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摄入的营养物质也大幅度增多,营养过剩形成一个全球性的现象。尤其是儿童肥胖,不仅仅是在发达国家,在中国,这几年的势态也愈演愈烈。儿童肥胖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严重且持久的不良影响。为了了解儿童肥胖对健康的影响,并采取有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本文对美国在儿童肥胖防治工作方面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进行综述。希望能对我国儿童肥胖的防治工作有所启示。

  • 标签: 儿童肥胖 防治 中美比较
  • 简介:目的探讨超重肥胖儿童代谢紊乱对早期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超重肥胖患儿53例为超重肥胖组,体质量正常儿童29例为对照组,测量2组身高、体质量、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及血肌酐,留24h尿测尿肌酐和微量白蛋白,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以代表肾小球滤过率。结果超重肥胖组微量白蛋白[分别为(7.39±2.11)g/Lvs(4.13±1.29)g/L]和内生肌酐清除率[分别为(126.36±67.24)ml/(min·1.73m^2)VS(83.27±8.76)ml/(min·1.73m^2)]明显高于对照组,ALB与体质指数、收缩压及总胆固醇呈正相关;GFR与体质指数、收缩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且ALB与GFR呈正相关(P〈0.05)。结论儿童超重肥胖导致了早期肾脏功能的改变,其改变与肥胖引起的代谢异常有关。

  • 标签: 肥胖 儿童 肥胖相关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重肥胖儿童生活质量及健康干预的方法和效果,为儿童肥胖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4所学校超重肥胖儿童160名及其相应对照组进行配对研究,对超重肥胖儿童进行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的评定、生活指标检测和一学年的健康教育及生活质量的干预。结果干预前超重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比较,除了亲子关系、活动机会性、生活便利性3个维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以外,在自我满意度、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学习能力与态度、自我概念、躯体感受、负性情绪、作业态度、运动能力、其他共10个维度均有差异(P<0.01),社会心理功能、生理心理健康、生活环境、总体评分差异显著(P<0.01),超重肥胖儿童低于正常儿童超重肥胖儿童干预前后比较,自我满意度、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学习能力与态度、自我概念、躯体感受、负性情绪、作业态度、运动能力、其他共10个维度差异显著(P<0.01),社会心理功能、生理心理健康、生活环境、总体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干预后高于干预前。干预后超重肥胖儿童与正常体重比较,同伴关系、自我概念、负性情绪、作业态度、运动能力、其他以及社会心理功能、生理心理健康、生活环境、总体评分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以家庭、学校和社区为平台,采取综合措施,对超重肥胖儿童生活质量干预效果显著。

  • 标签: 生活质量 干预研究 超重肥胖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母乳喂养对儿童肥胖超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内接收的106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所选患者婴儿期的喂养方式、喂养时间、饮食习惯等进行统计,并对所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肥胖发生率情况。结果母乳喂养儿童6个月、12个月、2岁时肥胖发生率显著低于人工喂养儿童以及混合喂养儿童,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儿童4岁时肥胖发生率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乳喂养能够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建立起消化吸收系统,提高了患者的营养水平以及免疫能力,降低了肥胖超重的发生几率。

  • 标签: 母乳喂养 儿童肥胖 体重超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0~3岁儿童超重肥胖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通过医院系统保健门诊对干预进行预防性干预和家庭行为治疗,监测2008年1—12月满3个月的婴儿超重肥胖发生发展及转归情况。一直到3周岁。结果通过干预措施,婴幼儿超重发生率由19.47%至14.57%,肥胖发生率由5.45%至3.89%。干预前后儿童肥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在常规保健基础上,提供预防性干预和家庭行为治疗能有效防治儿童早期肥胖的发生和发展,并对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起到引导作用。

  • 标签: 超重 肥胖 干预措施 婴幼儿
  • 简介:摘要超重肥胖已成为世界各国儿童青少年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现行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标准不统一,逐条评价或自行编写程序容易出错且效率较低。本研究以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标准为例,详细介绍了国际和中国共四种评价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方法和步骤,结合具体案例详细介绍其应用方法,同时编制SPSS和SAS程序包和解释具体应用步骤,以便使用者能够正确、快捷地进行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进行不同地区同类研究的横向比较。

