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减少重症监护(ICU)内危重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综合分析ICU病重患者的临床特点、医疗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当以及ICU病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的关系。结果ICU病室患者大多病情危重,机体抵抗力降低。导致医院感染的致病微生物为致病力较弱的条件致病菌。引起感染的途径主要有经器官插管侵入,呼吸道吸入;通过留置各种引流管及血管内的导管侵入;护理操作中无菌观念不强;病室环境及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等。结论通过加强对上述引起感染途径的护理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ICU病室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监护(ICU)实训基地培训方法.方法对2批ICU实训基地培训的8名学员,为其制定2周实训安排表、脱产专职带教、反馈学习信息及考核验收,并对培训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8名ICU学员各项主要业务掌握较培训前有不同程度提高,认为培训内容实用.结论ICU护士适任培训在国内尚属新生事物,对全市各家医院ICU护理工作的开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培训的内容及方法还需要进行探讨,并提示讨论,(1)实施ICU护士适任培训的意义(2)ICU护士适任培训内容与时间(3)ICU护士适任培训工作开始时间.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护士 培训 探讨
  • 简介:重症监护(ICU)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反映医院的救治水平.临床上影响ICU护理质量的因素有:ICU护理人员素质,编制及知识结构;ICU护理单元设置及相关感染因素;ICU环境;医护间合作.我们分析这些因素并制订相关对策,籍以提高ICU护理质量.1影响ICU护理质量的因素1.1人员素质和编制ICU护理人员素质是影响ICU护理质量的关键因素.ICU患者病情重变化快,治疗抢救护理手段多而复杂,具备良好素质和娴熟护理操作技能的ICU护理人员能保证ICU护理操作的准确性规范性,并进行预见性护理,杜绝护理差错,消除影响患者康复的潜在因素,提高护理质量.ICU护理人员编制不足也直接影响ICU护理质量.由于患者多为急重症,收治率难以预测,护理工作的分流使ICU护士承担了许多非护理性的工作,使一些非治疗性的护理如心理护理健康指导不能全部落实,严重影响了护理质量;床位护士比不足1∶2,公休、节假日、护士的过频轮换造成护理劳动力相对不足与不稳定,也影响了ICU护理质量.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了解某院重症监护(ICU)留置导管患者医院感染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2004年6月间ICU所有进行过气管插管、留置尿管、动静脉置管病例的资料。结果留置导管患者例次医院感染率为20.35%。单项插管者感染率为15.57%,显著低于2项插管同时存在者感染率2.3.00%和3项插管同时存在者感染率48.62%(X^2分别为5.70,65.85;P分别〈0.05,〈0.001)。气管插管患者在各类单项插管者中医院感染率最高,为24.66%。检出病原菌142株,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占74.65%,革兰阳性球菌占15.49%,真菌占9.86%。结论留置导管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且留置导管种类越多,医院感染率越高;检出病原菌主要是G^-杆菌。

  • 标签: 导管 留置 危险因素 医院感染 侵入性操作 重症监护室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重症监护的传播,避免了重症监护内交叉感染,保障了其他患者的安全。方法对我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1年间共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96例进行调查分析。结论发现有多重耐药菌株感染时,我们严格按照医院制定的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去隔离病人,控制好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了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 标签: 治疗多重耐药菌 肺部感染 隔离
  • 简介:重症监护,随着呼吸机的广泛使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已成为机械通气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1].现对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综合性重症监护VAP41例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了解细菌分布和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并探讨防治对策.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细菌培养 药敏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重症监护竞选组长及小组组员构建的实施,更有效的提高重症监护的管理水平。方法对ICU23名护士,采取小组管理制和竞选小组长上岗制以及小组组员构建的方法来激励护士。结果提升了专业水平,提高了科研意识,优化护理队伍结构。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竞选小组长 组员构建 护理队伍
  • 简介:目的调查重症监护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及压力程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结果ICU护士的压力平均得分为2.45,给ICU护士带来较大压力的压力源分别是倒夜班、工作得不到医生尊重、面对不合作的病人、对自己所做的任何护理决策负有重要责任、护理管理者的批评、设备功能状态不良和晋升机会太少或没有等.结论目前ICU护士的压力较大,处于中等水平.对危重病人的照顾和护理、护士晋升的机制和护理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倒夜班、设备功能状态不良以及工作得不到医生的尊重等给ICU护士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而大部分ICU护士的工作、生活稳定,由生活事件带来的压力则较小.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护士 工作压力源
  • 简介:摘要高容量血液滤过是抢救感染性休克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最有效的方法。本文在患者应用期间通过严密的病情监测,精确的液体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高容量血液滤过 重症监护室 护理
  • 简介:急诊监护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危重病人的救治成功率,反映医院的救治水平。临床上影响急诊监护质量的因素有:护理人员素质、编制及知识结构;急诊监护护理单元设置及相关感染因素;急诊监护的环境与医护间合作。急诊监护中有先进的仪器,快速直接的治疗措施,护士具有对病情变化应对和加强护理的能力,在危重病人急救中可以起到重要作用。我院急诊监护收治急诊危重病人,病房设置相对隔离,实行无家属陪护制度。在抢救危重病人的过程中可不影响其余的病人休息。同时又不被家属打扰,有利于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 标签: 急诊监护室 病人家属 护理质量 心理行为分析 急诊危重病人 救治成功率
  • 简介:<正>心脏病监护(CCU)是现代心脏病学的重要发展里程,是心脏病专科护理技术的重大进展。实践证明:CCU的建立大大降低了各类心脏急病,特别是心律失常的死亡率,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我院CCU自1981年成立以来,至1990年的10年间,共抢救各类危重心脏病患者886人,抢救成功795人,成功

