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胶囊检查的护理方法.方法:对80例疑有小肠疾病的患者行胶囊检查,对所有检查者均进行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规范护理,以期取得较好的检查结果.结果:80例患者中,发现小肠存在病变者69例,未见异常11例,阳性率86.25%.其中小肠出血10例,小肠间质瘤3例,小肠炎症性疾病(溃疡、糜烂、充血)19例,小肠憩室3例,小肠血管病变8例,小肠多发息肉14例,克罗恩病4例,小肠肿瘤6例,钩虫病2例.图像清晰,效果满意.结论:胶囊检查具有安全、无痛苦、顺应性好等优点而易被患者接受,病变检出率较高,检查中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胶囊内镜 小肠疾病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电子检查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随机抽取本院电子检查患者120例分为两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患者因护理措施细致、护理配合到位、实验组患者无麻醉意外及并发发症,对检查过程不能记忆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检查顺利完成。结论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正确选择穿刺部位血管,保持呼吸通畅,术前充分准备和护理配合默契为检查成功提供了有力保证。

  • 标签: 内镜检查 护理 体会
  • 简介:总结了无痛肠检查的护理配合,主要包括术前耐心的心理辅导及充分的准备、中密切的观察与默契的配合、术后具体的健康指导等措施.认为术前、中、术后做好细致的护理是提高患者检查安全性与成功率的有力保证.

  • 标签: 消化道 肠镜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粘膜下剥离(ESD)的治疗方式及特点,探讨了ESD的护理技术,并总结出一系列护理方法。

  • 标签: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 护理
  • 简介:目的评价胶囊对不同消化道症状并疑似小肠疾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6月期间进行胶囊检查的1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6例患者完成胶囊检查116例,共行116次检查,阳性检出率53.5%(62/116)。共发现小肠病变49例,小肠病变阳性率为42.2%(49/116),其中82例腹痛患者发现小肠病变33例(40.2%),12例腹泻患者发现小肠病变4例(33.3%),17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现小肠病变12例(70.6%)。其中炎性病变、隆起性病变最为常见。9例患者胶囊通过迟缓,1例患者胶囊完全停滞于胃,未至小肠,直至电池耗竭;3例胶囊通过小肠迟缓;胶囊在小肠运行平均时间为369min。检查过程中患者无任何不适。结论胶囊对不同消化道症状并疑似小肠疾病的就诊患者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简单、安全,并发症及风险小,依从性好。检查前充分肠道准备可提高检查质量。

  • 标签: 胶囊内镜 小肠疾病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胆总管取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9月到2012年5月我院为65例患者行LCBDE的临床资料。中联合应用胆道、腹腔胆道取石钳,激光碎石仪。结果65例顺利完成LCBDE,12例经激光碎石后取出,8例为肝内胆管结石,65例均放置T管引流。结论腹腔胆总管探查创伤小,安全有效,恢复快,联合应用胆道激光碎石仪取石较彻底减少了结石的残留率。

  • 标签: 胆管结石 胆总管取石术 腹腔镜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功能性鼻手术(FESS)、手术后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进行探讨,预防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以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方法本组采用经鼻治疗鼻息肉、鼻窦炎100例,经精心治疗和护理。结果所有患者都康复出院,在随访期内未见复发。结论经鼻手术治疗是较好的方法,可以通过不同角度的直视并彻底清除鼻隐藏的病变。同时尽可能不破坏鼻腔及鼻窦的正常解剖结构,最限度地保留鼻腔和鼻窦的生理功能,有利于鼻腔功能的恢复。

  • 标签: 鼻内镜 手术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ERCP指是在十二指肠直视下将造影剂经十二指肠乳头开口插入胰管和胆管,注射造影剂后在X线下观察,而达到诊断胆胰疾病的目的1。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及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RCP+EST)已成为诊治肝胆胰疾病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但其操作技术要求高、并发症多、手术风险大、且术前术后护理问题复杂,而做好我们的护理工作,是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现将护理体会作如下总结

