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1 个结果
  • 简介:<正>中师的《语文基础知识》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对“词的本义”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一个词不论有几个意义,总有一个意义是基本的叫本义”(第251页)我以为此说欠妥。其一,定义者与被定义者属两个不同的论说范畴。所谓“本义”是就词的来源而言的,是指词源学上所说的词的原始的、最初的意义。而“基本义”则是指词的基本的、最常用的意义,是就词的应用而言的。《语文基础知识》中给“本义”下的定义,其实应是“基本义”的定义,两者相混,颇有张冠李带之嫌。当然,“本义”与“基本义”之间,有一定的血缘关系,有的词,它的“本义”与“基本义”所表达的内涵是一致的。如“老”,《段注说文解字》解释道:“七十曰

  • 标签: 基本义 语文基础知识 基本的 说文解字 被定义者 中师
  • 简介:汉代称'文法吏'为'文史法律之吏'或简称'文吏',是与儒生相对而称的。如《汉书·儿宽传》:时张汤为廷尉,廷尉府尽用文史法律之吏,而宽以儒生在其间,见谓不习事,不署曹。颜师古注:'史谓善史书者。'何谓'史书'?应劭认为史书即大篆~①,

  • 标签: 史书本义 本义考
  • 简介:“病”的本义,今或作重病义,或作疾病义。通过对《诗经》等八部早期上古文献中的“病”、“疾病”用例考察,发现早期疾病义都用“疾”,“病”不用作疾病义,更无重病义;“疾病”连用,其“病”为形容词的危重义。进而通过对八部上古文献中“病”、“疾病”所有词义及其训诂的梳理,可定“病”的本义是困苦义。

  • 标签: “病”本义“疾”疾病义 重病义 困苦义 上古文献
  • 简介:学术界对“匕”的本义多有争议,笔者认为“匙”的本字、“化”的本字、匕首、以匕为妣这四种代表性的观点都有值得质疑之处。许慎《说文解字》曰:“匕亦所以用比取饭。一名柶。”本文试图将匕与古代饮食文化联系,探寻其使用功能,从正反两面辩证分析许慎的解释。

  • 标签: 本义 祭祀
  • 简介:"自"最早是"鼻子"的意思。"自"在甲骨文里写作一道鼻梁,两个鼻孔,明显像人的鼻子。后来鼻梁缩短了,鼻孔靠拢了,鼻子底部变成一横画了,总之,字形跟鼻子的区别越来越大。正因这个变化,这个字慢慢引申为"自己、自身、自家、亲自"等意思,而记录鼻子这种用法就越来越少。于是,人们在已经不像鼻子的"自"下边加了一个声旁"畀",写成"鼻"。此外,古人很早就发现狗的鼻子十分灵敏,懂得辨

  • 标签: 像人 正因 字原
  • 简介:治安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状况,是反映社会安定和公共安全的一种现存社会状态。治安主要表达的是人们要求安全、和谐生活的愿望以及为达此愿望而付出的努力和追求。而我们对“治安”的传统理解存在过分强调其政治性(阶级性)之不足,忽视了治安词义表达的中性常态化以及治安应用的公共性和秩序追求的衡定性。

  • 标签: 治安 涵义 秩序 公共性
  • 简介:"沾沾自喜",俗解为自矜喜,自满之意.据与所用"沾沾自喜"与"自喜"语境的分析与对比可以看出,"沾沾自喜"的本意应为整顿、自爱、自颐惜之意.

  • 标签: 沾沾自喜 |
  • 简介:本义喝酒有一个固定动作:三个指头夹住土碗的边儿,喝一口,鼻子皱一下,喉咙咕嘟一声,很响。鼻子皱三下,喉咙响三声,酒碗就空了。他每次只买三两,每次只喝三口。站着喝。这个习惯是长期搞野外工作养成的。野外二字在城里人看来,似乎含有远天远地、荒山野岭的景象。其实我们搞地质的人说的野外,主要是指农村。我们习惯把不在队部进行的地质工作都叫做野外工作。野外工作当然是很辛苦的。两个或三个人,勤快的背个水壶,不勤快的只拿个地质锤和罗盘。从天亮走到天黑。工作很简单,一个人拿图,一个人拿记录簿,把沿途看见的地质现象记在本子上,标注在图上。走走停停,一天下来,没有

  • 标签: 本义 野外工作 三刀 调解员 地质工作 地质现象
  • 简介:依据甲骨文字形体,“巳”为“祀”的初文,结合文献例证、考古发现以及民间祭祀习俗分析,“祀”本义当为神祀.