  • 标签: 心脏病学 监护室 应变能力 护士 快速房颤 专科护理技术
  • 简介:随着危重病学的发展,ICU收治多器官功能衰竭及呼吸功能监测治疗的病人越来越多,人工氯道被广泛应用。因为维持呼吸道通畅是保证有足够通气和换气量的前提,是心肺复苏成功后生命支持的基础,也是维护重要器官功能的基本保障。临床上将经病人口或鼻腔进行气管插管或直接行气管切开置入导管的方法称为人工气道。人工气道的建立为抢救和治疗危重病人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因此,封人工气道的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救治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重症 呼吸监护 消毒隔离 护理 导管固定 气管切开
  • 简介:对56例监护内的新生儿采用BD公司生产的24GA套管针,进行桡动脉置管采血.认为插管前应了解尺动脉是否通畅及其侧支分布状态;插管中选择粗细适合的留置针,重视导管的质量,提高穿刺成功率;插管后应密切观察局部情况,保持管道通畅,严格掌握置管时间等是预防血栓的重点.

  • 标签: 桡动脉置管采血法 新生儿 监护室 护理 留置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文关怀在监护护患沟通中的作用,对病人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心胸外科择期手术病人4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常规组各210例,观察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常规组采用传统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心理状态、遵医行为结果,对ICU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常规组有显著差异,且满意度为98%,明显高于常规组。结论重症监护术前访视及术后随访能有效缓解病人紧张焦虑情绪,以及患者的遵医行为,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减少了并发症,利于病人术后康复,缩短了住院时间。

  • 标签: 监护室 术前访视 术后随访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危重症医学的发展,各种病情危重患者或大手术后患者收治于ICU,由于多种高科技的监护仪器设备的广泛应用、全方位的监护、紧张的客观环境等因素都给患者造成一系列心理反应,甚至造成机体的持续应激状态。因此ICU护士应具有准确判断病人异常心理反应的能力,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使患者获得良好的心理及稳定的情绪,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保障医疗、护理有条不紊地开展,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重症监护 心理护理 情绪 应激状态 心理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心肌缺血和急性心肌梗塞是临床常见急症,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通常需要定时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来判断病情的发展及溶栓等治疗方法的疗效,有时一天要做十几份心电图或更多。12导联心电图当然是最理想的监测ST段变化的方法,但其不足之处是难以做到连续监测,且对于隐匿发病的病人难以及时发现并记录其心电图。

  • 标签: ST段变化 重症监护 12导联心电图 MAP 心电图检查 急性心肌梗塞
  • 简介:通过对术后监护技术管理,使重症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加强恢复制度管理,建立了查房制度,落实床头交接班及恢复管理制度,健全了健康教育内容,对病人用物及空气消毒管理也建立了相应的制度;通过整体护理的实施及专科重症监护技术的管理,激发了护理人员的求知欲,调动了自觉学习的积极性,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使病人达到最佳监护和康复状态;加强护理员的管理,有效的控制了基础护理质量。

  • 标签: 监护技术 管理 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