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增长理论的兴起为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更为一般性的分析框架.从基础研究、近期的理论应用与实证研究、理论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等方面较为详细地回顾了二十多年来这一领域发展中较为重要的文献,以此为研究增长理论提供一些线索.

  • 标签: 内生增长 发展 R&D 规模效应
  • 简介:摘要文章认为数学问题的存在有其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教师在转化他们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教育教学要讲求针对性,讲求艺术性。

  • 标签: 问题生 数学 转换
  • 简介:羊草是天然草原中重要的物种,对草原环境的改善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性。羊草具有耐旱、耐盐碱、抗虫和高营养等生物学特性,这些特性与其体内的真菌有直接关系。文中从真菌起源、生物学特性、与共生植物的作用及羊草真菌研究方面综述了真菌的研究现状,并就羊草真菌及其生理活性进行综合分析与评述,对未来羊草真菌的研究进行展望。

  • 标签: 内生真菌 羊草 生理作用
  • 简介:中等收入阶层与中国梦具有深层次的逻辑:中国梦的重要目标是使中等收入者占多数,为中等收入阶层的扩大提供发展平台;中等收入阶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依靠力量,是社会正面价值观及社会规范的创建者、引导者。实现中国梦与扩大中等收入者阶层具有共生的内在关系和一致的实现过程,二者同步共进统一于同一历史进程当中。厘清中等收入阶层与中国梦之间内逻辑,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标签: 中等收入阶层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梦 内生逻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温郁金真菌的抗炎抗氧化活性,旨在获得有良好抗炎抗氧化活性的菌株,以寻找新型抗炎抗氧化活性物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及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动物模型对已分离的50株温郁金真菌发酵产物进行抗炎活性筛选;采用DPPH法测试真菌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有21株真菌能够抑制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并且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有降低作用,其中菌株E3、E8、E17、E24、E37、E46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P〈0.01),作用与萘普生相当;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菌株8株。并且其抗氧化活性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其中活性菌株E2、E17、E37在质量浓度为140μg/m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都在90%以上。结论温郁金含有抗炎抗氧化活性的真菌,菌株E2、E3、E8、E17、E24、E37、E46具有良好的抗炎抗氧化效果,具有一定的研究开发前景。

  • 标签: 温郁金 内生真菌 抗炎活性 抗氧化活性
  • 简介:凯恩斯主义的“有效需求不足”假设和“扩大内需”对策一再地被经济现实所否定,供给学派思想精髓越来越多地被当代经济现实所印证。当前危机全球化和纾困长期化的现实表明,可持续增长动力的培育在于通过向要素投资形成有效供给,用有效供给来创造需求。供给决定需求在发展的意义上体现为供给的品类决定了可供需求的品类,供给的质量决定了可供需求品的质量,供给的产业生态决定了需求的社会生态,供给环节的收入分配决定了有效需求的结构。驱动供给提升的关键在于要素。在要素重估阶段,高质量要素能够参与到GVC更高端的分工,获得更高收入,从而形成消费能力。这一良性循环的形成是中国实现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

  • 标签: 供给学派 有效供给 对要素投资 内生经济增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护理实习留职意愿的相关因素。结论护的个体特点,对护理工作的认识程度,护理工作的性质,人际交往和沟通,社会反响这些都影响护对职业生涯的规划。

  • 标签: 护理 实习生 留职意愿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在校高护学习态度影响因素,为针对性采取措施培养高护良好学习态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运用方便抽样法抽取我市4所不同层次594名高校在校护进行学习态度影响因素调查。结果高护学习态度影响因素其维度自身因素、教师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是否独生子女、不同家庭经济月收入、不同年级、不同学校层次高护学习态度影响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护学习态度影响因素4个维度主次排序为社会因素、教师因素、学校因素、自身因素。结论社会因素和教师因素对高护学习态度的影响最大而自身因素影响最小,外因大于内因。

  • 标签: 护生 专科 本科 学习态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高职护基础护理教学中应用隐学习法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某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的200名高职护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名,对照组护采用常规教学法进行教学,观察组护采用隐学习结合外县认知的方法进行教学,运用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和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对两组护的教学效果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护的考试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的课堂教学效果、能力提高以及学习促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平均分与对照组总平均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对高职护基础护理教学中采用隐学习教学法,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并改善护的考试焦虑情况,提高护的理论、技能成绩,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 标签: 内隐学习 高职护生 基础护理 教学
  • 简介:摘要从临床实际出发,根据中医理论进行分析,提出湿邪是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从不同方面给出理论依据,同时结合自身经验探讨具体的分型证治思路及方药。