  • 标签: 本义 因形求义
  • 简介:许慎《说文解字》:“皇,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许君没有看到皇的甲金文字形,根据小篆字形,误把“日”字当作“自”字。吴大■《古籀补》:“皇,大也,日出土则光大,日为君象,故三皇称皇。”吴大■看到了皇的金文、古籀字形,把皇的上部正确地释为日字,可是却对较早的《作册大鼎》上的皇字视而不见,根据符号化了的字形,把它的下部误释为土。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皇即煌之本字”有一定道理。可是,皇虽是煌的本字,皇的本义却并不是光明盛大的意思,光明盛大只是它的引申义。那么,皇的本义是什么呢?让我们结合字形及古代文化的背景知识作一番探讨。甲骨文“皇”象一轮光芒灿烂的太阳。从金文来看,皇字从日从王王亦声,日上的部分为字缀,表示太阳放出的光芒,其下部则分明是个“王”字,这一点,从(作册大鼎)上看得很清楚。大泣口文化山东宫县陵阳河遗址出土的陶器上有一个白字,其上为日,中间是在空中飞翔的鸟的形状,其下为火。在先民的意识里,太阳犹如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烙,由一种神鸟载着在空中飞行。这种鸟,有的部族认为是燕子,有的部族认为是凤凰,有的部族认为是三足乌。总之,日、鸟、火是三位一体的。这个刻在陶器上的字,应是该部族的族徽。我国...

  • 标签: 字本义 本义考 皇字
  • 简介:秦人很早便有祭祀水神的传统。自秦文公迁都汧渭之会后,秦人便一直沿着渭水向东发展,渭水成为早期秦人的'生命之河'。《石鼓文》等资料表明,《蒹葭》是秦人'渭水时代'的产物。《蒹葭》文本表明,其是一首优美的祭祀水神之歌。《蒹葭》是巫在水边祭祀渭水神时所唱的祭歌。

  • 标签: 祭歌 秦襄公 《石鼓文》 《蒹葭》 渭水 水神
  • 简介:理解“述而不作”,重在“述”、“作”二字。古今对二字的解释有两种观点:“述”一解为“循旧”,一解为阐述;“作”一解为“新制礼乐”,一解为“创作”。这里不但有分歧,而且还有误解,经考证,“述”应作遵循、继承解,“作”应作别创解。“述而不作”,即遵循、继承先王之事业,而不改创非王道之业。孔子“述而不作”的政治追求,实质上是“无改于父道”之孝道思想的流露表白。

  • 标签: “述” “作” 孔子 孝道 孝道思想 “述而不作”
  • 简介:鲁迅先生在他的《自嘲》诗中有这么两句名言:“横眉冷对干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于其中的“孺子牛”一词,一般人往往理解为“人民大众的老黄牛”。不过,如果从作者当时写作的实际情况考察,我们不难发现这种理解是属于一种政治引申,“孺子牛”的本义乃是喻指作者做儿子周海婴的“牛”。

  • 标签: “孺子牛” 本义 《自嘲》 “牛” 周海婴 作者
  • 简介:研究者对傩的概念引用多有分歧,分析历代文献记载,傩的本义是专指岁末举行、以驱镇巫术为主要手段的象征性逐疫活动,与今存的一些被视为巫傩遗绪的活动差别很大。

  • 标签: 逐疫 驱镇巫术 岁时节俗
  • 简介:“实事求是”是一个成语,源出于《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说他“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人颜师古对“实事求是”注释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辞源》,商务印务馆1920年版)“实事”二字作为一个词组,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实际存在的事情,即由形容词“实”和名词“事”组成的偏正结构:另一种是由动词“实”和名词“事”组成的动宾结构,“实”字作务得、核实解。前者实事与事实义同,而后者则有别。

  • 标签: 河间献王 “实事求是” 好古 二字 动补结构 实源
  • 简介:由于词义反映的是有关客观事物一般或本质的特点.即反映有关事物现象一般都具有的.或者是该事物具有的特点.所以词义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概括的。

  • 标签: 比喻义 客观事物 本义 词义
  • 简介:孔子的中庸思想长期受到人们的误解。通过追本溯源、正本清源,可以察知,“中庸”具有中正、中和、时中、用中、平常、不变、恰到好处、不偏不倚、动态平衡等多重丰富内涵,同时蕴涵着“正一反一中”的中庸辩证法。把中庸辩证法运用到管理活动中,正确处理“为己与为人”、“正己与正人”、“修己与容人”、“行己与安人”的辩证关系,便形成“立己立人”的中庸领导智慧;正确处理“王霸杂之”、“恩威并施”、“明德慎罚”、“德主刑辅”的辩证关系,便是“德法兼济”的中庸管理智慧;正确处理“见利思义”、“取之有义”、“先义后利”、“义利合一”的辩证关系,便是“义以生利”的中庸经营智慧。这就说明,儒家的中庸思想对于人类社会的管理活动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中庸领导 管理 经营
  • 简介:摘要:“又”在现代汉语中属于高频词汇,在HSK等级中属于甲级字。本文以“又”作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语料库的分析,研究“又”表重复义的语法意义和具体用法。

  • 标签: 重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