  • 标签: 儿童 青少年 超重 肥胖 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丹徒区某社区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状况展开调研,调研的内容还涉及到幼儿园员工的营养搭配知识、对儿童超重肥胖情况的认知等,旨在获取关于进行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状况的解决方法,并对健康教育在降低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中发挥的作用进行论证。方法从某社区幼儿园内随机抽取儿童、家长200名,幼儿园工作人员30名展开调研,健康教育的对象为家长和幼儿园工作人员,为期12个月,干预前后进行了儿童体检工作,并对家长和工作人员展开了围绕营养知识、儿童健康维护等方面的考核工作。结果干预前后,肥胖超重儿童的比例发生了差异。出现超重肥胖结果的原因,与进食的速度、能量、偏食等有之际饿的关系。如超重肥胖儿童的运动时间就比正常体重组儿童的运动赶时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社区的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状况的调查,并开展健康知识教育之后,该社区的家长、幼儿园工作人员的营养知识以及喂养儿童的方法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说明加强营养知识的教育,提升家长的幼儿园从业人员的工作态度具有推广的价值1。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肥胖超重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以校园环境为主要干预场所,以促进学龄儿童健康、降低肥胖发生率为目标的干预策略的效果。方法:以深圳市松岗小学为干预学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2~5年级分别抽取1~2个班级学生作为观察对象,比较干预实施1学年后超重/肥胖检出率和儿童饮食行为及体力活动水平等方面的变化。结果:干预1学年后,(1)学龄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下降,其中,超重检出率从18.0%下降至12.4%,肥胖检出率从9.4%下降至5.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学龄儿童的饮食行为发生改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表现为:饮食结构上选择“荤素均匀搭配”的比例提高,吃水果的频率明显增加,进食的速度明显下降。儿童选择“一周之内不吃西式快餐”的比例提高。(3)干预1学年后,儿童休闲式体力活动时间明显增加。体力活动水平不足(<180min/周)的比例明显下降;教师对学龄儿童体力活动水平的态度改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4)儿童对于体育锻炼有了更好的认知,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研究制定的干预策略对于降低学龄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有效,且对提高学生体力活动水平和改善饮食行为均有明显效果。

  • 标签: 学龄儿童 超重/肥胖 干预 体力活动
  • 简介: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18岁以下的肥胖人群已达1.2亿。国际肥胖研究协会主办的《肥胖综述》月刊日前公布研究报告也显示,中国有12%的儿童超重,中国青少年患糖尿病的比例相当于美国同龄人的四倍。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表示,青少年肥胖有极大的健康隐患。一方面,它可能导致成年肥胖;另一方面,还会导致诸多的心理行为问题和社会适应不良。肥胖青少年更容易情绪低落,形成自卑心理和自闭性格。超重肥胖流行日趋严重已成为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问题。在倡导健康饮食、增加锻炼、营造健康的家庭氛围的同时,