  • 标签: 消渴 糖尿病 湿邪内生 辨证论治 理论分析 医案
  • 简介:植物真菌通常与宿主植物形成互利共生的关系,其利用价值越来越受重视.本文综述了禾本科植物真菌的种类资源、生物学作用及应用现状,并探讨了禾草真菌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应用潜力,以期为禾草真菌的进一步探究提供参考.

  • 标签: 禾本科植物 内生真菌 资源 应用潜力
  • 简介:植物固氮菌是一类重要的固氮微生物资源,其潜在的可开发利用价值越来越受重视。本文综述了禾草固氮菌的研究动态、种质资源多样性、侵染途径、定殖方式、作用机理及发展前景,以期为固氮菌的进一步开发探究提供参考。

  • 标签: 禾本科牧草 内生固氮菌 生物学作用
  • 简介:1研究目的教育实践是教师在复杂多变的教学实践情景中通过实践问题的解决与实践经验的反思,形成实践技能和智慧,发展教学风格的过程.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国内对教师知识的分类,虽然不尽相同,但都把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作为教师知识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培养合格的中学数学教师,是高师院校数学专业数学教育的天职.为了完成这一天职,真正培养出符合国家中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合格中学教师,对师范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必然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 标签: 中学数学教师 实践经验 师范生 能力因素 教学实践能力 能力的培养
  • 简介:摘要自我效能感理论已成为当今教育心理学界备受关注的一个热点课题,它的研究成果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学生学习的各个领域中。本文拟在高职教育中对学生的学习效能感进行一点探讨,以期从中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为本校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提高尽一点绵薄之力。

  • 标签: 自我效能感 学习效能感 高职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实习关爱行为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其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护关爱行为的培养提供相关对策。方法运用调查工具对随机选取的我院110名各层次护理实习的关爱行为水平进行质性调查,在结合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研究。结果本组受试者关爱行为水平平均得分(4.29±0.43),各维度得分存在差异性,其中“真诚、同情、尊重”维度得分为(4.31±0.52),“职业关爱行为”维度得分为(4.22±0.49),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层次及专业选择方式不同的受试者其关爱行为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影响因素评分中,家庭因素、个体价值观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本院护关爱行为总体水平亟需提高,临床实践途径对培养护关爱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护理带教过程中要引导护建立职业认同感,重视关爱行为理念的塑造。

  • 标签: 护理实习生 关爱行为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我国的血液透析患者逐年增加,自体动静脉瘘因其使用寿命长、并发症少,使用方便,已成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然而,有文献报道28%-53%的瘘不能成熟1,作者就自体动静脉瘘成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便及早预防和处理,延长瘘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透析患者的透析效果和生存质量。

  • 标签: 自体动静脉 内瘘 成熟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本研究针对晚期胃癌进行静脉化疗联合场射频热疗联合的相关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报道,在治疗前宣教、护士准备、治疗期间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处理、治疗后相关副反应的防治方面进行经验总结,为恶性肿瘤晚期热化疗患者的护理提供临床依据。

  • 标签: 胃癌 热化疗 护理
  • 简介:问卷调查显示,高职职业成熟度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高职职业成熟度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专业差异、专业满意度差异、实践与否的差异以及家庭环境差异,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城乡差异和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高职职业成熟度与自信心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与社会支持之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

  • 标签: 高职生 职业成熟度 特点 相关因素
  • 简介:代际传承是影响个人职业选择与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某高校2007届、2008届和2009届连续三届、经济管理类十个专业2436名毕业的初次职业选择的实证分析表明,父亲的职业状况与高校毕业的初次职业岗位存在中等强度的正相关,并且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而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与其初次职业岗位之间却不存在明显相关性。可见,代际传承因素对于高校毕业的初次就业是有一定影响的,两者间存在正相关。但这种影响并不一定就是负面的,关键是要建立公平公正的就业招聘机制,对职业发展的代际传承因素影响加以正确引导和运用,充分发挥其积极效应。

  • 标签: 高校毕业生 初始职位 代际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