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儒学的定位首先,要明确在当今时代讨论儒家,是在一个世界文化融通的背景中来考虑、谈论,如果不回应这个时代总的文化背景,就原教旨谈儒家,恐怕今天很多人难以理解和接受。所以首先要说清楚我们是在什么背景中谈论儒家。我认为这个背景,就是梁漱溟先生所说'人类的三大问题与四类学术'。人类的三大问题,就是人与物的问题、人与他人的问题、

  • 标签: 儒学要旨
  • 简介:从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传教士起,美国开始了儒家文化的介绍、传播和研究,到二十世纪后逐渐发展成熟。随着中国崛起和中美关系的日益重要,美国儒学研究迅速发展成为海外儒学研究的中心,美国学者从西方哲学角度出发研究儒学,对当今儒学的现代化转化和复兴具有重大意义,也增进了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归纳和梳理当今美国新儒学的思想,了解西方学者如何看待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对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有重要推动作用。

  • 标签: 新儒学 美国儒学 儒学复兴 波士顿儒学
  • 简介:儒学包含多重方面,如何理解“性”或人之性是其涉及的问题之一。在儒学关于“性与天道”的讨论中,“性”便涉及对人性的看法。在儒学的视域中,人性侧重的是人不同于“鸟兽”或“禽兽”之性:儒学谈人性,往往和人禽之辨联系在一起,这一意义上的人性所表示的,同时也是人不同于禽兽的根本特点,它的背后所涉及的更根本的问题,则是“何为人”或“人是什么”。

  • 标签: 儒学 栏目 人性
  • 简介:儒学在今天的复兴,并不仅仅表现为向传统的简单回归,在更内在的层面,它同时面临如何在现代发展自身的问题。具体而言,儒学的这种发展,可以从形式和实质两个不同的层面加以考察。从形式的层面看,儒学的发展首先需要在概念的逻辑分析方面给予必要的重视。

  • 标签: 儒学 历史向度 逻辑分析
  • 简介:儒学创造了发展的奇迹。儒学具有宗教性,却不是宗教,然而儒学持续发展了2500余年,积聚了难以穷尽其价值的学术资源与思想资源,足以媲美像佛教这类几乎与其同时产生的世界性宗教,而远胜于任何一家世俗性的思想学说。这堪称人类思想史上的奇迹、奇观。儒学之所以能够创造发展的奇迹,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儒学开拓出了一条传承与创新交互并用、合力推进的发展道路。

  • 标签: 儒学 创新 传承 宗教性 持续发展 思想资源
  • 简介:近年来,国内出现了一些关于儒学西传的研究论文和著作。历史上儒学不仅仅作为东方智慧曾对东亚文明发生过重要的作用,儒学还传人欧洲,与欧洲文明产生了思想互动。研究儒学西传是儒学研究扩展的一个新领域,可以从更广阔的历史文化空间理解儒学.使儒学的价值和意义具有普世性的特征。中国学术界对儒学西传这一新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9世纪,尤其是理雅各对儒学经典的翻译,而对儒学西传的源头时期即16至18世纪的儒学西传,研究相对较少。

  • 标签: 儒学研究 欧洲研究 西传 开拓性 16至18世纪 导论
  • 简介:在国学复兴的背景下看儒学,可能利弊参半。利处很明显,至少以往传播儒学的麻烦特别是意识形态方面的障碍基本被扫除,如孔子塑像被搬来搬去无所适从的现象应该不会再出现。弊处则可能在于,公开批判减少的同时,儒学发展的刺激也相应减弱。而接受与应对批评,其实是现代儒学发展的重要助缘。因此,仍然应该直面或明或暗的批评的存在。只是与在传统备受责难时比,现在谈儒学的策略应该不一样。

  • 标签: 现代儒学 说服力 意识形态 无所适从 批评 公开
  • 简介:近百年来,现代新儒家保存、接续儒学传统的贡献有目共睹,但其仍有不足之处,如存在文化保守主义和泛道德主义的倾向、未能令人信服地论证“内圣”可以开出“新外王”等。有鉴于此,应理性地看待儒学和西方文化,用自己的文化眼光从走下神坛的儒家经典中找寻现代价值;并在回归文本、尊重文本独立性的前提下,以诠释学为基础,从时代特性出发构建儒学现代性、改造儒家学说。

