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从医疗机构医疗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着手,提出医疗机构医疗建设发展的基本思路和策略,并对其建设内容进行了简要探讨。

  • 标签: 医疗机构 全科医疗科 建设发展策略
  • 简介:作为国家医生特岗计划4个试点省份之一,湖南近日在武陵山片区和罗霄山片区县(市)中正式启动试点工作,最终确定试点地方有花垣、泸溪、凤凰、桑植等15个县(市),大多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和革命老区。

  • 标签: 全科医生 民族地区 革命老区 贫困山区 试点 武陵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在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相应的对策。方法对我院儿童保健门诊2009-2013年在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以此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使这些安全隐患从一开始就被有效的预防,从而避免了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针对我院儿童保健门诊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医护人员集中培训,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提高了业务水平,提高了工作质量,加强了医患沟通,减少了纠纷的发生。

  • 标签: 儿童保健门诊 安全隐患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规范建设感染性疾病门诊,提高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控能力。方法持续对感染性疾病加大硬件设施投入,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就诊流程。结果在SARS和H7N9禽流感流行期间,以及创国家卫生城市检查中,我院作为哨点医院,规范了患者就医流程,传染病上报及时,未发生传染病院内感染病例。结论综合医院应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感染性疾病,形成常态化和应急相结合的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全民传染病防控意识。

  • 标签: 感染性疾病科 传染病 持续改进 防控意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医生的现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从而为医生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生200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阅法、问卷调查法及个人访谈法,分析此服务机构医生的现状,以便总结出完善医生制度的相关措施,更好的服务于百姓。结果通过分析医生的现状,其中大专文化程度所占比例最大,队伍结构不合理,初级职称最多,占60%。专业结构中,医疗技术最大,占33%。其中医疗技术专业比例最大。所有医生以接受的培训内容为临床医学、健康教育学、预防保健学及基础医学。结论针对医生的现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专业技能,是提高医学水平、培养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的重要途径,能够为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做出重要贡献。

  • 标签: 全科医生 现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效果及医学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实验的对象选取为我院2013年度诊查收治的中风患者80例,病情相对稳定者给予中医药物维持治疗手段。在治疗过程中,基础组配合常规的基础护理措施,科组则实施护理方案。结果科组的治疗效果相对于基础组更具有优势作用,对患者的健康更具有促进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科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基础组组,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增强患者对医疗服务的信任感,对于护理体系的完善和护理领域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推进作用。

  • 标签: 全科护理 中风病 中医治疗 临床作用
  • 简介:目的:了解睡眠门诊与精神门诊首诊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疾病种类及临床用药的差别。方法睡眠门诊首诊275例为研究组,同期精神门诊300例为对照组,自行设计表格对两组资料进行对比。结果睡眠门诊女性首诊患者明显高于男性,未婚明显多于已婚,睡眠的非器质性失眠症最常见,而精神门诊以精神分裂症最常见;两门诊就诊疾病种类及用药种类有明显不同。结论睡眠门诊与精神门诊首诊患者均有自己的特点,开展睡眠门诊有利于更好的为睡眠障碍患者提供服务。

  • 标签: 睡眠科门诊 精神科门诊 调查分析
  • 简介:中国是脑卒中高发区,高血压与脑卒中的发生关系密切,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而且呈逐年增高的趋势,血压水平越高,脑卒中再次发生危险越大[1],控制高血压可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生率。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患者对监测疾病情况相关知识的重视程度不够,影响了高血压的诊治效果。目前,大部分医院对出院后门诊高血压患者血压数据缺乏规范、连续性的记录管理,只在每次来医院就诊时在门诊病历上记录上一次的血压,患者平时的血压情况、每天用药前后血压变化情况无记录,不能直观、准确为评价治疗效果提供完整、系统的客观依据。保证高血压患者正确用药和血压监测记录是高血压患者治疗的重要一环。笔者于2012年12月设计了血压记录表,内容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等项目,可为门诊医师了解患者在门诊治疗期间持续血压情况及与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以便调整治疗方案及实施相关的健康教育,并应用于神经内科门诊,收到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神经科门诊 血压 记录表
  • 简介:目的了解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与特点,探索适宜的培训模式。方法培训分理论学习、通轮转、中医临床综合诊疗技能训练和社区实践四部分,结合曙光医院自身特点,实施教学、培训。结果已有2批共24名中医科学员通过规范化培训后,先后顺利出站,所有学员均能较快适应、熟悉并胜任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结论从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及建议。