  • 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超重 儿童 数据显示 健康隐患 青少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国6~15岁儿童超重肥胖2009至2019年的变化。方法回顾2009年“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年至2010年)、2017年“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年至2019年)两个全国多中心儿童流行病学调查数据,选取两次流调中地域、性别、年龄均匹配的北京和天津(北部地区)、浙江(东部地区)、广西(南部地区)4省、市、自治区共14 597对6~15岁儿童为研究对象,以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相关数据为参考标准判定超重肥胖,利用最小均方算法计算体质指数标准差比值,通过t检验、χ²检验等分析其超重率和肥胖率在10年前后的变化。结果两次流调中14 597对儿童中男7 721对、女6 876对,年龄(10.7±2.5)岁。体质指数标准差比值(BMISDS)在10年前后分别为0.39±1.24和0.36±1.31、总体肥胖率分别为11.9%(1 733名)和12.4%(1 813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总体超重率由17.1%(2 496名)升至19.1%(2 781名)(χ²=18.657,P<0.01),年平均增长速度为0.20%。东部地区BMISDS从0.10±1.07增长至0.19±1.22(t=-4.095,P<0.01),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增长3.8%(202名)和3.1%(169名)(均P<0.01);10年前后北部地区BMISDS和肥胖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超重率由20.5%(1 233名)增长至22.8%(1 365名)(χ²=7.431,P<0.01);南部地区BMISDS从0.30±1.19显著下降至0.09±1.25(t=1.426,P<0.01),肥胖率从9.8%(315名)降至7.9%(256名)(χ²=6.46,P<0.05),超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男孩在近10年间肥胖率由16.4%(1 265名)增长至18.2%(1 407名)(χ²=8.997,P<0.01),超重率由18.0%(1 393名)增长至20.5%(1 579名)(χ²=14.26,P<0.01),整体超重+肥胖率由34.4%(2 658名)增长至38.7%(2 986名)(χ²=29.859,P<0.01),8~11岁年龄段的体重问题尤为显著(均P<0.01)。女孩肥胖率由6.8%(468名)降至5.9%(406名)(χ²=4.546,P<0.05),超重率由16.0%(1 103名)增长到17.5%(1 202名)(χ²=5.006,P<0.05),整体超重+肥胖率由22.8%(1 571名)增长至23.4%(1 608名)(χ²=0.53,P>0.05)。结论2009至2019年中国儿童及青少年肥胖率增长速度减缓,但超重率仍呈上升趋势,整体超重+肥胖人群基数继续扩大,尤其是肥胖中、高风险地区,围青春期男孩的体重问题尤为突出。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肥胖流行现状差异显著且存在各自特点,需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防控措施。

  • 标签: 儿童 青少年 超重 肥胖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健康促进服务在预防0-3岁儿童超重肥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所常规体检的325例婴儿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325例婴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为期3年的常规系统保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介入健康促进服务,比较两组身体形态指标、身体围度指标、血脂水平、监护人健康知识知晓率、超重肥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腰臀比、体质量及体脂率等身体形态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臂皮脂厚度、腹部皮脂厚度、大腿围、臀围等身体围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监护人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而血脂水平、超重肥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促进服务能有效降低婴幼儿血脂水平,减少超重肥胖发生率,在预防婴幼儿超重肥胖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儿童 超重 肥胖 干预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重肥胖儿童哮喘及哮喘样症相关性予以探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随机抽取某市2所幼儿园和1所小学共2000人作为本次超重肥胖儿童哮喘及哮喘样症相关性分析的研究对象,所有被抽查的儿童均采用国际统一标准问卷ATS调查表进行具体调查分析,观察并探究超重肥胖儿童哮喘及哮喘样症相关性之间存在的关系。结果重肥胖明显增加了儿童患有哮喘及哮喘及样症状的可能性,肥胖儿童哮喘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哮喘患病发生率,另外,超重肥胖儿童与正常体重儿童对比分析,超重儿童肥胖与家族易感史对儿童哮喘的交互效应无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对超重肥胖儿童儿童哮喘及哮喘样症相关性分析时,研究结果表明超重肥胖儿童患有哮喘及哮喘样症有着直接的关系,儿童体重超重明显增加了哮喘患病率,因此,要重视儿童超重肥胖症状,关注儿童健康成长。

  • 标签: 超重肥胖 儿童 哮喘 哮喘样症 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黄浦区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相关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二〇一九年黄浦区幼儿园体检中所检出的41名超重肥胖儿童,按1:1与同性别同年龄的体检正常儿童配对,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本次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学龄前儿童的父亲身体质量指数大于24、睡眠时长、离园后额外添加点心、离园后活动时长、进食速度、周末在家活动情况、户外活动类型、高热量食物摄入情况导致差异。结论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多与饮食、运动习惯有关,为更好的控制儿童生长发育情况需要各方面一起,全家动员起来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有效地预防和干预儿童超重肥胖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超重 肥胖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儿童肥胖症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有研究显示,在孩童时期,肥胖会发展成为成年人的肥胖症,而儿童肥胖症或其它慢性疾病的风险因子,会造成较长时间的病态及过早的死亡。儿童肥胖的原因很多,现就其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 标签: 饮食 运动 学龄前儿童
  • 简介:摘要:随着超重肥胖的发生率的不断上升,不仅对广大居民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还给社会的医疗保健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本文介绍了几种适用于超重肥胖的机器学习方法,并评估了每种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