  • 标签: ERCP EST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流程在超声检查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预约在周二的病人65例设为对照组,预约在周四的病人68例设为试验组,对照组病人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试验组运用优质护理流程护理病人,两组均在检查前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病人进行心理评估,检查后评估两组病人检查中的正确配合率、一次检查成功率及病人满意度。[结果]检查前试验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正确配合率、一次检查成功率及病人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流程可以显著降低病人焦虑,促进病人对检查的配合,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超声内镜 优质护理 流程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下切除肠息肉的护理方法,减轻病人痛苦和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485例患者行肠息肉治疗的护理。结果息肉切除成功率为100%。结论护士要正确实施各项护理措施。

  • 标签: 结肠镜检查 肠息肉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护理配合在内下黏膜剥离中的价值。方法对28例下消化道粘膜剥离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精心护理下,本组病例均成功行内下黏膜剥离治疗。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中娴熟默契的医护配合、术后全面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下黏膜剥离(ESD)是近年来治疗消化道肿瘤的微创新手术,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广泛使用。在我国的发展仅5年。

  • 标签: 内镜 黏膜剥离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粘膜剥离治疗直肠腺瘤的护理对策。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月对53例直肠腺瘤患者行内下粘膜剥离治疗,配合精心护理。结果手术切除成功率1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熟练掌握ESD方法,配合精心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ESD 直肠腺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下鼻中隔矫正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鼻下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鼻中隔偏曲包括高位、中位、低位偏曲,后部偏曲,鼻中隔不规则偏曲,S型偏曲,C型偏曲,鼻中隔一侧巨大嵴突,鼻中隔前部脱位。结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鼻塞、头痛及鼻出血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临床效果满意,无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及鼻梁塌陷等并发症。结论鼻下行鼻中隔矫正视野清晰,操作精细准确,手术安全,微创疗效好。

  • 标签: 鼻中隔偏曲 鼻内镜 鼻中隔矫正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痛胃肠检查和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我院于2010年3月—8月收治了72例需要进行胃肠检查的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6例,在无痛胃肠状态下进行息肉摘除、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EST以及贲门失弛缓症下扩张治疗等。对照组36例,按照常规方法进行胃肠检查。结果实验组36例患者,恶心反胃1例,占2.8%,咳嗽1例,占2.8%,躁动0例,占0%,咽喉不适1例,占5.6%。对照组36例患者,恶心反胃4例,占11.1%,咳嗽6例,占16.7%,躁动3例,占8.3%,咽喉不适15例,占41.7%。实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无痛胃肠检查和治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而且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很少,所以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无痛胃肠镜 治疗术 检查 临床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辅助经肛直肠癌根治的安全性、可行性及近期效果,并探讨经肛和经腹腹腔两者同步使用是否优于序贯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腹腔辅助经肛直肠癌根治及术后恢复情况,并将经肛和经腹腹腔序贯进行(序贯组,前9例)和同步进行(同步组,后10例)进行比较。结果19例平均手术时间(3.85±0.98)h,中位中出血量为80(50,120)ml,平均检出21.89±9.21个淋巴结,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2.09±0.94)d,肛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7.95±3.49)d;16例系膜大体标本完整3例接近完整;有2例中转为腹腔辅助直肠癌根治,2例吻合口漏,1例局部复发再次手术局部切除,无输尿管损伤、骶前大出血、腹腔感染、手术死亡。同步组与序贯组比较,平均手术时间[(3.39±0.96)hvs.(4.36±0.75)h]、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2.10±0.99)dvs.(3.78±1.56)d]减少明显(P〈0.05)。结论腹腔辅助经肛直肠癌根治较为安全可行,基本上不影响肿瘤根治性,经肛和经腹腹腔两者同步使用较序贯使用手术时间更短恢复更快。

  • 标签: 直肠肿瘤 经肛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道出血探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4月到2012年9月收治的8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探查的应用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明确出血原因和部位,检出率为100%。其中消化道息肉16例,溃疡出血64例。临床治疗后801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治疗的有效率为100%。结论探查在消化道出血诊治中应用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对于提升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内镜 消化道出血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