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背景:骶骨肿瘤切除是骨肿瘤外科治疗的一个难题。既往文献报道多侧重于肿瘤的切除方法,对于骶骨肿瘤切除后稳定性重建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骶骨肿瘤切除后腰骶部稳定性重建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7月至2015年12月,63例骶骨肿瘤切除后腰骶部稳定性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8例,女25例,年龄18-62岁,平均42.1岁。病理诊断:软骨肉瘤9例,脊索瘤25例,骶骨恶性神经鞘瘤5例,骨肉瘤13例,尤文肉瘤4例,孤立性转移瘤2例,未分化肉瘤2例,骨巨细胞瘤3例。前后路联合骶骨切除术23例,单纯后路骶骨切除术40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5-97个月,平均45个月。16例内固定失败出现在术后8-24个月,平均17.1个月。本组病例中共9例出现螺钉松动移位,7例患者出现金属棒断裂。6例患者出现植骨未愈合,其中3例术后曾接受放射治疗。结论:骶骨肿瘤切除后,钉棒系统重建最常出现金属连接棒的断裂。内固定失败可能与金属连接棒过细,固定节段不合理,植骨不愈合有关。通过合理的翻修手术可以较好地解决内固定断裂问题。

  • 标签: 全骶骨切除 骶骨肿瘤 腰骶部重建 内固定断裂
  • 简介:目的探讨高位骶骨肿瘤的切除骶骨重建方式。方法2001年10月至2005年10月,收治7例原发性高位骶骨肿瘤(肿瘤均侵犯S1-3)患者,均行骶骨切除术,术后对腰椎与髂骨给予中华长城内固定器固定加腓骨植骨术重建后骨盆环,并给予相应的放疗与化疗。结果7例患者中,1例术后出现排尿困难,1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1例术后切口感染延期愈合。术后近期疗效均较满意,患者腰骶部疼痛及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有4例患者因肿瘤复发或转移而死亡。结论肿瘤的切除方式和骶骨重建及术后综合治疗对高位骶骨肿瘤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减少术中出血、保留马尾神经功能以及重建高位骶骨肿瘤术后骨盆负重功能则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 标签: 骶骨 骨肿瘤 骨重建
  • 简介:目的评价改良Galveston技术固定骶髂关节时,不同螺钉数量对腰骶部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建立骶骨切除术后的骨盆有限元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行改良Galveston技术双侧固定腰骶部,分别建立4枚螺钉和6枚螺钉两种内固定方式。施加相同的压力载荷,经计算后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进而比较不同螺钉内固定的模型位移以及内固定器械上的应力分布差异。结果模型经验证与文献中尸体模型实验结果近似,可以认为有效。尽管腰椎固定节段的数目对于腰骶部的刚度和器械整体应力的影响较小,但比较两种重建方式下L5椎弓根螺钉上的应力发现,螺钉数目越少,螺钉上的应力越大,从而也增加了断钉或松动的风险。结论改良Galveston技术腰椎螺钉的数目与螺钉本身的应力有关,减少螺钉会增加断钉及松动的风险,但对棒以及钉尾的应力没有影响。

  • 标签: 骶骨次全切除 改良Galveston技术 骶髂关节 重建 生物力学
  • 简介:背景:骶骨脊索瘤是一种罕见、低度到中度恶性的骨肿瘤,其在及时诊断和适当的治疗方法上仍面临很大的挑战。有关骶骨脊索瘤术后的肿瘤转归和功能结果方面的报道不多。方法:回顾分析1985至2001年间16例因骶骨脊索瘤行骶骨切除术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顺序前、后路联合入路完成手术。手术康复后每6个月随访一次,对发病、治疗、住院时间、复发率、生存时间、辅助治疗、功能结果以及手术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确诊时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1岁,肿瘤的平均直径为15.2cm,所有患者均同时切除S1或S2。平均随访时间为66个月,在16例患者中,12例出现肿瘤复发。发生转移的平均时间为50个月。4例患者在平均随访94.5个月时临床无疾病,5例患者因为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在平均随访31.4个月时死亡。只有1例患者术后膀胱和直肠功能正常,3例行走时无须辅助装置。8例出现伤口并发症,1例发生深静脉血栓。本组阴性肿瘤切除缘和辅助放疗对生存率和局部复发无显著性影响。切除平面越靠近头侧,直肠(p=0.01)和膀胱(p=0.01)控制能力越差。术后并发症常见,且发生率随确诊时肿瘤体积大小的呈正相关(p=0.034)。结论:骶骨脊索瘤的治疗是一项临床艰巨的任务,需要综合方法和大量精力。虽然采用了周密计划、彻底的手术治疗及严格术后随访监测,但是多数患者仍出现局部复发及晚期转移,特别是瘤体较大和更靠近头侧的肿瘤患者。尽管适当地切除肿瘤,术后仍会出现功能明显受损及多种并发症,但也确实存在长期无瘤生存的可能。我们建议,当肿瘤有治愈的可能时,应行完全性切除,并积极地治疗局部复发。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Ⅳ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 标签: 骶骨脊索瘤 切除术后 骨肿瘤 转归 手术并发症 治疗方法
  • 简介:【Abstract摘要】AIM目的   旨在总结盆腔脏器联合骶骨切除加皮瓣游离修复的手术配合和手术室护理工作要点,为提高此术式的护理配合效率,给予手术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操作。Method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2019年4月—2022 年 12 月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下行手术治疗的16例盆腔脏器切除术加骶骨切除术加肌皮瓣转移术,对手术前的准备,手术中的配合,以及截石位,俯卧折刀位等多种体位变换等疑难护理重点进行了归纳与分析。Results结果  16例患者行盆腔脏器切除联合骶骨切除术皮瓣游离修复术,所实施的护理方案全部病人都达到了要求,其中有3例手术术后患者发生皮瓣坏死的,2例发生大出血,无患者发生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和术中低体温。Conclusion结论 盆腔脏器切除术加骶骨切除术加肌皮瓣转移术,手术操作难度大、复杂程度较高、手术时间较长,但优质、规范的手术护理模式可以同手术医生进行了良好的手术配合,提高手术效率,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了手术的顺利完成,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为做此类手术的患者提供更专业化和更精细化的流程护理合作。