  • 标签: 超重肥胖 机器学习 数据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酚A暴露与儿童青少年肥胖/超重发生的暴露-反应关系。方法以“bisphenol A” “BPA” “obesity” “weight” “fat”“overweight”“body mass index”“BMI”“waist circumference”“双酚A”“肥胖”“超重”“体质指数”“腰围”为关键词,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服务平台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等数据库截至2021年9月1日发表的双酚A与儿童青少年肥胖/超重关联的文献。使用Stata 15.1软件分析数据,计算合并的OR(95%CI)值,进行异质性检验、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发表偏倚检验和暴露-反应关系拟合。结果共检索1 948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纳入9篇英文文献,其中8篇来自美国,1篇来自中国,共涉及6~19岁儿童青少年15 614人次和肥胖/超重人数3 44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研究的最高剂量组间存在异质性(I2=52.1%,P=0.033),经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数据分析发现,与低剂量组相比,合并的高剂量组尿液双酚A含量与肥胖/超重发生的OR(95%CI)值为1.56(1.18~1.94),但是尚未发现存在线性或非线性暴露反应关系。敏感性分析表明结果稳定,Egger′s检验(P=0.263)以及Begg′s检验(P=0.348)结果均显示纳入文献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双酚A暴露可增加儿童青少年肥胖/超重发生风险。

  • 标签: 双酚A 儿童 青少年 Meta分析 暴露-反应关系
  • 简介:目的研究民航飞行人员超重肥胖的流行状况,为飞行人员肥胖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西北地区5个航空单位597名飞行人员2002年度空勤大体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发病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结果根据WHO西太区办事处2000年2月发布的“亚洲人种判断标准”对飞行人员的体重分组,其中消瘦组8人,占1.3%,健康体重组187人,占31.3%。超重组181人,占30.3%,肥胖组221人,占37.0%。且体重指数(BMI)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BMI均值在各年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非超重组和超重肥胖组间各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水平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超重肥胖的胆囊炎,胆石症,脂肪肝,眼底动脉硬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超重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民航飞行人员中超重肥胖现象严重,且与多种疾病有关。

  • 标签: 体重指数 飞行人员 超重 肥胖 调查 民航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上海长风社区45岁以上人群中比较不同代谢健康超重/肥胖(metabolically healthy overweight/obesity,MHO/O)标准,提出较为合理且适合我国人群的工作标准。方法在上海长风社区45岁以上3 301例(男性1 521例,女性1 780例)超重/肥胖受试者中,根据目前7个不同的MHO/O标准,评估MHO/O检出率及检出率随体重指数(BMI)的变化趋势,并比较不同标准MHO/O的临床生化指标的差异。评估标准根据是否包含腰围、稳态模型法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2.5指标分为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Ⅲ(ATP-Ⅲ)标准(包括腰围)、ATP-Ⅲ标准(不包括腰围)、改良的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病(MAFLD)标准,根据三类标准中代谢组分异常的数量(<1即含有0条,<2即含有0~1条,依次类推)进一步分为:ATP-Ⅲ(包括腰围)<1、ATP-Ⅲ(包括腰围)<2、ATP-Ⅲ(包括腰围)<3、ATP-Ⅲ(不包括腰围)<1、ATP-Ⅲ(不包括腰围)<2、改良的MAFLD标准<1、改良的MAFLD标准<2,共7个。结果ATP-Ⅲ(包括腰围)<1、ATP-Ⅲ(包括腰围)<2、ATP-Ⅲ(包括腰围)<3、ATP-Ⅲ(不包括腰围)<1、ATP-Ⅲ(不包括腰围)<2、改良的MAFLD标准<1、改良的MAFLD标准<2的MHO/O检出率分别为2.85%、15.48%、39.87%、8.00%、33.66%、2.33%、12.24%。MHO/O检出率随BMI的升高而降低,当BMI≥28 kg/m2时,ATP-Ⅲ(包括腰围)<1和改良的MAFLD标准<1标准的MHO/O检出率为均0。结论不含改良的MAFLD标准中异常组分的标准是较为合理的MHO/O判定标准。

  • 标签: 超重 肥胖症 代谢健康 评估标准 体重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