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基于GS-1000型高压轨试验台和定容容器,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对高压轨燃油喷射的雾化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机采集多种工况下的喷雾雾化图像,并利用C#语言编制的图像处理软件对喷雾图像进行了精确处理,测取了喷雾贯穿距、喷雾锥角等喷雾特性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喷雾贯穿距随喷射压力的升高而增大,喷射压力对喷雾锥角的影响不明显。燃油喷雾贯穿距随背压的升高而减小,喷雾锥角随背压的升高而增大。

  • 标签: 共轨 高压喷射 喷雾贯穿距 喷雾锥角
  • 简介:喷油正时和喷油量控制精度除了和喷油器电磁阀本身的特性参数有关外,还与其驱动电路的设计有关。对电磁阀的功率驱动是决定其响应时间的关键因素,设计的驱动模块采用高电压、大电流来对电磁阀的开启加以控制,随后采用低电压、小电流的PWM波维持导通,满足了高压轨喷油器电磁阀驱动的要求。

  • 标签: 共轨 电磁阀 驱动 PWM
  • 简介:在内燃机高原环境性能模拟试验台上,对不同海拔高度(大气压力)下的电控轨柴油机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大气压力的变化对电控轨柴油机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海拔3000m以下,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随海拔的升高基本保持不变;海拔5000与0m相比,在低转速时,有效功率下降42.1%,燃油消耗率增加18.6%;在中高转速时,有效功率下降15.1%,燃油消耗率小于7.0%,排温基本保持在710℃以内。

  • 标签: 电控共轨柴油机 高海拔(低气压) 柴油机高原性能
  • 简介:介绍了电控轨喷油系统在柴油机上的应用;进行了直喷柴油机与电控轨喷油系统的匹配试验;研究了轨压力、喷油提前角及转速、负荷等工作参数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工况选择合适的轨压力和喷油提前角,可以降低燃油消耗率和最高爆发压力,改善排放,达到对柴油机性能的综合要求。

  • 标签: 柴油机 共轨 最高爆发压力 试验
  • 简介:应用AVLFIRE软件对某高压轨柴油机喷嘴内流动进行了仿真计算,获得了不同喷孔入口圆角和倾斜角下喷嘴内空化流动情况.计算结果显示:喷孔入口圆角的增大对喷孔流量系数和出口平均流速影响较小,但会显著降低出口气相体积分数.减小喷孔倾斜角会使流量系数和出口平均速度有小幅增加,出口气相体积分数降低明显,且使出口速度分布趋于均匀.

  • 标签: 高压共轨 柴油喷嘴 空化流动 数值仿真
  • 简介:为了预测不同废气再循环(exhaustgasrecirculaction,EGR)率对某型高压轨柴油机性能的影响,采用AVLFIRE软件建立了该柴油机缸内的多维仿真模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对样机采用不同的EGR率进行缸内模拟计算,分析研究了不同EGR率对柴油机缸内燃烧过程参数及排放(NOx和Soot)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EGR率从0.00增加到0.20,柴油机缸内燃烧速率减小,爆压和最高温度分别下降了4.0%和3.9%,累计放热量下降了3.5%,滞燃期增加了0.9℃A,同时缸内NOx排放生成区域明显减少,但Soot排放生成区域明显增加。

  • 标签: 柴油机 EGR率 多维仿真 燃烧 排放
  • 简介:为了降低柴油机标定的成本,应用GT—power建立了一款电控高压轨柴油机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与原有的试验数据对比,证明该仿真模型具有足够的精度,可以为Matlabel软件中的Model—BasedCalibmtion(MBC)工具箱提供发动机控制参数输入与性能输出的数据库。

  • 标签: 仿真 柴油机 GT—power MBC
  • 简介:以产品化为目标,采用了高性能的微控制器MC68376,运用模块化设计方法,设计了高压轨柴油机的电控单元的硬件和底层软件。其中硬件包括:MCU、电源、输入输出、通信等模块。软件包括:初始化、采样处理和输出处理等模块。通过柴油机台架试验表明:该控制单元可以对柴油机高压轨燃油系统进行精确可靠的控制。

  • 标签: 柴油机 高压共轨 电控单元 MC68376
  • 简介:本文对某柴油机燃油喷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选择了3种不同的喷雾破碎模型,通过计算值与实测贯穿距和缸压曲线的对比,认为HK—RT模型对高压轨柴油机具有更好的适用性;通过对计算所得到的放热率及燃料分布等的分析,对三种模型计算结果的差异性进行了讨论。

  • 标签: 燃烧 破碎模型 贯穿距
  • 简介:给出了一种利用测定圆管对流传热温度场求解确定成分的非沸混合物的组分的方法。基于定压力条件下液体低雷诺数圆管层流充分发展段流体力学特性,利用数值方法求解变热参数对流传热模型温度场特性,采用反问题方法对对流传热控制方程的热参数进行非线性模拟和反算,通过反演计算热参数得到物质组分的定量值。对非线性热参数条件的对流传热控制方程和反问题L-M方法进行了误差分析,通过试验比较,测定了对流传热过程温度场的理论计算组分与预设的组分。结果表明,测定温度场推算的非沸混合物组分与实际测定结果满足预设误差。

  • 标签: 三元非共沸 组分 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