  • 标签: 直肠癌 全盆腔 骶骨肿瘤 皮瓣 手术体位 手术配合
  • 作者: 沙漠 丁真奇 洪海森 聂凯 林吓聪 邵建川 宋伟 康两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外科杂志》 2022年第12期
  • 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全军骨科中心,漳州 363000,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普外科,漳州 363000,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泌尿外科,漳州 363000,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整形科,漳州 363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平面骶骨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重建的临床策略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2012年6月至2021年6月连续收治的27例因骶骨原发或继发肿瘤行骶骨肿瘤切除术和软组织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1例,女性16例,年龄(46.2±23.6)岁(范围:16~72岁)。根据肿瘤部位和组织缺损大小选择骶棘肌、臀大肌、腹直肌等进行软组织重建,并进行术后随访。收集患者的手术方法、术中情况、并发症、疾病转归等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27例骶骨肿瘤患者中,肿瘤平面位于S1 8例,S2 5例,S3及以下14例;肿瘤体积≤400 cm3 12例,>400 cm3 15例;手术时间[M(IQR)]100(90)min(范围:70~610 min);术中出血量800(1 600)ml(范围:400~6 500 ml)。软组织重建采用经腹腹直肌转移修复术2例,腹膜外腹直肌转移修复术1例,臀大肌转移修复术5例,臀大肌推移修复术13例,骶棘肌转移修复术6例。术后6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切口感染1例,皮缘坏死4例,术后3年因内固定物断裂发生迟发型感染1例,感染均治愈。术后随访时间为(35±21)个月(范围:6~98个月),其中复发6例,2例尤因肉瘤患者术后1年发生肺转移后死亡,4例转移癌患者死于原发病,其余患者无病生存。结论根据骶骨肿瘤位置、组织缺损大小等选择不同的软组织重建方式填塞肿瘤切除后死腔,可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骨肿瘤 骶骨 软组织重建 深部感染
  • 简介:切开胃结肠韧带,游离至脾脏下极,于根部离断胃网膜左血管,清扫第4组淋巴结,离断胃短血管直至脾上极。游离胃窦部,于胰腺上缘离断胃网膜右静脉,显露胃十二指肠动脉后,于根部离断胃网膜右动脉,并完成第六组淋巴结的清扫。显露胃窦后壁,离断胃右血管,清扫肝门部淋巴结。距幽门2cm离断十二指肠。沿胰腺上缘解剖脾动脉根部,于根部离断胃左静脉。显露腹腔干及胃左动脉,向右侧清扫第8组淋巴结,于根部离断胃左动脉后,向头侧清扫第1,2组淋巴结。游离食管腹段,解剖出迷走神经左右支后离断。悬吊肝左叶后,距贲门2cm离断食管,取上腹正中辅助切口3cm,移除胃标本及大网膜。重建气腹后,距TREIZ韧带20cm离断空肠,行食管左后壁与近端空肠侧侧吻合(OVERLAP法),手工缝合共同开口。距此吻合口40cm,借助辅助切口完成小肠侧侧吻合(ROUX\|Y)吻合。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检查 胃切除术 淋巴结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骶骨翼髂骨(sacral ala-iliac,SAI)螺钉腰椎-骨盆固定或三角固定术治疗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期间采用SAI螺钉腰椎-骨盆固定或三角固定术治疗骶骨骨折1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男3例,女9例;年龄(32.6±15.0)岁(范围13~52岁)。致伤原因:坠落伤11例,交通伤1例。骶骨骨折Denis分型:Ⅱ型4例,Ⅲ型8例。AO分型(Tile-Muller):C1.3型4例,C3.3型8例;其中C3.3型8例的改良Roy-Camille和Strange-Vognsen分型:Ⅱ型2例,Ⅲ型6例。8例C3.3型患者按Gibbons骶神经损伤评分:3分6例,4分2例;4例C1.3型无神经损伤。6例患者合并骨盆前环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9.3±9.2)d(范围6~32 d)。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行椎板切除减压和骶神经根减压、骨折复位、SAI螺钉腰椎-骨盆固定或三角固定术,骨盆前环根据损伤情况决定固定方式。根据Matta标准评价术后骨折复位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评分系统和Gibbons骶神经损伤评分系统对临床功能和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12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8例C3.3型骨折采用腰椎-骨盆固定,其中6例因为有纵向分离移位加用横联杆固定;4例C1.3型骨折采用三角固定术,横向固定采用骶髂螺钉3例、骶骨局部钢板1例。6例合并前环损伤者采用钢板固定4例,INFIX固定1例,耻骨支螺钉固定1例。