  • 标签: 现代新儒家 现代性 反思
  • 简介:郑知同一生酷爱儒学,具有浓郁的儒学情结。深厚的儒学素养,使得郑知同的诗文创作呈现强烈的儒学色彩。郑知同在诗文作品中明确表达对儒学的推崇、赞美与立志从事儒学研究的志向。生逢乱世,但郑知同毕生对儒学坚守不移。郑知同的诗歌作品关注现实、批判现实,以诗志史,继承和发展了儒家的风雅精神。

  • 标签: 郑知同 文学 儒学 风雅精神
  • 简介:汉代儒学未能建构经国大典,以致儒学之政教分离与君臣异术。由此,孝亲受到制度窒碍,不能推为仁民。儒学世家以对上之柔顺为修养,形成顺从君父即是行仁义于天下的观念。父母为个体人所必需,君则为类之人所必需,但二者对于“自事其心者”却是外在的权威。玄学放旷之士只能以同于禽兽的忘“人”来达致从内向外的“诚之”,实际上是以放弃人之德性的方式来反抗权威。总括汉晋儒学世家之德性与政事,有三种类型:寒族因其受服从训练较少,多有健行之德,才有可能成为区域性的独立政治力量,从而得以伸展仁爱之翼。世族所受今文经学士礼亲亲之爱的熏陶与局限,无力超越甚至斩断亲情谋创大业。由阴谋术带来的决断力,表现为较少受到其他因素羁绊,因此,阴谋术也是一种纯粹暴力。曾被推许为大儒的王莽与儒学世家司马氏以皇权建构儒学经国大典,其所娴熟的阴谋术却无力真实运行之。王莽与司马氏无其德而行其事,卒乱天下。

  • 标签: 儒学 柔顺 健行 阴谋术 政制
  • 简介:邓红教授是董仲舒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兼备历史学与哲学两条进路,蜚声海内外,《衡水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发表过他的《日本的董仲舒否定论之批判》一文,影响甚广.“罢黜百家”与儒家“国教化”近年来在国内一直受到关注和讨论,其实日本学者早已深入细致地研究过这两个问题.

  • 标签: 主持人 按语 儒学 日本学者 历史学 学报
  • 简介:在金代“三教合一”的思想背景下,儒士与全真高道之间的交往较为频繁且融洽。迨至“贞祐南渡”后,赵秉文等人掀起了一场旨在重估儒学价值的思潮,辟佛老以维护儒学“吾道”的意识开始出现。金亡后,全真教达到全盛状态,这更加激起了元好问等金源遗士的不满。入元后,面对异质文化的压力,儒学与全真教的关系又有所调整。元门弟子群体在与全真教的交往中,虽然还在标举金末儒学重估思潮留给他们的儒学“吾道”观念,但乃师对全真教的那种怨怼情绪则已然是消解不见。

  • 标签: 三教合一 贞祐南渡 赵秉文 元好问 元门弟子群体
  • 简介: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对社会的文化形态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儒学的现代转化和传播带来了机遇。儒学的现代转化必须承担解答社会问题、涵养人的精神世界、参与国际文化竞争的历史使命;儒学的传播要坚持多元化、立体化的原则,利用移动互联网的强大技术手段推动儒学传播的大众化、精准化和趣味性,并加强与线下资源的整合互动,形成立体式、互动式的传播格局。

  • 标签: 移动互联网 儒学转化 儒学传播
  • 简介:博大精深的江南文化,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千百年来,其脉浩大,其果硕硕;行至当下,山高水远。但是,它的脉象与品质,时被精神雾霾侵蚀,曾几何时,要么沦为替政治修墙挖洞的徭役,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说起郭兰英,上至百岁老人、下至3岁幼童几乎都听过她的歌。她演唱的歌曲《南泥湾》、《绣金匾》及《我的祖国》等在全国流传很广,成为民族歌曲的经典之作。如今这位88岁高龄的老艺术家依然精神饱满,身体健康,她独特的养生之道也值得借鉴。

  • 标签: 郭兰英 身体健康 养生之道 艺术家 歌曲
  • 简介:摘要CNG指的是压缩天然,主要是对天然进行加压处理,并将其以气态的形式储存到容器内。CNG加站是为CNG汽车提供加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为了推动CNG汽车的发展与普及,缓解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问题,必须加强对CNG加站建设的重视。

  • 标签: 压缩天然气 加气站 建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数量急剧增加,汽车的拥有量急剧增长,从而导致能源消耗量过大、温室气体与各种有害物质的排放量激增。在现有形势下,天然作为清洁高效的能源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我国天然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天然站也应运而生,其发展逐渐也成为改善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最佳选择。

  • 标签: 天然气汽车 加气站 发展趋势