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6 个结果
  • 简介:“孩子们很清楚很多青春片只是在剥削他们,而那些把青少年当作普通人看待的影片,才会让他们产生共鸣。我的电影关注的是成长本身之美,在对大多数青春片中充斥的性与暴力厌倦后,少男少女们会格外欢迎这种清流般的影片。人们都忘记了十六岁可能是你一生中最严肃的时期,对于许多大事你会慎重地考虑思索,而以后可能都不会再这样了。”——约翰·休斯。

  • 标签: 片头字幕 八十年代 少男少女们 人正 鲍伊 票房成绩
  • 简介:《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抗战时期写于昆明和成都的一本七万馀字的传统文化普及读物,正文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共十三篇,1942年国民图书出版社初版印行,后由文光书店多次再版,至今仍是一部长销书,

  • 标签: 《经典常谈》 图书出版社 文化生态 四十年代 《说文解字》 《诗经》
  • 简介: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并发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讲话。习总书记的视察讲话,明确了北京的城市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部署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指明了北京的发展方向,并提出要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有效控制人口规模,增强区域人口均衡分布,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 标签: 人口规模 五六十年代 疏解 首都 区域均衡发展 协同发展
  • 简介:2017年11月4日至2018年2月4日北京中间美术馆展览邀请来自中国、中国台湾和日本的4位策展人,分别带来植根于本地的提问与观点,共同策划了4站不尽相同的展览。展览从首尔开启,第二站到达广岛,第三站至台北,最后一站来到北京。北京站展览将目光主要投向对于当代东亚而言具有强烈转折意义的20世纪八九十年之交。在这个历史时刻中,东亚各区域共享着冷战结束、全球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国际背景,还面临着各自内部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转变。

  • 标签: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艺术观察 东亚 和谐 北京站 冷战结束
  • 简介:鲁迅《题(彷徨)》一诗虽然短小,却非常著名,前两句“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通常被认为是对五四落潮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战场的历史描述,而后两句“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则常被读解为对鲁迅该时期寂寞彷徨心情的写照。本文从考证该诗的创作过程及得名由来入手,试图回到鲁迅写作此诗的1933年的文学现场,并从1930年代的文化政治状况和鲁迅此时的创作心态出发来重新解释这首诗歌。本文试图说明,“平安”的“旧战场”可能更指当时北平文人的保守状况,而“寂寞”的“新文苑”则针对着上海的革命文艺在文化政治上的艰难开拓。本文希望回到严肃的历史考察和文本分析,以更耐心的方式面对待1930年代的这一段具体而丰富的历史。

  • 标签: 《题(彷徨)》 鲁迅 30年代左翼 京派和海派
  • 简介:目前所见的中外关于“贝多芬在中国”的研究,毫无例外地都以李叔同1906年在《音乐小杂志》刊登的贝多芬炭画像和他三百余字的《比杜芬传》为始。事实上,早在上海开埠之初,上海租界的西侨乐人已有演奏贝多芬弦乐三重奏之史实。到1870年代,不仅贝多芬的各类室内乐作品已在沪租界的音乐会上和沙龙中频繁上演,他的交响乐、序曲、钢琴奏鸣曲、小提琴协奏曲等也不时被来华巡演的西洋乐人和寓居上海的西侨演奏。本文以19世纪最后20年贝多芬音乐在上海西人音乐生活中的呈现为焦点,以编年的方式追溯贝多芬各类作品在晚清中国的演奏史。

  • 标签: 贝多芬 上海 北华捷报 字林西报 兰心戏院
  • 简介:1961年城镇人口精简工作开展以后,一些地方对部分高等学校毕业干部作了退职处理.不久,中央要求对他们予以调查、清理和收回.由于初始阶段一些政策执行主体行动较慢,上级调整了激励机制,清理收回工作的执行力度、速度有所提升,高校毕业干部清理收回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因部分政策对象对清理收回工作的不配合,以及工作后期政策制定主体、执行主体等因素的作用,政策原初目标与最终成效并非完全吻合.从政策过程角度视之,政策成效虽受制于政策制定主体的相对自主性,但政策执行主体的政治、情感、利益等倾向性因素也会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政策执行,并促推政策制定的再回应.与此同时,政策对象并非完全的被动接收方,他们既给予政策执行主体以反馈,也波及政策成效.

  • 标签: 20世纪60年代初 高校毕业干部清理收回工作 政策过程
  • 简介:摘要缪凤林是一位在民国时期学术界相当有影响力的史学家、教育家。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缪凤林的史学研究经过了两次转向,先是由较纯粹的学术史研究转向研究日本史,再转向研究中国史。缪凤林史学研究转向日本史是为了应对日本的侵略,再转向中国民族和中国通史则是为了鼓舞当时国人民族自信心。这两次学术研究的转向都受到了时代的深刻影响。

  • 标签: 缪凤林 史学 学术与时代 转向
  • 简介:20世纪三四十年是迪化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迪化是一座传统、现代与多民族交融的城市,革故鼎新的趋势尤为明显.城市公共空间布局和现代化建设显示了迪化城市发展的重要一面.迪化民众日常生活受多民族聚居环境、现代化发展趋势的影响,呈现异于内地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的特点.探究迪化城市变迁和民众日常生活有助于从微观视角考察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市民生活的实态.

