秋灯录》这部文言小说的性质与特点无疑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 标签: 宣鼎 《夜雨秋灯录》 本事
  • 简介:1929年《遂宁县泰》载:“克幽禅师,广德寺开山第一和尚,相传为观音大士化身。唐大历十年,方赐谥‘克幽禅师’,有真身塔在寺后。宋崇宁二年,敕谥‘慧应大师’,塔名:‘善济乾道’,

  • 标签: 禅师 广德寺 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