  • 标签: 中医 全科医师 规范化培训 社区卫生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研究地区医师临床实训现状,评价实训效果,探讨存在问题,提出改进策略。方法对接受培训医师、门诊患者、继续医学教育中心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结果调查受训医师98例,男女比重0.511,年龄阶段层次分布较均匀,大专、本科比重高,初级、中级职称为主,专业背景来源广,以内科、外科为主,技能培训项目24项,不合格率最高项目为外科T形管护理、人工肛门护理、吸痰术、腹腔穿刺术、插胃管术、褥疮预防与护理,不合格率均在10%以上,前三者达到30%;医师评价有效93.88%,对医师培训满意73.47%;调查10名负责人,认为良好5例、合格5例;调查患者100例,满意率82.00%,认为获得了许多不必要的检查88例、认为医师未能充分解释治疗与处置措施44例。结论医师培训效果仍有待提高,代教教师自身理念欠缺,受训医师对技术性较强医技掌握不足,知识欠缺,无法为患者提供较全面的信息支持。

  • 标签: 全科医师 临床 实践培训 调查研究
  • 简介:摘要本文从社区医生现状为切入点,找出目前社区医生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目前社区医生群体的现状,从提高社区医生待遇、团队合作、继续教育、素质教育、调整人力资源结构、医学培训和选拔中医人才等七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更好地促进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健康和谐发展。

  • 标签: 社区 全科医生 问题 培训 社区卫生服务 培养方式
  • 简介:摘要对于医生转岗培训工作,由于部分医生没有及时转变思想,加之基地带教培训不具有针对性,从而对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带来一定不利影响。为此,本文针对医生转岗培训的现状,重点分析医生转岗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师资培训、按需培训、重视公共卫生能力培训等角度分析了以上问题的应对策略,以期促进我国医生转岗培训质量的提高,并满足相关医生的岗位需要。

  • 标签: 全科医生 转岗培训工作 现状 对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液氮冷冻法在寻常疣,血管瘤,尖锐湿疣,结节性痒疹等皮肤病中应用和护理方法。方法在寻常疣,血管瘤,尖锐湿疣,结节性痒疹等皮肤病中应用液氮冷冻法,并在治疗过程中注意操作技巧,多与患者沟通,关心体贴患者,做好护理工作,防治术后并发症。结果91例患者治疗治愈72例,显效11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1.21%,治愈率79.12%。结论良好的冷冻技术和护理,配合相应的医药治疗,能使患者早日治愈疾病,恢复健康。

  • 标签: 液氮冷冻 皮肤病 护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医疗纠纷发生率是20%,有的地方高达40%。因各种原因导致医生和护士伤害的恶性事件屡屡发生。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来到医院患者大部分时间和护士在接触,因此精神门诊是一个极易发生护患矛盾的场所。精神门诊就诊的患者大多是病情急、情绪不稳、躁动、冲动、伤人、毁物、甚至自伤、自杀,家属难以管理,家属或送来求医人的心情往往十分焦急,求医心切,对医院有很高的期望值,觉得到了医院就象找到了救世主,但往往因为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冷漠,时间观念不强,责任心不强,业务技术不熟练,护患之间缺乏信息沟通等因素,而引发矛盾。就其原因进行分析,寻找对策,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使医疗纠纷明显下降,从而达到患者、医院双赢的目的。

  • 标签: 精神科门诊 护患纠纷 对策
  • 简介:摘要探讨护理对于不孕不育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随机将176例不孕不育患者分为两组,每组88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结束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抑郁情绪评定。观察组HAMD总分及各项因子得分下降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患者抑郁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采用护理干预对于有效缓解不孕不育患者的抑郁情绪大有裨益,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不孕不育 全科护理 抑郁
  • 简介:医学生没有学费的经济压力和就业危机感,往往在学业上出现放松的思想行为;为了端正医学生学习态度,班主任可通过恩情与反省、学业与责任、理想与使命、生存与发展等方面的思想教育工作,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推动和促进他们的学业发展。

  • 标签: 思想教育 全科医学生 学习态度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