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内耳畸形(inner ear malformation,IEM)包括膜迷路畸形和骨迷路畸形,临床上,内耳畸形特指可通过影像学观察的骨迷路畸形。内耳畸形分类由早些年基于影像和胚胎的分类方法不断完善,进展到近年来基于指导人工耳蜗手术的分类方法。本文对各种内耳畸形的分类进行系统阐述,重点关注不同分类方法间的差异,探究内耳畸形分类方法更新的意义以及与人工耳蜗手术和预后的关系。

  • 标签:
  • 简介:摘要内耳疾病导致的听力及平衡障碍十分普遍。传统的给药方式,由于各种限制很难在内耳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及治疗效果。纳米技术作为21世纪的关键技术之一,对医学、生物工程和药学的渗透与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近年来基于纳米载体的内耳药物递送研究相继展开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就当前内耳药物传输所面临的困难和纳米载体在内耳药物递送方面(包括给药途径、药物渗透、药物靶向、药物控释等)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突发性聋患者内耳钆造影表现并分析其临床特征。方法连续选择2017年11月至2020年7月就诊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医院的21例突发性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36~76岁,中位年龄50岁,病程1~19 d,平均5.5 d。患者分别进行听力学、静脉注射内耳钆造影(每例患者均进行2次磁共振3D-FLAIR序列扫描:静脉注射钆剂前扫描1次,注射钆剂后4.5~6.0 h再扫描1次)和实验室检查,并给予相应临床治疗。观察患者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征。结果21例急性期突发性聋患者中,11例患耳MRI钆造影信号强度明显高于对侧耳,其中2例有前庭膜迷路积水;实验室相关检查仅2例全聋型患者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红细胞沉降率加快,其余未见异常。21例突发性聋患者听力分型:全聋型8例,平坦下降型10例,低频下降型1例,高频下降型2例,治疗后总有效率为57%(12/21)。11例内耳钆造影异常患者的听力分型为全聋型5例,平坦下降型5例,高频下降型1例,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4%(7/11)。结论部分突发性聋患者内耳钆造影异常,可能存在内耳血迷路屏障通透性增加,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 标签: 听觉丧失,突发性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 突聋作为耳鼻喉科常见的急难症,虽然其发病机制尚无明确定论,但大量研究证实内耳微循环障碍作为突聋的最重要病因之一已被广泛认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突聋患者存在血脂、血糖、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等血液学指标的异常,这些因素可能通过影响内耳微循环进而导致突聋的发生并有可能影响预后,故本文将对近些年国内外学者在引起内耳微循环障碍相关因素的作用机制及其与突聋的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望为突聋的预防、发病机制、个体化治疗以及预后提供新的思考与方向。

  • 标签: 突聋 微循环 糖尿病 高脂血症 尿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对感音神经性耳聋(SNHL)患儿内耳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SNHL患儿202例(401耳)为观察组,另抽取同期体检的正常儿童105例(210耳)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HRCT扫描,观察202例SNHL患儿HRCT表现及内耳畸形情况,分别比较观察组患耳及对照组双耳的外半规管内中央骨岛宽度和内耳道管径。结果202例SNHL患儿中HRCT表现为57例(111耳)内耳畸形,其余145例(290耳)HRCT表现未见异常。HRCT内耳畸形具体表现为24例(47耳)单纯前庭导水管扩大患儿,1例(2耳)单纯内耳道狭窄患儿,7例(12耳)单纯前庭半规管畸形患儿及25例(50耳)耳蜗畸形患儿。耳蜗畸形患儿中包括IP-Ⅱ型畸形29耳,共同腔畸形6耳,IP-Ⅰ型畸形5耳,耳蜗发育不全畸形5耳,Micheal畸形2耳,耳蜗未发育畸形2耳,IP-Ⅲ畸形1耳。观察组研究对象外半规管内中央骨岛宽度和内耳道管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HRCT可有效诊断SNHL患儿内耳畸形骨迷路结构,但难以观察神经、小血管及膜迷路结构,且在检查精细化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

  • 标签: 感音神经性耳聋 高分辨率CT 内耳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