所有患者随访时间为(7.3±1.7)个月(范围6~12个月)。按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优7例,良4例,可1例。末次随访时Majeed评分:优6例,良5例,可1例。2例直肠、膀胱功能障碍者1例完全恢复,另1例术中发现S1,S2神经根部分断裂,末次随访时直肠、膀胱功能恢复,但小腿以下仍残存肌力减退;6例术前小腿以下肌力减退者均有明显改善,4例完全恢复,2例残存下肢感觉障碍。Gibbons骶神经损伤评分术前平均为3.2分,术后平均为1.4分,改善(1.8±0.7)分。术后3~6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随访期间1例S2AI螺钉穿出髂骨外板,1例患者因腰背部不适于术后6个月取出内固定物,无螺钉突出不适、骨盆倾斜、双下肢不等长和内植物断裂等并发症。结论经骶骨翼髂骨螺钉腰椎-骨盆固定或三角固定术治疗骶骨骨折固定牢靠、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骶骨 骨折 骨螺丝 骨折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骶骨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前及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脊柱外科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骶骨肿瘤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理念,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结果(1)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100%,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为7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骶骨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前及术后护理中开展优质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保证护理质量。

  • 标签: 优质护理 骶骨肿瘤 护理
  • 简介:术后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曾佳等.心理护理对加强Ⅲ度骨转移癌疼痛患者主阶梯止痛的疗效观察[J].护理研究,  2.3 术后护理

  • 标签: 全肺 切除术护理 肺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切除和次切除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在2018年8月-2020年6月抽取我院58例甲状腺癌患者,接受甲状腺切术的29例为普通组,接受次切除术的29例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手術指标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手术出血量为(24.75±4.83)mL,手术时间为(35.18±5.79)min,切口长度为(3.08±0.64)cm,术后镇痛时间为(13.51±3.04)h,均优于普通组,P

  • 标签:   甲状腺癌 次全切除术 甲状腺全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切除或近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86例甲状腺癌患者,对所有患者行甲状腺切除或近切除手术,同时以I131核素治疗和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为辅助治疗,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结果12例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8例患者出现低钙血症,经过合理的术后治疗所有患者均在3个月内恢复正常,无一例出现永久性术后并发症。随访期间,无一例死亡,无肿瘤复发、淋巴结转移等情况发生,也未见明显肝肾功能障碍、肺组织纤维化发生、骨髓抑制及白血病等严重后果。结论甲状腺切除术在治疗甲状腺癌上具有绝对的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通过术中正确严谨的手术操作和术后I131核素治疗,能有效抑制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甲状腺全切除 甲状腺近全切除 甲状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甲状腺切除或近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收治的 8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0例。对照组采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甲状腺近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与手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血清钙离子及甲状旁腺素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近切除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癌 甲状腺全切除术 近全切除术 甲状旁腺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骶骨骨折脱位合并神经损伤患者的治疗方法,重点在于寻求重建腰骶段稳定性的有效方法。方法分析严重骶骨骨折脱位并伴随神经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2例骶骨骨折均为Denis3型,矢状面RoyCamille分型为3型,骶神经损伤分别为Gibbons3型和4型。均实施后路手术。先行椎管减压,并探查松解神经,再植入Isola内固定系统,包括髂骨螺钉,最后行后外侧植骨。结果短期随访观察6-12月,患者神经功能明显好转,其中患者的小便功能完全恢复。复查影像学见椎管内减压充分,骨折稳定无移位。治疗期间无并发症出现。结论重建腰骶段稳定性困难。改良Galveston技术联合Isola系统是治疗严重骶骨骨折脱位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骶骨骨折 治疗