  • 标签: 迪化 城市建设 日常生活
  • 简介:20世纪二三十年是左翼文化在上海兴盛并广泛传播的关键时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知识青年介入其中。本文解释了这些青年群体是通过怎样的渠道、网络和资源被吸纳到左翼文化的历史潮流,而其在上海的公共生活网络和私人生活世界是如何构建的,阶层、地缘、书店、学校、报刊等各种媒介等如何影响了这个群体的聚集与分化,最终试图阐释中国共产主义革命对城市中小知识青年的动员机制。

  • 标签: 中小知识青年 左翼 革命 空间 中间地带
  • 简介:20世纪30年代南海"九小岛事件"发生后,南沙部分岛礁的地理位置、自然状况,尤其是战略作用逐渐为利益相关国所知。日法从军事角度分析占领"九小岛"在地区扩张中作用,目的是在争夺过程中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而英美对该事件采取不介入、不关心的立场,对"九小岛"的战略作用定位甚低。国民政府参谋本部对南沙群岛与环南海周边战略要地的空间定位,以及对日法英美等国的军事企图的分析和预判,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民政府对群岛的主权管辖;然而由于政府对南海疆域战略定位不甚明确,加之海上力量的薄弱,致使日法得以在太平岛等地存在,并为其伺机扩大侵略埋下了伏笔。

  • 标签: “九小岛” 战略作用 主权 管辖
  • 简介:1人生无常,我一生多变的命运连算命先生也难以测算出来。解放前夕,经济崩溃,民不聊生,因为家境困难,我只读到大学一年级,辍学待业,前途渺茫。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年轻人有了就业机会,1951年我在上海被国家录用,迎来了人生的曙光。在计划经济年代里,被录用后去什么地方,进什么单位,干什么工作,不能自行选择,都得听从组织分配,不论是否合适,上岗后再谋磨合。因此在分配工作时,我碰上一

  • 标签:
  • 简介:我的童年,是在长春郊区农村度过的。每当夜幕降临,那盏煤油灯就摆放在锅台上,冒出金黄色的火焰,照着奶奶做晚饭忙碌的身影,像皮影戏一样生动有趣。我坐在灶前烧火,一边欣赏,一边遐想,觉得油灯跳动的火焰无比神奇。

  • 标签: 年代 点灯 郊区农村 煤油灯 金黄色 皮影戏
  • 简介:我的笔,可以勾勒出山水的轮廓,可以演算繁杂的方程,但我更喜欢用它写下一行行文字。意趣于其间涌动,星河于其间流淌。我的纸,可以化为一架架纸飞机翱翔,可以承载一条条线段交错,但我更愿意让它载着一枚枚铅字。年轮于其间隐匿,星光于其间闪耀。

  • 标签: 纸飞机 方程 线段
  • 简介:在我看来,我与可是缘分不浅哦。就在2016年11月,我参加了由主办的江苏省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并最终获得了特等奖第六名的成绩。我由衷地感谢给了我这次难得的机会,也给了我与文学亲密接触的平台。

  • 标签: 作文大赛 初中组 中学生 江苏省 特等奖
  • 简介:很长一段时间,一到春天,我都在老家的那片田野上游荡。是游荡不是闲逛,闲逛是无所事事,我却是有事可做。我的左胳膊上挎个篮子,右手拿把镰刀,镰刀有时也放在篮:于罩。篮子是荆条编的,有的用蜡条,有的用紫穗槐,蜡条编的篮子比紫穗槐的结实;也有用柳条的,

  • 标签: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今年7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的通知》发布,国家教材委就是全面负责教材编制的机构。新入学的初一学生们,正在使用的就是传说中的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部编本”教材,涵盖语文、

  • 标签: “历史” 读者 国家教材 国务院办公厅 教材编制 初一学生
  • 简介:暑假,妈妈带我去旅游,那是我第一次坐火车,既紧张又激动。来到火车站,车站内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开始检票时,人们拥挤起来,我的心怦怦直跳。妈妈紧紧拉住我的手,上了火车,找好座位坐下。随着"哐当,哐当,

  • 标签: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豆饭,以及排序小考离子草这个名字听起来让人伤心,娘要离去,孩子在一旁不知所措,在漫长的时间洪流里,母与子何时能再相逢?如此叫法,大概因为离子草成熟时小小的豆荚爆裂,草籽撒落四方,是祝愿也是成长必经的疼痛。还是叫水萝卜稞好,“水萝卜稞,喝豆沫。客来了,盖上锅;客走了,使劲喝。”似乎有点吝啬,烧了一锅豆沫,不舍得招待客人。

  • 标签: 离子草 母亲会 豆饭 老槐树 在乡下 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