  • 简介:目的探究切术以及近切术应用于治疗甲状腺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12月至2018年4月间收入的所有甲状腺癌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应用双色球分组法进行,两组均分红色球为对照组,蓝色球为实验组,每组中录入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近切术进行手术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应用切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记录所有患者的手术操作的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记录所有患者的术后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短,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为0(0.00%)例,低于对照组的6(12.00%)例,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术的治疗效果较近切术明显更优,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对于降低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关键词切术;近切术;甲状腺癌;临床效果在对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治疗时,通常采用甲状腺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1。而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通常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发展和个人状况来选择切术或近切术治疗2。但通常情况下来说需要采用切术进行根治治疗,但是这种治疗方案属于创伤性治疗手段,所以尽可能减少患者的创伤,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本次研究中探究将切术以及近切术用于手术对甲状腺癌进行治疗,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12月至2018年4月间收入的所有甲状腺癌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应用双色球分组法进行,两组均分红色球为对照组,蓝色球为实验组,每组中录入50例患者。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中患者年龄信息为22—46岁,平均年龄(31.9±6.7)岁,患者性别信息为男23例,女27例。对照组中患者年龄信息为23—47岁,平均年龄(33.1±6.0)岁,患者性别信息为男24例,女26例。本次试验中,所有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后,未见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近切术进行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取患者仰卧位,并在患者的颈前胸骨切开,大约4.5cm弧形切口,采用甲状腺近切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沿外侧边缘游离出患者的甲状腺后,在远离患者的甲状腺部位,进行血管结扎,将大部分甲状腺切除掉后,保留甲状旁腺和大约6g左右的甲状腺组织,在手术过程中,应当注意避免对患者的喉返神经造成损伤。实验组患者则应用切术进行手术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对患者进行常规气管插管。使患者保持平卧位,将患者的头部后仰,沿患者的颈白线患者的甲状腺被膜切开后,暴露患者的喉返神经以及甲状腺腺体,采用甲状腺切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手术完成后,缝合患者的各层组织,对患者进行相应止血,缝合切口。1.3评价标准记录所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记录所有患者的术后并发情况,对比分析数据。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采用(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进行表达,数据应用t值进行检验,而患者的治疗后复发状况用率(%)的形式显示,实验结果应用卡方值进行检验,若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状腺切除或近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手术效果。方法经随机抽取双色球分组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1月接诊的30例甲状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通过甲状腺近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数据对比显示为93.33%、6.67%,60%、4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甲状腺近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临床效果较好,并能控制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方面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甲状腺全切除 近全切除术 甲状腺癌 手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